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
所在院(系、所) 机械学院
适用专业 机械类
大纲撰写负责人
填表日期 2012-7-1
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签字)
《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
英文名称: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内学时:20 教学方式:多媒体
适用专业:机械类 考核方式:考试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应用于机械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巨大潜力的先进技术。是培养学生学会在机械设计中应用有限元新技术,使学生对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有限元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和任务是:
1、初步掌握弹性力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数值分析方法的一般思想,学会用离散方法求解微分方程;
3、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公式推导,以及不同单元类型的选择与应用;
4、掌握有限元方法程序的使用。
5、掌握有限元软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包括:零件、部件和整体机械产品的力学性能分析;机械产品的精态、动态等问题的求解)。
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处理方法,熟悉常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达到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和程序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弹性力学基本知识、有限元方法处理的一般步骤,方程的建立和平面问题,重点是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表达格式的建立途径、参数单元的一般原理和数值积分知识;程序部分有限元方法程序的使用,讨论有限元结构分析的流程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使用,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学习有限元软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包括:零件、部件和整体机械产品的力学性能分析;对应机械产品的精态、动态等问题的求解)。
第一章有限元方法导论(2学时)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定义及基本求解步骤、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包括有限元的概述、有限元的发展及常用软件介绍。
重点:有限元基本概念,有限元方法基本求解步骤和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本原理(4)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等。教学内容弹性力学的概述、弹性力学基本参数、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变分原理和虚功原理等。
重点:弹性力学基本变量,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弹性力学三大基本方程。
第三章平面问题有限元法(4)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简单平面问题的FEA求解过程,FEA的基本步骤和表达式;熟悉并能运用平面单元及坐标变换方法。教学内容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四节点矩形单元、高次三角形单元和矩形单元,并学习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类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重点:对连续体单元特性进行研究,2D多节点单元进行构造的过程,平面类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第四章空间问题有限元法(4)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空间问题基本方程的建立及3D单元的构造,应用参数单元的一般原理和数值积分知识。教学内容常应变四面体单元、二次四面体单元、六面体单元和空间等参数单元,并学习三维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重点:了解熟悉单元刚度矩阵的缩聚及位移函数构造的收敛性要求。
第五章常用工程机械的有限元分析(4)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几种典型机械产品的零部件和整体分析。运用前几章所学知识,对不同机械产品的零部件进行二维和三维造型,并进行组装,考虑接触条件,加载各种实际工况边界条件,对相应产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强度分析。
重点:零部件的装配和接触问题设置、各种边界载荷的施加。
第六章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4)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结构模态分析、瞬态动力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动力学方程、单元质量矩阵、阻尼矩阵、特征值问题及其解法和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重点:了解熟悉各种结构动力学问题。各种单元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几何刚度矩阵,计算动力响应。
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黑体,小4号字)
课程采用多媒体和软件操作实时交互的上课模式,由于本课程结合科研前沿,有较多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给学生演示,起到较为直观的效果。课堂讲课与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讨论相结合。
通过反复练习,应能处理基本工程应用问题仿真和模拟,完成模型建立、材料属性设置、网格划分、载荷及后处理。上机操作10个学时。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初步布置作业2次,由于该课是涉及学科研究前沿,因此包括查阅相关论文,并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分析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课 | 习题课 | 讨论课 | 实验 | 其他 | 合计 | |
第一章 | 2 | 2 | ||||
第二章 | 2 | 4 | ||||
第三章 | 2 | 2 | 6 | |||
第四章 | 2 | 2 | 6 | |||
第五章 | 2 | 2 | 7 | |||
第六章 | 2 | 2 | 7 | |||
合计 | 12 | 8 | 20 |
根据平时上课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笔试与课后大作业相结合。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 材:《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刘扬,刘巨保,罗敏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王勖成,邵敏著.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数值方法(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王勖成. 有限单元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巴特,威尔逊著. 林松豫译. 有限元分析中的数值方法. 科学出版社,1985
[4]傅永华. 有限元分析基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邢静忠,王永岗. 有限元基础与ANSYS入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八、说明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