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12级电信一班 学号 1208410008 姓名 刘超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历届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涌现出的大量问题还有待更好的解决。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出现“劳动荒”,大量的土地需要人力去种植,而纯农民数量的减少让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当农产品丰收时销路又成为最关注的问题......农民们有这样一个心愿:怎样才能建设好农村,让我们的生活更好?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和同学们去了老洲镇对美好乡村建设进行实地调查。
1、安庆市老洲镇简介
1、老洲镇位于安庆市枞阳县最东部,辖19个行政村,3个村民组,共19315户,总计约8万人;镇域面积约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660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岸线资源丰富。
2. 201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4.1亿元,增长20%;农业总产值达到2.27亿元,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210万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0%。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二、全镇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与突出问题
1.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低,认同感缺乏、参与感不强、农村生产力低下
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途径,主要来之于广播、电视以及亲朋好友的聊天耳闻。对具体内容,目标、要求,七成以上表示“有点了解”和 “不了解”,表示“很了解”的村民寥寥无几;所谓“有点了解”,也仅限于新农村建设可以解决农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经济问题;六成以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行为,完全依靠的力量,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选择、产业规划针对性差
调查结果显示,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规划设计不科学,要素少布局不合理;合作组织覆盖面小,部分运作不规范;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不到位”和“产业不突出”等问题严重突出;我们所调查的村,人口多、土地多,集体产业和乡镇企业欠发达,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及劳动力是该村的最大资源。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规模化农业,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应该是其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产业规划的首要考虑的、科学的目标选择,事实上是村里没有规划,农民一头雾水。
3、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偏少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实现大变革的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社会资源投入,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理论上讲,主要力量还要依靠农村和农民自己。调查显示: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难以发挥大的作用。资金缺乏是导致人才缺乏的首要原因之一,所以普遍存在规划设计、农技人员匮乏的现象,极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资金缺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在集中建设安置点时,常常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影响到建设进度。
4、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
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5、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农村示范点中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3、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议
1、农民知识化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就发展生产而言,产业规划应以发展规模农业、精品农业、有计划组织劳务输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跳出就农业发展农、就农村致富农民的思维定势,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产业的有序快速转移,以实现农村产业化。
3、村子文明化
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新农村。
4、社会保障化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5、管理民主化
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立项、资金使用、成果验收、事前审查、事中事后监督等工作,要建立针对性的、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访谈记录:
一、与村里一位老爷爷
我:爷爷,身体还好吧?
爷爷:呵呵,我身体还行。
我:每次回家村里都有变化,村里发展真快啊!
爷爷:现在不是在搞新农村建设吗。村里楼房就建起来了,公路也修到家门口,什么都方便了。
我:嗯,是的,今年暑假回家感触很淡,尤其是看到那个新“环卫桶”。
爷爷:现在大家都讲卫生,乱扔垃圾的人少了,多亏了投资买了新垃圾桶啊!
我:爷爷,村里有发生过偷窃、打架的事吗?
爷爷:以前有,近些年少了,村里人都和睦相处,而且许多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就老人和小孩子,相处得都很融洽,怎么会打架呢?
我:呵呵。您要保重身体!再见爷爷!
2、与一位刚搬进新房子的叔叔
我:叔叔,您好!我是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美好农村建设的课题调查,方便向您咨询一些事情吗?
叔叔:可以啊!你有什么就直接问吧!
我:谢谢!我听说您是上周才搬进新房子的吧?
叔叔:是的,之前在搞装修。
我:嗯,这套房子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叔叔:那是当然,这套房子不包括装修就花了24万,再加上装修、买家具、买电器的费用就有30万多了。可以说是花了我的全部积蓄。
我:可是搬进新房子,心里应该是非常高兴的吧?
叔叔:现在房子在公路边,交通、购物等都很方便,心里当然非常高兴了。
我:呵呵,那您还有什么不是很满意的地方吗?
叔叔:有啊!因为房子在马路边,时常有车经过,有点影响休息。
我:这也是个问题。谢谢叔叔,我就这么多问题了,谢谢叔叔。
叔叔:不用!
我对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的感想:
此次活动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村子里的人也变得更加文明、有礼貌,特别是看到那新环卫桶,给我很大触动。现在村里还继续进行着新农村建设,相信村子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我很庆幸参加了此次调研,它让我认识到很多,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村子的热爱,做完调查,我相信学的越多,未来就会更有能力为家乡和村里的村民装饰出最漂亮的家。
参考文献:
http://wenk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