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3:44
文档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997年立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姜伯驹张继平郑志明北京大学2创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苏博陈胜秋马飞殷进功林永超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立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哲学通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与推广孙正聿吉林大学2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咨询潘懋元王伟廉刘海峰杨广云林金辉厦门大学3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赵宪章姚松汪维辉张建勤周欣
推荐度:
导读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997年立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姜伯驹张继平郑志明北京大学2创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苏博陈胜秋马飞殷进功林永超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立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哲学通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与推广孙正聿吉林大学2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咨询潘懋元王伟廉刘海峰杨广云林金辉厦门大学3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赵宪章姚松汪维辉张建勤周欣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997年立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
1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姜伯驹 张继平 郑志明

北京大学
2创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 

苏博 陈胜秋 马飞 殷进功 林永超 

第四军医大学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立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
1“哲学通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与推广

孙正聿吉林大学
2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咨询潘懋元王伟廉 刘海峰 杨广云 林金辉

厦门大学
3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赵宪章姚松 汪维辉 张建勤 周欣展

南京大学
4音乐学院作曲教学成果吴祖强杜鸣心 郭文景 叶小纲 唐建平

音乐学院
5文艺学系列教材建设(教材)吴中杰朱立元 应必诚 王振复 张德兴

复旦大学
6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张亦春姜波克 周升业 王广谦 魏华林

厦门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财经大学

7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法学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龙 周叶中 韩大元 徐亚文 汪习根

武汉大学
8深化理论教学的思路与实践许志功张南征 丁士峰 杨会春 张彬

国防大学
9精心组织理论概论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陈占安吴树青 赵存生 孙蚌珠

北京大学
10信息作战学科专业创立与实践沈树章王应泉 牛力 谭海涛 赵积梁

通信指挥学院
11复旦大学MBA教学管理与创新

郑绍濂吴立鹏 郑祖康 苏勇 吕巍

复旦大学
12培养基础性数学人才的实践顾沛 周性伟 王公恕 梁科 胡国定

南开大学
13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顾牡 吴於人 陈铭南 羊亚平 毛骏健

同济大学
14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霍剑青王晓蒲 熊永红 赵永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及教学成果申泮文车云霞 林少凡

南开大学
16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胡英 叶汝强 杨宏秀 迟玉兰 徐铸德 张常群 陈启元

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17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万惠霖王尊本 孙世刚 郭祥群 朱亚先

厦门大学
18普通生物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张庭芳许崇任 王喜忠 乔守怡 方瑾 杨文博 何淼等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复旦大学

19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实践孙勇 于在平 张云翔 薛祥煦 崔智林

西北大学
20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许敖敖张大良 陈云棠 吕浩雪 邵进

南京大学
21面向21世纪机械工程教学改革

杨叔子周济 吴昌林 张福润 戴同

华中科技大学
22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张济生刘昌明 梁锡昌 李文贵 刘英

重庆大学
23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陶文铨何雅玲 马一太 陈贵堂 吴存真

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     

24信息与电子科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王楚 沈泊弘 裴留庆 李维祥 吕振肃 谢柏青 周乐柱等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25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及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傅丰林孙肖子 陈南 郭万有 王军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6面向21世纪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曾勇 隋旺华 刘焕杰 董守华 韩宝平

中国矿业大学
27石油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施太和杜志敏 刘蜀知 陈平 肖国民

西南石油学院
28“大材料”试点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柯俊等北京科技大学
29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强士中吕和林 孙国瑛 李 赵人达

西南交通大学
30紧密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张光斗张楚汉 王兴奎 才君眉 陈永灿

清华大学
31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余国琮冯亚青 房鼎业 汪大? 李成岳 赵学明 王保国等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32结构力学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袁驷 龙驭球 辛克贵 钟宏志 须寅

清华大学
33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王越 霍雅玲 江丕权 张彦通 郭景文 席巧娟 杨东平等

北京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等

34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程耿东沈宏书 徐循 何明峰 郝云忱

大连理工大学
35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应用吴敏生沈培华 王映雪 李学农 赵熊

清华大学
36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火灾安全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范维澄王清安 张和平 袁宏永 胡源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7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王柯敏庾建设 杨贯中 胡峰松 王子荣

湖南大学
38社会经济转型期本科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刘焕彬李元元 林养素 蔡敏 李伟刚

华南理工大学
39宽基础高素质植物保护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郑小波韩召军 董立尧 吴耀清 郎志飞

南京农业大学
40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王礼先朱荫湄 张启翔 张洪江 罗晶

北京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

41创建“两段式”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本科人才

江树人李绍华 杨小燕 刘为民 席清

中国农业大学
42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孙增良王汉忠 霍建宇 文心田 刘长江

山东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43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文心田罗承? 郑有良 万英平 夏继明等

四川农业大学
44创建教学地位巩固、管理严格规范、环境条件优越的临床教学基地金连弘赵士斌 王玉华 李剑峰 王丽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
45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王嘉德刘宏伟 冯海兰 郭伟 章锦才 李建平 孙宏晨等

北京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等

46中医方剂学教学模式博约,因方施教

李冀 康广盛 段富津 李敬孝 杨天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47高等药学教育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吴晓明姚文兵 陈宗珉 钟淼 王士林等

中国药科大学
48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宛力 刘宝贵 徐晓峰 陈才贤 吕中枢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49高等农林教育专科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阴天榜白秀玉 朱复谦 杨炳学 张建华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大学

50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俞仲文沈耀泉 李建求 秦同瞬 侯大年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51创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培养新型海军指挥人才

陈信礼田少文 杨福渠 杨宝璋 王伟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52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钟敬文刘铁梁 董晓萍 杨利慧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
53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赵济 王静爱 葛岳静 吴殿廷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
54教育学专业“需求导向型”整体教学改革

傅维利杨晓 于永顺 陈大超 常若松

辽宁师范大学
55面向基础教育,实施“优师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赵毅 唐吉庚 柳海民 刘继生 杨柏林

东北师范大学
56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师范)物理教育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刘武 章慧敏 李玲远 黄光明 韩德培

华中师范大学
57“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整合建设

张楚廷石鸥 周庆元 马寅初 罗维治

湖南师范大学
58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桑新民张倩苇 赵纳新

华南师范大学
59中国美学史的课程建设: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 

叶朗北京大学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7年立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理论的哲学基础》 

王东 黄楠森 庄福龄 施德福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体育课程立体化创新模式的研究 

