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不锈钢化学成分和性能对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1:20
文档

不锈钢化学成分和性能对照

高分类钢种Type化学成分(%)ChemicalComposition(%)机械性能MechanicalpropertiesKS(JIS)ZPSSCCrNiMo其它Others热处理条件HeatTreatment屈服强度(N/mm2)Yieldstrength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延伸率(%)Elongation硬度HardnessHBHRBHV奥氏体AUSTENITE301301≤0.1516.0~18.06.00~8.00--S≥205≥520≥40≤207≤95≤2183
推荐度:
导读高分类钢种Type化学成分(%)ChemicalComposition(%)机械性能MechanicalpropertiesKS(JIS)ZPSSCCrNiMo其它Others热处理条件HeatTreatment屈服强度(N/mm2)Yieldstrength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延伸率(%)Elongation硬度HardnessHBHRBHV奥氏体AUSTENITE301301≤0.1516.0~18.06.00~8.00--S≥205≥520≥40≤207≤95≤2183
高

分类钢种Type化学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

机械性能 Mechanical properties
 KS (JIS)

ZPSSCCrNiMo其它Others热处理条件Heat Treatment屈服强度(N/mm2) Yield strength抗拉强度 Tensile strength延伸率(%) Elongation

硬度 Hardness
HBHRBHV
奥氏体AUSTENITE301301≤0.15

16.0~18.0

6.00~8.00

--S≥205

≥520

≥40

≤207

≤95

≤218

301L301L≤0.030

16.0~18.0

6.00~8.00

-N≤0.20

S≥215

≥550

≥45

≤187

≤90

≤200

304304≤0.08

18.0~20.0

8.00~10.50

--S≥205

≥520

≥40

≤187

≤90

≤200

304J1304Cu0.02~0.05

16.5~17.1

7.5~7.9

-Cu1.9~2.2

S≥155

≥450

≥40

≤187

≤90

≤200

304L304L≤0.030

18.0~20.0

9.00~13.00

--S≥175

≥480

≥40

≤187

≤90

≤200

304N1304N1≤0.08

18.0~20.0

7.00~10.50

-N0.10~0.25

S≥275

≥550

≥35

≤217

≤95

≤220

304N2304N2≤0.08

18.0~20.0

7.50~10.50

-Nb≤0.15

S≥345

≥690

≥35

≤248

≤100

≤260

309S309S≤0.08

    S≥175

≥520≥40≤187

≤90

≤200
316316≤0.08

16.0~18.0

10.00~14.00

2.00~3.00

 s≥205

≥520≥40≤187

≤90

≤200
316L316L≤0.03

 12.00~15.00

  S≥175

≥480

≥40≤187

≤90

≤200
321321≤0.08

17.0~19.0

9.00~13.00

-Ti5×C%overS≥205

≥520

≥40

≤187

≤90

≤200

铁素体FERRITE409L409L≤0.03

17.0~19.0

--Ti6×C%~0.75

A≥175

≥360

≥25

≤162

≤80

≤175

410L410L≤0.03

11.0~13.5

---A≥195

≥360

≥22

≤183

≤88

≤200

430LX430LX≤0.03

16.0~19.0

--TiorNb0.1~1.0

A≥175≥360

≥22

≤183

≤88

≤200

430430≤0.1216.0~18.0

   A≥205

≥450≥22

≤183

≤88

≤200

430Ti430Ti≤0.0319.0~21.0

  TIO.2~0.5

A≥205

≥420≥25

≤162≤80

≤175

430J1L

30J1L

≤0.025

16.0~20.0

--Nb8(C%+N%)~0.8Cu0.30~0.80

A≥205

≥390

≥22

≤192

≤90

≤200

436L436L≤0.025

16.0~19.0

-0.75~1.25

Ti、Nb、Zr8×(C%+N%)~0.8

A≥245

≥410

≥20

≤217

≤96

≤230

444444≤0.02517.0~20.0

 1.75~2.50

Ti,Nb,Zr8×C%+N%)~0.8

A≥245

≥410≥20

≤217

≤96

≤230

马氏体MARTENSITE410410≤0.15

11.5~13.5

---A≥205

≥440

≥20

≤201

≤93

≤210

420J1420J10.16~0.25

12.0~14.0

---A≥225

≥520

≥18

≤223

≤97

≤234

420J2420J20.26~0.4

12.0~14.0

---A≥225

≥540

≥18

≤235

≤99

≤247

常用不锈钢种化学成分及性能对照

SUS304(不銹鋼):用途最多之不銹鋼種,因含有 Ni 故比 Cr 鋼較富耐蝕性耐熱性,且具低溫強度,故機械特性非常好,加工硬化性非常大,加熱處理不硬化,非磁性,強度佳,較沒彈性,常使用厚度 0.4T ~ 1.0T之間。故目前在Notebook常被廣泛運用在需結構強度之Bracket ,運用上必須

指定級數,以期達到設計之需求.一般最好取3/4H為宜.若是須引伸抽型,若運用於LCD bracket ,一般最好取1/2H為宜. 參考價格: 98NT$/Kg --0.5T , 130NT$/Kg--0.3T , 195NT$/Kg--0.2T .

