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目的,也是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条件。当前,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关键词: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bjective, but also its own exist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basis and conditions. At present,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we must rely on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leading role.
Key words: improve;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针对于究竟应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全心思考。不同的学校都有各自适合自己校情、学情的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项系统工程,它不是靠单位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就可以达成预期的目标。同时,它又是项长期过程,由于教育周期较长,不可能今天努力,明天就奏效,一蹴而就。
下面结合自己工作的点滴和感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优质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学生也不知不觉的在社会生活中吸收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能力。教师要教好学生,自己的知识必然更加丰富、广阔。受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性格多样化,逆反心理增强,小大人思想严重,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考验。要能驾驭课堂、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
如何成为优质的教师,除了教师自己的努力,学校也要硬件、软件跟得上,必须创造适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条件,给教师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使教师有精力和能力去不断完善自己,并且有职业幸福感,去热爱教育事业,并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要从实际出发,切实从思想观念和发展思路上确立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在此基础上,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目标的定位都必须符合实践的需要,适应改革发展、学校实际和研究者的能力水平,切忌盲目和浮躁,更不能当作装饰。要全面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除去必要的学习、进修和培训外,最根本的还是通过教育科研自主学习和提高。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把教师专业化的过程确定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技能熟练模式,一种是反思性实践模式。前者是我们长期以来普遍运用的方法即通过传帮带,不断重复已有的经验,这样虽然夯实了学科基础,掌握了基本技能,但广大教师只是机械被动地传授知识,缺乏主体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反思性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自觉反思、自主探究获得的主体发展能力。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现实,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自觉的实践者。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和爱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个美术教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是:在接手一个新的年级时,首先是记住每一个班的特点,了解各班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其次是课余经常与有美术特长学生谈话、聊天、让学生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然后课上抓住学生在学习中微小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最后要经常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潜能和优势的机会,鼓励他们,使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每一节课我们都要认真的去备。而且每一节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能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的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学)具、设计教学过程和安排课后作业等几个主要环节。
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
课堂的45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尤其美术这一学科每周只有一节课,因此,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课后的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两种学生,抓两头带中间,提高教学质量。
一般大家眼里的优秀生,就是班级的榜样和风向标。但是学习上的优秀,并不代表这个孩子各个方面的优秀。有一些这样的学生,对待音美这样的副科一律轻视,认为不重要,所以他们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可想而知——不会理想。教育他们的时候,往往态度还很高傲,这不是偶然的,说明优等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比后进生少。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优等生”,我们要特别关注,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而一些“后进生”他们虽然学习上不优秀,但是其它方面却是可圈可点,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优点带动他们,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培优补差,保持学生提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为我们教育的终级目标就是要塑造孩子丰满的灵魂,让孩子在教育中体验饱满的幸福感,从而形成健康、完善的个性品质。作为老师,要善于看到孩子的两面性,既要赏识后进生的优点,更要关注成绩优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这样我们的教学教学质量必然会提高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学生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家校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各科老师定期总结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然后和家长多联系,及时互通有无,反馈信息,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学生学习、行为、道德的时空上予以拓展,从而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稳定与提高。否则将出现“5加2等于0”的怪现象,学校教育做无用功。所以学校和家长配合,相互间多多地沟通,让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等到学生们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很自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无论如何,都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就我任教这十几年的工作体验,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做教育,真心努力,就能教育好学生,就能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