孙麒麟 顾圣益 徐宝庆 赵文杰 徐伟 

上海交通大学 

3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邢文华 余学峰 钟秉枢 

北京体育大学 

4用现代教育理论改革体育教育实习的探索与尝试 

李树怡 孙敬 朱越彤 李秀华 苏连勇 

天津体育学院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实践教程(教材) 

郑厚成 

大连海事大学 

6竞技教育课程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宋继新 李如喜 刘伟 王月华 王健 

吉林体育学院 

7健康为本 重在健身--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前探性改革与实践 

王宗平 沈家聪 朱继华 林越楠 潘志军 

南京理工大学 

8高师公共体育课程“主、副项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林淑芳 吴燕丹 郭可端 江邦景 郑永华 

福建师范大学 

9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邓树勋 黄玉山 郭红 肖国强 徐晓阳 

华南师范大学 

10考古资料与传世先秦秦汉古籍整理重建中国古典学 

裘锡圭 

北京大学 

11中国文学史系列课程--传统基础课的改革和创新 

褚斌杰 袁行霈 葛晓音 周强等 

北京大学 

12汉语方言学系列课程 

王福堂 李小凡 项梦冰 

北京大学 

13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系列--总结民族传统,为建设当代文艺学提供借鉴 

张少康 陈熙中 卢永?  汪春泓 

北京大学 

14实用计算机语音分析及教学系统 

石锋 朱思俞 陈洪 彭刚 

南开大学 

15面向21世纪中文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研究 

肖瑞锋 吴秀明 陈建新 徐亮 郑淑梅 

浙江大学 

16东方文论选 

季羡林 曹顺庆 

四川大学 

17《藏汉翻译教程》(教材) 

贺文宣 

西北民族学院 

18内蒙古大学国家文科基地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点建设 

孟克吉雅 全福 图门吉日嘎拉 楚鲁 赵文工 

内蒙古大学 

19朝鲜文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蔡美花 金柄珉 许辉勋 崔雄权 

延边大学 

20面对挑战,建设面向21世纪的俄语教育基地 

邓军 张家骅 黄飞 曲依民 

黑龙江大学 

21建立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评估体系 

文秋芳 赵学熙 刘海平 宋文伟 高前 

南京大学 

2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应惠兰 邵永真 何莲珍 周星 蒋景阳 

浙江大学 

23《大学英语》1-4册精读多媒体教学与辅导(教材) 

秦秀白 贾国栋 张本慎 郭杰克 

华南理工大学 

24军事外交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陈开顺 李战子 端木义万 张光明 杨晓荣 

国际关系学院 

25《英语写作基础教程》(教材) 

丁往道 吴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6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王同顺 赵晓红 潘海光 夏莲莲 王为明 

上海交通大学 

27《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教材) 

李观仪 梅德明 冯慎宇 顾伟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8面向21世纪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张冲 文秋芳 丁言仁 吴克明 王守仁 

南京大学 

29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推动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 

郑立华 徐真华 蔡小红 谢咏 陈穗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张文鹏 夏纬荣 欣羚 徐中怡 陈思本 

西南交通大学 

31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 

潘志涛 明文军 高度< 赵铁春 韩萍等 

北京舞蹈学院 

32在艺术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 

张欢 王生耀 王晓群 王茗 

师范大学 

33面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重点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教材) 

张绮曼 郑曙? 张月 苏丹 刘铁军 

清华大学 

34世界陶瓷艺术史(教材) 

陈进海 

清华大学 

35西方音乐史论教学研究 

沈旋 钱仁康 钱亦平 杨燕迪 陶辛 

上海音乐学院 

36全面改革设计教学,培养创新设计人才 

林家阳 刘观庆 虞海良 周浩明 陈立勋 

江南大学 

37民族音乐及其教育硕士研究生主干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 

王耀华 郑锦扬 陈新凤 马达 刘富琳 

福建师范大学 

38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普通高校美育重点教材(教材) 

仇春霖 彭吉象 顾建华 王耀华 张道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 

39武汉大学人文试验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陶梅生 孙东临 吴剑杰 张传友 王贵友 

武汉大学 

40复旦大学文科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孙莱祥 沈永宝 朱军 许和平 

复旦大学 

41文科基础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伯伟 钱国兴 张宏生 郑建明 费俊峰 

南京大学 

42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教学参考片--战争与和平 

王海晨 胡玉海 朱红 姜天明 

辽宁大学 

43田野考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王立新 陈国庆 冯恩学 郑君雷 彭善国 

吉林大学 

44历史教学网络服务系统 

刘志伟 吴义雄 程美宝 黄国信 赵立彬 

中山大学 

45《中国通史》CAI教材(教材) 

陈峰 傅建成 岳珑 谢伟 

西北大学 

46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马俊杰 赵颖 张小乔 苏苹 胡邓 

中国人民大学 

47综合大学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惠泱河  卜晓军 侯宗昌 李彬 

西北大学 

48非统计学专业本科公共基础课?统计学教学改革 

袁卫 贾俊平 易丹辉 金勇进 何晓群 

中国人民大学 

49面向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张今声 侯荣华 李华 赵丽芬等 

辽宁大学 

50《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教材) 

王传纶 高培勇 

中国人民大学 

51《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教材) 

谷书堂 逄锦聚 陈宗胜 周立群 柳欣 

南开大学 

52“双语教学”在涉外经济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 

刘俊奇 张红梅 邢源源 冯力 

辽宁大学 

53宏观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 

袁志刚 

复旦大学 

54财政学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蒋洪 胡怡建 杨君昌 储敏伟 丛树海 

上海财经大学 

55《现代经济学》(教材) 

洪银兴 刘志彪 范从来 刘东 

南京大学 

56经济管理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 

杨斌 张铭洪 罗智超 曾磊 梁晓勇 

厦门大学 

57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赵广山 崔朝栋 王新钦 苏明吾 田桂菊 

河南财经学院 

58科研教学互动推进国际贸易学学科新体系建设 

赖明勇 廖进中 钱晓英 沈文莉 雷辉 

湖南大学 

59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创新 

董小麟 关智生 朱淑枝 卓鸥 

中山大学 

60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徐静村 谢佑平 孙长永 莫丹谊  邱俊芳 

西南大学 

61民事诉讼法教程(教材) 

张卫平 刘荣军 蔡虹 

清华大学 

62《刑法学教程》(教材) 

周振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3《刑法教科书》(教材) 

