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39:09
文档

历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05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D2.C3.B4.B5.B6。D7.A8.C9.C10.A11.D12。A13.D14.C15.B16.D17.A18。B19.C20.B21.A22.C23.C24。B25.C26.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ADE28.ABCE29.ADE30.ACE31。A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推荐度:
导读2005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D2.C3.B4.B5.B6。D7.A8.C9.C10.A11.D12。A13.D14.C15.B16.D17.A18。B19.C20.B21.A22.C23.C24。B25.C26.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ADE28.ABCE29.ADE30.ACE31。A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2005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D     2.C     3.B     4.B     5.B     6。D

     7.A     8.C     9.C    10.A    11.D     12。A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C    20.B    21.A    22.C    23.C     24。B

    25.C    26.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7.A D E    28.A B C E    29.A D E    30.A C E      31。A B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出hn sh)

    (电视)可以切分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已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

     33.(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4.(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作“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35.(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储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作“语言获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词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意义,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意义。

         (2)尽管通俗意义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互相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意义,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同的事物。

         (3)词语的科学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37.文字改革有三种类型: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在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类型没有变,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将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38.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以及现代科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人们认为,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了相互交往的迫切需要,即“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1)[e]只出现在韵尾前。

      (2)[ə]不出现在韵尾门前,而可以出现在韵尾和[n]前。

      (3)[e]和[ə]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中。

       40.(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就会改变。举例(略)。

         (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没有明显改变。举例(略)。

         (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举例(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

         41.(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 “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42. (1)“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与词汇上表示事物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不同,一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

         (2)“格”范畴: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 “我”主格形式“I”,宾格形式“me”,属格形式“my”等。

         (3)“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如英语 “the book”是有定的,“a book”是无定的。汉语中要用“这本书”或 “一本书”等形式表示名词的有定或无定。

         (4)“时”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英语现在时“He works(他工作)”,过去时“He worked(他工作过)”。

         (5)“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英语 “I am reading the 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I have written the  book(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完成体。汉语在动词后面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相应的意义。

         (6)“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The cup was broken by Mary (杯子被玛丽打碎了)”是被动态。

         (7)“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将来时主语是第一人称用助动词“shall”,其他人称用“will”。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

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

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      )

A.语篇    B.句子

C.词组    D.词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      )

A.[i, u]    B.[a,]

C.[e, æ]    D.[ε, o]

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

A.[f, s]    B.[p, m]

C.[n, l]    D.[t,ç]

5.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    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

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    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

6.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7.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构词能力强    B.使用范围窄

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8.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      )

A.词的音节数量    B.词的语素数量

C.词的音形关系    D.词的地位用途

9.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A.热情  热烈    B.证明  光明

C.口吃  胆怯    D.悦耳  柔和

10.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      )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欧语冠词可能的语法作用的是(      )

A.区别名词的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

B.区别词语的名词形式和动词形式

C.区别名词的性的形式和数的形式

D.区别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12.英语“Mike take a taxi”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      )

A.性    B.数

C.格    D.态

13.下列词组不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

A.参加比赛    B.田径比赛

C.认真比赛    D.比赛结束

14.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

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

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

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

15.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      )

A.土豆   马铃薯    B.衣服   衬衣

C.情感   感情    D.结果   成果

16.“这家商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      )

A.一词多义    B.词语同形

C.不同的层次构造    D.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      )

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

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

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

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

18.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      )

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

C.象形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

D.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19.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      )

A.神授说    B.社会契约说

C.摹声说    D.感叹说

20.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

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D.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21.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      )

A.语系  语族  语群  语支    B.语系  语族  语支  语群

C.语族  语系  语支  语群    D.语族  语群  语系 语支

22.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

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D.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23.下列关于“维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    B.仍能听懂别人的话

C.构不成完整的句子    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24.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      )

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5.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产生以前,最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是(      )

A.听说法    B.对比法

C.翻译法    D.交际法

26.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      )

A.外在刺激    B.内在大纲

C.语言迁移    D.语言模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下列关于语音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语音使语言成分物质化    B.生理基础是语音的本质

C.语音和语义联系在一起    D.语音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E.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无关

28.“葡萄”一词属于(          )

