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42:30
文档

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1   系统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持续增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严峻的突发事件及灾害威胁,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始就明确地提出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服务是当前的大趋势,整合
推荐度:
导读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1   系统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持续增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严峻的突发事件及灾害威胁,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始就明确地提出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服务是当前的大趋势,整合
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1   系统概述

1.1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持续增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严峻的突发事件及灾害威胁,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始就明确地提出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服务是当前的大趋势,整合相关资源,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等突发紧急事件,第一时间应对突发紧急事件、实现快速反应、减少损失的目标。

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即是解决目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如何有效获得、传输、处理的问题;如何形成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效、快速、准确应对策略问题;如何及时的将正确的决策方案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实施单位及个人,实现联动应急的问题而建设。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建设应用顺应了国家发展的要求,系统建设大大提升了整体的办公效率,应急办各单位以及其他、、消防、交通、医疗等单位互联互通、实现联合指挥、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等应用,大大的缩短了行政单位应对紧急事件的反应时间,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极大提升了的整体工作效率。指挥系统的建设从时间、空间、效率等各个角度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好处,对及时的处理应急事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2 设计原则

指挥中心智能化建设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最新的处理技术,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业务应用,以安全性、高效性、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为原则进行设计,实现指挥中心的本次建设的智能化控制、集中化管理、高效性办公的目标。

1.2.1 安全性

系统在进行前期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建立无人机房、实现网络物理隔离、操作人员分级分权限管理,保证对视频数据信息共享的安全性管理应用,严格实行操作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视频传输网络的建设符合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2.2 高效性

系统在设计时考虑指挥中心的日常办公应用,在实现网络物理隔离的前提下建设坐席控制区进行信息的推送共享,摆脱传统的信息交互模式,提高协同办公效率;另一方面不同部门工作人员对大屏上显示区域进行分区域管理,操作人员可在任意位置,通过简单的控制切换即可实现上屏信号的管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1.2.3 合理性

指挥中心的系统合理性设计主要考虑信号采集应用、信号控制应用、信号显示应用等3个方面的设计合理性。为了保证整个系统从设备配置到系统构成的合理性,考虑实际项目应用的设计要求,满足数据中心和服务器中心在使用中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支持对视频监控的管理应用。

1.2.4 先进性

当前,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当前的最新技术,同时设计能在系统中不断溶入新技术,使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系统设计中,对所有设备和相应软件的设计中,选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和系统,从而在保持传统系统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彻底解决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控制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

1.2.5 实用性

本项目的建设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满足指挥中心监、控、查、管、用的基本要求,同时满足可视化席位协同应用,硬件和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使用方便、图像清晰;采用统一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能互联互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

1.3 设计依据

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DB33/T334-200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200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479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4943-2001);

《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

《外壳防护等级》(GB 4208-200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254-1998);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20815-200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2   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2.1.1 协同办公、高效运作

建设KVM坐席融合交互平台,实现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交互、提升办公效率。

系统指挥中心大厅中设置指挥长席位、代班长席、各委办席、应急联动席等席位,在重大突发事件/活动安保过程中,坐席系统需要实现指挥长席、代班长席、各委办席、应急联动席需要实现席位之间的互相交互,能够推送相关业务、视频资源信息、以保证各部门高效协同办公。同时能够实现坐席画面推送上屏的应用需求。

2.1.2 互联互通、统一协调

整体系统建设需要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纵向对上可与应急平台进行对接、对下可与下辖地市(县)应急平台进行对接;横向可同专业应急平台(消防、、、医疗、人防等)进行对接,利用专业部门监测网络,对突发公共事件隐患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掌握重大危险源;系统需要有整合全省各类应急信息与应急资源的能力,具备完善的业务系统。

2.1.3 资源整合、统一采集

整合视频监控平台、视频会议平台、高分可视化业务平台、业务主机以及本地桌面信息资源,实现视频资源的集中采集、统一接入、综合管控。打破原始各系立管控给整体控制带来的不便。

2.1.4 可视管控、一键上屏

建设可视化智能管控、调度系统,实现一键化信号上屏应用效果,为便捷化的调度控制提供便利环境。

指挥中心不管是日常值班、视频会议、还是突发应急事件,作为控制枢纽,需要任意调用所有的视频信息。可视化、智能化、一键式管控的管控调度系统必须纳入整体系统建设中去。

2.1.5 集成中控、便捷管控

建成集成中控平台、整合视频、音频以及环境设备(摄像机云台、灯光、窗帘、大屏开关等)控制系统,打造便捷化的控制环境。

整体系统建设中包含视频调度控制、音频调度控制、以及环境设备控制等控制要素。各控制系统相对、单独控制相对繁琐,整体系统建设需要整合控制系统,将视频、音频、环境设备控制集中实现可视化智能管控。为控制人员的便捷化管控提供便利环境。