何秉松 马登民 薛瑞麟 曲新久 

中国大学 

网络与法学教育互动 

李鸣 赵晓海 桥聪启 吴亚平 

北京大学 

65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 

张文显 马新福 郑成良 姚建宗 

吉林大学 

66法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平 古立峰 姜华 李旭 王建军 

四川大学 

67理论“进学生头脑”的有效性探索 

钟家栋 徐惠平 顾关林 陈华杰 胡志辉 

复旦大学 

68强化“两课”学科建设,提高“两课”教育质量 

李萍 钟明华 郭文亮 叶启绩 李辉 

中山大学 

69博士生公共学位课《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教学建设 

何亚平 丛杭青 许为民 颜一谦 王建安 

浙江大学 

70社会结构转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 

郑杭生 李路路 林克雷 夏建中 洪大用 

中国人民大学 

71“西方社会思想史”课堂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 

于海 王威海 徐珂 

复旦大学 

72着眼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印进宝 李承 何怀远 赵学清  宗成康 

南京政治学院 

7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 

夏德根 

江西财经大学 

74高等农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典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张琼 吴玉琴 李清 陈书章 李伟 

河南农业大学 

75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形势与》教学新模式 

黄苏飞 谢海光 钱天东 张伟令 蒋宏 

上海交通大学 

76痕迹检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罗亚平 郭威 史海青 杨蕾 黄守龙 

中国人民大学 

77军事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崔亚峰 马开城 林生 张平 黄建新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78《新编质量管理学》 

张公绪 郑慧英 何国伟  孙静 

北京科技大学 

79面向21世纪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知识体系与培养模式的研究 

尹贻林 杨飞雪 陈伟珂 柯洪 夏立明 

天津理工学院 

80《管理运筹学》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与实践 

宋学锋 魏晓平 樊世清 王华清 

中国矿业大学 

81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 

汪应洛 张正祥 袁治平 徐青川 孙林岩等 

西安交通大学 

82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阎达五 王化成 朱小平 耿建新 荆新 

中国人民大学 

83乡镇企业家流动站建设 

刘成富 丁卫国 王丽娟 薛云建 杭争 

江南大学 

84市场营销专业推行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万后芬 严学军 张新国 欧阳卓飞 汤定娜 

中南财经大学湖北大学 

85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 

蒋明新 张宁俊 曹德骏 蒋晓雯 

西南财经大学 

86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创新 

朱善利 王其文 章铮 

北京大学 

87坚持改革,锐意创新,走出一条高质量工商管理硕士培养之路 

赵纯均 李子奈 陈章武 仝允桓 程佳惠 

清华大学 

88MBA教育管理系统 

徐二明 宋远方 李妙贻 杨健 周明中 

中国人民大学 

企业竞争模拟教学软件开发与应用 

王其文 张国有 葛锐 吴安 

北京大学 

90国际工程市场学(教材) 

汪波 刘兵 罗宜美 刘宏昌 朱首明 

天津大学 

91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管理模式的创立 

于立 孔文 王维国 陈福军 于学军 

东北财经大学 

92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 

陈信元 王玲 潘飞 张鸣 冯润民 

上海财经大学 

93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金波 窦晓光 尹慧道 李财富 丁华东 

安徽大学 

94坚持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型管理人才 

谈敏 骆祖望 李扣庆 薛丽萍 

上海财经大学 

95建立“二、三”分段教育模式,深化民族教学改革 

尤努斯 崔光莲 王公达 阿吉等 

财经学院 

96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与实践 

杨启帆  方道元 张聪 赵川平 

浙江大学 

97“数学分析”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邓东皋 尹小玲 

中山大学 

98面对跨世纪人才培养,致力多层次数学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教材) 

李继彬 张振良 李国仁 李存富 季福弟 

昆明理工大学 

99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马知恩 王绵森 谢云荪 郭镜明 乐经良赵中时 施光燕等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 

100计算数学专业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培养 

应隆安 

北京大学 

101理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李忠  周建莹 

北京大学 

102“数学模型”课程建设 

雷功炎 

北京大学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
1032建设研究性、示范型、开放式的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 

谭泽光 白峰杉 俞正光 李建国 章纪民 

清华大学 

10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教学改革 

姜启源 叶其孝 李大潜 谭永基 俞文此 

清华大学 

105立足新世纪的理科大学数学类专业主要基础课程改革 

於崇华 姚慕生 陈纪修 杨劲根 金路 

复旦大学 

106综合性大学本科计算数学专业基础课教材建设 

李立康 蒋尔雄 曹志浩 於崇华 

复旦大学 

107统计及应用课程教改研究和实践 

高祖新 杨静化 韩可勤 盛海林 丁峻 

中国药科大学 

108数学实验课程建设 

李尚志 陈发来 吴耀华 张韵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9《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姚端正 汪国平 邹宪武 黄良安 

武汉大学 

110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复变函数》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钟寿国 余家荣 路见可 胡继承 

武汉大学 

111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刘琼荪 龚劬 傅鹂 任善强 何中市 

重庆大学 

112《大学物理学》(中文  英文版教材) 

卢德馨 

南京大学 

113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探讨 

何希庆 林颐清 姜国新 张承踞 林佩丽 

山东大学 

114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张奎 

宁夏大学 

115发挥理科优势,紧跟国防科技前沿,创建高水平光学工程学科 

曾淳 高伯龙 赵伊君 刘永贵 王永仲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6全面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培养有坚实基础的创新人才 

吕斯骅 段家? 冯庆荣 张洁天 

北京大学 

117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教材) 

高崇寿 彭桓武 秦旦华 阎守胜 周月梅 

北京大学 

118工科物理教学的现代化改革 

陈 陈信义 张连芳 刘凤英 何元金 

清华大学 

119地方综合性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途径的探索与研究 

彭?墀 郜江瑞 张天才 张宽收 谢常德 

山西大学 

120面向21世纪的文科物理教学 

倪光炯 王炎森 方小敏 钱景华 吴迪惠 

复旦大学 

121工科大学物理CCBP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李元杰 杨晓雪 李长真 汤征 汪晓元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122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王海婴 罗贤清 阮锡根 黄康健 王人胜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贵州大学 

123加强基础,备足后劲,创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孙秀泉 董庆彦 姚合宝 高爱华 王百齐 

西北大学 

124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陈乃立 张方洪 费学博 庄表中 

浙江大学 

12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高占先 刘志广 郝策 于永鲜 孟长功 

大连理工大学 

126无机化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 

徐如人 庞文琴 冯守华 陈接胜 宋天佑等 

吉林大学 

127理科化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忻新泉 王志林 丁漪 张剑荣 侯文华 

南京大学 

128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工科(冶金、材料类)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陈启元 张平民 关鲁雄 刘常青 李元高 

