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油库安全管理检查表 | ||||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检查记录 | 结果 |
| 一 | 安全生产资格条件 | |||
| 1 | 经营资格手续齐全、有效(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成品油批发批准证书) | 查许可证原件 | ||
| 2 | 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消防验收及消防检查) | 查消防验收意见书原件 | ||
| 3 |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资格证 | 查证书原件 | ||
| 4 | 工商营业执照 | 查证书原件 | ||
| 5 | 土地证或租赁合同 | 查证书原件 | ||
| 6、 | 符合规划的有关文件 | 查文件 | ||
| 二 | 安全生产管理 | |||
| 1 |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领导机构、管理机构、管理网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机构 | 查资料 | ||
| 2 |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机构、预案、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规定向部门备案 | 查预案 查演练记录 | ||
| 3 | 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部门安全职能、岗位安全职责),并考核 | 查资料 | ||
| 4 |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定期检查)有整改和防范措施 | 查制度 查检查记录 | ||
| 5 | 建立、落实安全教育制度 (日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等) | 查制度 查检查记录 | ||
| 6 | 执行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上报、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 查资料 | ||
| 7 | 建立健全并执行各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 查资料和 现场操作 | ||
| 8 | 组织编制并实施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查资料 | ||
| 9 | 实施“五同时”(计划、布置、实施、检查、总结),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 | 查资料 查看现场 | ||
| 10 | 按规定配备并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 查资料 | ||
| 11 | 签订和执行同一作业区域内两个以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合同) | 查资料 | ||
| 12 | 签订和执行出租、承包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必须出租给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 | 查资料 | ||
| 13 |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查证书、现场 | ||
| 14 | 设备管理、使用、报废等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 查资料 | ||
| 15 |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销售、运输、储存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 | 查资料、现场 | ||
| 16 | 职业卫生管理 (粉尘、噪声、高温、低温、毒物、辐射等) | 查资料 查现场 | ||
| 17 | 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 | 查资料 | ||
| 18 | 员工宿舍安全管理,不存在“三合一” | 查现场 | ||
| 19 | 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管理及使用 | 查资料 查现场 | ||
| 20 | 一书一签,危险化学品登记 | 查资料 | ||
| 三 | 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工艺管理 | |||
| 1 | 建立动火安全管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出入库安全管理(人员、车辆)、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等,并严格落实; | 查工作票 查现场 | ||
| 2 | 安全附件齐全(液位仪、高液位报警器、阻火器、呼吸阀、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 | 查检测报告 | ||
| 2 | 储罐总体试验检测记录、防雷电、静电接地测试报告、联锁、报警仪器检测记录 | 查检测报告 查记录 | ||
| 3 | 特种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检测并取得合格证 | 查检测报告 | ||
| 4 | 危险化学品运输手续齐全(车辆准运证、驾驶、押运人员上岗资格证) | 查证书 | ||
| 5 | 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完好 | 查看现场 | ||
| 6 | 在有危险因素存在的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 查看现场 | ||
| 7 | 无跑、冒、滴、漏及外表腐蚀现象 | 查看现场 | ||
| 8 | 地上油罐组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并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且不应泄漏 | |||
| 9 | 油泵房设防爆通风设施,门向外开,门窗开关不能铁碰铁 | 查看现场 | ||
| 10 | 输油泵联轴器有防护罩,并牢固完好 | 查看现场 | ||
| 11 | 一、二、三、四级石油库应设的消防给水系统,一、二、三级石油库的消防泵应设2个动力源。油罐组按防火堤内面积每400m2应设1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当计算数量超过6具时,可设6具;消防通道畅通 | 查看现场 | ||
| 13 | 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和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漏报警装置(罐组内、泵房内和油装卸点) | 查看现场 | ||
| 14 | 储油区、装卸区和辅助生产区的值班室内,应设火灾报警电话 | 查看现场 | ||
| 15 | 储油区和装卸区内,宜设置户外手动报警设施。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50000m3的浮顶油罐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查看现场 | ||
| 16 | 石油库的含油与不含油污水,必须采用分流制排放。含油污水应采用管道排放。未被油品污染的地面雨水和生产废水可采用明渠排放,但在排出石油库围墙之前必须设置水封装置。水封装置与围墙之间的排水通道必须采用暗渠或暗管 | 查看现场 | ||
| 17 | 含油污水管道应在下列各处位置设置水封井: 1油罐组防火堤或建筑物、构筑物的排水管出口处;2.支管与干管连接处;3.干管每隔300m处 | 查看现场 | ||
| 18 | 一、二、三级石油库应设置信息系统使用的应急电源 | 查看现场 | ||
| 19 | 10KV以上的露天的变配电装置应设置。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装置的变配电间与易燃油品泵房(棚)相毗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应为非燃烧材料建造的实体墙。与配电间无关的管道不得穿过隔墙 2、变配电间的门窗应向外开 3、配电间的地坪应高于油泵房室外地坪0.6m | 查看现场 | ||
| 20 | 钢油罐防雷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点电阻不大于10Ω,断接卡的设置 | 查看现场 | ||
| 21 |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输油(油气)管道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输油(油气)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跨接。当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2、平行敷设于地上或管沟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管道交叉点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差点应用金属线跨接 | 查看现场 | ||
| 22 | 甲、乙、丙A类油品的汽车油罐车或油桶的罐装设施,应设置与油罐车或油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 查看现场 | ||
| 23 | 泵房门外;储罐的上罐扶梯的入口处;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处的甲、乙、丙A类油品(原油除外)作业场所,应设消除人体静电装置 | 查看现场 | ||
| 24 |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风机、电机等所有活动部件应选择防爆型,其构造应能防止产生电火花 | 查看现场 | ||
| 其它 | ||||
| 1 | 采暖情况,有无锅炉,锅炉管理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 2 | 分析化验设施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 3 | 水源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 4 | 供电电源和自备发电机组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 5 | 有无自备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 6 |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使用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 7 | 消防标志的使用 | 现场查看和资料核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