2.1.6 高清接入、无缝切换

随着高清视频资源的普及应用,原始模拟、标清信号已无法满足高清显示的应用目标。在重大合成作战/活动保障过程中模拟、标清信号在大篇幅展示过程中受其分辨率影响会特别模糊,严重影响了决策者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判断。建成后的系统需要实现信号的高清接入、无缝切换、高清显示。为辅助领导决策提供一个高清、可视化、精准投放的显控平台。

2.1.7 多用户、权限管控

建成系统需要实现多用户、精确的权限管控功能。

系统接入信号规模庞大、各业务部门多、信号源数量多。系统需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控制人员分配精确的控制权限、使各工作人员的权限可精确到每一路信号源以及每一块显示单元。保障数据安全、提升各部门高效运行管理水平。

2.1.8 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指挥中心作为核心指挥枢纽,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要考虑信息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整体系统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便捷的维护。应急指挥平台作为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处理平台,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严重影响处理应急事件的速度,所以系统必须保证稳定安全、便捷维护。

2.2 建设内容

2.2.1 视音频综合处理系统

建成视音频综合处理系统。将系统内所有视音频资源实现统一、综合接入管理;实现一体化、一平台综合处理。

2.2.2 坐席融合交互系统

指挥中心建设一套坐席融合交互系统,坐席融合交互系统各区域合理划分各部门工作区域。将所有坐席主机统一放置机房,保障数据安全,减轻散热、噪音问题,同时简化操作台,提升办公环境。各工作坐席之间可实现深度交互、推送业务;同时坐席同大屏实现深度交互,可将本地桌面一键推屏显示。整体实现协同办公、融合共享应用。

2.2.3 可视化智能调度系统

建成可视化智能调度系统。将系统内视频控制、音频控制、环境控制整合在一套可视化智能调度平台中,实现全面可视化综合管控。为后台调度控制人员提供直观、准确、快速的调度管控环境,实现一体化、一平台、一键式管控。

 

2.3 系统总体拓扑

     

                      

系统总体拓

 

2.4 系统说明

指挥中心显控系统建设整体实现立足当前、预留扩展;全维贯通、体系建设;功能完备、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稳定安全;辅助决策、统一部署的建设目标。整套显控系统解决方案从信号源的采集到信号的处理到信号的高清展示再到信号的可视化调度管控,整体系统贴合实际业务应用进行设计。实现便捷化的管控调度;实现信号的采集、研判一体化运作、智能化管理等功能应用。为最高指挥人员的科学决策提供便利环境。

2.4.1 可视化显控系统

系统接入:

整合接入资源,将视频监控平台、视频会议平台、高分可视化业务平台、业务主机以及本地桌面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统一接入、综合管控。突破原始状态下各系立管理在调度控制以及资源共享方面的局限。

系统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可兼容接入多种信号类型(DVI、VGA、HDMI、CVBS、SDI、IP、光纤以及超高分4K等信号),实现所有音视频资源的兼容、集中统一接入管控。

系统输出:

此次系统建设输出显示单元主要由指挥大厅LED大屏组成。所有接入信号(视频监控平台、视频会议平台、高分可视化业务平台、业务主机以及本地桌面信息资源)可实时、多样展示在每个显示单元,实现拼接、漫游、缩放、叠加以及预案轮训管理等多样的日常展示应用。

同时,可根据不同场景应用(会议、指挥、监控等)设计1-1-1、4-1-4、9-1-9等多种灵活可变的布局模式。

2.4.2 智能管控系统

指挥中心作为核心指挥枢纽,需要具备强大的指挥调度能力,可视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极大提升控制人员的准确、精准、快速调度水平,为整体高效运行提供便利环境。

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

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可部署在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指挥中心操作人员可以对所有接入信号源进行软件界面的可视化智能管控操作,实现准确、直观的管理应用,为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提供可视化的办公环境。

