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1.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7:10:02
文档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1.1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推荐度:
导读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证候:  

风寒湿痹证: 膝关节重着、酸楚,疼痛,或有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痛处多固定,亦游走,每遇阴雨天或感寒后加剧,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疼痛,拒按,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肝肾亏虚证:膝腿酸软无力,或绵绵作痛,常伴腰腿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沉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 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 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 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 

(3)C-反应蛋白 

(4)膝关节 X 线片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关节液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防己10g 黄芪20g防风12g  麻黄10g 桂枝10g 当归10g 羌活10g 独活10g 秦艽10g茯苓12g 甘草6g 生姜6g  

 加减:关节肿大或有积液,可加茯苓20g 泽泻20g;服药后咽干、 咽痛者加玄参,麦冬,知母。 

(2)风湿热痹证:清热疏风,除湿止痛。麻杏薏甘汤加减:麻黄10g 杏仁10g 薏米20g   甘草6g 苍术10g 黄柏10g 忍冬藤15g 木通6g。 

(3)瘀血闭阻证: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g 桃仁10g乳香

6g 红花6g 羌活10g没药6g 当归10g 五灵脂6g 香附6 牛膝9g地龙10g 

             加减: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加黄芪一二两。 

(4)肝肾亏虚证:补肝肾,强壮筋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g 寄生10g 杜仲10g 

牛膝10g 细辛3g 秦艽10g 茯苓12g 肉桂3g 防风12g 川芎6g 党参10g 甘草6g 当归10g 白芍15g 熟地12g  

                加减:腰膝疼痛甚者加补骨脂,骨碎补,狗脊;头晕耳鸣者加天麻, 枸杞子。 

 2.根据病情选择中成药,如壮骨关节丸,追风透骨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舒经活血 片,对各证型膝痹可选择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血塞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骨肽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类注射剂静滴。 

 3.针灸治疗:局部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等。 

远端取穴:昆仑、悬钟、三阴交、太稀等。 

 4.手法治疗:整体放松和局部点按。 

5.针刀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部位进行针刀松解。 

6.关节腔内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关节腔冲洗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7.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熏洗、牵引、外敷、蜡疗、火龙、中药离子导入、足浴的疗法。 

8.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好转或消失;

 2.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 因,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或退出本路径。 

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或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第1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2-3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4-7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 完成入院记录

□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 治疗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 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有异常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

□ 完善必要检查

□ 完善疾病活动性的评估

□ 注意防治并发症

□ 科主任、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 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

□ 完善必要检查

□ 根据病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 注意防治并发症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 普食

□ 中药汤剂

□ 推拿手法或针灸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

□ 中成药

□ 内服

□ 静脉滴注

□ 外用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生化全项

□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

□心电图

□胸部正位片

□膝关节正侧位片

□患者病情需要的其他检查

□ 并发症处理

长期医嘱:

□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 普食

□ 中药汤剂

□ 中医辨证

□ 继续原方治疗

□ 调整方药

□ 推拿手法或针灸

□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

□ 中成药

□ 内服

□ 静脉滴注

□ 外用

临时医嘱:

□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其他检查

□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 普食

□ 中药汤剂

□ 中医辨证

□ 继续原方治疗

□ 调整方药

□ 推拿手法或针灸

□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

□ 中成药

□ 内服

□ 静脉滴注

□ 外用

临时医嘱: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其他检查

□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 做入院介绍

□ 进行入院教育

□ 一般状况评估

□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 膝痹专科护理指导

□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 膝痹专科护理指导

□ 膝痹关节功能锻炼指导

□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 健康教育

□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 膝痹专科护理指导

□ 膝痹关节功能锻炼指导

□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 健康教育

变异

记录

□ 无  

□ 有,具体原因:

1.

2.

□ 无 

□ 有,具体原因:

1. 

2.

□ 无  

□ 有,具体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文档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1.1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