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 以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 |||||||
以支付现金作为合并对价 |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管理费用【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 贷: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差额,或借记】 【说明】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享有被合并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若形成借方差额,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借: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即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 贷:银行存款 | 借: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和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 | ||||||
以支付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 | 存货 |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同时结转】 贷:库存商品等【按库存商品等的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差额,或借记】 |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存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按结转存货的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同时结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按存货的账面余额】 | ||||||
固定资产 |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差额,或借记】 |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 【说明】贷方资产处置损益的金额=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表示固定资产的处置净收益。若为借方差额,则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 |||||||
无形资产/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差额,或借记】 |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 【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 【说明】贷方资产处置损益的金额=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表示无形资产的处置净收益。若为借方差额,则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投资性房地产【按其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差额,或借记】 以上四种不同情况针对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的处理相同。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其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处置价款-账面价值,或借记】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涉及,或做相反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涉及,或做相反分录】 | |||||||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于成本模式计量】 借: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产生的金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贷记】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 ||||||||
权益性证券 |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差额,或借记】 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 借: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说明】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不足冲减的,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下同。 |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股本/实收资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面值】 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 借: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为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 | ||||||
投资者投入 | 借:长期股权投资【按其公允价值】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 ||||||||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 |||||||||
成本法核算 | 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持股比例) | ||||||||
权益法核算 | 取得投资 |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按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说明】这笔分录的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差。若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体现为商誉,则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不需要编制此笔分录。 | |||||||
被投资方实现净损益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被投资方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说明】投资方计算投资收益时,应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对被投资方净利润的调整包括按公允价值的调整、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调整。 | ||||||||
被投资方发生超额亏损 |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长期应收款 预计负债 【说明】投资方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若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的义务,则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同时确认预计负债。除上述情况,仍未确认的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账外备查登记。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借:预计负债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 ||||||||
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
被投资方发生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持股比例】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 ||||||||
被投资方发生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 |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做相反分录】 |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与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 | |||||||||
1.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 |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按增资日原投资的公允价值】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如果涉及) | 2.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 | ①出售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②剩余投资,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③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转出至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说明】此处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这部分金额属于以后期间不能够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转换时不转入当期损益。 |
3.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 (1)因减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 ①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②对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因其他投资方增资导致本投资方的持股比例下降 ①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的净资产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②按权益法追溯调整,同“(1)因减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下边的②。 | 4.成本法转为金融资产 | ①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②丧失控制权之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 ||||||
5.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 (1)多次交易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追加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2)多次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享有子公司在最终控制方角度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资本公积【贷方差额;若为借方差额,则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 6.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 | (1)多次交易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追加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2)多次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享有子公司在最终控制方角度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资本公积【贷方差额;若为借方差额,则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说明】权益法因增资转换为成本法,权益法下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与资本公积无需转出至当期损益;而金融资产因增资转换为成本法,若转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金融资产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在转换为成本法时转出至当期损益,若转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则金融资产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无需结转。 | ||||||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 |||||||||
1.处置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 2.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说明】此处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