   SUS301(不銹鋼):Cr (鉻) 成分比 SUS304 低,耐蝕性較差,但冷間加工能得到非常高度的拉加及硬度,其特性用途廣大,因彈性佳,故目前在Notebook常被廣泛運用在防EMI上,做彈性接觸部份,但常用厚度在 0.4T ~ 0.07T 之間。運用上必須指定級數,以期達到設計之需求(例如彈力,強度).並須注意301材料有金屬結晶性方向性,越高級數者越是硬且脆,若成型上不注意,易造成隅角及側壁裂紋. 參考價格: 142NT$/Kg --0.5T , 183NT$/Kg--0.3T , 180NT$/Kg--0.2T . 285NT$/Kg --0.1T .

    SUS 301 與 SUS 304 材質硬度比較                                        

SUS 301 H 材質                                                           

硬度                硬度                                       硬度                             硬度                        

SUS 301 H        HV 480°±20°    SUS 304 H        HV 380°±20°    SUS 430        HV 200°        

SUS 301 3/4H     HV 380°±20°    SUS 304 3/4H     HV 300°±20°                        

SUS 301 1/2H     HV 300°±20°    SUS 304 1/2H     HV 260°±20°    SUS 304        HV200°±20°                        

材質性能                                                                

SUS 301 :        適合用彈性用途,含碳量高,硬度高,不易彈性疲乏.延展性不好,不易抽伸.        

SUS 304 :        不適合用彈性用途,含碳量低硬度低(軟).                                

SUS 430 :        材料含雜質較多(不純),導致硬度不穩定.        

備註:                                                                       1.若兩著硬度接近 如(SUS 301 3/4H跟SUS 304 H) 雖然硬度相同,但是用在彈性的產品上         

  SUS 304 H 較易產生彈性疲乏.

2.材料厚度影響硬度公差(越厚公差越大).

二. 不锈钢 

抗大气、酸、碱、盐等介质腐蚀作用的不锈耐酸钢总称。要达到不锈耐蚀作用,含铬(Cr)量不少于13%;此外可加入镍(Ni)或钼(Mo)等来增加效果。由于合金种类及含量不同,种类繁多。 

不锈钢特点:耐蚀好,光亮度好,强度高;有一定弹性;昂贵。 

不锈钢材料特性: 

1、铁素体型不锈钢:其含Cr量高,具有良好耐蚀性及高温抗氧化性能。 

2、奥氏体不锈钢:典型牌号如1Cr18Ni9,1Cr18Ni9T1无磁性,耐蚀性能良好,温强度及高温抗氧化性能好,塑性好,冲击韧性好,且无缺口效应,焊接性能优良,因而广泛使用。这种钢一般强度不高,屈服强度低,且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但冷压,加工后,可使抗拉强度高,且改善其弹性,但其在高温下冷拉获得的强度易化。不宜用于承受高载荷。 

3、马氏体不锈钢: 

    典型如2Cr13,GX-8,具磁性,消震性优良,导热性好,具高强度和屈服极限,热处理强化后具良好综合机械性能。加含碳量多,焊后需回为处理以消除应力、高温冷却易形成8氏体,因此锻后要缓冷,并应立即进行回火。主要用于承载部件。 

例:

SUS 301  弹性不锈钢

SUS 304  不锈钢

    10Cr18Ni9 它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淬火不能强化,只能消除冷作硬化和获得良好的抗蚀,淬火冷却必须在水是进行,以保证得到最好的抗蚀性;在900℃以下有稳定的抗氧化性。适于各种方法焊接;有晶间腐蚀倾向,零件长期在腐蚀介质、水中及蒸汽介质中工作时可能遭受晶界腐蚀破坏;钢淬火后冷变形塑性高,延伸性能良好,但切削加工性较差。 

    1Cr18Ni9 它是标准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淬火后能强化,但此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冷塑性变形性能;因塑性和韧性很高,切削性较差;适于各种方法焊接;由于含碳量较0Cr18ni9高,对晶界腐蚀敏感性较焊接后需热处理,一般不适宜用作耐腐蚀的焊接件;在850℃以下空气介质、以及750℃以下航空燃料燃烧产物的气氛中肯有较稳定的抗氧化性。 

    Cr13Ni4Mn9 它属奥氏体不锈耐热钢,淬火不能强化,钢在淬火状态下塑性很高,可时行深压延及其它类型的冷冲压;钢的切削加工性较差;用点焊和滚焊焊接的效果良好,经过焊接后必须进行热处理;在大气中具有高耐蚀性;易产晶界腐蚀,故在超过450的腐蚀介质是为宜采用;在750~800℃以下的热空气中具有稳定的抗氧化性。 

    1Cr13 它属于铁素体-马氏体型为锈钢,在淬火回火后使用;为提高零件的耐磨性,疲劳性能及抗腐蚀性可渗氮、氰化;淬火及抛光后在湿性大气、蒸汽、淡水、海水、和自来水中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在室温下的中有较好的安定性;在750℃温度以下具有稳定的抗氧化性。退火状态下的钢的塑性较高,可进行深压延钢、冲压、弯曲、卷边等冷加工;气焊和电弧焊结果还满意;切削加工性好,抛光性能优良;钢锻造后冷并应立即进行回火处理。 

