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年中级财务管理_习题班讲义_大家网_陈华亭060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0:11
文档

2012年中级财务管理_习题班讲义_大家网_陈华亭0601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重点章节,系统地介绍了收入、支出、利润的管理。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平均在14分左右,尤其是成本费用管理的相关内容,几乎每年都会在主观题中予以体现。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题型2011201020092008单选题4题4分4题4分3题3分3题3分多选题2题4分2题4分3题6分1题2分判断题—1题1分1题1分1题1分计算题—1题5分-综合题0.6题6分0.7题7分-0.5题7分合计6.6题14分7.7题16分8题15分5.5题13分客观题主要考点及经典
推荐度:
导读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重点章节,系统地介绍了收入、支出、利润的管理。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平均在14分左右,尤其是成本费用管理的相关内容,几乎每年都会在主观题中予以体现。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题型2011201020092008单选题4题4分4题4分3题3分3题3分多选题2题4分2题4分3题6分1题2分判断题—1题1分1题1分1题1分计算题—1题5分-综合题0.6题6分0.7题7分-0.5题7分合计6.6题14分7.7题16分8题15分5.5题13分客观题主要考点及经典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重点章节,系统地介绍了收入、支出、利润的管理。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平均在14分左右,尤其是成本费用管理的相关内容,几乎每年都会在主观题中予以体现。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题 型2011201020092008
单选题4题4分

4题4分

3题3分

3题3分

多选题2题4分

2题4分

3题6分

1题2分

判断题1题1分

1题1分

1题1分

计算题  

1题5分

综合题0.6题6分

0.7题7分

0.5题7分

合 计

6.6题14分

7.7题16分

8题15分

5.5题13分

  客观题主要考点及经典题解

   

  【考点1】收益分配原则与内容

  

  【例·单选题】(2010年) 企业的收益分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收益分配的是( )。

  A.企业收入的分配

  B.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C.企业产品成本的分配

  D.企业职工薪酬的分配

  [答疑编号3263060101]

  『正确答案』B

  【例·判断题】收益分配是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

  [答疑编号326306010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留存收益是企业重要的权益资金来源,收益分配的多少,影响企业积累的多寡,从而影响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即资本结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因而收益分配便成为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例·判断题】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企业收益与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向企业所有者进行分配的过程。 ( )

  [答疑编号3263060103]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企业收益与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合理地在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

  【例·多选题】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

  A.投资与收益对等   B.成本与效益原则

  C.兼顾各方面利益   D.分配与积累并重

  [答疑编号3263060104]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例·判断题】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的10%。当年法定公积金的累积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

  [答疑编号3263060105]

  『正确答案』×

  【考点2】销售预测

  

  【例·多选题】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是指在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做出预测。它一般包括( )。

  A.趋势预测分析法     B.专家判断分析法

  C.产品周期分析法     D.因果预测分析法

  [答疑编号3263060106]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一般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两大类。

  【例·单选题】在进行销售预测时,采用函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各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然后由企业把各个专家的意见汇集在一起,通过不记名方式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参考别人的意见修正本人原来的判断,如此反复多次,最终确定预测结果。以上预测方法是( )。

  A.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  B.专家小组法

  C.德尔菲法       D.专家预测法

  [答疑编号326306010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德尔菲法的定义,见教材182页。

  【例·单选题】下列关于指数平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质是一种加权平均法

  B.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

  C.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

  D.该方法运用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客观性强

  [答疑编号326306010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平滑指数的取值大小决定了前期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本期预测值的影响。采用较大的平滑指数,预测值可以反映样本值新近的变化趋势;采用较小的平滑指数,则反映了样本值变动的长期趋势。因此,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该方法运用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在平滑指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考点3】定价方法

  

  【例·单选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为200元,单位产品的期间费用为50元,销售利润率不能低于15%,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那么,运用销售利润率定价法,该企业的单位产品价格为( )元。

  A.250       B.312.5

  C.62.5       D.302.6

  [答疑编号326306010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200+50)/(1-15%-5%)=312.5(元)

  【例·多选题】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产品定价方法,包括( )。

  A.目标利润法

  B.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C.边际分析定价法

  D.销售利润率定价法

  [答疑编号3263060110]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包括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和边际分析定价法,所以选项B、C正确;目标利润法和销售利润率法是以成本为基础的产品定价方法。