可视化智能软件可实时预监所有接入信号源画面,同时可实时回显大屏整体画面,为操作人员的精准、直观、快速调度控制提供便利。

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可实现对接入信号源进行编组管理,方便工作人员实时、快速调用不同区域信号资源;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可设置不同场景的预案,同时可设置预案自动轮巡切换,为日常监控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集成控制模块,突破了原始状态下各系统需要单独控制耗时耗力的局限,通过一套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即可实现对视频切换、音频切换、环境设备的集中控制,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人工单独控制带来的风险,为指挥中心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便利。

权限管控:

整体系统接入庞大的业务资源,系统针对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划分精确的控制权限。系统权限划分可精确到每一路接入业务信号源、显示大屏也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为每个业务部门划分出不同的工作区域,保证各部门整体高效、协同运行。

2.4.3 坐席协同系统

指挥中心建设坐席融合交互系统。所有业务主机统一放置机房、做统一、集中运维管理;所有固定坐席可在权限范围内灵活调用后台任意一台业务主机,实现灵活的数据调用;所有固定工作席位业务桌面可在权限范围内相互推送,增强坐席交互能力,提升协同办公效率;所有固定工作席位可将本地业务画面一键推送至大屏显示,实现坐席与大屏的深度交互。

系统特点:

1.1.  人机分离;

解决指挥中心众多业务主机同时使用散热、噪音、辐射、数据安全问题。实现了控制人员与业务主机之间的物理隔离。所有业务主机统一放置在机房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系统业务数据的安全、不被窃取、盗用。

1.2.  协同推送;

可实现值班长坐席视频图像资源实时推送到各办公席位,值班长席位视频图像资源直接推送上大屏;各工作席位之间也可设置相应的互相推送权限,同时也可根据需求设置直接推送上大屏显示。协同推送大大增加了坐席之间的相互交互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各席位之间协同办公能力。

1.3.  一机多屏;

实现接警系统、调度系统、GIS系统等业务系统同时、多屏展现在操作人员面前;突破了原始状态下一机一屏需要来回切换,无法同时获取几个业务系统实时资料的局限。同时一机三屏使用一套键鼠即可实时控制操作 3台显示器,大大简化了操作台硬件设备数量,保证操作台整洁,减少空间占用。为系统高效办公提供便利条件。

1.4.  一人多机;

实现坐席人员通过自己的一套显示控制系统即可实现对多台不同的业务主机进行访问、控制、调用。突破了原始状态下控制人员需要更换到不同的坐席去控制相应的业务主机,大大的增强了人机交互能力,为高效办公提供便利环境。

坐席融合交互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推进了业务办公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高效的系统办公系统,为实现指挥中心业务办公决策系统统一指挥、统一决策、科学部署、快速响应提供便利条件。

2.4.4 功能特点

   2.4.4.1  模块化设计

系统可视化智能管控软件集成大屏管理、实时浏览、集成中控等模块,将指挥中心所有控制系统集成于一身。(各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配)

解决了调度中心音频、视频、环境设备可视化便捷控制切换的问题,为指挥中心的便捷化管控带来极大的便利。

   2.4.4.2  自定义操作界面

用户可根据实际应用习惯自定义编辑操作界面。

   2.4.4.3  可视化控制

全面可视化控制,为工作人员快捷、精确、准确调用信号提供便利环境。系统可视化软件可实时预监所有接入信号源画面,同时可回显大屏整个画面。操作人员只需简单的拖动信号源即可实现信号的控制切换。同时系统可提前设置预案管理,通过直接切换预案实现信号切换。可视化软件的应用可保证控制人员快速、准确、精确的实现信号源的实时调用。

支持可视化触控操作,包括大屏管理、控制等功能,采用“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控制方式,帮助用户快速、精准地调用、显示、控制音视频信号源与中控设备。

   2.4.4.4  实时浏览

支持调用实时视频进行浏览,可以通过直接拖拉指定设备、指定通道到相应的显示窗口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图像的显示、缩放、本地抓拍和本地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支持多种窗口布置,通过点击操作快速切换。

   2.4.4.5  中控管理

整合控制系统,解决音频、环境设备控制问题。

系统可视化软件集成中控模块,将视频、音频、环境设备的控制集中于一体,摆脱了传统方式下视频、音频、环境设备需要单独的控制系统给工作人员带来繁琐的控制。可视化的中控管理界面采用人性化的界面设计,能极大的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管理工作。

可集成控制功能,自定义生成定制化中控界面,实现对环境内的灯光,窗帘,音量大小等直接进行控制并进行状态反馈显示,免去了用户在多套软件中繁琐的来回切换过程,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定制化。