中南大学 

129瞄准国际前沿,推动我国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现代化 

史启祯 高忆慈 王尧宇 李丙瑞 曾克慰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130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国内一流的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张常群 杨屹 苏建茹 郭广生 柯以侃 

北京化工大学 

131面向21世纪工科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杨宏秀 田宜灵 古凤才 肖新亮 杨宏孝 

天津大学 

132化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邹明珠 吴通好 杨胥微 郝秀峰 田少萍 

吉林大学 

133《现代基础化学》(教材) 

朱裕贞 顾达 黑恩成 臧祥生 刘士荣 

华东理工大学 

134武汉大学化学人才基地教学改革实践 

汪存信 杨代菱 席美云 陈彰评 季振平 

武汉大学 

135基础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软件的研制与实践 

郭丽萍 雷家珩 陈永熙 

武汉理工大学 

136创建21世纪工科非化工类专业化学课程新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胡忠鲠 张勇 李瑜 王关民 

成都理工学院 

137推行微型化实验改革,促进创新教育的实践 

李霁良 古昆 潘尔达 张? 李全 

云南大学 

138清华大学生物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周海梦 吴庆余 王希成 周玉祥 李运燕 

清华大学 

139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黄诗笺 高崇明 刘兢 余其兴 刘思阳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0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与改革 

张启发 郑用琏 孙朝恺 朱火堂 孙绪华 

华中农业大学 

141面向21世纪课程《现代生物学导论》的建设 

张惟杰 林志新 陈峰 朱亚平 

上海交通大学 

142理工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吴敏 唐建军 严 王玮 王勇 

浙江大学 

143以改革促发展,建设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 

彭宣宪 庄总来 陈小麟 郑建华 魏文铃 

厦门大学 

144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 

张长铠 白增亮 郭秀君 陈冠军 王玉萍 

山东大学 

145采取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王金发 何炎明 张兆? 冯冬茹 

中山大学 

146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县开放型实习基地的建设 

宋传中 王道轩 陈天虎 李双应 刘国生 

合肥工业大学 

147《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和课程创新建设(教材) 

徐士进 陆现彩 赵连泽 王汝成 周新民 

南京大学 

148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研究型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李昌年 杜远生 欧阳建平 金振民 刘世勇 

中国地质大学 

149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李德仁 刘耀林 杜清运 刘艳芳 张根寿 

武汉大学 

150《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建设 

胡兆亮 韩茂莉 李国平 

北京大学 

151宝石学学科创立、建设与人才培养 

廖宗廷 周祖翼 朱静昌 杨如增 

同济大学 

152面向21世纪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冯士? 武心尧 李凤歧 郭佩芳 钱成春 

青岛海洋大学 

153关于普通高校间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陈建新 童学锋 陈廷雨 张鸣芳 丁智勇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154南昌大学“三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潘际銮 周绍森 潘传康 汪茂湘 肖玉梅          

南昌大学 

155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研究 

马克杰 谢亚飞 杜豫 成积春 

曲阜师范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156在新型综合大学多学科氛围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肖定全 龙伟 熊瑜 马继刚 张鲜元 

四川大学 

157西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赵书城 江志学 陆为国 韩喜运 王勇 

兰州大学 

158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迟惠生 王义遒 李克安 卢晓东 刘雨 

北京大学 

159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高培勇 伊志宏 张晓京 旋天颖 张丽嘉 

中国人民大学 

160加强课程建设,量化科研标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的 实践

袁仁宽 童星 张小明 杭祝洪 卞清等 

南京大学 

161以学生为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侯家龙 山广恕 武心尧 高艳 初建松 

青岛海洋大学 

162以创新为指导,全面优化岗前培训实施方案,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素质 

李成良 张晓林 张玉堂 郭英 姚成建 

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163以科研为依托 ,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械原理教学体系 

王知行 邓宗全 陈明 李建生 唐德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1产学研构建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新体系 

阮雪榆 李从心 周雄辉 彭颖红 张永清 

上海交通大学 

165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陈  鹰 朱世强 李世伦 邱敏秀 路甬祥 

浙江大学 

166五个机类专业合并调整为一个新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林信彰 高诚辉 陈乐生林述温 林钦平 

福州大学 

167依托国家工科教学基地,构建以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基础教学新体系 

吴鹿鸣 高明 王培俊 陆天炜 费从荣 

西南交通大学 

168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建设与改革 

葛文杰 李建华 陈国定 李育锡 王三民 

西北工业大学 

169以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改革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吴瑞祥 王之栎 刘静华 郭卫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0机械原理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教材) 

申永胜 翁海珊 郝智秀 汤晓瑛 方嘉秋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171工业设计学系统教材(教材) 

柳冠中等 

清华大学 

172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赵亮 许立 卢碧红 关天民 刘日明 

大连铁道学院 

173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陈关龙 曹志奎 马培荪 朱昌明 许敏 

上海交通大学 

174工程图学课程的改革与全方位教材体系的建设 

刘苏 王荣珏 李海燕 陈炳发 卜林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5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新体系创建与应用 

谭建荣 陆国栋 张树有 施岳定 周广仁 

浙江大学 

176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邹景超 刘申立 罗运和 刘玉琳 李世兰 

郑州轻工业学院 信息工程大学 南阳理工学院 

177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网络化教学探索 

何岭松 王峻峰 康宜华 喻红 

华中科技大学 

178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朱文坚 李杞仪 罗雪波 伍丽娟 余新科 

华南理工大学 

179面向21世纪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黄茂林 祖业发 秦伟李俊 龙振宇 

重庆大学 

180创建高校教学实训基地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赵月望 廖智勇 谭克敏 谭继福 刘庄福 

重庆大学 

181虚拟仪器实验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 

古天祥 袁渊 古军 习友宝 张红莉 

电子科技大学 

182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仪器仪表类人才 

林玉池 毕玉玲 曲兴华 曾周末 宋光德 

天津大学 

183《工程热力学》-外界分析法(SAM)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教材) 

陈贵堂 王永珍 崔淑琴 金英爱 

吉林大学 

184传热学(教材) 

杨世铭 陶文铨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185加强实践,跟踪前沿,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计算传热学系列课程 

陶文铨 王秋旺 何雅玲 王育清 

西安交通大学 

186电子电路系列实验课程改革 

李哲英 骆丽 李晓光 刘元盛 李金平 

北方交通大学 

187计算机硬件应用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戴先中 马旭东 李久贤 孟正大 顾群 

