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休祲(jìng) 苟得(gǒu) 唐雎(jū) 负箧曳屣(xǐ)
B.蹴尔(cù) 徒跣(xiǎn) 皲裂(jūn) 缊袍敝衣(yùn)
C.缟素(gǎo) 耄老(mào) 一豆羹(gēng) 冻馁之患(lěi)
D.色挠(láo) 叱咄(duō) 烨然(yè) 燕然未勒(lè)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B.援疑质理(询问)
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
C.仓鹰击于殿上
D.四支僵劲不能动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休祲降于天
B.或遇其叱咄
C.余幼时即嗜学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贤者能勿丧耳
B.腰白玉之环
C.天下缟素
D.手自笔录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鱼我所欲也》选自法家经典著作《孟子》。《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宋代散文家,字景濂。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腐儒的典型是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是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是马静、鲁编修。
C.中国古代的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D.“这个会议被他搅得不欢而散”和“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这两个句子都是被动句。
7.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之意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句子是: , ,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8.综合性学习。(5分)
《国家宝藏》节目于2017年底登录电视台,点燃了亿万观众的国宝热。2018年央视春晚也设置了“国宝回归”的精彩环节,向观众讲述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历经数十载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属于明朝宫廷的皇家地图,于20世纪30年代流失国外。2017年世贸集团董事局许荣茂出资2000万美元购得,并无偿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1)结合上述材料,补充下列句子。(2分)
守护历史,守住国之瑰宝;守护历史,守住 ;守护历史,守住 。
(2)不少拥有极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中国文物在战火硝烟里、在时代变迁中“流离失所”,现仍散落在海外。有人说,应该斥巨资购回流失文物。也有人说,购回流失文物会掉进西方少数文物贩子设置的陷阱中,让他们坐收巨额经济利益。对此,请具体阐述你的观点。(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10.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二)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走送之( )
(2)礼愈至( )
(3)穷冬烈风( )
(4)媵人持汤沃灌(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益慕圣贤之道 马之千里者
B.或遇其叱咄 安陵君其许寡人
C.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人不知而不愠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自己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三)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同“捍”,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所恶有甚于死者( )
(3)天祥泫然出涕( )
(4)与俱入崖山( )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康肃笑而遣之
B.其末有云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C.舍生而取义者也 弘范笑而置之
D.所恶有甚于死者 生于忧患
18.给【乙】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2分)
国 亡 丞 相 忠 孝 尽 矣 能 改 心 以 事 宋 者 事 皇 上 将 不 失 为 宰 相 也。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善用比喻,作者根据生活常理设喻,取义浅近,易为人接受,富于文学趣味。
B.【甲】文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义”放在首位,要做到“舍生取义”。
C.张弘范让文天祥叩拜,天祥拒而不拜,他又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张弘范还要强迫他,文天祥就写诗以表心态,民族气节不辱。
D.【乙】文中“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的气节。
(四)
好日子
林海音
今天是个好日子——爸爸领薪水。
我说它是好日子,因为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亟待实现的愿望寄予今天。
晌午,我和大哥都回来得早些,妈妈已经烧好满桌好菜等待爸爸。
一文不名却能端出满桌好菜,是妈妈的本事。当然,她并不是那种不会算计常使债台高筑的女人,她今天能有魄力去赊欠一桌美餐,是因为她对于很快就可以还账有信心。
车铃响三声,是爸爸回家的信号。我抢着出去开门,大哥小心地替爸爸把车子推进来,小妹赶紧接过爸爸的大皮包——今天我们对爸爸都特别殷勤!
吃饭的时候,我几次回头探望爸爸挂在墙壁钉子上的那件中山装,左上口袋好像鼓鼓的,又好像不鼓。我希望那个钉子不牢,爸爸的衣服掉下来,那么我就可以赶快跑去拾起来,顺便看看那口袋里的实际情形。现在我们闷闷地吃着饭,简直叫人沉不住气!
我相信沉不住气的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可是我们谁都不开口问爸爸关于薪水的事。
爸爸今天胃口真好,当盛第三碗饭的时候,沉不住气的妈妈终于开口了:“你看今天的牛舌烧得还不错吧?”
“相当好!”爸爸咂咂嘴,点点头。
妈妈又说:“今天的牛舌才15块钱,不算贵。不过还没给钱呢!”
