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原理内容 | 方 | 具体运用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 各种理论、思想、战略、路线、方针、的形式、发展实施。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4、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扶贫重在落实。5、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6、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8、没有的理论,就没有的运动。9、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我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论。真理和谬论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 1、平面内,三角形内角之和180(条件性) 2、“城市中心论”取得胜利,中国“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永恒的使命。 | 1、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善于理论创新,鼓励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坚持与时俱进。4、反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