    2Cr13 它属于马氏体型不锈钢,在淬火回火后使用;为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性能及抗蚀性并可用于渗氮处理、氰化;淬火回火后钢的强度、硬度均较1Cr13钢高,抗腐蚀性与耐热性稍低;在700℃温度以下的空气介质中仍有稳定的抗氧化性。钢的焊接性和退火状态下塑性虽比不上1Cr13 ,但仍满意;切削加工性好;抛光性能优良;钢在锻造后应缓冷,并立即进行回火处理。

    3Cr13 它属于马氏体型不锈钢,在淬火回火后使用,耐腐蚀性和在700℃以下的热稳定性均比1Cr13 ,2Cr13低,但强度、硬度,淬透性和热强性都较高。冷加工性和焊接性不良,焊后应立即热处理;在退火后有较好的切削性;在锻造后应缓冷,并应立即进行回火处理。 

    9Cr18 它属于高碳含铬马氏体不锈钢,淬火后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对海水,盐水等介质尚能抗腐蚀;钢经退火后有很好的切削性;由于会发生硬化和应力裂纹,不适于焊接;为了避免锻后产生裂纹,必须缓慢冷却(最好在炉中冷却),在热态下,将零件转放入700~725℃的炉中进行回火处理。

三. 马口铁:马口铁(SPTE)为低碳钢电镀锡(Sn)钢材; 

      特点:保持了低碳钢较好的塑性,及成形性;一般料厚不超过0.6mm。 

      用途:遮蔽磁干扰的遮片及冲制少零件; 

四. 弹簧钢 

    中碳钢含锰(Mn)、铬(Cr)、硅(Si)等合金钢; 

特性:材料可以产生很大弹性变形,利用弹性变形来吸收冲击或减震,亦可储存能量使机件完成动作。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 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①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②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③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④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不锈钢是具有60年发展历程的现代材料 

自本世纪初发明不锈钢以来,不锈钢就把现代材料的形象和建筑应用中的卓越声誉集于一身,使其竞争对手羡慕不已。 

只要钢种选择的正确,加工适当,保养合适,不锈钢不会产生腐蚀、点蚀、锈蚀或磨损。不锈钢还是建筑用金属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所以它能使结构部件永久地保持工程设计的完整性。含铬不锈钢还集机械强度和高延伸性于一身,易于部件的加工制造,可满足建筑师和结构设计人员的需要。 

在建筑、大楼和结构的行业中,不锈钢成功的关键是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牌号分组 

200 系列—铬-镍-锰 奥氏体不锈钢 

300 系列—铬-镍 奥氏体不锈钢 

型号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型号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型号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号 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型号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型号 316—继304之后,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1] 

型号 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400 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 

型号 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 

型号 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通常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 

型号 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 

型号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型号 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型号 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 

型号 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热铬合金钢。 

600 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型号 630—最常用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通常也叫17-4;17%Cr,4%Ni。 

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了它的应用。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不锈钢和碳钢的物理性能数据对比,碳钢的密度略高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电阻率按碳钢、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钢排序递增;线膨胀系数大小的排序也类似,奥氏体型不锈钢最高而碳钢最小;碳钢、铁素体型和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无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成氏体相变时将会产生磁性,可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这种马氏体组织而恢复其无磁性。 

奥氏体型不锈钢与碳钢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高的电阴率,约为碳钢的5倍。 

2)大的线膨胀系数,比碳钢大4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线膨胀系数的数值也相应地提高。 

3)低的热导率,约为碳钢的1/3。 

不锈钢的力学性 

不论不锈钢板还是耐热钢板,奥氏体型的钢板的综合性能最好,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极好的塑性同时硬度也不高,这也是它们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同绝大多数的其它金属材料相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塑性则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其抗拉强度在温度15~80°C范围内增长是较为均匀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度减少缓慢,并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所以不锈钢在低温时能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不锈钢的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既有抗氧化或耐气体介质腐蚀的性能即热稳定性,同时在高温时双有足够的强度即热强性。 

碳的影响: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腐蚀的性能. 

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和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因此,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大都是碳含量小于0.03%或0.02%超低碳型的,可以知道随着碳含量降低,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当碳含量低于0.02%才具有最明显的效果,一些实验珠光还指出,碳还会增大铬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腐蚀分倾向.由于碳的有害作用,不仅在奥氏体不锈钢冶炼过和中应按要求控制尽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随后的热,冷加工和热处理等过程中也在防止不锈钢表面增碳,且免铬的碳化物析出. 

铬的影响:铬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会质作用下,铬促进了钢的钝化并使钢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1铬对组织的影响: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是强烈形成并稳定铁体的元素,缩小奥氏体区,随着钢中含量增加,奥氏体不锈钢中可出现铁素体(δ)组织,研究表明,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当碳含量为0.1%,铬含量为18%时,为获得稳定的单一奥氏体组织,所需镍含量最低,约为8%,就这一点而言,常用的18Cr—8Ni型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是含铬,镍量配比最为适宜的一种. 

