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7:43
文档

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符合设计图纸的混凝土,1.2机具准备:塔吊、插入式振捣器、尖掀、木抹子、照明灯具等。2.作业条件2.1柱模板、钢筋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办理完隐、预检手续。2.2柱模板内木屑等杂物已清理干净;2.3钢筋保护层及其定位措施:框架柱定位框安装完毕。2.4经检查模板下口及角模处模板拼接严密,已加固牢固。2.5浇筑
推荐度:
导读技术交底记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符合设计图纸的混凝土,1.2机具准备:塔吊、插入式振捣器、尖掀、木抹子、照明灯具等。2.作业条件2.1柱模板、钢筋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办理完隐、预检手续。2.2柱模板内木屑等杂物已清理干净;2.3钢筋保护层及其定位措施:框架柱定位框安装完毕。2.4经检查模板下口及角模处模板拼接严密,已加固牢固。2.5浇筑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编号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
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符合设计图纸的混凝土,

1.2机具准备:塔吊、插入式振捣器、尖掀、木抹子、照明灯具等。

2.作业条件

2.1柱模板、钢筋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办理完隐、预检手续。

2.2柱模板内木屑等杂物已清理干净;

2.3钢筋保护层及其定位措施:框架柱定位框安装完毕。

2.4经检查模板下口及角模处模板拼接严密,已加固牢固。

2.5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操作平台等已搭设完毕,支撑牢固,能够满足浇筑混凝土要求。

2.6在柱钢筋上抄好标高控制线。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运输到场→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试块留置)→拆模、养护

3.2混凝土入模前,应将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水冲洗湿润。

3.3布料

5.3.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击模板。

5.3.2柱高在2.0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料浇筑,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下料。

5.3.3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预留钢筋整理到位。

3.4混凝土的振捣

3.4.1振点分布在柱四角且距离模板10~15cm。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编号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
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3.4.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振捣密实。

3.4.3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呈现灰浆为准,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3.5为保证混凝土接茬质量,混凝土高度高出或梁底2.5cm,柱模拆除后在梁下皮标高上返5mm统一弹线切割,剔除混凝土的浮浆层,露出石子。

3.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整理好,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上表面混凝土找平,柱模拆除后要将混凝土表层浮浆清除。

3.7施工缝处理:浇筑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剔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等,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3.8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后,即可拆除柱模(随着气温的降低,拆模时间顺延),柱模板拆除后,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但必须保证薄膜内有凝结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部位

-2层-1~2层3~6层7层以上
强度等级C40S8C60C50C40
4.1.2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留置、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

4.1.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7小时)。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编号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
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4.1.4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定义详见表1,本工程不得有标1所示的严重缺陷。

     外观质量缺陷                            表1

项次

名称现  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
1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裸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2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的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3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4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5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6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裂缝
7连接部

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8外形

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9外表

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4.2一般项目

4.2.1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详见表1。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编号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
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4.2.2现浇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应符合结构长城杯评审标准,详见表2。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表2

项次

项    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
1轴线位置5尺量
2垂直度层高≤5m

5经纬仪、吊线、尺量
层高>5m

8
全高(H)H/1000,且≤30
3标高层高±5水准仪、尺量
全高±30
4截面尺寸+3,0尺量
5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塞尺

6角、线顺直度3拉线、尺量
7保护层厚度+5、-3尺量
5.安全、环保措施

5.1进入施工现场要带正确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安全带。

5.2现场严禁吸烟。

5.3严禁上下抛掷物品。

5.6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

5.6.1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5.6.2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5.6.3振捣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

5.7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出现场设专人指挥,在指定位置卸料、停放。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文档

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04年09月12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交底提要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符合设计图纸的混凝土,1.2机具准备:塔吊、插入式振捣器、尖掀、木抹子、照明灯具等。2.作业条件2.1柱模板、钢筋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办理完隐、预检手续。2.2柱模板内木屑等杂物已清理干净;2.3钢筋保护层及其定位措施:框架柱定位框安装完毕。2.4经检查模板下口及角模处模板拼接严密,已加固牢固。2.5浇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