果然,爸爸仿佛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他立刻起身,从挂在钉子上的中山装的左上口袋里掏出那个牛皮纸袋来,放在饭桌上妈妈的面前,说:“喏,薪水发了。”
我们的目光,立刻从红烧牛舌上转移到那个纸袋上。爸爸的薪水项目繁多,加到一起一共376.56元,还是那个老行市!爸爸是荐任六级,官拜科长。
我们的家庭是最民主的。妈妈一面打开薪水袋,一面问大哥:“你说要买什么来着?”大哥一听,兴奋得满脸发光,两只大巴掌搓着:“仪器一盒,大概150块;球鞋也该买了,36块;还有……”大哥想不起来了,急得直摸脑袋,“嗯,还有,头发该理了,三块五。”
“你呢?”妈妈转向我。
“我?一支自来水笔,派克21的好了,只要90多块;天冷了学校规定做黑色外套,大概要70块;还有,学校捐款劳军,起码5块。”我一口气说完了,静候发落。
妈妈听了没说什么,她把薪水袋一倒提溜,376.56元全部倾泻出来。她做一次摊牌式的分配,一份一份数着说:“这是还肉店的,这是电灯费,这是户税,这是……”眼看薪水去了一大半,结果她还是数了3张小票给大哥:“喏,理发的钱,拿去。”又抽出一张红票子给我:“这是你的学校捐款5块。”
妈妈见我和大哥的眼睛还盯住她手里的一小沓票子,又补了一句:“剩下要买的,等下个月再说吧!”
妈妈刚要把钱票收起来,忽然看见桌旁还坐着一个默默静观的小女孩:“对了,还有你呢,你要买什么?”妈妈问小妹。
小妹不慌不忙地伸出她的一个食指来,说:“一毛钱,妈妈,抽彩去!”
妈妈笑了,一个黄铜钱立刻递到小妹的手里——今天只有小妹实现了全部愿望。
就这样,我们的好日子又过去一个。
(选自青岛出版社《爸爸的花椒糖》,有删改)
21.请对文中加点词语“抢”“小心”“赶紧”作简要赏析。(2分)
22.试揣摩妈妈分配完爸爸的工资后“我”的复杂心理。(3分)
2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妈妈”的形象。(3分)
24.文中画线部分与下面的句子都极富表现力,请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链接材料: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
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足够分量!(林海音《窃读记》)
25.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或认识。(2分)
三、作文(50分)
26.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
请以“细品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参
1. B 2.D 3.B 4.C 5. A 6.A
7.(1)长沟流月去无声 (2)俗子胸襟谁识我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1)盛世威仪 文化遗产
(2)示例一:回购流失文物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接文物回家,是乃至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它向外界强有力地宣告了我国对待流失文物的明确态度与成功回收的信心。 示例二: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无论在哪里都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明,而它们流落他乡的命运更是那段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让流失文物成为爱国主义的活教材。只求所在,不求所有,花巨资回收流失文物,得不偿失。
9.A 10.C
11.(1)跑 (2)周到 (3)极 (4)热水
12.D
13.(1)(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14.抄书之艰、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5.D
16.(1)同“避”,躲避 (2)讨厌,憎恨 (3)眼泪 (4)一起
17.A 18.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19.(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0.C
21.文中运用动词“抢”、形容词“小心”和副词“赶紧”,写“我们”对爸爸“特别殷勤”的背后,流露出“我们”对爸爸发工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愿望的急切期待;写出了人物的天真、纯朴、可爱,同时与后文各自的愿望大都没有实现形成对比,使文章更有波澜。
22.要点: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的失望;对“妈妈”勤俭持家、计划用钱的理解;对未来好日子的期待。
23.示例:①能干,会持家。如:“一文不名却能端出满桌好菜”,能根据爸爸的微薄工资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②民主。如:分配工资时征询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③富有爱心。如毫不犹豫地满足“我”学校捐款的要求。④关爱家人,疼爱儿女。如每月安排“打牙祭”,尽可能满足儿女的合理要求。⑤自信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⑥性格温顺,富有智慧。
24.这两段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文中画线句表现了“我”在爸爸发工资后天真、好奇、忐忑的心情,也表现了“我”希望实现自己愿望的迫切心情。《窃读记》中的文字写“我”能再次“窃读”时的欣喜、庆幸、满足的心情,刻画了一个因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里怯怯地“窃读”的小女孩形象。
25.示例:①要体贴理解父母(辛劳、持家不易);②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③要将父母对自己的爱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学好本领,回报家人和祖国;④要自信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26.略。
第四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歌谣(yáo) 惆怅(zhōu) 藻饰(zǎo) 信手拈来(niān)
B.渲染(xuàn) 谚语(yàn) 诘难(jié) 栩栩如生(yǔ)
C.意蕴(yùn) 暮霭(ǎi) 狡黠(xiá) 味同嚼蜡(jiáo)
D.要诀(jué) 怡情(yǐ) 颦蹙(cù)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统筹 真挚 锲合 高谈阔论
B.聪颖 意境 旷远 身凌其境
C.滞碍 附丽 海啸 轻描淡写
D.劝械 寂寥 苟安 铢两悉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球员,是永远不会取得胜利的。
B.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
C.在巴山大峡谷的罗盘顶景区,登高望远,远处峰峦起伏、若隐若现,云海如絮铺开,令人心旷神怡。
D.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倍功半。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我和经典有约会”。
B.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B.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和目标的生活,不可能精彩。
C.近来,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引发观众热议。谈起原著,严歌苓称《芳华》是她“最诚实的一本书。”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3分)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隽永的温馨。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相搀扶的一对背影; ;
。
7.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写作者要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的句子是: , , 。
(4)秋瑾的《满江红》中表明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的句子是: ? 。 ? !
