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期末复习文学常识专项复习(一)
1.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D)
A. 散文根据写作内容,可以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如《散步》为叙事散文,《济南的冬天》为写景散文。 |
B.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观沧海》写于公元207年,他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登山观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
C.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为“言”),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如《次北固山下》为五言律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七言绝句。 |
D.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著名的元曲,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骆驼祥子》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
B.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诗人马致远借此曲抒发游子孤寂愁苦之情。 |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
D. 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荀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
3.下列作家、作品、年代、体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D)
A. 曹操——《观沧海》——东汉末年——古体诗 |
B. 王湾——《次北固山》——唐朝——五律 |
C.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朝——七绝 |
D.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代——词 |
4.对下列古诗的鉴赏有错误的一项是( A)
A.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作者亲眼所见,震撼人心,所以触景生情。 |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开篇就由“杨花”“子规”两个意象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
C. 《次北固山下》书写的是作者王湾停留在北固山所见的景、所生的情。 |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
C. 次句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突出了环境的荒僻偏远和内心的凄楚。 |
D. 第三四句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并运用了拟人手法,借月抒怀。 |
6.下列对《次北固山下》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
7.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 本曲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
D.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
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著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
C.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D.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
9.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 |
B.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小说集,这本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有不少写孩童之事的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言生动形象,令人读来兴味盎然。 |
C. 《纪念白求恩》的标题交代了文章记述的主要对象——白求恩,而“纪念”二字,则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
D. 《植树的牧羊人》用第一人称手法写了一位牧羊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三十五年来一直心无旁骛的种树的故事。 |
10.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语录体。 |
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
C.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 |
11.下面各项对文学常识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律诗的四联按先后顺序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
B. 《论语》和《诗经》《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论语》是孔子编写的。 |
C. 《春》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这篇文章体裁是散文。 |
D.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其中收集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10篇文章。 |
1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C )
A. 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
C. 海伦•凯勒是英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
D. 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其中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
13.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了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
B. 《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
C. 《五猖会》中,“我”盼着去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有先前那么高兴了。 |
D.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 |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A.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 |
B. 李白,字太白,号乐天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语言瑰丽活泼。 |
C. 《咏雪》选自南宋时期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纂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
D. 马致远,元代著名文人,代表作有词《天净沙·秋思》,道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情。 |
15.对《次北固山下》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张之路的《散步》一文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场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B.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莎莉文,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的家庭老师海伦曾就读于柏金斯盲人学校。 |
C.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它的作者莫顿·亨特是印度文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
1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
B.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背影》等。 |
C.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17.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C )
A. 《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
B. 《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
C. 《金色花》--小说--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
D. 《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当代作家、诗人 |
1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
B.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
C. 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
D.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 《猫》通过对三只猫的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屈死的内疚、痛苦之情. |
B. 《鸟》一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同情和对玩鸟者的反感、不满. |
C. 《动物笑谈》一文作者的语言朴实大气,有时还带着调侃的味道,这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效果. |
D. 《狼》一文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 《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
B.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 |
C. 《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依恋和感激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
D. 《世说新语》的作者余嘉锡是南朝宋彭城人. |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
B.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由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所编写. |
C. 《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又有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
D. 《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 |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 《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
B. 《次北固山下》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
D. 《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
23.下列连线有误的一项是(D )
A.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中国当代作家--《我与地坛》 |
B.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吉檀迦利》 |
C. 《荷叶•母亲》--冰心--中国现代作家--《繁星》 |
D.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中国东汉人--《世说新语》 |
2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 |
B. 《金色花》是印尼著名诗人和作家泰戈尔的诗作,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和轶事,《咏雪》就选自其中。 |
D.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25.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
B.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到一个集子里。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D. 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朝花”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指回忆往事。文中第二段从形、声、色、味等方面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百草园,而到了冬季,百草园一直是死气沉沉的。 |
26.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D)
A. 《世说新语》,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B. 《琐记》中记叙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历,也叙述了他在读书时喜欢读《天演论》的经历。 |
C. 《猫》的作者郑振铎,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家。 |
D. 《西游记》是神魔类小说的代表,在“三打白骨精”时,孙悟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 |
2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A. “高朋满座”、“鼎力相助”、“不吝赐教”、“蓬荜生辉”、“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
B. 请别人批评自己的诗文书画叫“雅正”,收下别人的礼物叫“笑纳”,和他人初次见面叫“久违”。 |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元曲《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
28.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B. 《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
C.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
D.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2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
C. 泰戈尔,英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
D.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作家、诗人,著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B、 D)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
B.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D.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是谢太傅的女儿谢道韫说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