有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一些金属间相(比如δ相)的形成倾向增大,当钢中含有钼时,铬含含量会增加还会χ相等的形成,如前所述,σ, χ相的析出不仅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而且在一些条件下还降低钢的耐蚀性,奥氏体不锈钢中铬含量的提高可使马氏体转烃温度(Ms)下降,从而提高奥氏体基体的稳定性.因此高铬(比如超过20%)奥氏体不锈钢即使经过冷加工和低温处理也很难获得马氏体组织.. 

铬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也不例外,奥氏体不锈钢中常见的铬碳化物有Cr23C6;当钢中含有钼或铬时,还可见到期Cr6C等碳化物,它们的形成在某些条件下对钢的性能会产生重要影响.○2铬对性能的影响:一般来主,只要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完全奥氏体组织而没有δ铁素体等的形成,仅提高钢中铬含量不会对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铬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耐蚀性,主要表现为:铬提高钢的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在镍以及钼和铜复合作用下,铬提高钢耐一些还原性介质,有机酸,尿素和碱介质的性能;铬还提高钢耐局部腐蚀,比如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以及某此条件下应力体育馆的性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晶间体育馆敏感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钢中碳含量,其他元素对晶间体育馆的作用主要视其对碳化物的溶解和沉淀行为的影响而定,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能增大碳的溶解度而降低铬的贫化度,因而提高铬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是有益,铬非常有效地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性能,当钢中同时有钼或钼及氮存在时,铬的这种有效性大加强,虽然根据研究钼的耐点体育馆及缝隙腐蚀的能力为铬的话倍左右,氮为铬的30倍,但是大量研究,奥氏体不锈钢中如果没有铬或者铬含量较低,钼及氮的耐点腐蚀与缝隙腐蚀作用便会丧失或不够显著. 

铬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应力腐蚀性能的作用,随实验介质条件及实际使用环境而异,在MgCl2沸腾溶液中,铬的作用一般是有害的,但是在含Cl-和氧的水介质,高温高压水以及点腐蚀为起源的应力腐蚀条件下,提高钢中铬含量则对耐应力腐蚀有利,同时,铬还可防止奥氏体不锈钢及合金中由于镍含量提高而容易出现的晶间型应力腐蚀的倾向,对开苛性(NqOH)应力腐蚀,铬的作用也是有益的 

铬除对负数氏体不锈钢耐蚀性有重要影响外,还能显著提高该类钢的抗氧化,抗硫化和抗融盐腐蚀等性能. 

镍是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一百万并稳定奥氏体,使钢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并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和冷形成性以及焊接,低温与无磁等性能,同时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力学稳定性,使之不仅比相同铬,钼含量的铁素体,马氏体等类不锈钢肯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而且于表面膜稳定性的提高,从而使钢还具有更加优异的耐一些还原性介质的性能. 

1镍对组织的影响 

镍是强烈一百万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为了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钢中含有0.1%碳和18%铬时所需的最低镍含量约为8%,这便是最著名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分,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并显著降低σ相形成的倾向;同时马氏体转烃温度降低,甚至可不出现λ→M相变,但是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析出倾向增强. 

2镍对性能的影响 

镍对奥氏体不锈钢特别是对铬镍负数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镍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来决定,在钢中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的镍含量范围内,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降低页塑性提高,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韧性(包括极低温韧性)非常优良,因而可作为低温钢使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镍的加入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镍还可显著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冷加工硬化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奥氏体稳定性增大,减少以至消除了冷加工过程中的马氏体转变,同时对奥氏体本身的冷加工硬化作用不太明显,不锈钢冷加工硬化倾向的影响,镍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冷加工硬化速率,与降低钢的室温及低温强度,提高塑性的作用,决定了镍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奥氏体不锈的冷加工成形性能,提高镍含量还可减少以至消除18-8和17-14-2型铬镍9钳)奥氏体不锈钢中的δ铁素体,从而提高其热加工性能,但是,δ铁素体的减少对这些钢种的可焊接性不利会增大焊接热裂纹丝倾向,此外,镍还可显著提高铬锰氮(铬锰镍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加工性能,从而显著提高钢的成材率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镍的加入以及随着镍含量的提高,导致钢的热力学稳定性增加,因此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且随着镍含量增加,耐还原性介质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值得指出,镍还是提高奥氏体不锈耐许多介质穿晶型应力腐蚀的唯一重要元素. 

在各种酸介质中镍对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需要指出,在高温高压水中的一些条件下,镍含量的提高导致钢和合金的晶间型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但是这种不利作用会由于钢及合金中铬含量的提高而获得减轻或受到抑制.随磁卡奥氏体不锈钢中镍含量的提高,其产生晶间腐蚀的临界碳含量降低,即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至于对奥氏体不锈钢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性能,镍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镍还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这主要与镍改善了铬的氧化膜的成分,结构和性能降低,并且镍含量越高越有害,这主要是由于钢中晶界处一百万低熔点硫化镍所致. 