A.离合词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复合词

E.外来词

29.下列各句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有(          )

A.他拍的电影我没看过    B.我听说他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C.这是他昨天才画完的一幅画    D.我喜欢古典音乐

E.她正在看刚买回来的影碟

30.社会间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有(          )

A.双语现象    B.亲属语言

C.语言转用    D.语言混合

E.词语借用

31.“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          )

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轻音

33.语言规划

34.语言遗传机制

35.应用语言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举例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37.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指出汉字所属的类型。

38.举例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飞机    美滋滋     甜头

A.自由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黏着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虚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

A.水泥   洋灰

B.看法   见解

C.鼓动   煽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

41.怎样理解语言和种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2.按照不同的角度,语法现象可以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举例说明上述不同划分的两个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词分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所依据的是(      )

A.音节的长短    B.语素的数量

C.字的多少    D.词的地位

2.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

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3.掌管人语言活动的部位是(      )

A.小脑    B.大脑左半球

C.大脑右半球    D.大脑皮质

4.舌尖前送气清塞音是(      )

A.[d‘]    B.[t‘]

C.[ts‘]    D.[k‘]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种观点属于(      )

A.名由人定论    B.实由名定论

C.名实相应论    D.名不副实论

7.“一板一眼”、“马后炮”、“泼冷水”、“老油条”都属于(      )

A.简缩词语    B.成语

C.谚语    D.惯用语

8.在语音和意义上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      )

A.音符    B.意符

C.记号    D.字母

9.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

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

C.语言混同    D.社会双语

10.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

A.频率的大小    B.说话的速度

C.声音持续的时间    D.振幅的大小

11.中国人看见红色往往会觉得喜庆,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直观思维    B.逻辑思维

C.发散思维    D.表象思维

12.语音中元音都是(      )

A.乐音    B.噪音

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13.一般认为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      )

A.2至3岁    B.6至8岁

C.9至10岁    D.12至13岁

14.语言间亲属关系按由亲到疏顺序的排列是(      )

A.语系、语支、语族、语群    B.语支、语族、语系、语群

C.语群、语支、语族、语系    D.语群、语族、语支、语系

15.说英语的儿童能够说出“he play book”,说明他正处于获得语言的(      )

A.综合句阶段    B.简单句阶段

C.复杂句阶段    D.成人句阶段

16.脑桥的主要功能是(      )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

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最小的有意义的能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

A.义素    B.语素

C.词    D.音素

18.文字起源于(      )

A.结绳    B.图画

C.结珠    D.穿贝

19.儿童最早的语义能力产生于(      )

A.非自控阶段    B.单词阶段

C.双词阶段    D.咿呀学语阶段

20.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

A.交叉语    B.辅助语

C.混合语    D.中介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面的各种学说中,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的有(         )

A.神授说    B.劳动说

C.天赋说    D.模仿说

E.认知说

22.关于聚合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形容词应该是一个聚合类

B.在言语链的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有相同作用的语言单位成为一个聚合类

C.聚合类不仅仅限于词类

D.聚合类是句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类

E.语素不可能形成聚合类

23.下面各词中带词尾的有(         )

A. reader    B. dogs

C. walked    D. kindness

E. likes

24.下面各项中属于知识词典的有(         )

A.《宗教词典》    B.《现代汉语词典》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辞源》

E.《形容词用法词典》

25.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几个不同的音素如果发音相似,就成为一个音位

B.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

C.音位是一种语言中具有辨义功能的语音单位

D.音位和音素都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的语音单位

E.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克里奥耳语

27.借词

28.音节

29.词的语体色彩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指出下列各项中带有形象色彩的词:

美丽  灯笼裤  天蓝  坚强  布谷鸟  峰峦  玉带桥  课桌  电视  柿子椒  乒乓球  老虎  树梢

31.找出下面各项中的后缀式派生词:

瓜子  画儿  床头  友人  读者  傻乎乎  老鼠  木头  realize  books  working  father  worker

32.按照句法功能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归入相应的聚合:

她不再哭了,转身走进里屋。

袋鼠慢慢朝东边跑去。

海洋中生活着很多动物。

他把图书放在了桌子上。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

3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35.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有哪些主要特点。

37.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一著名论断的语言学家是(      )

