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电气设备在发生局部放电的过程中,将产生电磁波,电磁波首先传到金属外壳的内表面,然后从金属箱体的内表面通过箱体的连接处或绝缘衬垫等处传播出去,同时产生一个暂态对地电压(TEV)信号,通过设备的金属箱体外表面而传到地下去(如下图所示)。
图一 原 理 图
这种(TEV)信号的大小与局部放电的激烈程度及放电点的远近有直接关系。可以利用专门的耦合探测器进行检测。这样相应地产生了一门在外部检测不同型号、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绝缘状况的先进技术。为了简单明了,我们用相对的读数(dB),来描述局部放电活动程度。通过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TEV)信号,不仅可以对运行中的开关柜内的设备局部放电状况进行定量测试,又可通过同一放电源到不同位置的时间差异来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同时还可以对现场的开关设备的局部放电状况进行在线监测。
二、判断方法
(1)比较法
由于测量局部放电产生的暂态对地电压(TEV)信号是一种相对的测量方法,在刚开始使用此系列仪器时需对所有的待试设备做一次普测,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供设备今后的分析比较用,对某一设备的测试结果可以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法。
● 横向比较
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对同类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当同类型的某一设备个体的测试结果比其它同类设备的测试果均大时,就可以此设备存在缺陷的可能性,表一为某组10kV XLPE测试结果:
表一
电缆头1 | 电缆头2 | 电缆头3 | 电缆头4 | 电缆头5 | 电缆头6 | 电缆头7 | 电缆头8 | |
dB | 13 | 12 | 14 | 16 | 13 | 50 | 14 | 13 |
●纵向比较
所谓纵向比较,就是对同一设备不同时间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比较分析得出设备的运行状况,表二是某10kV电流互感器所对应隔室的在不同时间内的测试结果:
表二
第一个月 | 第二个月 | 第三个月 | 第四个月 | 第五个月 | 第六个月 | 第七个月 | 第八个月 | 第九个月 | 第十个月 | |
dB | 0 | 0 | 15 | 20 | 25 | 27 | 29 | 32 | 35 | 50 |
(2)绘制曲线法
因现场干扰在所有设备上作用的一致性,我们也可以通过快速地对开关室内的所有开关柜进行测试,然后记录测试结果,将其绘制成曲线图,若曲线图平缓(如图五),说明开关柜内不存在明显的放电现象,若曲线在某个开关柜处的曲线突出(如图六),说明此开关柜存在一定的放电现象,需用缩短现场测试的周期。
图 四
图 五
(3)参考经验判据
局部放电测试仪(小型TEV)的主要优点是重量轻,使用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开关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局部放电测试仪(小型TEV)的测量结果用来决定是否要用其它方法进行验证。参考国外及国内其它地方的使用判据(如我司与北京上海等局共同编写的测试导则),局部放电测试仪(小型TEV)的测量结果推断如下表:
背景值 | 检测值(p) | 判断 | 所需采取的措施 |
0~10dB | P≤15 dB | 未发现明显的放电现象 | 每1个月测试一次。 |
15<P≤30 dB | 检测到一定程度的放电现象 | 缩短检测周期,有条件的做相关的检查。 | |
30<P≤40 dB | 检测到较强的放电现象 | 跟踪测试,跟踪测试,有条件的做相关的检查。 | |
P>40 | 检测到强烈的放电现象 | 与常规预试方法相比较。 | |
10~20dB | P≤20 dB | 未发现明显的放电现象 | 每1个月测试一次。 |
25<P≤30 dB | 检测到一定程度的放电现象 | 缩短检测周期,有条件的做相关的检查。 | |
30<P≤40 dB | 检测到较强的放电现象 | 跟踪测试,跟踪测试,有条件的做相关的检查。 | |
P>40 dB | 检测到强烈的放电现象 | 与常规预试方法相比较。 | |
>20 dB | P>20 dB | 现场设备可能存在较大的放电现象。 | 用方法(2)进行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最大值点。 |
1)横向比较,相邻设备之间的比较。结合背景值,将目标柜与相邻柜比较,看是否有突变数据。
2)纵向比较,同一设备时间上的比较。翻查2008年的测试数据,看数据有否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