  【例·单选题】某企业生产销售某产品,当销售价格为750元时,销售数量为3859件,当销售价格为800元时,销售数量为3378件,则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

  A.1.87      B.-1.87

  C.2.15      D.-2.15

  [答疑编号32630601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例·单选题】在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为额外订单的定价可以采取的成本基础为( )。

  A.完全成本   B.全部成本

  C.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答疑编号32630601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变动成本可以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的定价依据。

  【考点4】成本性态分析 

  

  【例·单选题】(2009年考题)企业为维持一定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是( )。

  A.变动成本      B.混合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固定成本

  [答疑编号326306011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约束性固定成本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成本,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

  【例·单选题】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半固定成本的是( )。

  A.直接材料

  B.企业检验员的工资费用

  C.直接人工

  D.常年租用的仓库的年租金

  [答疑编号32630601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半固定成本的范畴。A与C都是变动成本,D是固定成本,只有B是半固定成本。对于半固定成本而言,产量在一定限度内,成本总额不变。当产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后,成本总额跳跃到一个新水平。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等属于半固定成本。

  【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

  A.管理人员薪酬   B.折旧费

  C.职工培训费    D.研究开发支出

  [答疑编号3263060115]

  『正确答案』AB

  【例·单选题】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称为( )。

  A.酌量性变动成本

  B.延期变动成本

  C.曲线变动成本

  D.技术性变动成本

  [答疑编号3263060116]

  『正确答案』D

  【考点5】标准成本管理

  

  【例·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工时用量标准”组成内容的是( )。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答疑编号326306011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C、D选项为意外或管理不当所占用的时间,不属于工时用量标准的组成内容。

  【例·单选题】在两差异法下,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 )。

  A.价格差异和产量差异

  B.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C.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D.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答疑编号32630601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固定制造费用的两差异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个部分;在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差异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

  

  【例·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元。

  A.100     B.150

  C.200     D.300

  [答疑编号3263060119]

  『正确答案』A

  【考点6】作业成本管理

  

  【例·单选题】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成本动因是( )。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产量动因     D.消耗动因

  [答疑编号3263060201]

  『正确答案』B

  

  【例·单选题】增值作业需要同时满足的三条标准中不包括( )。

  A.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B.该状态的改变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C.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可以由其他作业实现,而不能由价值链中的后一项作业实现

  D.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答疑编号326306020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同时符合下列三条标准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否则为非增值作业:(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2)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总结与拓展】

  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含义与相关概念

  2.作业成本管理的两个维度(成本分配观、流程观)

  3.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

  

  【例·多选题】关于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对一项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增值成本

  B.对一项非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非增值成本

  C.增值成本是以完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

  D.非增值成本是以非完美效率执行非增值作业发生的成本

  [答疑编号3263060203]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增值成本是企业完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其是一种理想的目标成本,并非实际发生;非增值成本是由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的低效率而发生的作业成本。

  【例·多选题】在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包括( )。

  A.作业消除    B.作业选择

  C.作业减少    D.作业共享

  [答疑编号3263060204]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少、作业共享。

  【例·判断题】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有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少和作业共享。其中作业消除和作业减少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 )

  [答疑编号3263060205]

  『正确答案』×

  【考点7】责任成本管理

  

  【例·单选题】对成本中心而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类中心特点的是( )。

  A.只考核成本,不考核收益

  B.只对可控成本负责

  C.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D.只对直接成本进行控制

  [答疑编号326306020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成本中心特点:(1)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2)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3)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总结与拓展】

  1.成本中心可控成本的三个条件(可预见、可计量、可)、考核指标

  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及其计算

  3.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4.内部转移价格

  【例·单选题】A利润中心某年的销售收入10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5000元,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000元,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500元,分配来的公司管理费用为1200元。那么,该部门的“可控边际贡献”为( )

  A.5000元     B.4000元

  C.3500元     D.2500元

  [答疑编号326306020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可控边际贡献=部门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10000—5000—1000=4000(元)。

考核指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提示】该指标反映了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对业绩评价没有太大的作用。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提示】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的理想指标。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提示】又称部门毛利。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成本所作的贡献,它更多的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

  已知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可求出“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已知可控边际贡献、部门边际贡献—可求出“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例·判断题】利用剩余收益评价部门业绩时,为改善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各部门应使用相同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