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布龙菲尔德

2.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      )

A.语音系统    B.语汇系统

C.语法系统    D.语义系统

3.下列辅音,在普通话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是(      )

A.[p]    B.[t]

C.[m]    D.[n]

4.普通话“江”字读音所含音素的数量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分属于同一语素的一组是(      )

A.虎口、马虎    B.白菜、白费

C.花费、菊花    D.土改、黄土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      )

A.谚语    B.成语

C.歇后语    D.惯用语

7.下列词语中,不能看作离合词的是(      )

A.登陆    B.散步

C.洗澡    D.睡觉

8.“词法”也称(      )

A.形态学    B.构词法

C.造词法    D.造句法

9.汉语中不能表示“定指”的语法手段是(      )

A.谓语动词前的光杆名词    B.前面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

C.介词“把、被”后的名词    D.前面加上数量词的名词

lO.英语“Mary writed a letter”中动词的词形变化有错误,正确形式应该采用(      )

A.附加形式    B.屈折形式

C.异根形式    D.零形式

11.“团结”和“勾结”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体色彩不同

1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      )

A.本义    B.基本义

C.派生义    D.引申义

13.下列关于反义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可以构成反义词

B.附加色彩上的褒贬对立可以构成反义词

C.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

D.不同语言的词之间可以构成反义词

14.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      )

A.语系    B.语支

C.语群    D.语族

15.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B.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C.亲属语言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D.语音对应关系是亲属语言的重要标志

16.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      )

A.音译词    B.仿译词

C.意译词    D.半音译半意译词

17.发散思维(外思维)活动不包括(      )

A.记忆    B.情感

C.意志    D.美感

18.下列关于“大脑皮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成百亿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

B.从各个器官接收信息并引发人的行为

C.用于控制人体的运动平衡和内脏功能

D.是行为动作决策机构和记忆存储仓库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语教学特点的是(      )

A.基础性    B.交叉性

C.多元性    D.典型性

20.下列信息处理研究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项目是(      )

A.汉字编码和输入    B.语料标注和检索

C.文本自动校对    D.机器自动翻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词语的音节结构类型属于闭音节的有(         )

A.天[t‘ian55]    B.鸡[ti55]

C.ball[b:l]    D.shape[eip]

E.fee[fi:]

22.下列词语中,属于派生词的有(         )

A.老人    B.老调

C.老酒    D.老婆

E.老鼠

23.词的理性意义包括(         )

A.通俗意义    B.科学意义

C.语气意义    D.语境意义

E.关系意义

24.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稳固和发展都是语言必须具备的属性

B.语言的演变发展不能采用突变的方式

C.语言在不同地域的演变速度基本一致

D.语汇的迅速发展会立即引起语音演变

E.语法规则因地位重要而不易发生演变

25.属于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阶段”的几个阶段是(         )

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

C.双词阶段    D.简单句阶段

E.复杂句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重位

27.音符

28.儿童语言获得的“天赋说”

29.语言迁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汉语普通话“资”“知”“鸡”的韵母分别是[][][i],汉语拼音方案却只用一个符号i来标写,请运用音位理论说明其中的原因。

31.举例说明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的区别。

32.举例说明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社群分化的影响。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在下列词语后的括号内填写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数量,并根据构词方式将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破璃[    ]                鲜花儿[    ]              黑咕隆咚[    ]

    黑板[    ]                radar(雷达)[    ]       books(书)[    ]

 (1)直接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语汇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法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以下列举的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构成的语句,分析各个语句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并将它们填入下列各项中:

    文章写长了  衣服晾干了   库房堆满了   啤酒喝光了   大家吃饱了   盘子打碎了

    斧头砍钝了  房子盖歪了   毛笔写秃了   客人喝醉了   报纸送晚了   图纸画小了

    (1)指向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向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向受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向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向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向处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以及二者关系的特性。

36.举例说明汉语句子类型可以按层级分成哪些小类。

文档

历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05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D2.C3.B4.B5.B6。D7.A8.C9.C10.A11.D12。A13.D14.C15.B16.D17.A18。B19.C20.B21.A22.C23.C24。B25.C26.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ADE28.ABCE29.ADE30.ACE31。A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