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7:01
文档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2012学年第一学期科目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任课教师班级组员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分析【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人们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产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波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推荐度:
导读2012学年第一学期科目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任课教师班级组员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分析【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人们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产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波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012学年第一 学期

  

科    目  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     

任课教师                  

班    级           

组    员                  

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分析

【摘 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人们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产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波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所以了解影响粮食生产因素很重要。本文根据粮食产量的历史和现状,从计量经济的角度分析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影响粮食产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我们会发现粮食播种面积、农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三大因素,其中农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劳动力

一、摘要简介

研究主题:以过国内数据为例,研究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初步考虑相关因素可能有:粮食产量(Y)、 农化肥施用量(x1)、  粮食播种面积(x2)、 成灾面积(x3)、 农业机械总动力(x4)、 农业劳动力(x5)

数据类型:年统计数 

数据频度:年

起止时间:1983-2010年

样本大小:28

主要研究方法:线性回归

小组成员: 

二、模型的提出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很多,有劳动力、物质投入、土地、生产方式、技术进步、生产结构、制度因素、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等因素都影响着粮食产量。为了基本涵盖这些基本因素,本文选择了以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为解释变量,以粮食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我找到了1983到2010年的关于这些因素的数据,借此来分析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是如何来影响粮食产量的,以下是对所找的数据做的一些说明:

1、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是波动不定的,但总体趋势还是增长的。

2、播种面积。随着播种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也会相应的减产,二者成正相关的关系。

3、化肥施用量。增施化肥的潜力 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农业生产是能量转化的生物再生产过程,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能量投入多产出也多,能量投入少产出也少,在能量的投入中化肥是相当重要。

4、成灾面积。成灾面积的增加会使粮食产量减少,它们是负相关的关系。

5、农业机械总动力。包括耕作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用运输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机械等。它的增加也会使粮食产量增加。

6、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是农业的存在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它的增减也会影响到粮食产量。

三、样本数据的选择

以2011年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1》为资料来源,使用了1983年到2010年的中国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的数据,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中国1983-2010年的粮食产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统计表

年份粮食产量(万吨)/Y农化肥施用量(万公斤)/X1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X2成灾面积(千公顷)/X3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4农业劳动力(万人)/X5
1983387281659.811404716209.31802231151
1984407311739.81128841521949730868
1985379111775.810884522705.32091331130
1986391511930.6110933236562295031254
1987402081999.311126820392.72483631663
1988394082141.511012323944.72657532249
19407552357.111220524448.72806733225
1990446242590.311346617819.328708314
1991435292806.11123142781429339098
19924422930.2110560254.739308

38699
19934593151.9110509231333181737680
1994445103317.9109544313833380236628
1995466623593.7110060222673611835530
1996504543827.9112548212333854734820
1997494173980.7112912303094201634840
1998512304083.7113787251814520835177
1999508394124.31131612673149635768
2000462184146.4108463343745257436043
20014524254106080317935517236399
200245706433910312731957930360
200343070441299410325166038736204
20044694746371016061629702834830
2005484024766104278199666839833442
2006498044928104958246327252231941
20075016051081056382507659030731
2008528705239106793222838219029923
200953082540410862123487496280
20105475562109876185389278027931
数据来源:2011年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四、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

建立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一个5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β0  、β1 、β2 、β3 、β4、β5是待定参数.

μ是随机误差项

      样本大小: n=28

      总平方和的自由度: n-1

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k=5  (解释变量的个数)

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 n-k-1 

待定参数个数:k+1=6

Y--粮食产量、 X1--农化肥施用量、  X2--粮食播种面积、 X3--成灾面积、

X4--农业机械总动力、 X5--农业劳动力

(一)显著性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已搜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该模型 =0.983838,调整的=0.980165都很高,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F=267.8502明显显著。X1、X2、X3、X4、X5的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2、0.0282、0.8115,则:X1、X2、X3、X4显著地拒绝系数显著为零的零假设,X5则接受零假设,即: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都能用来解释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而农业劳动力对粮食总产量影响不是很显著。此时,X5的T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可能存在很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有些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修正多重共线性