一般来说,简单的铬镍(及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仅用于要求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比如等)的使用条件下,钼作为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加入到钢中使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钼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在还原性介质(比H2SO4,H3PO4,以及一些有机酸和尿素环境)的耐蚀性,并提高钢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等性能. 

1钼对组织的影响 

钼和铬都是形成和稳定铁素体并扩大铁素体相区的元素,钼形成铁素体的能力与铬相当.钼还促进奥氏体不锈钢中金属间相,比如σ相,,κ相,和Laves相等的沉淀,对钢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告别是导致塑性,韧性下降,为使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随着钢中钼含量的增加,奥氏体形成元素(镍,氮及锰等)的含量也要相应提高,以保持钢中铁素体与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的平衡. 

2钼对性能的影响 

钼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氧化作用不显著,因此当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且无金属间析出时,钼的加入对其室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钼含量的增加,钢的高温强度提高,比如持久,蠕变等性能均获较大改善,因此含钼不锈钢也常在高温下应用,然而,钼的加入使钢的高温变形抗力增大,加之钢中常常存在少量δ铁素体因而含钼不锈钢的热衷加工性比不含钼钢为差,而且钼含量越高,热加工性能越坏,另外,含钼奥氏体不锈钢中容易一百万κ(σ)相沉淀,这将显著恶化钢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在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设备制造和应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钢中金属间相的形成. 

钼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耐还原性介质的腐蚀性能和耐点腐蚀,耐缝隙腐蚀等的性能.分别为钼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硫酸,醋酸,磷酸和尿素等介质中耐蚀性的影响,可以看出,除在氧化性介质HNO3中处,钼的作用都是有益的,因此含钼的奥氏体不锈钢一般不用天耐的腐蚀,除非中含F-,Cl-等离子, 

虽然钼作用为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耐还原性介质,面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已指出,钼的耐蚀作用仅相当钢中含有较高量的铬时才有效,钼主要是强化钢中铬的耐蚀作用,与此同时,钼形成酸盐后的缓蚀作用也已为实验所证实. 

在耐高浓氯化物溶液的应力腐蚀方面,虽然钼作为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耐还原性介质,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已指出,钼的作用仅当钢中含有较高量的铬时才有效,钼主要是强化钢中铬的耐蚀作用,与此同时,钼形成钼酸盐后的缓冲作用也已为实验所证实. 

在耐高浓氯化物沉沦的应力腐蚀方面,虽然一此实验指同.3#以下的钼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有害,,但是由于常见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多在含有微量氯化物及饱和氧的水介质中使用,其应力腐蚀又以点腐蚀为起源,因此含钼的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钢由于耐点腐蚀性能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比不含钼钢具有更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一种不锈钢可在许多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在另外某种介质中,却可能因化学稳定性低而发生腐蚀。所以说,一种不锈钢不可能对所有介质都耐蚀。 

金属的腐蚀,按机理可分为特理腐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三种。生活实际、工程实际中的金属腐蚀,绝大多数都属于电化学腐蚀。 

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有均匀腐蚀(表面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均匀腐蚀 

均匀腐蚀是指接触腐蚀介质的金属表面全部产生腐蚀的现象。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对耐蚀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1. 不锈钢 指在大气及弱腐蚀介质中耐蚀的钢。腐蚀速率小于0.01mm/年的,认为是"完全耐蚀";腐蚀速率小于0.1mm/年的,认为是"耐蚀"的。 

2. 耐蚀钢 指在各种强烈腐蚀介质中能耐蚀的钢。 

点腐蚀 

点腐蚀是指在金属材料表面大部分不腐蚀或腐蚀轻微而分散发生高度的局部腐蚀,常见蚀点的尺寸小于1.00mm,深度往往大于表面孔径,轻者有较浅的蚀坑,严重的甚至形成穿孔。 

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是指在金属构件缝隙处发生斑点状或溃疡形的宏观蚀坑,这是局部腐蚀的一种。 

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腐蚀破坏,它与一般选择性腐蚀不同之处在于,腐蚀的局部性是显微尺度的,而宏观上不一定是局部的。 

不锈钢和碳钢的物理性能数据对比,碳钢的密度略高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电阻率按碳钢、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钢排序递增;线膨胀系数大小的排序也类似,奥氏体型不锈钢最高而碳钢最小;碳钢、铁素体型和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无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成氏体相变时将会产生磁性,可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这种马氏体组织而恢复其无磁性。 

奥氏体型不锈钢与碳钢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高的电阴率,约为碳钢的5倍。 

2)大的线膨胀系数,比碳钢大4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线膨胀系数的数值也相应地提高。 

3)低的热导率,约为碳钢的1/3。 

不论不锈钢板还是耐热钢板,奥氏体型的钢板的综合性能最好,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极好的塑性同时硬度也不高,这也是它们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同绝大多数的其它金属材料相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塑性则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其抗拉强度在温度15~80°C范围内增长是较为均匀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度减少缓慢,并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所以不锈钢在低温时能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淬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各占一半,一般最少相的含量也许要达到30%。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DSS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需要的足够的塑韧性。采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的奥氏体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 

