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
1.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A)(0, ±3) (B)(±3, 0) (C)(0, ±5) (D)(±4, 0)
2.在方程中,下列a, b, c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a=100, b=, c=36 (B)a=10, b=6, c=8 (C)a=10, b=8, c=6 (D)a=100, c=, b=36
3.已知a=4, b=1,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方程是
(A) (B) (C) (D)
4.已知焦点坐标为(0, -4), (0, 4),且a=6的椭圆方程是
(A) (B) (C) (D)
5.若椭圆上一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于6,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F2的距离是
(A)4 (B)194 (C)94 (D)14
6.已知F1, F2是定点,| F1 F2|=8, 动点M满足|M F1|+|M F2|=8,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
7.若y2-lga·x2=-a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a的取值范围是 .
8.当a+b=10, c=2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9.经过点M(, -2), N(-2, 1)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10.椭圆的两焦点为F1(-4, 0), F2(4, 0),点P在椭圆上,已知△PF1F2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2,求此椭圆的方程。
提高卷
1.过点(3, -2)且与椭圆4x2+9y2=36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方程是
(A) (B) (C) (D)
2.若椭圆a2x2-=1的一个焦点是(-2, 0),则a=
(A) (B) (C) (D)
3.椭圆和具有( )
A.相同长轴 B.相同焦点 C.相同离心率 D.相同顶点
4.点P为椭圆上一点,以点P以及焦点F1, 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点P的坐标是
(A)(±, 1) (B)(, ±1) (C)(, 1) (D)(±, ±1)
5.方程Ax2+By2=C表示椭圆的条件是
(A)A, B同号且A≠B (B)A, B同号且C与异号
(C)A, B, C同号且A≠B (D)不可能表示椭圆
6.椭圆的焦点坐标是
(A)(±7, 0) (B)(0, ±7) (C)(±,0) (D)(0, ±)
7.过椭圆4x2+2y2=1的一个焦点F1的弦AB与另一个焦点F2围成的三角形△ABF2的周长是 .
8.P为椭圆上的一点,F1和F2是其焦点,若∠F1PF2=60°,则△F1PF2的面积为 .
9.椭圆(a>b>0)的半焦距为c,若直线y=2x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c,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基础卷
1.已知椭圆的左焦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中心到准线的距离为 ,则椭圆方程为 ( )
A. B.
C. D.
2.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若长、短轴之和为18,焦距为6,那么椭圆的方程为
(A) (B) (C)或 (D)
3.已知P为椭圆上一点,P到一条准线的距离为P到相应焦点的距离之比为
(A) (B) (C) (D)
4.椭圆的两个焦点三等分它的准线间的距离,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5.椭圆短轴长为2,长轴是短轴的2倍,则椭圆中心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 )
A. B. C. D.
6.椭圆的准线方程是
(A)x=± (B)y=± (C)x=± (D)y=±
7.经过点P(-3, 0), Q(0, -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8.对于椭圆C1: 9x2+y2=36与椭圆C2:,更接近于圆的一个是 .
9.椭圆上的点P(x0, y0)到左焦点的距离是r= .
10.已知定点A(-2, ),F是椭圆的右焦点,在椭圆上求一点M,使|AM|+2|MF| 取得最小值。
提高卷
1.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B) (C) (D)
2.曲线与(k<9)有相同的
(A)短轴 (B)焦点 (C)准线 (D)离心率
3.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与该点到两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比是
(A) (B) (C) (D)随P点位置不同而有变化
4.椭圆(a>b>0)的左焦点F到过顶点A(-a, 0), B(0, b)的直线的距离等于,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5.中心在原点,准线方程为y=±4,离心率为的椭圆方程是 .
6.若椭圆的离心率为e=,则k的值等于 .
7.若椭圆的一短轴端点与两焦点连线成120°角,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8.椭圆的准线方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