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元名称 | 《清洁小达人》 |
|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劳动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低年级学段的要求,一年级学生要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垃圾分类、物品清洁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日照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试行)》的要求,一年级学生要学会擦桌子、拖地、洗碗、洗抹布等家务劳动。做家务有助于他们养成勤奋、负责的品质以及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让孩子从餐后家务做起,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本单元《清洁小达人》三个活动的编排,难度系数由低到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清洁家务的了解和掌握层层递进,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让学生接受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和劳动实际,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并掌握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 |
|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洗碗筷的基本步骤,能把碗筷清洗干净。 (2)掌握洗抹布的步骤,能把抹布洗干净。 (3)掌握擦桌椅的步骤,能把桌椅擦干净。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小组讨论、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清洁物品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主动清洁环境卫生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2)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做一个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清洁物品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 教学难点: (1)参与适当的家务劳动,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做一个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好孩子。 | |
|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 《洗碗筷》 | 1.掌握洗碗筷的步骤,能把碗筷清洗干净。 2.引导学生餐后主动参与家务劳动,激发主动劳动的意识。 |
| 《洗抹布》 | 1.掌握洗抹布的步骤,能把抹布洗干净。 2.培养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体验劳动乐趣。 |
| 《擦桌椅》 | 1.掌握擦桌椅的步骤,能把桌椅擦干净。 2.餐后主动参与家务劳动,激发主动劳动的乐趣培养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体验劳动乐趣。 |
| 本单元《清洁小达人》重在实践,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和学生模仿练习,从中学会技能、技巧,教师在组织本单元的教学时,一切活动应遵循学生的现实需要,从学生立场出发,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 |||
| 4.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 《洗碗筷》 | 1 | 1.引导学生掌握收洗碗筷、洗抹布、擦桌椅的基本步骤和正确方法。 2.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做一个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好孩子。 | |
| 《洗抹布》 | 1 | ||
| 《擦桌椅》 | 1 | ||
| 合计 | 3 | ||
| 课时教学设计 | ||
| 课题 | 1 洗碗筷 | |
| 教学内容分析 《洗碗筷》是山东省新时代教育研究院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写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清洁小达人家务单元的第1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洗碗筷的步骤,学会把碗筷洗干净,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 ||
|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大多数在家里没有洗过碗筷。学生学会清洁物品是成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劳动技能,这一环节既要重视对学生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的建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结合在家中清洁物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 ||
| 教学目标 1.掌握洗碗筷的步骤,能把碗筷洗干净。 2.培养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体验劳动乐趣。 3.培养学生做家务的意识,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爸妈的好帮手。 | ||
|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洗碗筷的步骤,能把碗筷洗干净。 2.培养做家务的意识,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 ||
| 教学准备 盆子、洗洁精、海绵、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 环节一:谜语导入 | ||
| 教师活动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第一个,洁白如玉有大口,装菜盛饭好帮手。(打一生活用品)同学们猜得很准确,是碗。 第二个谜语:姐妹一样长,进出总成双,酸甜苦辣咸,总是它先尝。你们真聪明,是筷子。 碗筷是我们就餐必不可少的餐具,餐后清洗既能使碗筷避免因饭菜残余滋生细菌,又能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洗碗筷这一新的劳动技能吧。 | 学生活动 学生猜谜语 | |
