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0:34
文档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 全国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
推荐度:
导读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 全国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 

全国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三、毒品的特征  

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四、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 境 发 送、运 输、进 口或 出 口 麻 醉 药 品 和 精神 药 品、种 植 毒 品 原 植 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五、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 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六、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1)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七、吸毒的危害

     滥用毒品直接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明显的。吸毒不仅破坏人的正常生理 机 能 和 免 疫 功  能,使  吸毒者染上 多种 疾 病,而 且 使 人 精 神错乱、丧失人格尊严。吸毒成瘾者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的能力逐渐削弱,乃至最后完全丧失,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废人,更为严重的则导致死亡。在这方面,都有统计材料。每年,全世界与毒品有关的死亡人数估计为21万人。中江吸毒人员3000余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真惜它,因此我们必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都是有害无利: 

⑴毁灭自己 

①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爱滋病。百年前就有诗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鸦片)”。

 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⑵祸及家庭

 ①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⑶危害社会

 ①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②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③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极大。它不仅摧毁人的意志、人格及良知,严重危害健康,而且使人犯罪,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吸毒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它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以及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和结构会造成严重损害。吸毒会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减慢呼吸频率,降低肺功能,导致人体缺氧,产生肺水肿,最终因呼吸衰竭致人死亡;吸毒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脑部化学物质改变、神经功能紊乱、智能减退、血液循环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从而导致头痛、抽搐、胃肠绞痛等毒副作用;吸毒可直接损害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容易

感染疾病;女性吸毒者有闭经、痛经和排卵停止,妊娠妇女可导致早产、畸胎或胎儿死亡,若胎儿幸存也已成为毒品间接依赖者。同时,由于一些吸毒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他们共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和针头,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吸毒使人道德泯灭,人格变异,不顾念亲情,抛却社会责任感,以致许多家庭妻离子散,骨肉相残。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由于消费 毒 品 耗 资 大,其 入 不 敷 出 者,为  取 得 财 源,获 得 毒 品,不 惜  挺  而 走 险,从 事 盗窃、抢劫、诈骗、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

 听到这相信大家都已经毛骨悚然了,而且吸毒的多都只能活7—8年。为了生命,远离毒品!

文档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 全国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