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有:1.
1. 下列文献中,属于国别体杂史的是 ( )
A.《春秋》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正确答案:B
解析:《春秋》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
2. 《张中丞传后叙》讲述了“睢阳保卫战”的故事,同属文中英雄人物的是 ( )
A.张巡、许远、贺兰进明
B.张巡、许远、张籍
C.许远、南霁云、张籍
D.张巡、许远、南霁云
正确答案:D
解析:《张中丞传后叙》讲述的“睢阳保卫战”中的英雄人物有张巡、许远、南霁云,贺兰进明在此役中未对巡、远二人施以援手,其非作者所认为的英雄。
3. 下列诗人中,诗风苍凉悲壮的是【 】
A.曹操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曹操诗歌风格。曹操的诗歌受乐府民歌影响颇深,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情感深厚,风格苍凉悲壮。
4. “天下为公”“狡兔三窟”两个成语依次出自【 】
A.《礼记.大同》《冯谖客孟尝君》
B.《季氏将伐颛臾》《李将军列传》
C.《冯谖客孟尝君》《季氏将伐颛臾》
D.《李将军列传》《礼记.大同》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出处。天下为公出自《礼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狡兔三窟出自《冯谖客孟尝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5. “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的时代是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正确答案:C
6. 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D.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正确答案:B
7. 下列划线句子的翻泽错误的是 ( )
A.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先生不羞:你不因受到怠慢而感到羞辱。
B.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度不中不发:估计射不中就不放箭。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成败之数:有关事情成败的规律。
D.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而幼孩:教你的孩子认字。
正确答案:D
8. 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
A.《米龙老爹》、《羊脂球》、《苦恼》
B.《麦琪的礼物》、《项链》、《最后的藤叶》
C.《变色龙》、《项链》、《苦恼》
D.《猎人笔记》、《罗亭》、《门槛》
正确答案:D
9. 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出自 ( )
A.《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
B.《诗经.氓》《陈情表》《礼记.大同》
C.《郑伯克段于鄢》《礼记.大同》《陈情表》
D.《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礼记.大同》
正确答案:B
10. 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 )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水
正确答案:D
11. 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正确答案:C
12.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镟”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
A.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正确答案:B
13. “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夸张、拟人
B.比喻、用典、夸张
C.夸张、拟人、比喻
D.用典、拟人、比喻
正确答案:B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字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D
15.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意图是 【 】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
B.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
C.记述乡间访民的情景
D.阐述“养民治国”的思想
正确答案:D
解析:文章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作者改革政治的愿望,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
16. 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是 【 】
A.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未之逮”倒装,宾语前置,为“未逮之”;B项“姜氏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何厌有之”;D项“以何市而反”宾语前置,为“何市以而反”。
17. 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目 ( )
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B.李白《行路难》(其一)
C.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D.杜甫《蜀相》
正确答案:B
18. 下列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是
A.王维、孟浩然
B.陶渊明、谢灵运
C.王昌龄、岑参
D.韦应物、刘长卿
正确答案:A
19. 下列对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一文理解错误的是
A.赞美了主人公德拉和杰姆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B.主要情节是德拉卖掉头发买回金表而其丈夫卖了表链买回发梳
C.文章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寓悲于喜的风格
D.是欧.亨利为小人物立言的优秀短篇小说
正确答案:B
20. 下列带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工:工整。
B.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私:私自。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目:眼睛。
正确答案:C
21.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
B.奏章
C.文论
D.史论
正确答案:D
解析: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史》是欧阳修晚年写成的一部关于五代历史的史书,《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写的一篇序文,也是一篇史论文章。伶官:封建时期称演戏的人为伶,在朝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唐庄宗李存勖好俳优,宠幸伶人,以致乱政败国。《伶官传》就是欧阳修为伶人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所写的合传,记述了他们败政乱国的史实。“序”则通过对这一史实的论述,总结经验教训。清沈德潜评论此文说:“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22. 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使用“常山蛇阵”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A.安排的道理
B.选择的道理
C.立意的道理
D.构思的道理
正确答案:A
解析: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说,选择之外,第二件要事就是安排,就是摆阵势。兵家有所谓“常山蛇阵”首尾呼应的阵法,简称“常山阵”。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用兵家“常山蛇阵”的比喻,是为了生动地说明“安排的道理”。
23. 在《宝玉挨打》中,贾政狠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
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
C.贾环挑拨是非
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
正确答案:D
解析:贾宝玉是荣国府贾政一系唯一的嫡传独苗,他被视为这个家族的理想继承人。在他身上,寄托着这个家族的巨大希望。为此,从家族的利益出发,父亲贾政曾设想为宝玉安排一条“仕途经济”的道路。但宝玉却“行为偏僻性乖张”,厌读“四书”、“五经”。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在贾政看来,宝玉的所作所为已与这个家族的期望和初衷相违背。怕有辱先人和家族的名声,他决定教训这个“不肖子孙”。
24. 下列各句中,带点的“于”字表被动意义、可译为“被”的是
A.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B.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C.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D.(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他那忠诚老实的品德确实得到了天下士大夫们的信任和称赞。
25. 下列句子中,“于”字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作“比”或“胜过”的是( )
A.祸莫大于杀已降。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D.为人廉,谨于文法。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