Y对X1的一元回归结果

Y对X2的一元回归结果

Y对X3的一元回归结果

Y对X4的一元回归结果

Y对X5的一元回归结果

可见Y和X1组合最好

以X1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做4个二元回归,结果如下表:

Y对X1,X2二元回归结果

Y对X1,X3二元回归结果

Y对X1,X4二元回归结果

Y对X1,X5二元回归结果

可见:Y与X1,X2组合最好

选择保留X2,再加入其他新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

Y对X1,X2,X3三元回归结果

Y对X1,X2,X4三元回归结果

Y对X1,X2,X5三元回归结果

由此看出,Y对X1,X2,X3的组合最好,选择保留X3,

最后结果:

Y = -33769.88212 + 4.518322*X1 + 0.5976663292*X2 - 0.08722214267*X3

=0.983796       F=349.0916   =0.980977

经济解释:

    农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万吨,粮食产量就增加4.518322万吨,说明对我国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

    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量就增加0.5976663292万吨。

    成灾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量就减少.0872*******万吨。

(四)、异方差的检验

White检验方法:

利用White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得到下表

怀特检验结果

分析:零假设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由上表可知,在怀特检验中P=0.706365>0.1,模型不拒绝零假设,即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所以通过异方差检验。

(五)、自相关检验

分析:自相关检验的零假设是残差项之间不存在自相关,从表中可以看出P=0.531369>0.1,不拒绝零假设,即不存在自相关关系,故模型通过检验。

(六)、非正态性检验

分析:非正态检验的零假设是残差呈正态分布。实验结果所示,P=0.424998>0.1不拒绝零假设,实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故模型通过检验。

(七)、稳定性检验

由上图可以看出,2003年是粮食产量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我们选取2003年,作为稳定性检验的“断点”。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稳定性检验的零假设是:参数随时间变化保持稳定。由上表知P=0.727160>0.1不拒绝数据稳定的零假设,则系数稳定。

(八)、单位根检验

对Y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7833,大于10%,从而接受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粮食产量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对Y序列滞后一期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0107,小于10%,从而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粮食产量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对X1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8792,大于10%,从而接受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农化肥施用量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对X1序列滞后一期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0376,小于10%,从而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农化肥施用量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对X2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2672,大于10%,从而接受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对X2序列滞后一期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0335,小于10%,从而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对X3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概率P=0.0067,小于10%,从而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表明成灾面积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九)葛兰杰因果检验

以上结果表明:在X2与X1的关系中,P=0.08655,小于10%,拒绝零假设,表明X2不是引起X1变化的原因,在X3与X1,X3与X2中,P值分别为0.38699、0.66187,均大于10%,接受零假设,表明X3对X1和X2有较大的影响。

五、结论和建议

经过实证分析,粮食产量的主要受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影响。播种面积的增加和成灾面积的减少使粮食产量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得粮食产量增加,但在实际中,有限的土地上只能施用有限的化肥。

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得不再占用耕地,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为减少污染而将减少化肥施用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将更多的依赖于技术进步。

以下总结了五点粮食增产的建议:

一、平衡合理施用化肥。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只要测土配方合理施用化肥,特别是其养分的均衡供应,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合理的施肥量及其均衡养分的精准确定至关重要。

二、化肥是当前及今后增产粮食的主要肥料。必须用好测土配方生态平衡施肥技术。生态平衡施肥的目的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既能增加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改善品质,又能改善环境污染和培肥地力。

三、将耕地保护和地方政绩挂钩,进一步规范地方的供地行为。

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农业科技的作业。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研发能力,研发出更为有效的化肥来增加粮食产量。

五、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使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因此有关部门迎做好防御措施,使受灾程度降到最小。 

文档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2012学年第一学期科目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任课教师班级组员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分析【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人们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产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波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