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40:20
文档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梦寐(mèi)                雷霆(tíng)            惬(qiè)意

B.重荷(hé)                匿(nì)名            哺(bǔ)育

C.撺(cuān)掇            蓬蒿(hāo)            克(kē)扣

D.拆(chāi)散                嗥(gāo)鸣            观瞻(zh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一叶孤舟                刚毅不屈            大砌大悟

B.怏怏不乐                精血诚聚            拖泥带水

C.齐心协力                一反既往            更胜一畴

D.恪尽职守                转弯抹脚            勇往直前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关羽——单刀赴会(《三国演义》)

B.孙悟空——大闹五庄观(《西游记》)

C.武松——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D.鲁滨逊——烧制陶器(《鲁滨逊漂流记》)

5.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

B.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

C.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我看你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要不你就别参加了!”

D.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7.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6)《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8~10题(8分)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注]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秦王不说”。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加惠:________

(2)广:________

9.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紫檀》,回答11~14题(11分)

紫  檀

马未都

①紫檀是一种名贵的木料。假如你去故宫参观,会发现宫殿里的紫檀家具比比皆是。在雍正、乾隆年间,皇家对紫檀的使用十分频繁。清宫用了100年的时间把家具都替换成了紫檀木的。

②那么,紫檀有哪些特性呢?

③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当紫檀被开启、打光以后,颜色非常沉静。闪着一种如同金属、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可不是一种单纯的木头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④紫檀出料少,特名贵。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过去有非常大的紫檀料,绝大部分的料都比较小,偶尔才有大一些的。紫檀长大了以后,90%以上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紫檀因出料少,而显得更加名贵。据说,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可见,皇上在用紫檀的时候也是非常心疼的。

⑤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应力小俗称“性小”,就是脾气小,不怎么变形。普通的木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冷收、遇潮胀,非常容易变形。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一般来说,紫檀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形。

⑥紫檀纤维细,易雕刻。紫檀材质的优点在雕刻它的时候最容易体现。紫檀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它的横断面雕刻时运刀特别流畅,与竖着运刀的感觉差不多。用雕工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横向走刀刀不阻”。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因为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势如破竹”①。紫檀没有这些毛病。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去雕刻,感觉都是一样的。另外,当紫檀被雕刻、打磨以后,它有一种模压感,花纹就像是冲压出来的。有些上乘的紫檀雕刻,甚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雕刻出来的,像机器在高压下压出来的。正是由于它的这些材质好处,所以紫檀倍受众多雕刻家的青睐。

⑦几百年来,紫檀在家具行业中长盛不衰,牢牢地坐稳了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

(选文有改动)

[注]①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

11.紫檀有哪些特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个括号只能填写—种说明方法)(3分)

(1)紫檀长大了以后,90%以上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    )

(2)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    )(    )

13.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为什么大发雷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紫檀没有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25个字)(2分)

25
(三)阅读《橡树之谜》,回答15~19题(15分)

橡树之谜

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因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在森林中兜转。

②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③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④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辘、灰心丧气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⑤对生命的渴望使我做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我噙着泪,病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⑦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驻地。

⑧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谜。

⑨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他说:“拯救了你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想方设法巧妙地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⑩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⑪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选文有改动)

15.为什么说“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难解的谜”是什么?其谜底又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我”的经历和啄木鸟的做法,分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各答出一点即可)(2分)

(1)“我的经历”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啄木鸟的做法”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回答20~23题(11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一)载誉归来,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二)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三)

(选文有改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依据选文第②段谢安的表现,概括出“静气的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3分)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市区考生作答]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

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在杭州图书馆,每天上午八点,总会出现一些流浪者、拾荒者。他们有的衣衫破旧,有的扛着脏兮兮的大麻袋,或拎一兜废弃饮料瓶,在图书馆门开门后,他们把捡来的废品放在阅览室门口,自发地洗完手,才进去看书。其中七十多岁的章楷,几乎每周都会来两三次。虽然浑身污渍,手却洗得很干净。他解释说,图书馆欢迎并允许他们来看书,虽然没要求他们必须洗手,但每次看书前他都会将手洗干净。