(2)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即使是含合金量最低的双相不锈钢也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应力腐蚀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3)在许多介质中应用最普遍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的 316L奥氏体不锈钢,而超级双相不锈钢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再一些介质中,如醋酸,甲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乃至耐蚀合金。 

(4)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蚀性能,与合金含量相当的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它的耐磨损腐蚀和疲劳腐蚀性能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5)比奥氏体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低,和碳钢接近,适合与碳钢连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如生产复合板或衬里等。 

(6)不论在动载或静载条件下,比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这对结构件应付突发事故如冲撞,爆炸等,双相不锈钢优势明显,有实际应用价值。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 

(1)应用的普遍性与多面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例如其使用温度必须控制在250摄氏度以下。 

(2)其塑韧性较奥氏体不锈钢低,冷,热加工工艺和成型性能不如奥氏体不锈钢。 

(3)存在中温脆性区,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焊接的工艺制度,以避免有害相的出现,损害性能。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综合力学性能比铁素体不锈钢好,尤其是塑韧性,不象铁素体不锈钢那样对脆性敏感。 

(2)除耐应力腐蚀性能外,其他耐局部腐蚀性能都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3)冷加工工艺性能和冷成型性能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4)焊接性能也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一般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不需热处理。 

(5)应用范围较铁素体不锈钢宽。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 

合金元素含量高,价格相对高,一般铁素体不含镍。

不锈钢的特性及用途 

编辑词条

钢号 

特性 

用途 

钢 

30418Cr-8Ni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使用温度-196℃-800℃)

家庭用品(1、2类餐具、厨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风挡雨刷、消声器、模制品)、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

304L18Cr-8Ni-低碳

作为低C的304钢,在一般状态下,其耐蚀性与304钢相似,但在焊接后或者消除应力后,其抗晶界腐蚀能力优秀。在未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亦能保持良好的耐蚀性,一般在400以下使用(无磁性,使用温度-196℃-800℃)

应用于抗晶界腐蚀性要求高的化学、煤碳、石油产业的野外露天机器、建材、耐热零件及热处理有困难的零件
304J113Cr-7.7Ni-2Cu应添加Cu,其成型性,特别是拔丝性和抗时效裂纹性好,并可进行复杂形状的产品成形。其耐蚀性与304钢相同

保温瓶、厨房洗涤槽、锅、壶、保温饭盒、门把手、纺织加工机器。
31618Cr-12Ni-2.5Mo应添加Mo,故其耐蚀性、耐大气腐蚀性和高温强度特别好,可在苛酷的条件下使用。加工硬化性优(无磁性)

海水里用设备、化学、染料、造纸。草酸、肥料等生产设备;照像、食品工业、沿海地区设施、绳索、CD杆、螺栓、螺母

316L18Cr-12Ni-2.5Mo低碳

作为316钢种的低C系列,除与316钢有相同的特性外,其抗晶界腐蚀性优。

316钢铁用途中,对抗晶界腐蚀怕有特别要求的产品

32118Cr-9Ni-Ti在304钢中添加Ti元素来防止晶界腐蚀。适合于在430℃-900℃温度下使用。

航空器、排管、锅炉汽包

钢 

409L11.3C-0.17Ni-低C、N

因添加了Ti元素,故其高温耐蚀性及高温强度较好

汽车排气管、热交换机、集装箱等要焊接后不热处理的产品
43016Cr作为铁素体钢的代表钢种,热膨胀率低,成形性及耐氧化性优

耐热器具、燃烧器、家电产品、2类餐具、厨房洗涤槽、外部装饰材料、螺栓、螺母、CD杆、筛网

钢 

41013Cr-0.2C

作为马氏体钢的代表钢,虽然强度高,但不适合于苛酷的腐蚀环境下使用。其加工性好,热处理面硬化(有磁性)。刀刃、机械零件、石油精炼装置、螺栓、螺母、泵杆、1类餐具(刀 、叉)。

420J113Cr-0.2C

淬火后硬度高,耐蚀性好(有磁性)餐具(刀)、涡轮机叶片
420J213Cr-0.3C

淬火后,比420J1钢硬度升高(有磁性)

刀刃、管嘴、阀门、板尺、餐具(剪刀、刀)
中国制造技术文档

 MadeinCHN.cn | 中国制造,技术为本 

首页 » 行业标准 » 钢材标准 - GB/T1220-1992:不锈钢

论坛导航:| IT行业 | 

»IT行业动态

»硬件技术

»软件技术

家电行业 | 

»家电行业动态

»家电行业技术

汽车行业 | 

»汽车行业动态

»汽车行业技术

经营管理 | 

»经济观察

»公司档案

»传奇人物

明日科技 | 

»概念天地

»奇思妙想

订阅中国制造主题推介 / Google搜索

窗体顶端

订阅 退订 

请输入您的邮箱地址,订阅/退订:中国制造主题推介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Web MadeinCHN.cn 

