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单缝衍射实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3:37
文档

单缝衍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题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xx撰写人:xx组内成员:xxxx一、实验目的掌握电磁波的单缝衍射时衍射角对衍射波强度的影响。二、预习内容电磁波单缝衍射现象。三、实验设备1、S426型分光仪:用于验证平面波的传播特点,包括不同媒质分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等诸多问题。分光仪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2、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该信号源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震荡源的微波信号源,由振荡器、隔离器和主机组成。三厘米固态振荡器发出的信
推荐度:
导读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题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xx撰写人:xx组内成员:xxxx一、实验目的掌握电磁波的单缝衍射时衍射角对衍射波强度的影响。二、预习内容电磁波单缝衍射现象。三、实验设备1、S426型分光仪:用于验证平面波的传播特点,包括不同媒质分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等诸多问题。分光仪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2、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该信号源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震荡源的微波信号源,由振荡器、隔离器和主机组成。三厘米固态振荡器发出的信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

题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xx

撰写人:xx

组内成员:xxxx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磁波的单缝衍射时衍射角对衍射波强度的影响。

二、预习内容

电磁波单缝衍射现象。

三、实验设备

1、S426型分光仪:

用于验证平面波的传播特点,包括不同媒质分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等诸多问题。

分光仪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

2、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该信号源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震荡源的微波信号源,由振荡器、隔离器和主机组成。三厘米固态振荡器发出的信号具有单一的波长(出厂时信号调在λ=上),当发射喇叭口面的宽边与水平面平行时,发射信号电矢量的偏振方向是垂直的。可变衰减器用来改变微波信号幅度的大小,衰减器的度盘指示越大,对微波信号的衰减也越大。晶体检波器可将微波信号变成直流信号或低频信号(当微波信号幅度用低频信号调制时)。

四、实验原理

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在缝后面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最强,同时也最宽。在的两侧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其中λ是波长,是狭缝宽度。两者取同一长度单位,然后,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度为:。

五、实验步骤

1、连接好仪器,调整衍射板缝宽至70mm,将该板固定在支座上,板平面和工作平台的90刻度线一致;

2、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的指针指向小平台的180刻度处,此时小平台的0刻度就是狭缝平面的法线方向;

3、打开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电流表偏转一定角度,调节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接近满度;

4、记录下0度时电流表刻度,从可动臂向小圆盘方向看去,每向左旋转2度,记下一组刻度值,直到角度达到52度;

5、将可动臂旋转回0度,记下电流表数值,接下来每向右旋转2度,记下一组数值,由于旋转空间有限,我们取到了24度;

6、保持输出信号不变,调整衍射板缝宽至50mm,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7、保持输出信号不变,调整衍射板缝宽至20mm,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8、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计算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理论值,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1、理论计算:

一级极小值为,一级极大值为,所以:

①当=70mm,λ=32mm 时,1=,1=;

②当=50mm,λ=32mm 时,2=,2=;

③当=20mm,λ=32mm 时,无实际意义,所以不存在一级

极大值和一级极小值。

2、实验数据:

缝宽角度

左侧衍射强度右侧衍射强度

70mm 50mm 20mm 70mm 50mm 20mm

0 100 55 14 100 55 14

48 12 2 3

50 5 9 0

52 2 8 2

3、衍射曲线为:

①=70mm,λ=32mm的衍射曲线:

②=50mm,λ=32mm的衍射曲线:

④=20mm,λ=32mm的衍射曲线:

由实验数据和曲线可得:

①当=70mm,λ=32mm时,左侧一级极小值28,一级极大值为

48,右侧未测得一级极大值和一级极小值;

②当=50mm,λ=32mm时,左侧一级极小值36,一级极大值为

40,右侧未测得一级极大值和一级极小值;③当=20mm,λ=32mm时,左侧一级极小值26,一级极大值为

32,右侧一级极小值10,一级极大值为18。

4、实验理论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①当=70mm,λ=32mm时:

衍射角度一级极小值一级极大值

理论值

实验测量值2848

由上表可知,当=70mm,λ=32mm时实验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十分接近,误差较小,可以验证单缝衍射定理。

②当=50mm,λ=32mm时:

衍射角度一级极小值一级极大值

理论值

实验测量值30

由上表可知,当=50mm,λ=32mm时一级极小值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十分接近,误差较小。但是一级极大值的理论值为,数值较大,超出了此次试验的测量范围,未得到理论值附近的测量结果;实际测量结果中显示极大值是40,该值是由于外界干扰引起的衍射曲线的一个小波动,不能作为一级极大值使用,所以不能验证单缝衍射定理一级极大值的求解方法是否成立。

③当=20mm,λ=32mm时:

衍射角度理论值左侧右侧一级极小值无2610

一级极大值无3218

当=20mm时,λ=32mm,对于公式无实际意义,所以不能根据单缝衍射定理求得一级极小值与极大值,在实验中表现为不能成功产生衍射现象。由衍射曲线得到的极值是无规律上下波动的结果,无法得出一级极大和一级极小对应的衍射角度。

实验结论:发生衍射现象时,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单缝衍射定理成立。

七、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①此次实验是在室内进行,各组同学进行实验操作时彼此距离较近且各组的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的方向基本一致,所以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干扰。

②除此之外,进行调整仪器两臂之间的角度、改变狭缝的宽度等操作时,没有精密的校准装置,较为粗略,也会引入一些误差。

文档

单缝衍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题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xx撰写人:xx组内成员:xxxx一、实验目的掌握电磁波的单缝衍射时衍射角对衍射波强度的影响。二、预习内容电磁波单缝衍射现象。三、实验设备1、S426型分光仪:用于验证平面波的传播特点,包括不同媒质分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等诸多问题。分光仪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2、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该信号源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震荡源的微波信号源,由振荡器、隔离器和主机组成。三厘米固态振荡器发出的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