他们的自觉行为受到人们的称赞。“杭州图书馆”被称为“最温暖的图书馆”。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要平等对待他人;义举和善行更易感化他人,改变他人;人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与秩序;应该关心并帮助弱势群体。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三、作文(50分)

[县(市)考生作答]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春萌青草,夏沐芳华,秋染落叶,冬凝雪花。四季的轮回中,我们常常慨叹时光匆匆,世事易变。

然而,细数指尖微漏的时光,总有一种凝望让你动情感怀:父母无言的注视,凝望是一种不变的关爱;师长深长的目光,凝望是一种不变的关怀;朋友亲切的眼神,凝望是一种不变的关注……凝望是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凝望是对幸福的呼唤与渴求……渐变的时光里,你可曾感受到那不变的凝望?

请以“时光里,那不变的凝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非洲戈壁是一个气候炎热、寸草难生的荒凉地方。然而那里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没有发达的根系,只有一条主根,蜿蜒盘曲地钻入幽暗的地底深处。通常,它大概要花费五年的时间完成根茎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一点点积聚水分,终于在第六年含绿吐翠,开出四色花朵。它的绽放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生命之美。

依米花的经历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要努力适应环境;成功需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A

【解析】A.读音正确。B.“荷”是多音字,有hé和hè两个读音,在“重荷”中应读hè。C.“克”应该读kè。D.“嗥”应该读háo,故选:A.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考点】注音。

2.【答案】B

【解析】A.“大砌大悟”应为“大彻大悟”,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B.没有错别字;C.“更胜一畴”应为“更胜一筹”,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D.“转弯抹脚”应为“转弯抹角”,属于同音字误用。故选:B.

【提示】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考点】常见易错字。

3.【答案】C

【解析】A.属于不合逻辑,病句修改正确。B.属于成分残缺,病句修改正确。C.属于搭配不当,应该把“提高”改为“养成”。D.属于重复多余,病句修改正确。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以采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有整体到局部的判断,结合病因能正确修改病句。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4.【答案】C

【解析】通过积累得知:C项中倒拔垂杨柳的是鲁智深,不是武松。故C表述不正确。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本题要结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来理解。

【考点】名著综合,名著人物,名著情节。

5.【答案】B

【解析】A:说话太生硬,有高高在上的感觉。B.语言委婉,文明礼貌。正确。C:不尊重人,带有打击性语言。D项:没有做到委婉,语气生硬。故选:B.

【提示】情景对话要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说话得体,首先要做到,语气委婉,不能生硬。用词一定要正确,注意人物身份。

【考点】情景对话,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6.【答案】C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第一个空,结合上句“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应该选“唤醒黎明的沉默”,排除AB;第二个空,结合上句“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应该选“挣脱千年的羁绊”,排除D;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句式衔接。解答句式衔接时要注意:语意语境是否相连;事理是否相承;结构或句式是否相应;主语是否相同。本题还要结合语段材料来分析。

【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7.【答案】(1)断肠人在天涯

(2)野芳发而幽香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惶恐滩头说惶恐

(5)烟波江上使人愁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1)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不要写成“崖”。

(2)野芳发而幽香。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惶恐滩头说惶恐;注意“惶”不要写成“皇”。

(5)烟波江上使人愁。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结合《陋室铭》的内容,找出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即可;注意“鸿”不要写成“宏”。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和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直接默写时,要结合所给出的诗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解答理解性默写时,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把握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二、阅读

8.【答案】(1)给予恩惠

(2)扩充

【解析】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如“加惠”是指给予恩惠;“广”是词类活用,扩充的意思。

【提示】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即可。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9.【答案】(1)(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我)把安陵君看做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解析】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于”“易”的意思;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以”“错”的意思。

【提示】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关键词和句式。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10.【答案】双方的实力强弱相差悬殊,一向以强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因而怀疑秦王是别有用心的。

【解析】阅读短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来理解,从“秦王以大易小,秦国一向以强凌弱”等方面来回答即可。