(5)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表达了二十多年来作者经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之沉郁伤感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8.综合性学习。(5分)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 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 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 绿地率(百分比) | 人均绿地面积(平万米) |
2015年 | 33 | 10 |
2016年 | 35 | 12.2 |
2017年 | 39 | 15.6 |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在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0.阅读文章第③段,说一说,与传统出版业相比,网络信息具有哪些局限性。(3分)
11.文章第⑤段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的体会。(4分)
(二)
自炫更须自制
桑林峰
①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某艺术展上,一名留学生为了自拍自炫,不小心撞翻了一个展柱,结果整排展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致使价值近135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被损坏。这是自炫的代价。
②喜欢自拍自炫,喜欢自我表演、自我展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③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人们自炫表演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处在一个沟通时代,人们对外交往、社会活动增多,展示自我、炫耀自我也是一种渴求交往的心理表现。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通过自炫表达心声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们又处在一个游子的时代,很多人远离家乡在异地工作,通过自我欣赏、自我展示来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④自炫和表演彰显个人自信,调节生活味道,追求时代风尚,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些自炫和表演大伤风雅,让人很难接受。有些人喜欢搞直播,不是充满暴力,就是充满色情。有些人喜欢暴走,声势浩大,不是走僻静处,而是走大马路,不仅不听劝说,还升级“装备”对峙公共秩序。有些人喜欢旅游,到了景点,不是欣赏美景,而是爬上爬下,不惜登上“禁止之地”,甚至登上英烈雕像,为的是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⑤诸如此类的“炫”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炫时代如何自制。物质越丰裕,越需要精神的丰盈;社会越开放,越需要个性的合理表达;生活越自由,越需要良好的秩序来保障。
⑥自制的前提是自尊、自敬。自敬者,人恒敬之;自爱者,人恒爱之。社会生活是有底线的。不讲底线,只管自炫,必会让人厌恶。
⑦自制在形式上是一种自我控制,内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起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内涵式发展、庄重式表演。
⑧事实上,那些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就拿旅游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旅游是为了什么,只是把旅游当作一种跟风、一种炫耀。为什么旅游,唐朝的柳宗元早就告诉我们:“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登其高,有旷达之感;探其奥,有幽奇之得。仅把旅游当作“炫耀”,无疑丧失了旅游的情趣和意义。
⑨自制而后可以精彩、可以丰盈、可以厚重。学会自制,知道哪些能炫,哪些不能炫,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应追求的高标准,才能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喝彩。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如何才能做到自制?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3分)
1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述层次。(4分)
16.仿照下面的句式,在第④段末尾,再补充一则事例。(3分)
有些人喜欢 ,不是 ,而是 。
(三)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生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待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7.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4分)
① ;
② ;
③ 。
原因:
18.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4分)
(1)①我说4块就4块!②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
19.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3分)
20.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3分)
21.下面是选文和杨绛《老王》的结尾,都写了“我”的反省,请说说二者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材料一: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人为什么要善良》)
材料二: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三、作文(50分)
22.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功成名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参
1.C 2. C 3.D 4.C 5.D
6.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 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7.(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3)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 清光更多 (4)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8.(1)材料三 (2)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9.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
10.①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②往往只具有个人色彩(“脾气”),而不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③让人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11.举例论证。列举读四大名著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观点。
12.答题角度:①多阅读经典,不沉迷网络;②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应懂得正确取舍。
13.自炫更须自制。
14.①要自尊、自爱,有底线;②自我控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首先从反面提出“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接着从正面提出“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最后通过举旅游的例子,并引用柳宗元的名句,对此进行论证。
16.转发文章 细心地品读 只看标题,走马观花,甚至谣言也转
17.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
②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
③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
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
18.(1)示例:“就”字写出毋容置疑的语气。“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示例:“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量少,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
19.示例:我觉得不好。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换成新标题后,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
20.示例:①“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②“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香。③“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④“我所能做的最大的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良,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
21.示例:都表达了对善良的劳动者的同情和感谢,都希望关注劳动者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命运,让他们安心、体面、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都表达了平等对待他们的愿望。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