  [答疑编号3263060208]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剩余收益的计算中,最低报酬率一般等于或大于资本成本,通常可以采用企业整体的最低期望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企业为该投资中心单独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例·单选题】某企业甲责任中心将A产品转让给乙责任中心时,厂内银行按A产品的单位市场售价向甲支付价款,同时按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从乙收取价款。据此可以认为,该项内部交易采用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

  A.市场价格    B.协商价格

  C.双重价格    D.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答疑编号326306020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双重价格,是由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采用双重价格,买卖双方可以选择不同的市场价格或协商价格,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内部交易双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

  【例·单选题】在下列各项内部转移价格中,既能够较好满足供应方和使用方的不同需求又能激励双方积极性的是( )。

  A.市场价格    B.协商价格

  C.双重价格    D.成本转移价格

  [答疑编号32630602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双重价格是指针对责任中心各方面分别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所制定的价格。 双重价格的好处是既可较好地满足供应方和使用方的不同需要,又能激励双方在经营上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多选题】下列关于协商价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协商价格的高低,由公司高层最终决定

  B.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场价格

  C.协商价格的下限是单位成本

  D.当双方协商僵持时,会导致公司高层的行政干预

  [答疑编号3263060211]

  『正确答案』BD

  【考点8】股利理论

  

  【例·单选题】某企业在选择股利时,以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化为标准。该企业所依据的股利理论是( )。

  A.“手中鸟”理论  B.信号传递理论

  C.所得税差异理论  D.代理理论

  [答疑编号32630602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代理理论认为,高水平的股利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理想的股利应当使两种成本之和最小。

  【总结与拓展】掌握四种股利理论的主要观点。

  【例·单选题】某公司正在讨论股利分配问题。公司的一名高管认为,为了有效实施明年的配股方案,公司应当采用高现金股利。该高管的观点体现的是( )。

  A.“手中鸟”理论    B.股利无关理论

  C.所得税差异理论    D.代理理论

  [答疑编号3263060213]

  『正确答案』A

  【例·多选题】下列股利理论中属于股利相关论的是( )。

  A.“手中鸟”理论    B.MM理论

  C.信号传递理论     D.所得税差异理论

  [答疑编号3263060214]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股票相关论包括“手中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所得税差异理论和代理理论。

  【例·判断题】代理理论认为,高支付率的股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 )

  [答疑编号3263060215]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代理理论认为,高水平的股利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理想的股利应当使两种成本之和最小。

  【考点9】股利分配

  

  【例·单选题】某公司近年来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目前处于成长阶段,预计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能够满足未来10年稳定增长的需要,公司希望其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配合。基于以上条件,最为适宜该公司的股利是( )。

  A.剩余股利

  B.固定股利

  C.固定股利支付率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答疑编号326306021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固定股利支付率是指公司将每年净收益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固定股利支付率的优点之一是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总结与拓展】

  1.四种股利的基本含义及其优缺点

  2.利润分配的制约因素

  3.股利支付形式

  4.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例·单选题】下列企业股利中,基于股利无关论的是( )。

  A.剩余股利

  B.固定股利

  C.固定股利支付率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答疑编号3263060217]

  『正确答案』A

  【例·单选题】在下列股利分配中,能保持股利与收益之间一定的比例关系,并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原则的是( )。

  A.剩余股利

  B.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

  C.固定股利支付率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答疑编号32630602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固定股利支付率下,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能保持股利与收益之间一定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例·单选题】某公司2011年税后净利润为2000万元,2012年投资计划需要资金2200万元。如果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2011年发放的股利为680万元,则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所占的比例为( )。

  A.40%       B.50%

  C.60%       D.68%

  [答疑编号326306021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设权益资本所占的比例为x,则:2000-2200×x=680,解之得:x=60%。

  【例·多选题】按照资本保全约束的要求,企业发放股利所需资金的来源包括( )。

  A.当年利润    B.留存收益

  C.原始投资    D.股本

  [答疑编号3263060220]

  『正确答案』AB

  【例·单选题】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增加普通股股票发行在外股数,但不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的行为是( )。

  A.支付现金股利  B.增发普通股

  C.股票分割    D.股票回购

  [答疑编号326306022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支付现金股利不能增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增发普通股能增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但是由于权益资金增加,会改变公司资本结构;股票分割会增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而且不会改变公司资本结构;股票回购会减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例·判断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分割会使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增加,进而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 )