【提示】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即可。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11.【答案】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紫檀出料少,特名贵;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紫檀纤维细,易雕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注意③④⑤⑥段的第一句话,通过概括写出答案即可。

【提示】这是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字词的含义,说明方法,概括说明内容。

12.【答案】(1)列数字

(2)举例子,作比较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①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②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③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④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⑤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⑥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提示】这是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字词的含义,说明方法,概括说明内容。

13.【答案】因为紫檀出料少,十分名贵。建造一个二层楼高的大钟,会耗费很多紫檀。这让乾隆很心疼,所以他大发雷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事例出现的位置,分析它说明了紫檀的那一个特点即可。因为紫檀出料少,十分名费。建造一个二层楼高的大钟,会耗费很多紫檀。这让乾隆很心疼。所以他大发雷霆。

【提示】这是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字词的含义,说明方法,概括说明内容。

14.【答案】横向不能走刀,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结合上文分析。首先找到“这些毛病”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上一句话即是“这”的内容:“横向走刀刀不阻”。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因为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势如破竹”。

【提示】这是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字词的含义,说明方法,概括说明内容。

15.【答案】见到了完整的太阳,意味着我走出了林海,视野更加开阔,我更容易辩明方向,找到归途;见到了橡树,我知道橡子可以食用充饥,我就能恢复体力,保住性命,所以我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把握。从文章前面“我”在遮天蔽日的林海中兜转,到“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再到最后“我”回到驻地,这一些情节都在提醒我们看到橡树就意味着“我”走出了林海。

【提示】小说主要情节:我和几个年轻人到原始森林探险观光时掉队了,重新走出林海后,我靠松鼠贮存在橡树干中的松子充饥,最后终于回到了驻地。文章教育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16.【答案】我饥肠辘辘,肠胃空空;我丧失希望(失去了精神支撑),内心空空,所以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联系前文中“我”在林海中兜转的两天时间,结合走出领海后“我”找松子充饥情节,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小说主要情节:我和几个年轻人到原始森林探险观光时掉队了,重新走出林海后,我靠松鼠贮存在橡树干中的松子充饥,最后终于回到了驻地。文章教育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17.【答案】极度喜悦、深深感激、十分急切。(几经失望后获得生机,我极度喜悦;对大自然的恩惠和幸运之神的眷顾,我深深感激:我想尽快挖出橡子果腹的心情十分急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活动。“我”走出林海后,极度饥饿情况下能找到充饥的食物,心中必定极度喜悦,学生结合文章情节合理表达即可。

【提示】小说主要情节:我和几个年轻人到原始森林探险观光时掉队了,重新走出林海后,我靠松鼠贮存在橡树干中的松子充饥,最后终于回到了驻地。文章教育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18.【答案】“难解的谜”是为什么在枯死的橡树干上有许多小洞,而且每个小洞里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难解的谜”是为什么橡树的枯树干上,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

“谜底”是啄木鸟为了贮存食物过冬,在枯死的橡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其中。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把握。“难解的谜”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文章后半部分“我”在橡树树干中找到松子的段落找到答案;“谜底”可以从结尾专家的话中得出答案。

【提示】小说主要情节:我和几个年轻人到原始森林探险观光时掉队了,重新走出林海后,我靠松鼠贮存在橡树干中的松子充饥,最后终于回到了驻地。文章教育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19.【答案】①示例一:人陷人困境(绝境)时,不能轻易失去希望,放弃努力。

示例二:丰富的人生经验(知识)有时可以帮助你摆脱困境。

②示例一:人类应该像啄木鸟一样注重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示例二:凡事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后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悟和启示。学生应该结合文章主旨和结尾部分专家的话解答本题,答案应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小说主要情节:我和几个年轻人到原始森林探险观光时掉队了,重新走出林海后,我靠松鼠贮存在橡树干中的松子充饥,最后终于回到了驻地。文章教育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20.【答案】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解析】仔细分析本文,题目即是论点,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是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提取论点,概括论据,论证方法。

