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框架梁、板、柱满足设计要求,圆形柱子采用圆形钢模板,其余框架梁板柱采用胶合板,在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并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耐用要求,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一)材料要求
1、钢模板
使用的钢模板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钢模板外形不得有严重缺陷、锈蚀、开裂等情况。
2、胶合板
胶合板必须符合砼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99的有关规定。胶合板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表,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模板规格必须满足配板设计的要求。应选用质地坚硬、无腐朽的板材,不宜低于Ⅲ等材,含水率低于25%。
3、支撑系统
钢管脚手架、直角或旋转扣件,‘3’形扣件、对拉螺栓等。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
圆锯机、手电钻、砂轮切割机及电焊设备等。
3、主要工具
撬杠、斧、锯、钉锤、扳手、水平尺、钢卷尺、线坠、钢丝刷、毛刷、小油漆桶、墨斗、水平仪等。
(三)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
钢模板应除锈、刷油,每块模板之间连接应用螺栓连接紧密,缝隙用海绵条封严。
应整张胶合板直接使用,尽量减少锯裁,造成胶合板浪费。
③胶合板使用厚度为12mm;规格尺寸宽1.22*长2.44m。选用长5cm的铁钉,每块胶合板与方木接触面钉好,务必使拼缝严密,贴双面胶。
2、工艺流程
定位---找平----组装柱模----安装对拉螺栓----校正---模板预检----浇筑砼----模板拆除。
3、施工操作要点
梁模板每段连接处的缝隙采用内加5mm厚塑料海绵条,模板拼缝处粘贴单面胶带纸一道,对缝处贴10㎜宽(与胶合板同宽)的双面胶带。
梁跨度≥4米时,模板中部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长的1-3/‰。
模板加固:采用Ø14对拉螺栓,水平间距750mm,向上竖向间距300mm,螺栓每端出砼面220㎜。
现浇楼板和现浇梁采用木胶合板和方木支设,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胶板,不翘曲,耐磨性能好,板与板对口严密,防水性能好,其工艺流程为:
测量放线→搭设脚手架→铺设木方或钢管→铺钉木胶合板。
柱子支模时,必须对准底部位置线,为校核方便,可离轴线适当距离画工作墨线,该线不能被柱模板压盖。安装柱模的对拉螺栓,柱模采用Ø14对拉螺栓,竖向间距500mm‘3’形扣件加固。
将梁、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检查口,办理柱模预检验收手续。
梁、柱子模板拆拆;当砼强度能保证柱表面就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柱模,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一砼脱离。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模板就其支架应根据实际情况应由技术人员修改设计,确保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能沾污钢筋和砼接茬处。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一般项目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缝隙应用胶带或双面胶盖缝。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固定其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 3 | |
预埋管、预埋孔洞中心线位置 | 3 | |
插筋 | 中心线位置 | 3 |
外露长度 | +10,0 | |
预埋螺 栓长度 | 中心线位置 | 2 |
外露长度 | +10,0 | |
预留 孔洞 | 中心线位置 | 10 |
几何尺寸 | +10,0 |
1、不得用重物冲击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及支撑。
2、不准在水平拉杆上搭设跳板,以保证模板的牢固稳定和不变形。
3、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
4、不得在模板平台上行车和堆放大量材料和重物。
(六)安全措施
1、安装模板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2、拆除模板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模板卡子和支撑,避免整体塌落: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作业。
3、模板卡等零件、圆钉及木工工具,要装入专用背包或箱中,不得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
4、拆模用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暂停人员通过。
5、六级以上大风天,不得安装和拆除模板。
(七)施工注意事项
1、柱子支模时,必须对准底部位置线,为校核方便,可离轴线适当距离画工作墨线,该线不能被柱模板压盖。
2、梁模板支设时,必须控制好梁底标高,梁底标高由底部50线控制。
2、模板容易发生不直、不平、侧面鼓出,上口尺寸偏大或梁柱接头不规整等现象。预防办法是:梁、板模板用通过设计算设计龙骨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防止浇筑砼时变形。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防止绕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支撑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梁柱接头模板接缝用严密,方正,支撑牢固,上下接头处夹有橡皮条或海绵条,以免漏浆,影响工程质量。
(八)模板支撑验算
1、支撑最高6.35m,取最大安装高度进行验算,荷载计算单元为:1㎡。
a、模板及支架自重1.1kn/m2
b、新浇砼自重楼板按平均厚度300mm(包括钢筋重2.02kn/m2 )
25 × 0.3×103 = 7500N/M2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自重
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楞时,均布荷载为2.5,另以集中荷载2.5kn再行验算,比较两者得到的弯矩取其大者。
计算直接支撑小楞柱结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5kn/m2
计算支架立场柱及其他支撑结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0kn/m2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对水平面模板为2kn/m2
对垂直面模板为4kn/m2
倾倒砼的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为2kn/m2
2、支撑结构计算
结构计算的中心是确定脚手架的最大安装高度,以一步距间距分别为1.2、纵距1.0、横距1.2,用于受梁板砼等荷载支撑。
荷载计算:动力系数为1.2,活载为1.4,超载系数为2。
W1=2×(1.0×1.1+1.2×7.5+1.4×1.2+2×1.4+1.4×2)=28.kn/m2
非操作层荷载计算:
剪力撑长度近似按对角支撑计算:I =(1.22×1.02)1/2=1.56m
每跨脚手架面积S=1.2×1.0=1.20㎡
钢管的理论重量为38.40N/m,扣件的重荷按20N/个计算
非操作层荷载:
W2=[(1.2×2+1.0×2+1.2+1.56×2)×38.4×1.4+20×4]/1.8
=304.49N/㎡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计算:
N=An[fy+(η+1)σ1/2]-{fy+(η+1)σ2/2]1/2-fyσ}/2
An=4.×102mm2
i=15.78mm
L0=μI=0.77×1.2=924㎜
λ=L0/i=924/15.78=58.67
欧拉临界应力:
σ=πE/λ2=π×2.1×105/58.672N/mm2=1915.65
η=0.3×1/(100i)2=0.12
Fy=170N/mm2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N为
N=4.×102{[170+1.12×1915.65/2]-[(170/2+1.12×1915.65/2)2-170×1915.65]1/2}/2=36.78kn
计算安装高度:
η=(36.78-34.76×0.9)×103/304.49×0.9=20.00层
计算安装高度η=1.2×20=24m
安全系数k=1+48.8/200=1.25
H=24/1.25=19.20m
现从一层到二层最高顶面(层高6.3)的高度
H1=6.3m<H=19.20m
经验算支撑情况满足稳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