窗体底端

GB/T1220-1992:不锈钢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大 中 小

表经热处理的沉淀硬化型钢的力学性能

牌号热处理/℃

拉伸试验硬度试验
种类条件ó0.2óbδ5(%)≥Ψ (%)≥布氏硬度HBS

洛氏硬度HRC

MPa
0Cr17Ni4-Cu4Nb固溶1020~1060快冷

≤363≤38
480时效

经固溶处理后,470~490空冷

≥180≥13101040≥375≥40
550时效

经固溶处理后,540~560空冷

≥000≥10601245≥331≥35
580时效

经固溶处理后,570~590空冷

≥865≥10001345≥302≥31
620时效

经固溶处理后,610~630空冷

≥725≥9301650≥277≥28
0Cr17Ni7A1

固溶1000~1100快冷

≤380≤103020≤229
565时效

≤960≥1140525≥363
565时效

≤1030≥1230410≥388
OCr15Ni7Mo2A1

固溶1000~1100快冷

≤269
565时效

≥1100≥1210725≥375
510时效

≥ 1210≥1320620≥388
①经固溶处理后,于(760±15°C)保持90min,在1h内冷却到15℃以上,保持30min.再加热到(565±10)℃,保持90min空冷。②经固溶处理后,(955±10)℃保持10min,空冷到室温,在24h内冷却到(-73±60)°C,保持8h,再加热到(510±10)℃保持60min后空冷。

(3)用途见表65。 

表65不锈钢的特性和应用

类型序号牌号特性和应用
奥氏体型11Cr17Mn6Ni5N节镍钢种,代替牌号1Cr17Ni7,冷加工后具有磁性。铁道车辆用

21Cr18Mn3NiSN节镍钢种,代替牌号1Cr18Ni9

31Cr18Mn10Ni5Mo3N对尿素有良好的耐蚀性,可制造尿素腐蚀的设备
41Cr17Ni7经冷加工有高的强度,铁道车辆,传送带螺栓螺母用
51Cr18Ni9经冷加工有高的强度,但伸长率比1Cr17Ni7稍差。建筑用装饰部件

6Y1Cr18Ni9提高切削性,耐烧蚀性,最适用于自动车床。螺栓螺母
7Y1Cr18Ni9Se提高切削性,耐烧蚀性。最适用于自动车床。铆钉、螺钉
80Cr18Ni9作为不锈耐热钢使用最广泛,如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工业用设备
900Cr19Ni10比0Cr19Ni9碳含量更低的钢,耐晶问腐蚀性优越,为焊接后不进行热处理部件类

100Cr19Ni9N在牌号0Cr19Ni9上加N,强度提高,塑性不降低。使材料的厚度减少。作为结构用高强度部件

110Cr19Ni10NbN在牌号0Cr19Ni9上加N和Nb具有与0Cr19Ni9相同的特性和用途

1200Cr18Ni10N在牌号00Cr19Ni10上添加N,具有以上牌号同样特性,用途与0Cr19Ni9N相同,但耐晶间腐蚀性更好

131Cr18Ni12与0Cr19Ni9相比,加工硬化性低。旋压加工,特殊拉拔,冷镦用

140Cr23Ni13耐腐蚀性,耐热性均比0Cr19Ni9好

150Cr25Ni20抗氧化性比0Cr23Ni13好,实际上多作为耐热钢使用

160Cr17Ni12Mo2在海水和其他各种介质中,耐腐蚀性比0Cr19Ni9好,主要作耐点蚀材料

奥氏体型171Cr18Ni12Mo2Ti用于抵抗硫酸、磷酸、蚁酸、醋酸的设备,有良好耐晶间腐蚀性
180Cr18Ni12Mo2Ti用于抵抗硫酸、磷酸、蚁酸、醋酸的设备,有良好耐晶间腐蚀性
1900Cr17Ni14Mo2为0Cr17Ni12Mo2的超低碳钢,比0Cr17Ni12Mo2耐晶问腐蚀性好

200Cr17Ni12Mo2N在牌号0Cr17Ni12Mo2中加入N,提高强度,不降低塑性,使材料的厚度减薄。作耐腐蚀性较好的强度较高的部件

2100Cr17Ni13Mo2N在牌号00Cr17Ni14Mo2中加入N,具有以上牌号同样特性,用途与0Cr17Ni12Mo2N相司,但耐晶间腐蚀性更好。

220Cr18Ni12Mo2Cu2耐腐蚀性、耐点腐蚀性比0Cr17Ni12Mo2好,用于耐硫酸材料

2300Cr18Ni14Mo2Cu2为0Cr18Ni12Mo2Cu2的超低碳钢,比0Cr18Ni12Mo2Cu2的耐晶间腐蚀性好

240Cr19Ni13Mo3耐点腐蚀性比0Cr17Ni12Mo2好,作染色设备材料等

奥氏体型2500Cr19Ni13Mo3为0Cr19Ni13Mo3的超低碳钢,比0Cr19Ni13Mo3耐晶间腐蚀性好

261Cr18Ni12Mo3Ti用于抵抗硫酸、磷酸、蚁酸、醋酸的设备,有良好耐晶间腐蚀性
270Cr18Ni12Mo3Ti用于抵抗硫酸、磷酸、蚁酸、醋酸的设备,有良好耐晶间腐蚀性
280Cr18Ni16Mo5吸取含氯离子溶液的热交换器,醋酸设备,磷酸设备,漂白装置等,在00Cr17Ni14Mo2和00Cr19Ni13Mo3不能适用的环境中使用