21.【答案】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

【解析】结合第二段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着重分析,那句话既精炼又准确。

【提示】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重要的是联系该语句的前后文,找出关键词回答。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提取论点,概括论据,论证方法。

22.【答案】(一)举例论证

(二)道理论证

(三)比喻论证

【解析】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第四段的划线句子是举了杨利伟的例子。第五段引用了林语堂的话,是道理论证;第七段把有静气的人不做比作大山等,是比喻论证。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提取论点,概括论据,论证方法。

23.【答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养静气需要多读书;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解析】根据第③段内容: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可知,接下来的④⑤⑥段是在谈如何养静气。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主要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提取论点,概括论据,论证方法。

三、作文

24.【答案】不成曲调也是歌

青春年少的美丽际遇,梦想未央的闪耀岁月,那些时光彼岸搁浅的痛,都是此岸暖我的灯。

——题记

那是在二班的日子。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似乎应了那每逢运动会必下雨的定律,天空飘着点点细雨,却非“天公不作美”,反增添了丝丝凉爽。这让报名参加八百米跑的我更增添了信心。

站在起跑线上,随着声,我奋力冲出,急速奔跑,轻松地把别人甩在身后,雨丝调皮地跳到身上,惬意极了。但跑完第二圈时,我开始体力不支,此时雨好像也变大了,一颗一颗重重地打在身上,两条腿像灌了铅。密密的雨帘中,我艰难地捕捉到一个个超过我的身影,慢慢失去了信心。忽然,我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班长加油!”是班里一向活跃的几个男生,他们边鼓励着我,边在跑道内侧陪我一起跑着,听着他们的呐喊,我一鼓作气,拼了!冲过终点,筋疲力尽,我瘫坐在地上,似乎有汗水从脸颊淌下,雨水也肆无忌惮的冲刷脸庞,夹杂着点点泪水。

雨似乎变本加厉,抽打在身上。缓缓挪到班级驻地旁,隔着一层灰蒙蒙的雨幕,我踌躇了。

“快过来!别浇着!”是老师!

“老师,我真糟!”我垂下头。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我是失败者。”

“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老师的声音柔和又肯定。抬起头,我诧异的看向老师,她的眼中隐含着深切的关怀和浓浓的暖意。

这时,老师身后多出那几个男生,脸上有着如同往常的笑容。大家附和着:“班长,你八百米居然跑完了?太厉害了吧。”“对啊对啊,要是我一定跑不下来。”…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笑容渐渐浮现在脸上,“嗯,必须的!”转过身,我偷偷地抹了抹眼角,原本混乱的思绪中,似乎有什么渐渐明了。

我本以为,这世上只推崇胜者,成功是胜者唯一的标志;我也以为,没有了成功,就没有了一切。如今,我终于释怀,不成曲调也是歌,用尽汗水与力量,无怨无悔!

雨仍轻快地下着,我看向周围,同学们的笑容都明净的如同雨中的一抹阳光,溢出清清淡淡的温暖。

【解析】文题中有三个关键词,“不成曲调”喻指人生中经历的挫折、失败等遭遇;“歌”喻指“人生之歌”;“也是”即“亦是”,暗指成功是一种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成功人生固然好,但遭遇不顺而不放弃信念,按照正确的人生方向,努力付出,也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人生!写作重心应该突出“也是歌”,还需关注加点部分“正确的曲调”,才能把握其隐含的深意。其实题目是一个半句话,前面则是需要你发挥的部分,“不成曲调”本身就是一个过渡的缓和区,透过它,也许事物会是截然不同的两面,也有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乏味,你走过人生的逆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这就是这个题目的切入点。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也适合写议论文。写题目只写表层含义,没有抓住“曲调”“歌”的比喻意义去写,不符合题意,或者把题意理解得肤浅化,字面化。这样的文章不会在考试中获得青睐。

【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未成曲调先有情”,翻出新意,典雅深刻。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而且富有诗意的命题也便于学生抒情,营造一种美好的意境。

【考点】命题作文。

文档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