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41:05
文档

2017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

防中暑安全培训高温季节,天气炎热,为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特进行此次培训。  一、中暑的类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 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处于露天作业环境下的施工人员,除了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地面、施工作业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的辐射,高温作业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推荐度:
导读防中暑安全培训高温季节,天气炎热,为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特进行此次培训。  一、中暑的类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 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处于露天作业环境下的施工人员,除了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地面、施工作业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的辐射,高温作业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防 中 暑 安 全 培 训

高温季节,天气炎热,为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特进行此次培训。 

 一、中暑的类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 

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处于露天作业环境下的施工人员,除了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地面、施工作业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的辐射,高温作业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对天热不适应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使人中暑。

 1、中暑的分类: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 

1.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性、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工作者。 

1.2、轻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间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者。 

1.3、重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挛者。 

2、中暑的症状: 

中暑是急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有以下四种类型: 

2.1、热射病:本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而体温不断增设所致。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发红,多数病例骤起昏迷。

2.2、日射病:是由于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射线直接作用于无防护的头部, 致使颅内受热而温度升高,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所引起。其症状为头晕、剧烈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亦可体温升高。 

2.3、热痉挛: 

它是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盐而发生肌痉挛。痉挛以四肢、咀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剧痛难忍,体温多正常,患者神志清醒。 

2.4、热衰竭: 

亦称为热晕厥或虚脱。发病机理还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供血不足所致,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便泌、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 

二、预防中暑的措施

1、妥善安排高温期间施工生产,合理的调整作业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C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原则上,日最高气温达到40°C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C以上,40°C以下时,在11:00至16:00不得进行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防止工人疲倦乏力、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2、严格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物资设置纯净水,保证不间断供应开水和熬制绿豆汤,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盐水,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防止工人脱水、中暑;项目部应配备人丹、十滴水等防暑必要的药品,配备医疗箱。定时足量发放给各班组及一线工人防暑药物,这些药物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3、在夏季应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应积极排查落实,凡患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开展防暑降温措施教育,对高温作业施工人员加强防暑和中署急救的宣传教育。

5、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避免因食物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同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应急处置

1、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者应急处置措施 

1.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1.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的头部、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1.3服用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丸或涂擦清凉油 

1.4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暂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2、重度中暑者处置措施 

2.1将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做简单的降温处理,并立即送至就近医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

2.3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暂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3、注意事项 

3.1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3.2不要给中暑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其它病症。

3.3发生中暑时,应尽快将中暑病人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3.4 中暑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

3.5 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中暑药品。

   2017-5-19

安全教育签到表

单位:    时间:

序号姓名序号姓名序号姓名
11937
22038
32139
42240
52341
62442
72543
82644
92745
102846
112947
123048
133149
143250
153351
163452
173553
183654

文档

2017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

防中暑安全培训高温季节,天气炎热,为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特进行此次培训。  一、中暑的类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 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处于露天作业环境下的施工人员,除了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地面、施工作业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的辐射,高温作业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