291Cr18Ni9Ti作焊芯、抗磁仪表、医疗器械、耐酸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等设备和零件
300Cr18Ni10Ti添加Ti提高耐晶问腐蚀性,不推荐作装饰部件

310Cr18Ni11Nb含Nb提高耐晶间腐蚀性

320Cr18Ni9Cu3在牌号0Cr19Ni9中加入Cu,提高冷加工性的钢种。冷镦用

330Cr18Ni13Si4在牌号0Cr19Ni9中增加Ni。添加Si,增加耐应力腐蚀断裂性。用于含氯离子环境

奥氏体铁素体型340Cr26Ni5Mo2具有双相组织,抗氧化性,耐点腐蚀性好。具有高的强度,作耐海水腐蚀用等
351Cr18Ni11Si4A1Ti

制作抗高温浓介质的零件和设备
3600Cr18Ni5Mo3Si2具有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组织,耐应力腐蚀破裂性好,耐点蚀性能与00Cr17Ni13Mo2相当,具有较高的强度适于含氯离子的环境,用于炼油、化肥、造纸、石油、化工等工业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等

铁素体型370Cr13A1

从高温下冷却不产生显著硬化,汽轮机材料,淬火用部件,复合钢材
3800Cr12比OCr13含碳量低,焊接部位弯曲性能,加工性能,耐高温氧化性能好。作汽车排气处理装詈.锅炉燃烧室、喷嘴

391Cr17耐蚀性良好的通用钢种,建筑内装饰用,重油燃烧器部件,家庭用具,家用电器部件
40Y1Cr17比1Cr17提高切削性能。自动车床用,螺栓、螺母等

411Cr17Mo为1Cr17的改良钢种,比1Cr17抗盐溶液性强,作为汽车外装材料使用

4200Cr30Mo2高Cr-Mo系,C、N降至极低,耐蚀性很好,作与乙酸、乳酸等有机酸有关的设备,制造苛忡碱设备。耐卤离子应力腐蚀破裂,耐点腐蚀

4300Cr27Mo要求性能、用途、耐蚀性和软磁性与00Cr30Mo2类似

马氏体型441Cr12作为汽轮机叶片及高应力部件之良好的不锈耐热钢
451Cr13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机械加工性,一般用途,刃具类
460Cr13作较高韧性及受冲击负荷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结构类、不锈设备、衬里、螺栓、螺母等
47Y1Cr13不锈钢中切削性能最好的钢种,自动车床用
马氏体型481Cr13Mo为比1Cr13耐蚀性高的高强度钢钢种,汽轮机叶片,高温部件

492Cr13淬火状态下硬度高,耐蚀性良好,作汽轮机叶片
503Cr13比2Cr13淬火后硬度高,作刃具、喷嘴、阀座、阀门等

51Y3Cr13改善3Cr13切削性能的钢种

523Cr13Mo作较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热油泵轴、阀片、阀门轴承、医疗器械、弹簧等零件
534Cr13作较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热油泵轴、阀片、阀门轴承、医疗器械、弹簧等零件
541Cr17Ni2具有较高强度的耐及有机酸腐蚀的零件、容器和设备
557Cr17硬化状态下,坚硬,但比8Cr17、11Cr17韧性高。作刃具、量具、轴承

568Cr17硬化状态下,比7Cr17硬,而比11Cr17韧性高。作刃具、阀门

579Cr18不锈切片机械刃具及剪切刀具、手术刀片、高耐磨设备零件等
5811Cr17在所有不锈钢、耐热钢中,硬度最高。作喷嘴、轴承
59Y11Cr17比11Cr17提高了切削性的钢种。自动车床用

609Cr18Mo轴承套圈及滚动体用的高碳铬不锈钢
619Cr18MoV不锈切片机械刃具及剪切工具、手术刀片、高耐磨设备零件等
沉淀硬化型620Cr17Ni4Cu4Nb添加铜的沉淀硬化型钢种。轴类、汽轮机部件
630Cr17Ni7A1

添加铝的沉淀硬化型钢种,作弹簧、热圈、计器部件
0Cr15Ni7Mo2A1

用于有一定耐蚀要求的高强度容器、零件及结构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document.madeinchn.cn/technical-1-1-82-1-3.html  | 复制地址

<< 1 2 3 >>

Powered by KaijuanStudio 2007 © 2000-2007

所有时间为 GMT+8, 页面更新时间 2008-01-11 14:00

投资中国 - 中国制造黄页 - 中国制造与法制 - 中国制造论坛 - English - 联系我们

窗体顶端

文档

不锈钢化学成分和性能对照

高分类钢种Type化学成分(%)ChemicalComposition(%)机械性能MechanicalpropertiesKS(JIS)ZPSSCCrNiMo其它Others热处理条件HeatTreatment屈服强度(N/mm2)Yieldstrength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延伸率(%)Elongation硬度HardnessHBHRBHV奥氏体AUSTENITE301301≤0.1516.0~18.06.00~8.00--S≥205≥520≥40≤207≤95≤218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