东南大学 

188电信学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严国萍 彭容修 谢自美 朱如琪 朱定华 

华中科技大学 

1“DSP技术”课程的设计、建设与实践 

彭启琮 李玉柏 管庆 向超 罗正祥 

电子科技大学 

190加强课程全面建设,创建国内名牌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建设 

邹逢兴 滕秀梅 姚红 郑志强 刘晋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1指挥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刘晓明 江光杰 陈晓华 奚和平 贺毅辉 

理工大学 

19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王移芝 王化深 魏惠琴 赵宏 许宏丽 

北方交通大学 

193变电站计算机仿真实习与实验教学系统 

刘连光 杨以涵 张东英 包小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94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王行言 冯博琴 侯文永 黄迪明 宋国新 郑莉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5《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16位到32位》和《习题与实验题集》(教材) 

戴梅萼 史嘉权 

清华大学 

196基于知识点的CAI积件教学和创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甘娜 付先平 朱文胜 

大连海事大学 

197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辅助系统 

蔡惟铮 胡晓光 杨春玲 齐明 王立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学院 

198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吴立德 曹邦伟 朱晓强 赵子正 赵一鸣 

复旦大学 

199计算机公共课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侯文永 徐安东 顾芝祥 王群慧 庄天红 

上海交通大学 

200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 

龚沛曾 陆慰民 杨志强 徐丽华 高枚 

同济大学 

201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陈笃信 陈怡 邹家? 沈永朝 黄正瑾 

东南大学 

202《数字信号处理》(教材) 

何振亚 

东南大学 

203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胡维华 李子川 周必水 何钦铭 徐守真等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204并行算法类教学基地建设 

陈国良 安虹 顾乃杰 许胤龙 黄刘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理论体系(框架) 

赵致琢 达力 张继红 武北虹 

厦门大学 

206《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材建设与改革(教材) 

王永山 杨宏五 杨婵娟 

暨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7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吴  跃 罗克露 傅彦 徐洁 罗惠琼 

电子科技大学 

208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 

王世普 周永恒 梁洁 苗若冰 翟大昆 

云南大学 

2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曾祥仁 韩力 詹忠贤 杨永明 刘宗行 

重庆大学 

210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王兆安 邱捷 刘涤尘 韩力 罗先觉曾祥仁 尹项根等

西安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211CAI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 

冒东奎 焦舒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21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昌民 李建明 刘绍平 孙首臣 刘学锋 

江汉石油学院 

213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邱冠周 黄圣生 胡岳华 刘新星 王海东 

中南大学 

214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三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谌文武 韩文峰 

兰州大学 

215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翟玉春姜茂发 徐家振 刘喜海 庞维诚 

东北大学  

216打破铸、锻、焊专业界限,创建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陈金德 张建勋 郭成 方亮 高义民等 

西安交通大学 

21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宽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与实践 

周亨近 励杭泉 赵素合 张兴英 张文芝 

北京化工大学 

21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的探索 

姚寿山 徐祖耀 吴建生 胡明娟 戎咏华 

上海交通大学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
219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沈祖炎 蒋永生 沈蒲生 陈以一 王伯伟强士中 何若全 

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20全面提高综合质量争创更大社会效益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实习改革 

王其亨 吴葱 张威 刘彤彤 王蔚 

天津大学 

221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课程建设与素质培养 

周晶 栾茂田 康海贵 陈廷国 孙昭晨 

大连理工大学 

222土木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叶志明 汪德江 徐>旭 宋少沪 张凌 

上海大学 

223营造开放式育人环境,培养创造性专业人才-与国际接轨建筑教育研究与实践 

李保峰 易悌辉 李晓峰 陈纲伦 黄  涛 

华中科技大学 

224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赵振兴 王惠民 何建京 李煜 仇磊 

河海大学 

225水利水电类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刘光临 李远华 赵英林 刘景植 周宜红 

武汉大学 

226《地面测量工程计算机辅助教学实习改造 》 

张正禄 黄全义 罗年学 巢佰崇 梅文胜 

武汉大学 

227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系列CAI课件的研究与开发 

冯亚青 李士雨 郭 齐鸣斋 吴嘉 

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228化工原理课程优化设计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阮奇 叶长? 黄诗煌 

福州大学 

229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工各专业教学环节中的探索与实践 

李再资 陈砺 何启珍 董新法 黄少烈 

华南理工大学 

230铁路运输模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杨肇夏 蒋熙 苗建瑞 于勇 谭立刚 

北方交通大学 

231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吴兆麟 孙凡村 蔡振雄 陶德馨 林金和 

大连海事大学 

232创新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建设 

汪泓 浦维达 曹永上 黄虎 吴海权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3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韩理安 沈小雄 赵利平 刘晓平 贺晖 

长沙交通学院 

234坚持三个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 

邹奉元 赵卫国 全小凡 朱秀丽 蒋彦等 

浙江工程学院 

235轻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平之 张胜利 刘玉琳 葛虹 胡其图 

郑州轻工业学院 

236微型化学实验在轻化纺专业中应用 

李青山 王雅珍 马永孝 杨秀英 刘喜军 

齐齐哈尔大学 

237宽口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金征宇 周惠明 于民基 张灏 戴月波 

江南大学 

238军事航天遥感工程学科方向综合建设 

张永生 姜挺 王仁礼 吴云东 范永弘 

信息工程大学 

239无人机运用工程专业创建与发展 

都基焱 钱立志 梅杰 王秉君 

炮兵学院 

240面向21世纪的火药装药系列教材建设(教材) 

王泽山 徐复铭 张丽华 贺晓军 

南京理工大学 

241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 

赵志岗 贾启芬 王燕群 刘习军 

天津大学 

242《理论力学》 

王铎 赵 王宏钰 程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3面向21世纪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单辉祖 王琪 蒋持平 王士敏 谢传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44坚持高标准,创建新体系 

范钦珊 王波 薛克宗 孙振华 殷雅俊 

清华大学 

245农业工程类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申向东 李平 韩克平 王耀强 金淑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46用科学研究推动研究生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张淳源 

湘潭大学 

247加强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卢智先 金保森 邓林科 潘 耿小亮 

西北工业大学 

248紧密结合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陶宝祺 梁大开 袁慎芳 陈仁文 熊  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49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任宝山 阎殿然 丁会利 赵晓林 郝荣华 

河北工业大学 

250建设一流的工程基础训练基地 

张文锦 万玉纲 赵贵才 马萍湘 冯志鸿 

东南大学 

25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公共实验体系研究与基地建设 

伍贻兆 孙久厚 周建江 王友仁 刘正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2土木工程(岩土)专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唐辉明 林彤 李云安 程祖依 

