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_上_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2:02
文档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_上_

分类号:BF中国文物报/2001年/08月/15日/第007版/书画书法艺术史漫谈(十四)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上)张志和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在魏晋时期的门阀氏族中,可以说是一个出书法家最多、最有书法造诣的家族。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出现,书法艺苑中终于第一次绽放出瑰丽多彩的奇葩。王羲之(307—365),字逸少,他是王旷的儿子,东晋前期的权臣王导的从侄,东晋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由于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他的书法在当时与后世均被视为至宝,他也因此而
推荐度:
导读分类号:BF中国文物报/2001年/08月/15日/第007版/书画书法艺术史漫谈(十四)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上)张志和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在魏晋时期的门阀氏族中,可以说是一个出书法家最多、最有书法造诣的家族。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出现,书法艺苑中终于第一次绽放出瑰丽多彩的奇葩。王羲之(307—365),字逸少,他是王旷的儿子,东晋前期的权臣王导的从侄,东晋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由于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他的书法在当时与后世均被视为至宝,他也因此而
分类号:B F

中国文物报/2001年/08月/15日/第007版/

书画

书法艺术史漫谈(十四)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上)

张志和

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在魏晋时期的门阀氏族中,可以说是一个出书法家最多、最有书法造诣的家族。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出现,书法艺苑中终于第一次绽放出瑰丽多彩的奇葩。

王羲之(307—365),字逸少,他是王旷的儿子,东晋前期的权臣王导的从侄,东晋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由于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他的书法在当时与后世均被视为至宝,他也因此而被尊为“书圣”。

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显宦世家中,所受的文化教养是可想而知的。史载他幼时讷言,却勤敏好学,年少时已以书法知名。优越的家世,又养成不拘礼法的性格,“东床袒腹”之举成为美谈,也足见他的孤傲绝俗。然而,这种孤傲,在生活中也许会令人尊敬,若表现在政治上则必然要遭到排斥打击。他与骠骑将军王述少时俱有才名,但生性骨鲠的王羲之对于王述的为人甚为不齿,后来王述做扬州刺史,王羲之做会稽内史,受制于王述,王羲之深以为耻,乃称病辞官,在父母坟前自誓永不再仕。从此遁入山林,“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王羲之自誓去官这一年53岁,六年后59岁的王羲之便与世长辞了。依陶弘景的说法,“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未为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陶弘景生活在齐、梁时代(公元465—536),据王羲之去世已近百年。所以,这个说法也未必可靠。相反,他不会因为不仕,颓废到连书法艺术的兴趣也没有了。以理而论,他在去官后,必然有一个精神上的解脱,其书法艺术的境界也会有一个升华。

当然,要认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所创造的辉煌,首先应当关注他学习书法的历程。王羲之出身于仕宦大族,同时,也是一个书法世家。他的父亲王旷也是一位擅长隶书的书法家,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王羲之七岁开始学书,首先得到父亲的亲自传授,继之又拜与王家有中表亲缘关系的卫夫人为师,年轻时,书法已颇有成就,深得其从伯父王导、王敦的器重。二十岁时被当朝太尉郗鉴选为佳婿,其妻郗睿也是一位擅长书法的才女,夫唱妇随,相得益彰,这对于王羲之的书艺进步必然是大有促进的。然而,对于一个有着崇高的精神情操和对书法艺术有着极高追求的人,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是不会轻易满足的。王羲之对自己的学书过程有这样一段叙述:

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成,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焉。

正是在这样的不拘某一家某一体而广泛学习的基础上,王羲之将汉末以来作为书法艺术各体中最具难度的三种书体:楷书、行书、草书的艺术水平作了一次整体性的提升。

王羲之传世的书法作品有多少?恐怕难有定数。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计有王羲之书作465种,这是流传至唐代时他所见到的数目,唐以前会更多。书法作品随着岁月的迁延而失传是很自然的事,时至今日,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唐代以后的人们所摹刻临仿王羲之的作品,他的真迹早已是渺不可睹了。

文档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_上_

分类号:BF中国文物报/2001年/08月/15日/第007版/书画书法艺术史漫谈(十四)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上)张志和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在魏晋时期的门阀氏族中,可以说是一个出书法家最多、最有书法造诣的家族。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出现,书法艺苑中终于第一次绽放出瑰丽多彩的奇葩。王羲之(307—365),字逸少,他是王旷的儿子,东晋前期的权臣王导的从侄,东晋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由于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他的书法在当时与后世均被视为至宝,他也因此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