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备战中考,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让学生的会考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复习内容安排
从4月13日起,准备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按照课标要求,紧扣教材,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第一轮复习,再进行第二轮复习,此轮复习主要依据是课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串联能力。
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
1、复习时间:2020年4月中旬——5月底 教学时间约6周
2、复习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这一阶段要找准考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认真研究历史课标,知识与能力要点,课程标准,最短时期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依据教材将考点编成复习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点。
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
1、复习时间:2020年5月底——6月底 教学时间约4周
2、复习内容:专题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专题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和改革。专题四、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专题五、三次科技和经济全球化。专题七、中国党领导的和建设。专题八、时事热点。
经过全面复习,再进行专题归类。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每一专题的内容分好类,利用选择题和填充题的形式在课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上再与学生分析完成。课后再布置相应的材料题、问答题,加以巩固、理解。
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
1、复习时间:2020年6月底——中考前。教学时间约1周。
2、复习内容: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落实。
强化训练,对复习内容进行消化和巩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加到复习迎接中考。对于历史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应加以鼓励,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历史与思品知识掌握一般或较差的同学,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误区,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中考复习策略:
一、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回归历史课本的复习。
初中《历史课程课程标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落实课改精神的指南针。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研究和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明确考试要求,为师生复习指明方向。而教材是我们平时教学的重要文本,也是落实课标的平台。因此要认识教材的重要性,中考历史冲刺复习阶段,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回归历史教科书。真正做到把课本由厚读到薄,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考前应认真研究课本,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复习,以科学、严谨、变通的态度去阅读课本,钻研课本,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紧扣《课程标准》,掌握主干知识
掌握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线索,会用线索思考问题和帮助答题。中考材料题和问答题都是以一个重大的事件为核心,考查相关历史知识,如果知识线索明析,就会“牵一点而引出其他”。所以复习时要用“串糖葫芦”的办法,“抓住点”“串成线”“网成面”。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游忍有余。
三、专题整合,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能纵横联系,进行立体复习。
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
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中国受屈辱史、抗争史等;
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专题、思想专题、科技创新专题、民主政治专题等;
根据知识内容整理的专题,如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专题、中国党的历程专题 、战争专题、外交成就专题。
四、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周年大事问题等
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时代主题。
学习历史是为了鉴古知今,为现实服务。会考试题中往往不回避热点,热点、焦点、周年问题仍然会出现在试题中。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发展、关注社会进步,力图使学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增强对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因此,在历史复习必须从历史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平时养成读书看报看新闻的习惯,关注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守住课堂阵地,拓展课外空间,增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洞察力,提高考场应变能力。
五、模拟强化,应试技巧
模拟强化,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考试时安定情绪,心要静,沉着冷静合理分配时间,要控制好答题时间。第一,认真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领会题意。第二,审题。审题是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完整准确把握题意;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第三,答案规范化。做到观点正确,文字准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要点全面。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课标、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做到“五看四抓”,即看目录、看标题、看正文、看图表、看材料,抓概念、抓线索、抓框架、抓重点。不能死记硬背,而要融会贯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方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