中国地质大学 

253依托社会生产大环境建设校外专业教学实验室的探索 

黄秉?张伟刚王鸣桃 温宗胤张洪涛等 

广西工学院 

254加强基础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李秉桥 曲正修 翟景春 罗家忠 黄志勇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255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郑燕康 陈皓明 康飞宇 吴振一 刘惠琴 

清华大学 

256全方位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深化专业课各教学环节的改革 

匡亚莉 邓建军 刘怀宇 陈健云 何亚群 

中国矿业大学 

257高等工程教育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唐一科 杨天怡 赵月望 张济生 陶纯匡 

重庆大学 

258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曹鹏 张磐兰 何振中 

宁夏大学 

259地方工科院校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区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张晓帆 张路 杨其 常风芹 门纪辉 

大学 

260重点理工科大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武高辉 杨韬 赵希文 梁宏 朱宁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61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陈怡 黄祖? 赵晴 陆挺宋其丰 

东南大学 

262挂职锻炼——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 

陈子辰 许为民 金海燕 蒋笑莉 李文辉 

浙江大学 

263普通高校一般院校努力创办一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谷士文 邓荣飞 王永和 吴斌 赵吉山 

中南大学 

2高校合并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钟韶 区社能 黄慧民 孙友松 

广东工业大学 

265大力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积极推进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 

方祯云 吴志伦 张普群 郑小林 张素荷 

重庆大学 

266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学生党员接待室 

刘伦 谢怀健 廖桂芳 李光敏 蒋忠全 

重庆交通学院 

267把握机遇,整体推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楚泽甫 韩文报 张春元 倪大平 索敏杰 

信息工程大学 

268教书育人理论与实践 

刘怡昕 吴乃文 郭振汉 王桂玉 田国杰 

炮兵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269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朱宪政 贺东辉 任万德 杨晖 吕延秋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270海军院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袁焕南 翁金祥 龙信国 洪庆根 陈铁柱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271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向德全 马春友 甘忠辉 高利平 

空军工程大学 

272统筹运作,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胡显章 徐葆耕 袁德宁 程钢 管志远 

清华大学 

273制订并实施98跨世纪宽口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张星臣 杨肇夏 屈波 张樱 张艺 

北方交通大学 

274《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研究与实践 

杨式毅 袁德宁 胡恩明 吕兆丰 江兴国等 

北京理工大学 

275清华大学教学质量评估及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宋烈侠 唐德玲 陈海林 王庆柱 佟秋利 

清华大学 

276强化主体意识,促进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改革实践 

张彦通 武哲 赵平 周延泽 方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7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的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张再兴 吴敏生 吉俊民 阎桂芝 吴剑平 

清华大学 

2783+1+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姜稚清 吴康保 赵中旺 赵荣宪 王成增 

石家庄铁道学院 

279更新思想观念,推台课程建设,制定新世纪培养计划 

郝世栋 滕超 王炬 胡忠武  陈文娇 

东北大学 

280加强东北地区高校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吕雅文 原松梅 王力军 徐循 李金文 刘明珠 张孟云 

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学院 

281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江彦桥 赵伟建 付克阳 黄恒明 鱼行洲 

上海海运学院 

28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陈龙 张耀辉 陶德坤 胡企平 金桥 

上海交通大学 

283普通创造学(教材) 

庄寿强 戎志毅 

中国矿业大学 

284整合优势、立体推进,探索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新途径 

徐建军 蒋建湘 欧阳友权 杨殿 李永军 

中南大学 

285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与网上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唐良宝 杨运鑫 王玫 李绍文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286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转变教学管理思想,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 

吴光 钮小明 钱晓群 何虎 周丹 

西南交通大学 

287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黄丕钦 曾正常 郭燕 李卫红 白冰冰 

重庆大学 

288拓宽专业面,柔化专业方向的改革与实践 

田东平 蔡建中 朱少泽 张陵 高春娟等 

西安交通大学 

2面向西部经济开发需要,大力发展工程硕士教育 

张文修 凌永祥 仇国芳 张志钢 

西安交通大学 

290西部地区高等工科院校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慧 王柏岩 路文江 李炜 任宗义 

甘肃工业大学 

291农林植物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胡宝忠 桂明珠 李桂琴 常缨  吴秀菊 

东北农业大学 

292《植物保护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包的研究与开发 

赵晓春 顾耘 董成双 

莱阳农学院 

293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官春云 屠乃美 杨仁斌 黄璜 杨文钰 王国槐 董树亭 

湖南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294制定我国草业科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出版配套教材,提高整体培养水平 

胡自治 任继周 刘荣堂 王辉珠 牟新待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295林学本科专业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胡庭兴 李贤伟 罗承德  刘应高 

四川农业大学 

296园林植物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岳桦 刘晓东 苏含英 尹承增 周蕴葳 

东北林业大学 

297畜牧学一级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侯先志 李金泉 李青丰 嘎尔迪 敖长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98动物生理学课程整体优化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肖向红 吴建平 李枫 袁力 倪志英 

东北林业大学 

299蚕学专业农工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顾国达 金佩华 楼程富 鲁兴萌 潘炳龙 

浙江大学 

300动物细胞病理学(教材) 

邓普辉 简子健 徐福南 陈怀涛 

农业大学 

301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刘焕亮 王吉桥 李霞 桂远明 赵兴文等 

大连水产学院 

30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教学改革实践 

周应祺 孙满昌 杨红 张敏 金正祥 

上海水产大学 

303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刘约权 李贵深 李琳 黄蔷蕾 李敬慈 

河北农业大学 

304创建校内三结合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崔保安 康相涛 王志祥 李明 高腾云 

河南农业大学 

305实施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蒋作斌 陈金湘 官春云 段志坚 陈炉山等

湖南农业大学 

306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与实践 

谢咏才 苏培安 赵志鸿 何苏麟 苏惠民 应启肇 

中国农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上海水产大学 南京森林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海洋学院 

307农科类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其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郭庆海 赵明宪 周建忠 牟金明 张凤宽 

吉林农业大学 

308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杜天真 郭晓敏 刘苑秋 牛德奎 黄小珊 

江西农业大学 

309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守经 王绪朗 赵绍鸿 程贵铭 钟涨宝 

华中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310高等学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何腾兵 钱晓刚 刘元生 罗海波 陆引罡 

贵州大学 

311创建农业水土工程新学科面向旱区节水农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康绍忠 李靖 汪志农 马孝义 韩克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12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岳云 张景顺 郭宗海 任恒祺 朱道华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沈阳林业大学等 

