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9·常熟模拟) 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B . 将废旧电池深埋
C .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D . 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2. (2分) (2020·十堰)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纸张燃烧
B . 玻璃破碎
C . 石蜡熔化
D . 水的蒸发
3. (2分) (2018九上·赣州月考) 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 .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 . 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 .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 (2分) (2019·盘锦)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金刚石、水、稀有气体
B . 生铁、二氧化硫、稀硫酸
C . 氧气、酒精、大理石
D . 氮气、生石灰、纯碱
5. (2分) (2020·重庆) 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1
6. (2分) (2018九上·乐陵期末) 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 .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 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7. (2分) (2018·蒙阴模拟) 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8. (2分) (2018九上·江宁月考)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 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
9. (4分)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用化学符号填空;甲的单质是 ________;丙和丁形成的化合物 ________;乙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__.
10. (4分) (2016九下·敦煌期中)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如表中是栽培绿叶菜营养液配方.
肥料成份名称 | 用量(毫克∕升) |
钙 | 1260 |
硫酸钾 | 250 |
磷酸二氢钾 | 350 |
硫酸镁 | 537 |
硫酸铵 | 237 |
②该营养液中存在的一种金属离子符号________.
③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1. (5分) (2020九下·镇江月考)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酒精 B.聚乙烯 C.钾 D.碳酸氢铵
E.食盐 F.活性炭 G.熟石灰 H.聚氯乙烯
(1) 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
(2) 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
(3) 可用于杀菌消毒的是________;
(4) 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
(5) 可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
(6) 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__。
12. (3分)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 。
(2)30℃时,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
(3)依据上表中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 (填“m”或“n”)。
(4)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13. (2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均为黑色粉末;D、F均为红色固体,且D为单质;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F ________。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14. (3分)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获得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若用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气密性后,先添加的药品名称为________,能否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________.(填“是”或“否”)
(4)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15. (3分) (2019九上·罗甸月考)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 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 液体积/mL | 过氧化氢溶 液温度/℃ | 氧化铁的 用量/g | 收集40 mL氧 气所需时问/s |
① | 5 | 10 | 20 | O | 128.5 |
② | 5 | 10 | 20 | 1.2 | 16.8 |
③ | 15 | 10 | 20 | 1.2 | 10.5 |
④ | 5 | 10 | 70 | 0 | 32.7 |
(2) 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量________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 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未发生改变。
六、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16. (2分) (2019九上·荣昌期中)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15.5g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为10.7g,计算:
(1) 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
(2) 10.7g固体物质中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________
参
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
9-1、
10-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2-1、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13-1、
13-2、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14-1、
14-2、
14-3、
14-4、
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15-1、
15-2、
15-3、
六、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