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生产厂家众多 近年来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发展迅速,生产厂家主要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系统,按产品类别生产企业分为: (1)以大庆原油为依托生产石蜡基中性油的厂家如: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大庆石化总厂、大庆石油天然气化工总厂、抚顺石油二厂、锦西石化总厂、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等。 (2)生产中间基基础油的厂家有:济南炼油厂、荆门炼油厂、兰州炼油厂、 玉门炼油厂、南阳油田炼油厂,锦西炼化总厂。 (3)生产中间基、环烷基基础油的厂家有:独山子炼油厂、 克拉玛依炼油厂、大港炼油厂、辽河油田石化总厂等 在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构马中,以大庆油为代表的石蜡基基础油占55% ̄56%,是生产内燃机油的优质原料;以油为代表的中间基基础油和环烷基基础油分别占 25% ̄30%和10% ̄15%,是生产工业用油和电器用油的优质原料。与国外相比,我国石蜡基基础油所占比例较低,而中间基基础油比例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燃机油的更新换代。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润滑油的主要生产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发展迅猛,1994年我国基础油综合产能为 305 万t/a,目前已达到441.3万t/a,增加了44.7%。由于产能增长过快,导致我国基础油产品市场过剩。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大约有24个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厂,总产能为441.3万t/a(见表1),其中中石化为143.8万t/a,占基础油总量的32.6%;中石油为297.5万t/a,占67.4%。2001年,我国基础油总产量约为290.1万t, 其中中石油为204万t,约占国内总产量的70.3%;中石化为86.1万t/a,约占国内总产量的29.7%。 尽管我国基础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球水平为2% ̄3%,但2010年需求量将不超过440万t,因此预计未来10年我国基础油产能仍将保持过剩态势。 虽然我国基础油总能力过剩,但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生产能力偏低,中粘度基础油生产能力过大。按API基础油分类来衡量,Ⅰ类基础油生产能力过大, Ⅱ类以上基础油生产能力严重不足。预计到2005年市场对加氢处理、加氢裂化等Ⅱ、Ⅲ类基础油的需求将达到总需求的15%以上,2010年将达到20% ̄30%。 三、工艺技术落后 1.传统工艺亟待改进 目前我国大部分基础油生产企业仍沿用传统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甚而油行业发展的趋势,如:减压蒸馏装置应推广高效填料,采用高真空、低炉温、窄馏分切割等技术,降低基础油挥发性,满足下一代高档润滑油的需求;溶剂精制工艺应推广N —甲基吡咯烷酮,采用多效蒸发、惰性气体气提等溶剂回收工艺及先进控制技术,提高精制效率及收率,实现节能降耗;溶剂脱蜡工艺应采用新溶剂、混合溶剂,改善蜡结晶结构,采用先进控制技术及仿真技术,降低操作费用,提高效率、收率;溶剂脱沥青装置,应继续在超临界抽提、组合工艺等新技术应用、溶剂选择、抽提塔改造、降低能耗等方面做工作,提高装置综合经济效益;对于补充精制装置,应提高加氢补充精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并应用络合脱氮等技术作补充,减少白土精制比例,以提高收率、改善环境。 2.加氢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润滑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加氢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关键。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采取引进国外和国内自主开发两种方式发展我国润滑油加氢技术,目前国内润滑油加氢技术可以归纳为4种:一是法国石油研究院(IFP)加氢处理技术;二是雪佛龙(Chevron)异构脱蜡技术;三是石油化工研究院(RIPP) 润滑油加氢处理与传统工艺组合技术;四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PRIPP)加氢处理技术。估计未来5年内我国润滑油加氢能力将达到180万t/a,将占润滑油基础油总加工能力的41%左右,具体情况见表2。 四、结论和建议 |
(1)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标准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实施关停并转, 调整企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原料油资源较好、装置较大、生产技术和管理比较先进企业的建设,形成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
(2)利用大庆原油的资源优势和现有常规基础油产能优势, 一方面加强用加氢裂化尾油生产Ⅲ类基础油的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扩大Ⅱ类润滑油基础油的产能,从而提高我国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比例,加速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更新换代。
(3)高水平、高起点地开发我国自己的润滑油加氢技术。 目前我国加氢裂化已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异构脱蜡和加氢后精制技术也已经引进。一方面我们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尽快开发出适合我国原油状况的润滑油加氢技术。
表一 我国润滑油基础生产厂家及产能 万t/a
生产厂家 产能 生产厂家 产能
中石化系统 克拉玛依炼油厂 40.0
高桥石化公司 40.0 独山子炼油厂 30.0
茂名石化公司 47.0 大庆石化总厂 25.0
燕山石化公司 25.0 抚顺石化公司 20.0
荆门石化总厂 10.0 锦西炼化总厂 22.0
济南炼油厂 10.0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 20.0
河南油田炼油厂 5.0 辽河石化总厂 30.0
金陵石化公司 1.7 大港油田化工炼油厂 6.0
江汉石化厂 0.2 玉门炼油厂 14.0
燕山石化化工三厂 1.4 南充炼油厂 1.0
杭州炼油厂 3.5 吉林江南炼油厂 4.0
小计 143.8 马岭 0.5
中石油系统 小计 297.5
兰州炼化公司 40.0
大连石化公司 45.0 合计 441.3
表二 我国已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润滑油加氢装置 万t/a
生产厂家 加工能力 投产日期 采用技术
兰州石化 40 1997年1月 法国石油研究加氢处理技术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 20 1999年10月 雪佛龙异构脱蜡技术
上海高桥石化 30 项目已启动 拟采用雪佛龙异构脱蜡技术
克拉玛依石化厂 30 2000年11月 采用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
荆门炼油厂 20 2001年8月 采用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
茂名石化 40 项目在计划中 拟采用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