  [答疑编号326306022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股票分割会使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增加,但并没有改变公司的权益总额,没有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变。

  主观题主要考点及经典题解

  【考点1】收入管理

  【例·计算分析题】东方公司生产销售甲产品,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20%。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1年甲产品的单价为450元, 1-4季度的销售量如下  

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销售量(件)80012008001100
权数0.10.20.30.4
  资料二:预计2012年该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100元,期间费用总额800000元,计划成本利润率为20%。预计一季度销售量占全年销售量的25%。

  资料三:该企业销售收现模式为:当季收现50%,下季收现30%,再下季收现20%。

  要求:

  (1)按照加权平均法预测2012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

  (2)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2010年的销售价格;

  (3)计算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现金流入。

  [答疑编号3263060301]

  『正确答案』(1)预计销售量=800×0.1+1200×0.2+800×0.3+1100×0.4=1000(件)

  (2)2012年全年销售量=1000/25%=4000(件)

  单位完全成本=100+800000/4000=300(元)

  销售价格=300×(1+20%)/(1-20%)=450(元)

  (3)销售现金流入=1000×450×50%+1100×450×30%+800×450×20%=445500(元)

  【例·计算分析题】正大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计划销售10000件,计划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900000元;乙产品的计划销售量为8000件(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2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5元;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2000件,目标利润总额为280000元,完全成本总额为540000元;公司要求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这三种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均为5%。

  要求:

  (1)运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单位甲产品的价格;

  (2)运用保本点定价法计算乙产品的单位价格;

  (3)运用目标利润法计算丙产品的单位价格;

  (4)运用变动成本定价法计算乙产品的单位价格;

  (5)如果接到一个额外订单,订购2000件乙产品,单价120元,回答是否应该接受这个订单,并说明理由?

  [答疑编号3263060302]

  『正确答案』

  (1)单位甲产品的价格=(100+900000/10000)×(1+20%)/(1-5%)=240(元)

  (2)单位乙产品的价格=(220000/8000+65)/(1-5%)=97.37(元)

  (3)单位丙产品的价格=(280000+540000)/[12000×(1-5%)]=71.93(元)

  (4)单位乙产品的价格=65×(1+20%)/(1-5%)=82.11(元)

  (5)由于额外订单单价120元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82.11元,所以,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考点2】责任中心评价指标计算

  【例·计算分析题】(2009年考题)D公司为投资中心,下设甲乙两个利润中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利润中心营业收入为38000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4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为4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7000元。

  资料二:乙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为30000元,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为22000元。

  资料三:乙利润中心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3500件,单位成本150元;实际产量4000件,单位成本145.5元。

  资料四:D公司利润为33000元,投资额为200000元,该公司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利润中心的下列指标:

  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②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③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2)根据资料二计算乙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

  (3)根据资料三计算该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额和预算成本节约率。

  (4)根据资料四计算D公司的剩余收益。

  [答疑编号3263060303]

  『正确答案』

  (1)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38000-14000=24000(元)

  ②可控边际贡献=24000-4000=20000(元)

  ③部门边际贡献=20000-7000=13000(元)

  (2)乙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30000-22000=8000(元)

  (3)预算成本节约额=150×4000-145.5×4000=18000(元)

  预算成本节约率=18000/(150×4000)=3%

  (4)D公司的剩余收益=33000-200000×12%=9000(元)

  【考点3】股利分配相关计算

  【例·计算分析题】某公司2012年拟投资4000万元购置一台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下权益乘数为2。该公司2011年度税前利润为4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2011年度的净利润是多少?

  (2)按照剩余股利计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为多少?