313农业高校农经管理主要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研究 

曾令香 许家林 黎东升 张华林 罗斌 

湖北农学院 

314理工农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屈林岩 柳礼泉 黄正泉 刘俐鹃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 

315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整体组装研究与实践 

李忠云 高翅 冯永平 龚祖文 程华东 

华中农业大学 

316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司传平 刘宁 戴军 马群 陈慰峰 

济宁医学院 

317创建跨学科  多层次生理科学实验课的研究 

陈克敏 王竹立 林明栋 马志楷 王庭槐 

中山医科大学 

318构建现代病理学网络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曾思恩 姚铁钧 李凡彩 宫思聪 邵宏权 

桂林医学院 

319分子生物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 

阎小君 王晓东 药立波 颜真 郭晏海 

第四军医大学 

320医学基础类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黎海蒂 张绍祥 李泽桂 白云 周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 

321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 

高子芬 宫恩聪 贾弘? 范少光 于英心 

北京大学 

322面向21世纪<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李钰 傅松滨 李璞 张贵寅 黄承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 

323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 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医学伦理学系列教材 

伍天章 翁宗奕 刘义海 

广州医学院 

324社会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开宁 祁秉先 姜润生 方菁 万崇华 

昆明医学院 

325应用型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李立明 宋之赛 郭岩 王青 康凤娥 

北京大学 

326创建预防医学教育医、理、文相结合三维课程体系 

樊立华 王维国 高晓华 方庆伟 曹佳 

哈尔滨医科大学 

327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金魁和 孙宝志 路振富 乔敏 张君邦 

中国医科大学 

328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玉林 周晓岩 吴运涛 金祥雷 洪敏 

吉林大学 

329创建中国眼视光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瞿佳  吕帆  王勤美  刘晓玲 

温州医学院 

330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课程改革 

张肇达 欧阳钦 刘文秀 刘琬珍 周伦惠等 

四川大学 

331适应军事斗争需要,建立军事医学教学课程 

陈立明 苏大为 聂军 罗海吉 叶建锋 

第一军医大学 

332一般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陈? 于书彦 解培英 线福华 宋延月 

首都医科大学 

333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基地建立 

王正伦 张竞超 张秀敏 李敬永 徐庆国 

天津医科大学 

334全科医学社区实践课程改革 

范关荣 谢宗豹 陈佩 徐新发 陈建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市老西门街道医院 

335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 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 

孙振球 陆志刚 李桂源 康玉唐 宋爱丽 

中南大学 

336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培养创造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徐小虎 何萍 杨棉华 石刚刚 陈梅珍 

汕头大学 

337检验与临床课程的改革和探索 

康格非 涂植光 陈宏础 朱建军 尹一兵 

重庆医科大学 

338《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桑旦 李先加 央美 

藏医学院 青海藏医学院 

339面向21世纪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马骥 石岩 刘景峰 周国辉 康廷国等 

辽宁中医学院 

340《实验中医学》课程建设 

方肇勤 童瑶 张煜 吴敦序 徐品初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 

341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皮持衡 韩立民 马超英 肖宏浩 熊渭平等 

江西中医学院 

342内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区永欣 吴弥漫 王洪琦 刘焕兰 温伟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343面向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万德光王德蒇 邹世凌 李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 

344护理本科教育全程优化研究与实践 

李家顺 姜安丽 周秀华 王志红 刘斌 

第二军医大学 

345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沈宁 何仲 李峥 梁涛 刘华平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346大药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彭师奇 张礼和 赵明 王超 刘俊义 

北京大学 

347药物设计学课程和教材建设 

仇缀百 叶德泳 万维勤 曹观坤 王凤霞 

复旦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348药剂学教学新体系的建设和实践 

平其能 周建平 刘建平 胡一桥 涂家生等

中国药科大学 

349高等医学教育学分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及管理模式研究 

文历阳 彭厚鹏 章敏 马建辉 厉岩 

华中科技大学 

350宁夏远程医学教育网络建设及其应用 

孔繁元 速家震 张建中 卞良 

宁夏医学院 

35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专科综合型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关永琛 席焕久 姜恩魁 李红玉 许德顺等 

锦州医学院 

35221世纪中医药人才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徐珊 陈刚 袁强 杨季国 周庚生 

浙江中医学院 

353创办有特色的聋人高等工科教育 

鲍国东 马福业 杨剑秋 赵传胤 李强 

天津理工学院 

354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温景文 于长东 蒋锦标 董文奇 林纯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355专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科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李正熙 宋文绪 孙德辉 王修岩 曲永印 

北华大学 

356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试点 

眭法川 徐嘉元 高秦生 王令其 盛党红等 

南京工程学院 

357海南黎族初中数学教学与师资培养的综合改革研究 

陈颖树 颜振标 韩烽 严昌学 王林 

琼州大学 

358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 

邱德文 吴元黔 翟信长 刘黔生 王念屏等 

贵阳中医学院 

359《高等数学》(教材) 

陈庆华 王莉 郭瑞平 张忠秀 姚红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大学 

360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张丹海 姚伟玉 祁梅 于深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海淀走读大学 

361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孙建京 关仲和 唐小恒 张俊玲 尤  克 

北京联合大学 

362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基础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俞克新 黄春麟 张国健 高雅萍 韩殿营 

天津职业大学 

363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孙宝源 杜新 梁鸿松 姚柳雄 贾文鹏 

天津职工工业技术学院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畅游 葛茂悦 郑云胜 郭奇斌 郝拉柱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 

365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构建炼钢及铁合金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王永安 吴国玺 马贺利 边群英 宫长伟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366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EDI理论与实务”课模拟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文广 吉庆彬 谷东峰 张晓明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367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苏群 赵永平 武鹤 王百成 曹晓岩            

黑龙江工程学院 

368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运作 

赵建夫 吴家正 程大章 朱静昌 应惠清 

同济大学 

369理论“三进”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张君来 刘晓春 吕振华 陈兴发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370工程制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 

郑家锦 朱小平 汪建平 吴忠 周兆忠 

浙江工业大学 

371深化城建类高工专教学改革  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何孟义 张协奎 廖代广 汤放华 谭德先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 

372高工专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刘国繁 王迎旭 陈意军 伍萍辉 李晓秀 

湖南工程学院 

373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姜蕙 罗勇武 刘晓顺 余利兴 王世豪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374创造性  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规格定位及教学改革 

范劲松 裴继刚 周伯军 安军 赵可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375高职高专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日新 梁昱庆 汪令江 赖立 肖军 

成都大学 

376面向科技强军主战场,探索高级指挥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匡兴华 周兴铭 姚洪喜 刘福声 曾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大学 