   2.4.4.6  大屏条幅

系统可实现与北斗时钟系统对接,读取精确的作战天文时间。在大屏条幅中显示欢迎标语、本地时间、北斗作战时间等信息。同时支持对条幅进行背景色、字体、位置、时钟格式等自定义设置;可设置条幅预案,保存及调用已配置好的大屏条幅;

3   系统特点

3.1 显示特点

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体化的监、管、控应用,只需通过客户端、移动端软件即可实现信号的调用、切换、拼接、漫游、叠加、中控管理等应用。系统可以允许多个操作人员同时操作,所有界面同步刷新,提供友好而简捷的人机操作界面,操作简单,便捷,可快速掌握,工作人员可快捷、直观的对显示墙的信号进行操控。

3.1.1 灵活显示

拼接屏幕上可实现多信号画面的信号窗口叠加、任意缩放、漫游、画面分割等功能。

(1)任意布局: 根据屏幕规模及显示需求,可任意对信号窗口做布局规划

(2)全屏显示: 全屏显示一个完整画面

(3)单屏4窗:单个显示屏可以显示4个不同信号源

(4)信号缩放:所有接入信号源以任意大小缩小、放大显示

(5)信号叠加:不同信号可叠加显示

3.1.2 滚动字符

高清动态滚动字幕功能,用户可自定义滚动文字的内容、方向、速度和样式,可进行标语口号、通知消息发布。硬件内置功能,无需额外软件或硬件即可实现。

3.1.3 信号预监

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可对所有输入信号进行实时预监。支持单路信号大画面预监以及多路信号小画面预监两种模式。操作员可以在将信号源内容显示在大屏上之前提前进行预览,防止显示错误的内容造成负面影响。

3.1.4 大屏回显

支持实时回显大屏的显示画面,包括上位机软件回显以及本地显示器回显两种方式。可以让无法观看到大屏显示的操作员实时观察到大屏显示状态,给操作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本地回显图像品质能够达到60帧/秒。

同时支持回显信号编码输出,远端用户可通过解码设备或软件在网络中的任意显示设备上观看回显信号。

3.1.5 无缝切换

淳中对信号切换时的黑场现象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黑场是由于硬件架构及代码优化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基于FPGA硬件架构和优异的总线处理技术,并基于芯片性能对硬件代码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得芯片能够发挥到最优性能,实现对高清信号的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切换。

3.1.6 裁剪放大

设备不仅支持对模拟视频信号的去黑边,而且支持对所有高分辨率数字信号的去边、裁切功能,使得对画面的控制方法更加丰富多样,可以完美解决前端信号(尤其是非标准的摄像头输出信号)产生的黑边问题。而且通过对图像进行裁减可实现图像的局部放大功能,经过倍线处理的画面可无损显示在通道的任意位置。该功能可协助用户高效率地查看图像中的重点区域信息,使得系统更加高效运作。

3.1.7 预案场景

大屏信号的每种排列组合方式均可保存为一个场景存储在设备内部,目前支持每个屏组32个场景的设备本地存储和不数量的场景读取调用。支持场景的单组屏调取以及全局调取两种模式。支持场景自动定时轮巡,可以选择每个场景是否参与自动轮巡,方便监控领域常见的“值班自动巡检”应用。

3.1.8 多类信号

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以及综合信号处理器支持的视频信号输入种类有:DVI/VGA/YPbPr/HDMI/SDI/CVBS/HDBaseT /光纤,同时支持超高分辨率Dual-link DVI、DisplayPort、HDMI1.4等 4K信号输入,整体分辨率可根据现场显示单元实际情况达到“点对点”的清晰度。

对于接入设备的每一路音频信号,都配备音频接口,后端输出可接入音响调音台等音频播放设备,实现音视频同步传输切换。

3.1.9 EDID编辑

支持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识别数据)的读取、修改、自定义,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对大屏显示设备的兼容性。

此项功能使得设备输出信号可以根据实际屏幕需要自定义输出分辨率,避免出现信号拉伸变形等异常显示,并可实现信号点对点的精确显示,适应各种常规以及非常规的应用场合。

3.1.10高分底图

设备内置Flash存储空间,可存储多张超高分辨率静态“点对点”底图,可通过客户端软件进行高分辨率底图的上传、上屏显示、切换等管理操作。

3.1.11支持高分

支持超高分辨率Dual-linkDVI、DisplayPort、HDMI等 4K信号输入,单通道最高分辨率可达4K×4K。为客户实现高清、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实现震撼的视听感受