  (3)如果该企业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固定的股利支付率是40%。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12年度该公司为购置该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数额;

  (4)如果该企业采用的是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稳定的增长率为5%,2008年支付的股利为1200万元。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12年度该公司为购置该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数额;

  (5)如果该企业采用的是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低正常股利为1000万元,额外股利为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的10%,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12年度该公司为购置该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数额。

  [答疑编号3263060401]

  『正确答案』

  (1)2011年净利润=4000×(1-25%)=3000(万元)

  (2)因为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2,所以目标资本结构中权益资金所占的比例=1/2×100%=50%,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1-50%=50%

  所以2012年投资所需权益资金=4000×50%=2000(万元)

  所以2011年分配的现金股利=3000-2000=1000(万元)

  (3)2011年度公司留存利润=3000×(1-40%)=1800(万元)

  2012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2000-1800=200(万元)

  (4)2011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200×(1+5%)×(1+5%)×(1+5%)=13.15(万元)

  2011年度公司留存利润=3000-13.15=1610.85(万元)

  2012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2000-1610.85=3.15(万元)

  (5)2011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000+(3000-2000)×10%=1100(万元)

  2011年度公司留存利润=3000-1100=1900(万元)

  2012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2000-1900=100(万元)

  【例·计算分析题】某公司年终分配股利前(已提取盈余公积)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股本—普通股(每股面值2元,200万股) 400万元

  资本公积               160万元

  盈余公积               200万元

  未分配利润              0万元

  股东权益合计             1400万元

  公司股票的每股现行市价为14元,计划发放10%的股票股利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派发每股现金股利0.2元。

  要求:

  (1)如果股票股利的金额按现行市价计算,计算完成这一方案后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2)如果股票股利的金额按股票面值计算,计算完成这一方案后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3)如果发放股利前,甲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为1%,计算完成这一方案后甲投资者持有的股数;

  (4)如果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的数值不变,计算发放股利之后的每股市价;

  (5)如果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的数值不变,只要满足每股市价不低于10元即可,则最多可以发放多少现金股利(假设有足够的可供分配利润)。

  [答疑编号3263060402]

  『正确答案』

  (1)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普通股股数=200×10%=20(万股)

  发放股票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20×14=28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股本=20×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资本公积=280-40=240(万元)

  发放现金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200+20)×0.2=44(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本=400+40=44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资本公积=160+240=4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盈余公积=2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未分配利润=0-280-44=316(万元)

  (2)发放股票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20×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股本=20×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资本公积=40-40=0(万元)

  发放现金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200+20)×0.2=44(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本=400+40=44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资本公积=160+0=16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盈余公积=2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未分配利润=0-40-44=556(万元)

  (3)发放股利之后甲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变,仍然是1%,因此,甲投资者的持有股数为(200+20)×1%=2.2(万股)。

  (4)发放股利之前的每股股东权益=1400/200=7(元)

  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14/7=2

  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导致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化,发放现金股利会导致股东权益减少。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东权益=1400-44=1356(万元)

  每股股东权益=1356/220=6.1(元)

  由于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的数值不变,所以每股市价=2×6.1=12.33(元)。

  (5)由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不变,仍为2,要达到每股10元,每股股东权益=10/2=5(元),股东权益=5×220=1100(万元)。

  因此。最多可发放的股利=1400-1100=300(万元)

  

  【考点4】成本差异分析

  【例·计算分析题】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50千克

9元/千克

450元/件

直接人工45小时

4元/小时

180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45小时

3元/小时

135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45小时

2元/小时

90元/件

合计  

  

855元/件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 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9000元

直接人工3325元

变动制造费用2375元

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

合计17550元

  要求:

  (1)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答疑编号3263060403]

  『正确答案』

  (1)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855×20=450(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9000/900-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00-50×20)×9=-900(元)

  (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3325/950-4)×950=-475(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950-45×20)×4=2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2375/950-3)×950=-47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950-45×20)×3=15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850-1000×2=850(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950)×2=1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950-20×45)×2=100(元)

  【提示】

  (1)实际数:2850

  (2)预算数:1000×2

  (3)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950×2

  (4)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0×45×2

  耗费差异=(1)-(2)=2850-2000=850

  产量差异=(2)-(3)=2000-1900=100

  效率差异=(3)-(4)=1900-1800=100

文档

2012年中级财务管理_习题班讲义_大家网_陈华亭0601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重点章节,系统地介绍了收入、支出、利润的管理。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平均在14分左右,尤其是成本费用管理的相关内容,几乎每年都会在主观题中予以体现。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题型2011201020092008单选题4题4分4题4分3题3分3题3分多选题2题4分2题4分3题6分1题2分判断题—1题1分1题1分1题1分计算题—1题5分-综合题0.6题6分0.7题7分-0.5题7分合计6.6题14分7.7题16分8题15分5.5题13分客观题主要考点及经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