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如果按结构分类,二极管可分为 型和 型两种类型.
2、BJT工作在截止区时,其发射结处于 偏置,集电结处于 偏置.
3、电压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R0的值越 好。
4、为消除乙类功放的交越失真,给BJT发射结加一定的 偏压,使Q点上移,摆脱
电压的影响。这时,电路工作在 状态。
5、互补对称功放采用 类型的两个BJT组成推挽输出器,在输入交流信号作用下,两管 工作,为使输出电压波形对称,要求两管的性能 。
6、双端输出差动放大器在电路完全对称时,其共模增益为 ,共模抑制比为 。
7、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越小,它带负载的能力 ,如果是恒压源,带负载的能力 .
8、深度负反馈是指 ,负反馈深度等于 。
9、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 电路、 电路和 电路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PN结中的空间电荷区是由带电的正负离子形成的,因而它的电阻率很高。( )
2、集电结处于正偏的BJT,它一定工作在饱和区。( )
3、BJT的值越大,放大能力越强,但在选用BJT时,并不是值越大越好。( )
4、集电极电阻RC的作用是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实现电压放大。因此,
RC的值越大,输出电压越高。()
5、只要将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在BJT特性曲线的线性放大区,则不论输入什么信号,都不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
6、分压偏置电路的发射极电阻Re越大,工作点稳定性越好.但Re过大,会使BJT的VCE减小,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
7、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流是IB,输出电流是IE,因此,具有较高的电流放大倍数。(
8、在OTL 功放电路中,输出耦合电容的主要作用是“隔直”,防止直流经负载短路.( )
9、在运放电路中,闭环增益AF是指电流放大倍数。( )
10、只要满足AF=1,+=2n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产生正弦波振荡.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PN结在外加正向电压的作用下,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
a.大于 。 小于 等于
2、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
a.不变 增大 减小
3、测得BJT各极对地电压为VB=4V,VC=3.6V,VE=3.4V,则该BJT工作在( )状态。
a.截止 。饱和 放大
4、NPN管工作在放大区时,三个极的电位特征是( )。
a。VC>VB>VE C<VB<VE 。VE<VB>VC 。VE>VB<VC
5、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集成运放的输出级多采用( )电路。
a。共射或共源 b。差分放大 c。互补对称
6、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因为它越大,表明运放的( )
a.放大倍数越稳定 b.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抑制温漂能力越强
7、希望接上负载RL后,VO基本不变,应引入( )负反馈。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
8、要求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引入( )负反馈.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9、某放大电路,当输入电压为10mV时,输出电压为7V,输入电压为15mV时,输出电压为6。5V,则AV=( )
a。700 b.100 c.-100
10、某BJT的IE=1mA,IB=20A,则IC=( )mA
a。0.98 b.1.02 c.0.8 d。1。2
四、计算题(共60分)
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BJT的β=100,VBE= —0。7V。画出简化小信号等效电路;试计算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15分)
图1 图2
2。源极输出器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FET工作点上的互导gm =0.9mS,试求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10分)
3。电路如图3所示,JFET的gm =2mS,Rds=20KΩ。试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VD的值;若电路改为单端输出时,试求AVD1、AVC1和KCMR的值。(15分)
图3
4。电路如图4所示,设运放是理想的,试求υO的值.(10分)
图4 图5
5.同相输入加法电路如图5所示,设运放是理想的,试求υO的值。当R1=R2=R3=Rf时,
υ0=?(10分)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答案
(200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科)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点接触,面接触;2。反向,反向;3.小越好;4。正向,死区(门坎),甲乙类;
5。不同,轮流,相同;6。 0, ∞;7。越强,最强;8.∣1+AF∣>>1,∣1+AF∣;
9.放大,选频,正反馈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0. √ × √ × × √ √ × ×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0. a c b a c c a b c a
四、计算题(60分)
1。(15分) 解: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3。4。4(b)所示:
Q点:I=
=mA
—V=V—I
200+101
增益:AV= —= —100
输入电阻:R
输出电阻:R
2.(10分)解:
3.(15分)解:双入—双出时
双入—单出时
共模输入电压
共模输出电压
共模增益
共模抑制比
4.(10分)解:
由虚断
而
5。(10分)解:
由虚短,有
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