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熔化和凝固 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物体的____________叫温度.要准确判断温度,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
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_________.
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温度计前,首先应观察它的__________,认清它的__________.
5.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是因为体温计有一个__________,如图2所示的体温计,其示数为_________.
图3
图2
图1
6.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一定要________热量.
8.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39℃时呈( )态.
①.固态 ②.液态 ③.固液共存 ④.以上选项都有可能
9.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0.在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___.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物理中称为__________.
11.图4
如图4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所示,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
(2)该物质在第3min时的状态是__________态,此时它将_______热.
图5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3.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14.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15.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16.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油
C.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了钢水 D.白糖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18.冬天乌苏里江气温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
A、-50℃ B、低于0℃,高于-50℃
C、0℃ D、无法判断
19.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 钨 | 铁 | 钢 | 铜 | 金 | 固态水银 | 固态氮 |
熔点(℃) | 3410 | 1535 | 1515 | 1083 | 10 | -39 | -259 |
C.高于-259℃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的
20.如图6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变化过程可能是( )
A.冰的熔化过程
B.蜡的熔化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图6
D.海波的凝固过程
21.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22.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量的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熔点是0℃,所以0℃的冰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B.晶体吸热温度一定不会升高
C.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三、实验题(每空1分,作图2分)
24.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时会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 举例 | 熔化过程 | ||
是否吸热 | 温度 | 有无熔点 | ||
晶体 | ||||
非晶体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温度/℃ | 60.7 | 67.8 | 73.6 | 79.6 | 80.4 | 80.6 | 80.5 | 80.5 | 80.4 | 80.5 | 84.7 | 88.4 | 93.5 |
(2)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的过程一共持续了_________min;
(4)在第3min和第7min该物质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图7
(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我们可以得出晶体熔化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8所示.
图8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_min.
(2)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 (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四、计算题(每题8分)
27.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8.某人在100 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
(2)如果他在最初20 s以0.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