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2014
1.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理论专家是() [单选题] *
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 [单选题] *
A.课程审议(正确答案) |
B.工作分析 |
C.活动分析 |
D.综合分析 |
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单选题] *
A.理智兴趣 |
B.实践兴趣 |
C.兴趣(正确答案) |
D.科学兴趣 |
4.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单选题] *
A.斯宾塞 |
B.夸美纽斯 |
C.卢梭 |
D.拉特克(正确答案) |
5.“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 [单选题] *
A.《理想国》 |
B.《儿童与课程》 |
C.《民主主义教育》 |
D.《爱弥儿》(正确答案) |
6.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单选题] *
A.赫尔巴特(正确答案) |
B.班杜拉 |
C.桑代克 |
D.斯金纳 |
7.杜威教学理论核心的理论基础是() [单选题] *
A.发生认识论 |
B.主知主义心理学 |
C.实用主义哲学(正确答案) |
D.科学主义哲学 |
8.“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指的是() [单选题] *
A.发展性教学论、发现教学论、范例教学论(正确答案) |
B.自然教学论、经验教学论、实践教学论 |
C.认知主义教学论、行为主义教学论、人本主义教学论 |
D.要素主义教学论、永恒主义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论 |
9.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是() [单选题] *
A.过程模式 |
B.目标模式(正确答案) |
C.实践模式 |
D.整合模式 |
10.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著名理论假设的教育家是() [单选题] *
A.赞科夫 |
B.维果茨基(正确答案) |
C.瓦根舍因 |
D.皮亚杰 |
11.“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这种教学目标的取向是() [单选题] *
A.表现性目标取向 |
B.行为目标取向 |
C.生成性目标取向 |
D.普遍性目标取向(正确答案) |
12.行为目标的具体特点是() [单选题] *
A.学术性、具体性、基本性 |
B.可操作性、学术性、专门性 |
C.具体性、精确性、可操作性(正确答案) |
D.基本性、专门性、可操作性 |
13.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单选题] *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正确答案) |
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
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 |
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 |
14.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以及“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都主张() [单选题] *
A.课程内容即教科书知识 |
B.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
C.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正确答案) |
D.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
15.与提示型教学方法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是() [单选题] *
A.接受性学习(正确答案) |
B.社会性学习 |
C.自主性学习 |
D.探究性学习 |
16.在课程发展史上,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与原则最早见之于() [单选题] *
A.博比特的《怎样编制课程》 |
B.查特斯的《课程编制》 |
C.拉格的《课程编制:过去与现在》 |
D.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正确答案) |
17.以英国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课程论形成于() [单选题] *
A.17世纪 |
B.18世纪 |
C.19世纪(正确答案) |
D.20世纪 |
18.“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单选题] *
A.儿童、自然、知识、社会 |
B.儿童、学科知识、社会(正确答案) |
C.自我、自然、知识、社会 |
D.学生经验、历史文化、自然 |
19.“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这种课程属于() [单选题] *
A.合成课程 |
B.相关课程(正确答案) |
C.融合课程 |
D.广域课程 |
20.最早实行选修制度的学校是() [单选题] *
A.美国的中学 |
B.英国的中学 |
C.德国的大学(正确答案) |
D.法国的大学 |
21.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 [单选题] *
A.布卢姆 |
B.施瓦布 |
C.布鲁纳(正确答案) |
D.凯勒 |
22.学生向教师签订学习契约,这被称为“工约”。把这种作业安排作为主要措施之一的教学组织是() [单选题] *
A.班级授课制 |
B.道尔顿制(正确答案) |
C.文纳特卡计划 |
D.凯勒计划 |
23.在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看来,课程变革是() [单选题] *
A.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
B.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 |
C.一种线性过程(正确答案) |
D.全面更新课程内容的过程 |
24.“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是() [单选题] *
A.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 |
B.总结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暗箱式评价 |
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把评价的本质视为描述的时期属于() [单选题] *
A.第一代评价 |
B.第二代评价(正确答案) |
C.第三代评价 |
D.评价 |
26.在价值观上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评价是() [单选题] *
A.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取向评价 |
B.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取向评价(正确答案) |
C.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取向评价 |
D.课程与教学的结果取向评价 |
27.在理论上,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并代表着课程与教学评价发展方向的是() [单选题] *
A.差别模式 |
B.目标达成模式 |
C.回应模式(正确答案) |
D.外貌模式 |
28.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的“卓越教育”是一种() [单选题] *
A.精英主义的教育 |
B.以高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教育 |
C.旨在提升国际理解能力的教育 |
D.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教育(正确答案) |
29.“建构主义的立场,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即是与知识、真理和客观性等传统概念直接相冲突的,它们要求从根本上去重建个人关于实在的观念。”这是() [单选题] *
A.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 |
B.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观点 |
C.温和建构主义的观点 |
D.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 |
30.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单选题] *
A.情境教学模式 |
B.合作教学模式 |
C.随机访问教学模式(正确答案) |
D.支架式教学模式 |
1.以“工作分析”作为其课程开发方法的是() [单选题] *