3.1.1260fps无丢帧

对于接入设备的每一路视频信号,都能实现真正的60帧图像处理,真正实现全同步不丢帧画面处理。不会出现图像卡顿、跳动、不平滑、多个输入之间不同步的问题。

 

3.2 控制特点

3.2.1 OSD鼠标

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创新性的添加了OSD鼠标功能,无需控制软件可直接对大屏进行操作,机箱本身自带USB控制接口,可直接通过鼠标操作调整信号位置、大小,进行开关窗口切换信号等操作,方便快捷。

3.2.2 信号源直控

很多情况下,用户都需要对显示在大屏上的图像信号源进行“直接控制”。而传统拼接显示方案想要实现此功能还需外加KVM设备,拼接控制器可选配KM模块,通过鼠标可直接操控信号源显示内容,实现一体化的综合控制。

 

3.2.3 多屏控制

分辨率实时全兼容技术(Resolution Real-time TotalAdaptation),即同时可以支持多组不同分辨率的大屏幕。支持将所有输出通道划分到4个的显示屏工作组中,每个工作组的大屏幕可以自定义与其他组不同的输出分辨率。客户可以根据现场装修环境对显示屏进行任意组合,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工程施工以及日常管理和应用。

 

3.2.4 多用户

采用C/S架构,处理器可支持多个用户同时登陆,其中1个为管理员用户,可为其他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多用户可在自己的权限内对处理器同时进行控制,实现了多个操作员可在不同位置同时对处理器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操作控制的便利性。

PC端控制软件可以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级别,定义不同的允许操作、操作,实现对操作人员权限的技术层面的管理。

3.3 席位协同

席位协同至少具备如下场景:席位跨多平台实时操作(跨屏操作)、席位与大屏信息协同抓送(协同推送)、席位全适应数据调用(数据调用)、席位一人多机(一人多机)、席位队列管理(队列)、数据一机多屏(一机多屏)、席位协作权限管理(权限管理)、席位协作分组管理(分组管理)、席位数据轮巡监控(轮巡监控)、数据运行管理(运行管理),要求以席位协作为应用主题,具备相应的席位协同应用。

3.3.1 协同推送

指挥中心的控制指挥席可通过组合热键的方式对信号进行推送,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将信号推送给部门内部、其他部门人员,指挥长席的各个领导可以将重要信息推送到拼接大屏进行显示,便于指挥者进行全面和正确的分析判断;同时,席位人员也可使用本地键盘热键的方式,对原定数据信息进行一键抓取至本地席位显示器的效果。

3.3.2 一人多机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实现一套键盘鼠标对不小于8个使用显示器拥有绝对操控权,以确保席位桌面环境的简洁,减少对席位人员的影响,确保与指挥中心参与的各方开展高效协作的效果。

3.3.3 数据调用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实现各级别席位人员、各区域座席人员调用不同数据的操作系统、不同分辨率、不同接口数据源等不同数据类型的信息。

3.3.4 一机多屏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实现席位人员使用本地显示器操作数据的同时,其数据也可以在大屏或其他席位显示终端互动显示,实现一机多屏的效果。

3.3.5 权限管理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实现拥有更高管理权限的领导席位或总指挥席位,通过权限管理界面设定,将所有的操控权限进行回收,由领导或总指挥进行统一操作、部署,确保在统一处置意图下的合成作战指挥能够发挥多警种整体作战的效果。

3.3.6 跨屏操作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实现席位人员无须配置任何外置按键的情况下,键盘鼠标的操作可以从一个显示器(如图侦应用分析系统)向显示器(如PGIS)平滑操控,且保持极高的通畅感,同时,席位人员对需要操作的数据信息进行键盘鼠标实时操作的效果。

3.3.7 分组管理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按照既定的合成作战指挥体系和合成处置流程,通过席位协作分组管理界面设定,为各警种人员的席位分配对应的操控、调用权限,以确保协同流程的通畅和系统的控制安全。

3.3.8 轮巡监控

系统通过席位协作技术和设计手段建设本场景,实现席位人员使用本地一套键盘的热键,一键实现数据轮巡监控,并实现一键存储多种轮巡应用模式。

文档

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某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1   系统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持续增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严峻的突发事件及灾害威胁,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始就明确地提出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服务是当前的大趋势,整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