377“国家军事斗争新型战役”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张玉良 霍小勇 刘胜如 王冀城 傅凝 

国防大学 

378空军中级指挥院校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希光 徐李正国 周定湘 王晓强 

空军指挥学院 

379合同战术模拟化教学体系 

陈雷鸣 徐贤胜 陈立功 王兴中 张鹏飞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380系统开展课程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张卓 方敦原 郭志广 刘云庭  赵维昌 

军械工程学院 

381立足“打得赢”,构建培养海军中高级指挥人才的“大课堂” 

翁赛飞  吴光琦  朱云集 张依江  张文奎 

海军指挥学院 

382严慈相济为人师, 教书育人树楷模?培养32名博士的体会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383以潜能开发为机制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康仲远 张晓林 袁名敦 倪晓健 耿骞 

北京师范大学 

384高师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赵大宇 李铁君 张君 施晓光 于金有 

沈阳师范学院 

385地方高师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 

宗占国 赵淑华 杨景海 刘万民 张作岭 

四平师范学院 

386历史学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 

王斯德 李学昌 余伟民 李宏图 郑寅达 

华东师范大学 

387深化和拓展理论教学的思路和实践 

宋进 姜国祥 陈锡喜 都培炎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388高等学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齐涛 王玮 曹胜强 顾銮斋 李泉 

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3师范专科综合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邹中柱 胡建 夏立发 谭伟平 杨吉兴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90少数民族地区文科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和高素质人才培养 

张利群 张明非 杨宁坤 刘村汉 范先钢 

广西师范大学 

391高师《微格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陈传锋  李翠白 

海南师范学院 

392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罗嘉云 彭奇文 邓刚 陈天柱 任学峰 

乐山师范学院 

393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改革 

黄希庭 郭亨杰 张承芬 卢家楣 陈红 

西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394培养藏汉双语理科师资教学实践和教材建设 

桑吉加 增太加 才让东智 索南多杰 确生等 

青海师范大学 

395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教材)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 

396对师范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乌美娜 王铟 赵欣如 潘枫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 

397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强化基本功训练, 培养心理学基础科学人才 

舒华 彭聃龄 吴建民 申继亮 姚梅林 

北京师范大学 

398传统文化常识的传授及解疑 

启功 

北京师范大学 

399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赵敏俐 鲁洪生 吴相洲 左东岭 

首都师范大学 

400《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成果 

黄秀梨 林稚兰 辛明秀 许宝孝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401注重素质教育的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葛岳静 刘欣尚 陈继荭 

北京师范大学 

402师范院校普通物理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叶维? 易溥藤 田清均 王志军 白人骥 

天津师范大学 

403高校教务处科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亚新 韩猛 徐宝芳 仓都楞 索德拉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 

404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柳海民 张向葵 王景英 赵宏义 陈旭远 

东北师范大学 

405历史专业本科基础课“世界通史”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马世力 钟绍春 于群 周巩固 王文永 

东北师范大学 

406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田克勤 柏维春 赵连章 刘彤 孙堂厚 

东北师范大学 

407国家理科基地《心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杨治良 郭秀艳 蔡华俭 王新法 

华东师范大学 

408地理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张超 王远飞 洪雪晴 陈澄 吴沛林 

华东师范大学 

409面向21世纪高师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张奠宙 柴俊 陈志杰 袁震东 赵书钦 

华东师范大学 

410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建设成果 

顾海根 岑国桢 高湘萍 李丹 李正云 

上海师范大学 

411地方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 

沙润 石高俊 赵  媛 仇奔波 陆玉麒 

南京师范大学 

412化学教学论系列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阎蒙钢 熊言林 江家发 

安徽师范大学 

413国家文科基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郭丹 倪宗武 齐裕? 汪文顶 黄以诚           

福建师范大学 

414面向21世纪生物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规格和课程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李法曾 安利国 侯福林 肖正明 李师鹏 

山东师范大学 

415高师函授教学质量保障及其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杜以德 乐传永 孔祥田 李兆祥 张召生 

曲阜师范大学 

416高师思政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许庆朴 韩玉贵 马永庆 王守梅 张敦福 

山东师范大学 

417以教材建设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 

朱德发 魏建 李掖平 张光芒 

山东师范大学 

418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综合研究与实践 

谢书恒 赵增勤 李宪奎 陆书环 邵光华 

曲阜师范大学 

419开设化学专业劳动技术教育课并建立实验室 

常天麟 徐景稚 秦建林 栗洪斌 李强 

安阳师范学院 

420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傅德荣 章慧敏 王忠华 官金安 左明章 

华中师范大学 

421文化环境变迁与文艺学课程改革 

胡亚敏 王先霈 刘安海 王耀辉 孙文宪 

华中师范大学 

42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面向21世纪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教学法总体改革研究 

林剑 张耀灿 张大松 胡田庚 王茂胜 

华中师范大学 

423师专教学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刘初生 刘学圃 肖家洪 陈庆平 蒋建初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师范学院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4英语阅读课教材、教学方法及测试改革(含教材) 

刘学明 吴丁娥 刘金玲 蒋洪新 

湖南师范大学 

425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何红运 肖小明 尹笃林 吴鑫德 彭建辉 

湖南师范大学 

426面向21世纪的高师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 

佘正松 谭辉旭 聂应德 张继华 李化树 

四川师范学院 

427化学创新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钱贵晴 莫昌莉 罗江松 罗其强 魏林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市清华中学贵阳第十七中学 

428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语言课程体系建设 

骆小所 王渝光 王兴中 单春樱 颜晓云 

云南师范大学 

429面向21世纪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改革与实践 

殷传宗 罗琬华 柳继锋 王才璋 邓昭镜 

西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430汉语史方向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喻遂生 张显成 蒋宗福 毛远明 

西南师范大学 

431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开拓性研究与实践 

罗兹柏 罗有贤 罗世伟 曹华盛 陈绍友 

重庆师范学院 

432基础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王有智 张岗英 欧阳仑 

陕西师范大学 

433高等学校教考分离的研究与实践 

吕九如 刘新平 赵晓林 党怀兴 苏乃兰 

陕西师范大学 

434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黄春长 孙根年 马耀峰 延军平 吴应驹 

陕西师范大学 

文档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997年立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姜伯驹张继平郑志明北京大学2创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苏博陈胜秋马飞殷进功林永超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立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哲学通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与推广孙正聿吉林大学2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咨询潘懋元王伟廉刘海峰杨广云林金辉厦门大学3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赵宪章姚松汪维辉张建勤周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