2.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 [单选题] *
A.教师、学生、教材、教具 |
B.教师、学生、学科、教材 |
C.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正确答案) |
D.教师、学生、教材、考试 |
3.“儿童与课程仅仅是确定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那样,儿童现在的观点和学科中所包含的事实与真理决定着教学”。这一论述出自( ) [单选题] *
A.夸美纽斯 |
B.杜威(正确答案) |
C.卢梭 |
D.裴斯泰洛齐 |
4.下列哪一理论体系是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建立的基础() [单选题] *
A.观念心理学(正确答案) |
B.认知心理学 |
C.实践哲学 |
D.实用主义哲学 |
5.杜威用来消解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僵硬对立的是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 [单选题] *
A.经验概念 |
B.连续性原则(正确答案) |
C.主动作业方法 |
D.课程教学概念 |
6.“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 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这句话中体现的是哪位教育家的何种策略( ) [单选题] *
A.卢梭,消极教育(正确答案) |
B.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 |
C.杜威,问题解决教学 |
D.布鲁纳,发现教学 |
7.三年级数学课与四年级数学课所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属于泰勒模式中学习经验的() [单选题] *
A.纵向组织(正确答案) |
B.连续组织 |
C.横向组织 |
D.序列组织 |
8.在泰勒模式中,课程开发的核心因素是() [单选题] *
A.目标因素(正确答案) |
B.内容因素 |
C.组织因素 |
D.评价因素 |
9.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单选题] *
10.“非指导性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 [单选题] *
A.自我觉醒 |
B.自我批判 |
C.自我反思 |
D.自我实现(正确答案) |
11.提出“学习层级理论”的是() [单选题] *
A.瓦根舍因 |
B.桑代克 |
C.加涅(正确答案) |
D.罗杰斯 |
12.系统确立起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学者,其代表作是() [单选题] *
A.《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正确答案) |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C.《课程开发的新维度》 |
D.《课程开发》 |
13.下列有关奥苏伯尔所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先行组织者策略既是一项实验技术,又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 |
B.组织者既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 |
C.组织者可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
D.组织者在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水平上必须高于学习材料(正确答案) |
14.下列不属于赞科夫新体系的教学论原则的是() [单选题]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
B.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
D.逐渐分化原则(正确答案) |
15.用一种折衷的态度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的是() [单选题] *
16.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属于() [单选题] *
A.提示型教学方法 |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正确答案) |
C.传授型教学方法 |
D.自主型教学方法 |
17.下列关于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学生地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 |
B.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代替教师的讲授(正确答案) |
C.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 |
D.学生的“自主性”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 |
18.“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体现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 [单选题] *
A.被动适应关系 |
B.主动适应关系 |
C.超越关系(正确答案) |
D.对立关系 |
19.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早在2400年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
B.课堂讨论 |
C.情境教学 |
D.启发式教学 |
20.恰当地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要实现() [单选题] *
A.科学、艺术与道德的统一 |
B.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正确答案) |
C.科学与技术的统一 |
D.文科和理科的统一 |
21.下列哪种课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单选题] *
A.相关课程 |
B.融合课程 |
C.广域课程 |
D.环境教育课程(正确答案) |
22.下列不属于课程变革过程的环节的是() [单选题] *
A.课程计划 |
B.课程选择(正确答案) |
C.课程实施 |
D.课程评价 |
23.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属于() [单选题] *
A.正式的课程 |
B.理解的课程 |
C.经验的课程(正确答案) |
D.运作的课程 |
24.从研究方的角度看,研究者对个案性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这类研究者所持
有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单选题] *
A.课程忠实取向 |
C.课程创生取向(正确答案) |
B.课程相互适应取向 |
D.课程实践取向 |
25.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发现,课程变革过程包括() [单选题] *
A.启动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 |
B.启动阶段、合作阶段、实施阶段 |
C.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合作阶段(正确答案) |
D.启动阶段、合作阶段、评价阶段 |
26.“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的() [单选题] *
A.忠实取向(正确答案) |
B.实践取向 |
C.创生取向 |
D.相互适应取向 |
27.提出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是() [单选题] *
A.伯曼和麦克考林 |
B.帕里斯(正确答案) |
C.古来德曼 |
D.富兰和庞弗雷特 |
28.下列不属于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的是() [单选题] *
A.课程变革的特性 |
B.学校的特征 |
C.内部环境的特征(正确答案) |
D.学区的特征 |
29.教学设计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协同进行的规划教学的活动,这一观点属于() [单选题] *
A.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
B.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
C.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
D.实践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
30.评价的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这一特点属于( ) [单选题] *
A.第一代评价 |
B.第二代评价(正确答案) |
C.第三代评价 |
D.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