|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孩子喜欢猜谜语,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学新课的学习中。 | ||
| 环节二:劳动准备 | ||
| 教师活动 1.请同学说一说你观察到大人洗碗筷用到了哪些物品呢? 2.你观察到他们是如何洗碗筷的吗? 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并且说得很完整。 |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大人洗碗筷用到的物品。 洗洁精,水、洗碗布、海绵、盆子等等。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洗碗步骤。 盘子里的剩下的食物残渣倒掉。把洗洁精倒在抹布上洗碗筷,然后用水冲干净洗洁精,最后把碗筷放进架子上。 | |
|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到洗碗筷要用的物品,激发学生想动手实践的愿望。 | ||
| 环节三:实践体验 | ||
| 教师活动 1.老师这里有盆子、洗洁精、海绵、碗,哪位同学愿意展示给大家看? 2.请展示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洗碗会遇到哪些困难? 3.洗碗筷遇到的困难怎样解决呢? 4.我们一起学习洗碗筷的方法和步骤。(出示课件) 学习洗碗筷的步骤: (1)将碗盘中的剩汤或残菜倒入厨余垃圾桶内。 (2)把碗筷都收拾到水槽里,把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明显的油渍用水稍微冲洗一下。 (3)在准备好的洗碗盆里放入大半盆水,把洗洁精挤入盆中,并搅拌一下。 (4)把碗筷放入盆中,用海绵把碗筷全都擦一遍。 (5)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碗筷,水流不要太大,防止溅到身上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冲洗干净后把碗筷晾干,把筷子沥水后放进筷子笼内。注意一定不要用抹布擦碗筷,避免二次污染。 5.学习了洗碗筷的步骤,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6.我们把洗碗的步骤用儿歌总结出来。 倒残渣,冲油渍。 洗洁精,适量倒, 搅均匀,洗碗筷, 冲洗后,晾晾干。 一起读一读,记一记。 | 学生活动 1.同学展示洗碗筷,并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交流洗碗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该如何解决。 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3.学生谈洗碗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筷子太多了一下洗不过来,可以分好几次,或者一根一根的洗。 碗上的油太多的话可以先用厨房用纸擦一遍。 洗碗的时候,碗会很滑,一定要拿住,小心掉了摔碎。 ...... 4.一起学习儿歌 | |
|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再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记住洗碗筷的步骤,达到内化于心的过程。 | ||
| 环节四:交流评价 | ||
| 教师活动 1.晒一晒: 你还有哪些洗碗筷的小技巧?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评一评:谁是劳动小能手。 刚才同学们都学得非常好,都记住了洗碗筷的方法。可以在课本上的评价表第一行给自己打星评价。 今天回去后按照学习的洗碗筷儿歌,尝试洗干净碗筷,根据情况自己打星。如果坚持每天都积极主动洗碗筷的,可以让爸爸妈妈打星,下周上课我们一起评选劳动小能手。也让爸爸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尝试,同学们对洗抹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相信大家会更加喜欢在家帮助爸爸妈妈清洁卫生了。 3.感悟劳动辛苦,感恩父母不易。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体验和学习,你们觉得洗碗筷容易吗?平时里都是爸爸妈妈做很多家务,上班很辛苦了,回家还有做饭,收拾餐桌,还有其它很多家务,你以后要怎么做呢? | 学生活动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洗碗筷还有哪些小技巧,同学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同学自己评。 3.学生谈这节课的感悟。通过劳动体验,感受爸爸妈妈平时的辛苦,以后回家要多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学着感恩父母。 | |
| 设计意图 通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洗碗筷的小技巧,并能应用到今后的家务劳动中,通过自评互评家长评,提高孩子的热情,并学会坚持参与家务劳动。 | ||
| 环节五:总结拓展 | ||
| 教师活动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洗碗筷,同学们说说自己增长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体验到了什么样的快乐和幸福?除了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洗碗筷以外,还可以做什么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减轻爸爸妈妈的辛苦呢? | 学生活动 回顾本课的学习,说说自己增长了什么本领,有了什么收获。进一步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爸爸妈妈。 | |
| 设计意图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结合在家中洗碗筷,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 ||
洗碗筷
| 爱劳动 讲卫生 保健康 | |
|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同学们,劳动是一种美德,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标志,是新时代好少年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要每天主动地帮助爸爸妈妈收拾一点家务,让爸爸妈妈多休息一下,让爸爸妈妈更快乐一点好不好? | |
|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同学们对洗碗筷这件事非常有兴趣,通过观察、实践,掌握了基本的步骤,增强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明白了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幸福,懂得分担父母的辛苦,并为后面两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
| 教学反思与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