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社团名称:物理趣味小实验
海门市三厂镇初级中学
社 团 活 动 计 划
小组名称 | 物理趣味小实验 |
指导教师 | 钱红辉 |
组员名单 | 八年级(9)班全体学生 |
总要求 |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具体措施 |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
活 动 安 排 | ||
周次 | 内 容 | 负责人 |
1 | 1.瓶内吹气球 | 钱红辉 |
2 | 2.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 钱红辉 |
3 | 3.会吸水的杯子 | 钱红辉 |
4 | 4.会吃鸡蛋的瓶子 | 钱红辉 |
5 | 5.瓶子瘪了 | 钱红辉 |
7 | 6.会跳远的乒乓球 | 钱红辉 |
8 | 7.会吹泡泡的瓶子 | 钱红辉 |
9 | 8.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 钱红辉 |
11 | 9.纸杯旋转灯 | 钱红辉 |
12 | 10.飞行的塑料袋 | 钱红辉 |
13 | 11.空气的质量 | 钱红辉 |
14 | 12.云的形成 | 钱红辉 |
15 | 13.光与彩虹 | 钱红辉 |
16 | 14.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 钱红辉 |
17 | 15.认识浮力 | 钱红辉 |
18 | 16.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 钱红辉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瓶内吹气球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2.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3.会吸水的杯子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4.会吃鸡蛋的瓶子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剥去蛋壳。 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5.瓶子瘪了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6.会跳远的乒乓球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7.会吹泡泡的瓶子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8.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9.纸杯旋转灯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0.飞行的塑料袋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 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 你能试着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1.空气的质量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你们知道吗,空气也是有质量的。怎样证明空气也有质量呢? 材料:1架天平、2只一样重的气球、打气筒 操作: 1. 把两只气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 2. 拿起另一只气球,给气球打气并将气球口系紧。 3. 将打起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没打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观察天平的变化 讲解: 1. 两只气球在打气前,质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 打气后的气球增加了气球内空气的质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气后的气球一端。 3. 如果是带有指针刻度的天平,就能测出空气的质量数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称一下空气的质量吗?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2.云的形成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操作: 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 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 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 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制作云吗?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烧手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3.光与彩虹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镜1个 操作: 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这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讲解: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创造: 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4.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小朋友,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看到的是筷子“折断”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材料:纽扣1枚、水少许、浅底盘1个、玻璃杯1个 流程: 1、将纽扣放在盘中。 2、杯子杯口朝上,压在纽扣上。 3、往杯内倒入清水。 4、注入水后的杯子看不清纽扣。 5、加些水到盘子中,可以看得见纽扣。 说明: 1、当杯子渐渐注入水时,由于光线折射,纽扣的影像会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盘子中,改变光的折射角度,纽扣影像会重新出现。 延伸: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5.认识浮力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当我们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样漂浮着,我们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撑我们。但你可知道怎样测量浮力吗? 材料:1个弹簧秤、1把锁、1个装水的玻璃杯 操作: 1. 先把锁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刻度。 2. 然后将弹簧秤挂的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秤的刻度。 3. 比较两次记录下的刻度,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讲解: 1. 锁浸在水中,会受到水对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两次记录的差值就是水对小铜锁的浮力。 创造: 用弹簧秤再称别的物体(比如小木块,橡皮头等),观察不同的物体的浮力大小。 | |||
活 动 后 记 |
日期 | 出席人数 | |||
缺 席 情 况 | 姓名 | 原因 | 姓名 | 原因 |
课题 | 16.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 |||
