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确保从事影响工程质量工作的人员能胜任规定岗位的能力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任职、考核、调配、招聘、培训等方面管理。
3.引用文件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定义
本程序对定义无规定。
5.管理职责
5.1公司的管理职责
5.1.1办公室
a)组织编制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公司公司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b)实施考核与培训,保证各岗位人员胜任现岗位;
c)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d)负责项目经理的培训取证,项目经理资质的申报、复查等工作;
e)负责办理公司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上岗证书;
f)检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保持职工教育、培训、能力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5.1.2其他职能部门
编制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并参与实施。
5.2项目部
保持项目各类人员胜任岗位任职要求;保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根据上级要求送培本项目员工;对项目部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意识的培训。
6.工作程序
6.1持证上岗人员
为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下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持证上岗: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内审员、项目经理等;需要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电焊工、架子工、起重工、小型机械操作工、塔吊司机、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等。
6.2任职条件的确定
6.2.1需要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管理人中均应持有有效的岗位证书方可上岗(持有中专毕业证书者可有两年实习期);需要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均应持有有效的岗位证书方可上岗。
6.2.2持证人员应按要求参加复查、年审工作。
6.2.3不需要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符合《公司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6.3人员配置
6.3.1人员配置实行分级管理:
a)公司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任命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
b)公司机关各部门一般工作人员由部门负责人提出意见,征得主管领导同意并经过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配置;
c)项目部人员由项目经理按照项目组织管理的有关要求提出聘任、聘用意见,经公司研究同意后配置。
6.4不具备任职条件员工的解决措施
对不具备任职条件员工安排下岗或参加转岗培训。
6.5培训对象
凡从事影响工程质量工作的人员均为培训对象。分为:新进员工、在岗员工,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
6.6培训内容
6.6.1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以工商管理知识、领导管理艺术和企业质量方针为主要内容。
6.6.2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以企业经营目标、方针、主管业务和企业质量方针为主要内容。
6.6.3新进员工培训内容主要有企业简介、企业纪律、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6.6.4在岗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岗位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继续教育等。
6.6.5特种作业人员除接受正常职业技能培训外,应按规定的特种要求组织培训。
6.6.6对全体员工进行以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文件为主要内容的顾客意识、法律意识的培训。
6.7培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6.7.1内培:组织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
6.7.2外培:组织员工参加企业外部有培训资格单位开展的培训。
6.7.3委培:由企业根据培训需求,委托地方有培训资格的单位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6.8培训的实施
6.8.1企业各级组织依据培训计划开展培训;不能实施的培训项目,由提出计划的组织书面变更。
6.8.2培训的管理分工
a)公司机关人员的各种培训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项目经理的岗位任职培训由公司办公室组织管理;
b)公司办公室负责工人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取证工作;
c)各业务系统人员的业务能力、技能培训由各主管部门负责。
6.8.3公司组织的培训均应有记录。
6.9培训的效果
6.9.1培训的效果要求
a)通过培训,保证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岗位证书;
b)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了解企业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确保员工质量意识提高,自觉制止和纠正违章操作。
6.9.2培训的效果评价
a)如实填写《培训评估表》中“培训效果评估”栏目,说明培训所取得的效果;
b)通过日常工作反映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c)对重要的培训项目进行一般评估或采用抽检方式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现培训中的缺陷的,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并填写《培训评估表》。
7.培训的记录
a)办公室应保持所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学历、职称、工种、培训、持证情况、工作简历等方面的记录。
b)参加外培或委培的人员凭培训单位证明或毕(结)业证书,由办公室登记继续教育记录。
c)公司办公室建立《公司专业管理人员登记表》,并保存证书复印件。
d)公司办公室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帐》,并保存证书复印件。
8.相关记录
《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评估表》
《公司专业管理人员登记表》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