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推拿学 发展源流 作用原理 拔罐 针灸推拿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医术。推拿起源,可能萌于人类的自我防护本能。原始社会人类在繁重而艰苦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损伤和病痛,会不自觉地用手抚摸伤痛局部及其周围部位。当这种抚摸使疼痛减轻后,有思维的原始人就从体会中积累了经验,由自发的本能发展到自觉的医疗行为,再经过不断的总结、提高,就成为一门古代的推拿医术。
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属于中医外治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通过手法的作用,可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活血化瘀、疏筋通络、理筋整复。
一、调整阴阳:人体内部的一切矛盾斗争与变化均可以阴阳概括,气血不和,营卫失调等病理变化均属于阴阳失调的范畴,阴阳的失调是疾病的内在根本,贯穿于一切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推拿要以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种调整阴阳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经络、气血而起作用的,因为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和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再通过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组成了整体的联系,推拿手法作用于局部,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并通过气血、经络影响到脏器及其它部位。
二、补虚泻实:对某一组织来说,弱刺激能活跃、兴奋其生理功能,强刺激能抑制其生理功能。在临床上,对脾胃虚的患者,治疗时,在脾俞、胃俞、中腔、气海等穴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进行较长时间的有节律的刺激,可取得好的疗效;胃肠痉挛患者,则在其背部相应的俞穴,用点、按等较强的手法作短时间刺激,痉挛即可缓解。可见,推拿虽无直接补、泻物质进入体内,但从本质上看依靠手法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刺激,可起到促进机体功能或抑制其亢进的作用。当然手法的轻重,因各人的体质、接受手法的部位,接受刺激的阈值而异。
三、活血化瘀:瘀血是因血行失度而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一种病理产物,而这一产物在机体内又会成的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推拿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法消除瘀血。
1、促进血液流通现代医学研究已表明微循环障碍是形成瘀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血液中物质的交换是在微循环过程中完成的,故推拿对微循环中血液流通的促进意义重大,这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一个方面。
2、改善血液的流变:瘀血与血液的流变有很大的关系,血液的粘稠度越高,越不容易流动,血液的粘稠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血液流动速度有关,血液流速越快,粘稠度越低,流速越慢,粘稠性越高,当流速减低到一定程度时,血液就会聚集、凝固。而推拿通过手法挤压的作用,可以提高流速,改善血液的流变。
3、降低了血流阻力:血流阻力是血液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小血管管径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流体力学计算,血管的阻力与管径的四次方成的反比,因此,即使血管管径的微小变化,亦可较大幅度地降低血液流通的阻力,推拿手法的直接作用,可以松弛血管的平滑肌,扩大管径。
4、 改善心功能:心脏有节律的博动是形成血液循环的主要因素,心脏每博输出量是衡量循环功能的主要标志,通过适当部位的推拿,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5、促进微循环的建立:在机体中,微细而呈网状管道的血管称为血管网,其中的血液循环称之为微循环, 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在推拿前后有人进行了对比,发现推拿局部毛细血管的开放量增加。由于有新的血管网的建立,推拿组断裂跟腱的修复还较未推拿组快。
四、 疏筋通络:肌肉的收缩,紧张直至痉挛,经络不通,局部麻木不仁,疼痛是推拿临床的常见症状。推拿可以通过疏筋通络,消除上述症状,以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推拿可通过运动关节类手法拉长受损的肌肉,从而消除肌紧张、痉挛。
推拿还可起到镇静、镇痛作用,缓解疼痛导致的肌紧张、痉挛,达到舒筋通络的作用。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汉族民间使用很久了。不同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
1. 负压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2.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 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针灸推拿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推拿方式。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针灸的用途很广,对于许多的呼吸系统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科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等都能有效的治疗。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此外,针灸还有减肥和保鲜动物的作用。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医术。同时,推拿又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对于生活水平日益上涨的我们,推拿的作用已不再是止痛治病那么简单表面了。拔罐推拿,针灸推拿,刮痧推拿,每一个小的方面多会扩展成大的用途,只要人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专研,推拿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多,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会越来越高。
中医推拿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处,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我们常常讲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就是推和拿它是两个不同的手法,推是做单一方向的运动,不做来回运动,擦法是做来回运动,这就是我们推拿按摩当中的一种区别,那么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十六个字,四句话“推,拿,按、摩,揉、擦、滚、搓,理、分、点、弹,摇、搬、抖、拍”。
推拿属中医外治范畴,按摩师通过“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而这种功是按摩师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运用各种手法技巧,所做的有用的功,它可以起到纠正解剖位置的作用。这种功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内,从而改变与其有关的系统机能,达到对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效果。
在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古人还发现,人体一旦有病痛时,会在体表的某些部位或某些点上出现酸胀或冷热的现象,而当时推拿刺激这些部位或点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及治疗作用,同时这些部位或点还会产生酸、胀、麻、热等感应,这种感应往往会循着人体的经络扩散到人体的脏腑或其它组织器官,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功效。
由于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及脏腑,外达四肢、皮肤九窍,分布于全身,所以中医学认为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许多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推拿手法中又分为补法和泻法。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手法的正确运用。顺时针的方向是补,反时针是泻,这是一个理论。另外一个呢,重手法为泻、轻手法是补,比如说这个患者是腰痛,要是从下面往上(按摩)那么是泻、是泻法,那么从上往下擦,这是补法,我们中医所讲的体质壮实的患者,我们就用重的手法比较好一点,瘦弱的、体弱的患者,老年患者,我们用轻手法
推拿的作用很多
(1)疏通经络。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2)调和气血。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可防治心血管疾病。(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但是按摩也有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数千年来,推拿医学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优越性时,推拿这一传统的不药而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