活 动 内 容 及 指 导 过 程 | 思考:在一个杯子中放一个冰块,然后倒满水。当冰融化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吗? 材料: 1块冰块、2个杯子、水 操作: 1.在托盘上放置一个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块冰。 2.往杯中倒满水,使冰块的一大部分会高出水面。 3.等待冰块融化。观察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 杯子。 讲解: 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质量变轻,自然会浮在水面上。当冰块融化时,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体积,因此,水不会溢出。 其实冰块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个冰块的水的体积。 | |||
活 动 后 记 |
社团名称:翻花绳
社团负责人: 蔡雨桐 姜慧
指导教师:孙连春
南油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社团工作计划书
社团名称 | 翻花绳
|
指导思想 | 翻花绳可锻炼玩者的耐心和敏捷性,能在娱乐中寻在解决问题的方式。翻绳游戏具有巧手、健脑、启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益于增强儿童的活动兴趣、自信心和自制力。 |
工作重点 | 掌握翻花绳的基本方法,要领。学习单人翻绳和双人翻绳的技巧。让这种益智健脑的古老游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国得到继承发扬。是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
主要活动 | 一、 认识、了解翻花绳的技法,自己动手制作绳圈。 二、 掌握双人翻花绳的基本技法。尝试翻洗澡盆、小鱼网、面条。 三、 掌握单人翻花绳的基本技法,尝试翻降落伞、五角星、等 四、互相学习,互相教授翻花绳基本技法。共同进步。 |
评价方式 | 对学生的评价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且持续发展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还能清晰、全面的记录下个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社团负责人签章 | 蔡雨桐 姜慧 2011 年 9月13日 |
社团指导教师签章 | 孙连春 2011 年 9 月 13 日 |
社团活动记录表
填表时间:2011-9-21 填表人:孙连春
活动内容 | 一、认识花绳 二、唱童谣《翻花绳》 三、学会系绳圈
| |
活动目标 | 一、感受了解翻花绳 二、 学习把一条绳变成绳圈
| |
活动过程 | 一、认识“绳”把绳系成绳圈 二、欣赏童谣音乐:翻花绳
| |
活动体会 | 由于孩子们的小手动作不灵活,完成把绳子系成绳圈的过程很艰苦。花去很多时间,孩子着急,希望学会系绳圈,但是力不从心。 | |
个案跟踪 | 跟踪对象 | 吴宇韬:小手特别不灵活、 封傲然:平日里极其淘气的孩子,学翻绳很专注,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降落伞”
|
表现及反思 | 韬韬平日里特别能讲,什么事到他这儿,没理也要争三分,看来家庭教育说教很多,动手能力有待加强。 | |
社团之星 | 连子辰 封傲然:着急学会了主动教会他人,特别耐心
|
社团活动记录表
填表时间:2011-9-28 填表人:孙连春
活动内容 | 一、学唱童谣欣赏《翻花绳》 二、复习把绳系成绳圈。 三、单人翻绳;高压线塔。 | |
活动目标 | 温故知新,感受单人翻绳的快乐,学习新知 | |
活动过程 | 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小指套住绳。 二、另一手拉手掌中的绳,拉两次。 三、再这样拉手掌中的绳子。 四、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插入绳套中 五、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来插入拇指和小指的绳套中,向外拉。 小知识:高压线塔是传递光明的高速路。 | |
活动体会 | 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单人翻绳,每一步都非常艰辛。只是把绳子在手上环绕一次这样的动作,一节课下来,有的孩子还是不得要领。欣喜的是的六个孩子可以顺利完成翻高压线塔的任务 | |
个案跟踪 | 跟踪对象 | 吴宇韬:小手特别不灵活、不能完成任何翻绳动作。 封傲然、耿子涵、姜慧、崔文韬、廖俊钦 姜慧顺利完成课堂教授内容。 |
表现及反思 | 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亟待提高。还需努力,坚持再坚持。 | |
社团之星 | 封傲然、耿子涵、姜慧、崔文韬、廖俊钦 姜慧顺利完场学习任务,并充当小老师教别的同学呢。
|
填表时间:2011-10-12 填表人:孙连春
活动内容 | 翻绳之降落伞
| |
活动目标 | 温故知新,感受单人翻绳的快乐,学习新知:降落伞。
| |
活动过程 | 一、学唱童谣欣赏《翻花绳》。 二、复习把绳系成绳圈。 三、单人翻绳;降落伞。 | |
活动体会 | 有6孩子们第一次翻绳成功,复习过程中充当小老师。很快又17个孩子完成翻高压线塔的任务。由于降落伞是在高压线塔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全部孩子都完成了降落伞的内容。 小知识:降落伞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比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早1000多年。 | |
个案跟踪 | 跟踪对象 | 蔡雨桐、崔文韬完成得快
|
表现及反思 | 彭韶辉一直游离于翻绳之外,不感兴趣。
| |
社团之星 | 蔡雨桐、崔文韬
|
填表时间:2011-10-19 填表人:孙连春
活动内容 | 翻绳之:魔法扫把 | |
活动目标 | 一、唱团歌:《翻花绳》 二、复习:降落伞、高压线塔。 三、学习:魔法扫把 | |
活动过程 | 魔法扫把手法: 1、双手的拇指和小指勾住绳子。 2、用右手中指勾左手手掌中的绳子。 3、右手中指这样转两圈。 4、左手从上面勾右手掌中的绳子。 5、将双手“啪”的合上。 6、张开双手的同时,推掉右手拇指和小指上的绳。这样魔法扫帚就完成了。 小知识:扫帚起源于4000前的夏朝。 | |
活动体会 | 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翻花绳了,小手趋于灵活。
| |
个案跟踪 | 跟踪对象 | 吴宇涛,喜欢自己创造不愿意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完成任务。 |
表现及反思 | 只有在掌握基本手法以后才能自由发挥
| |
社团之星 | 封傲然 沈婉歆
|
活动时间 | 2011年8月7日 | |
活动主题 | 支部活动 | |
参与人员 | 两型办党支部成员 | |
活 动 情 况 | 8月7日上午,阳明山庄社区文化艺术节在该社区广场举行,支部全体党员一同前往参观该社区的两型建设,体验精品社区文化。社区为绕“节能、环保”,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评选“节能明星”、 “环保卫士”等,定期举行的“道德点评”栏目成为社区居民道德自律的一面镜子,在公开监督、督促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行为和习惯,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垃圾分类比赛中,支部郑平担任评委,点评介绍垃圾的种类和示范垃圾处理方式,真正做到了维护环境以身作则融入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共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精美社区。阳明山庄社区能获“全国和谐社区”的殊荣,离不开党的关怀,党员同志们的带头作用,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心群众集体,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市民生活真正受益。 | |
活 动 照 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