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班级:
组长: 组号:第( )组
姓名: 学号 电话:
姓名: 学号 电话:
姓名: 学号 电话:
姓名: 学号 电话:
姓名: 学号 电话:
姓名: 学号 电话: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目 录:
一、前言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昆明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二)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结构
(三)城市、城镇、农村消费水平差异
(四)调查人群分布
(五)男女消费水平差距
(六)大学生有没有理财习惯
(七)大学生生活费来源
(八)大学上网购行为
三、总结
四、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社会一大群体的大学生,消费水平也在显著提高。在目前的生活消费领域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受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年纪尚轻,社会阅历较低,而群体又较为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生活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经济上的不,消费模式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的消费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从而映射出不同的消费观念与水平以及消费思想。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我们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生活和消费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的情况,并对有些的情况进行纠正,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消费行为和观念。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水平 消费趋势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600 | 24 | 5.26% |
| B 800 | 94 | 20.61% |
| C 1000 | 152 | 33.33% |
| D 1200 | 68 | 14.91% |
| E 1500 | 78 | 17.11% |
| F 1500以上 | 40 | 8.77%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二)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结构: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基本生活费(吃饭、日用品、话费) | 406 | .04% |
| B 社团活动费用 | 198 | 43.42% |
| C 娱乐费用(聚餐、KTV等) | 308 | 67.54% |
| D 恋爱费用 | 106 | 23.25% |
| E 网费、游戏花销 | 336 | 51.75% |
| F 学习费用 | 288 | 63.16% |
| G 其他 | 18 | 3.95%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作为一个几乎零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我们从调查问卷中看到,每月基本固定支出项目中每月基本生活费饮食、日用品及话费是所有调查消费中开支比重最大的。然而,娱乐、游戏费用也居高不下,相对来说学习费用较少,另外还有恋爱费用及社团活动费用次之。
我们在充分肯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积极因素的同时,也要能够看到一些差异性的存在,饮食是学生开支的主要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兴起一股外出聚餐、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虽然开支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饮食消费比例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生已经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随着消费节奏加快,大学生们在选择消费品时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过高,已明显偏离了学生消费的正常轨迹。如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支出占据一定的比例,他们认为,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进行物质投入,经常是把握不住适度消费的原则,而学习方面的消费主要是体现在报考各种证件时所花费的费用,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并不多,一般不会买除教科书以外的书。虽然学习消费的比例不大,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学生看书少或者不看书而是学校的图书馆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几乎能够满足是学生对书的需求。
(三)城市、城镇、农村消费水平差异: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农村 | 60 | 13.16% |
| B 城镇 | 208 | 45.61% |
| C 城市 | 188 | 41.23%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我们调查后对大学生日常消费水平做了汇总与分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城镇、农村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出现了降序排列的局面。
从调查来看:农村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900元左右,城镇大学生平均月消费在1000左右,城市大学生平均月消费高于1200元。生活费最低的大学生人群是来自于农村的,也是城乡差别的体现之一。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差异与家庭收入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城市、农村、城镇三个地区的学生都希望提高月消费水平,这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消费欲望的提高与消费水平受经济来源的制约。这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相关,经济上不能实现。
(四)调查人群分布: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大一 | 16 | 3.51% |
| B 大二 | 253 | 55.44% |
| C 大三 | 156 | 34.21% |
| D 大四 | 31 | 6.84%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一的学生在计划消费的能力上差一点,相对来说大二的较好一些。有理财习惯的学生中,大三、大四的占得人数比较多一些。
(五)男女消费水平差距: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男 | 204 | 44.74% |
| B女 | 252 | 55.26%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女生穿衣打扮花费大,男生热衷购电子产品、游戏和网络。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 不少女大学生表示,虽然现在是在大学,但出去实习、打工、应聘等都要到校园外,有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容貌,会给自己加分不少。再说,现在的年龄正是美的时候,在这上面多花钱是不可避免的。 女生喜欢化妆品、衣服,男生就喜欢手机、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除此以外男生在网络和游戏的花费上也是大大超过女生。
(六)大学生有没有理财习惯: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有 | 143 | 31.32% |
| B 没有 | 313 | 68.68%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上大学以来,多数同学,尤其是外地生,都自己掌握钱财,也就是说,更多的同学可以自己把握开支和消费,相当自由。然而,多数同学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也没有合理的消费目标,盲目的消费。有的同学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或者攀比心理,甚至克扣自己的基本生活费用,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俗话说得好,“身体是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做筹码,我们将拿什么去拼搏、去奋斗。所以,培养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提高理财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七)大学生生活费来源: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父母供给 | 422 | 92.54% |
| B 奖助学金 | 142 | 31.14% |
| C 勤工俭学、兼职 | 238 | 52.19% |
| D 其他 | 14 | 3.07%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在调查大学生花费来源时,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生活费中的一部分是通过兼职和勤工俭学获得,很值得大家学习。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不论是在假期还是在平时,都有不少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兼职工作。
兼职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以及由于学习,生活的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学习—兼职”这样的生活道路。兼职既可以挣些生活费,同时又能积累一些经验,锻炼能力,似乎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然而,大学生兼职过程中所遇到的辛酸苦闷,却又同样成为他们在校四年无法抹去的人生一笔。
兼职不仅仅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接触社会,可以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为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有些比较贫困的同学考虑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减少家庭压力。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赚钱和积累社会经验,少数同学认为可以广交朋友,拓宽交际面。兼职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大大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磨合期。 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敢于尝试有一定知识含量的兼职。这才是我们学习知识和实践知识是兼职的过程和目的。
(八)大学上网购行为分析: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A 经常 | 160 | 35.09% |
| B 偶尔 | 2 | 57.% |
| C 很少会 | 32 | 7.02% |
| D 从不 | 0 | 0%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456 |
随着21世纪网络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和喜欢在网上购物。在接受调查的456人中,没有在网上没有购过物的人;经常在网上购物的人高达35.09%,偶尔在网上购物的人占57.%。网上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购物理念和购物体验,它相对于传统的消费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特别是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大学生作为一特殊消费群体,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且他们有大量的可支配闲暇时间由于大学生的空余时间比较零碎,而且许多大学新校园都离商务区比较远,使得大学生外出消费收到了一定的,所以采用网上购物时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买得称心如意的商品优势就体现出来。因此网上购物也越来越受大学生们的青睐,大学生们也已然成为网上购物的主力军。
大学生网上购物潜力巨大。在网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的今天,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方便、价格便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商品齐全,当然还有少部分是出于好奇、时尚。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互联网普及率的迅速提高,网络购物必定成为今后大学生购物的主流模式。
三、总结:
现在的大多数的家庭的条件变好,由于独身子女的关系,家长们对于自己的孩子过于的溺爱,导致了学生的消费价值观的歪曲,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我们的家长对子女的疼爱是应该的,但是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要过于溺爱,导致孩子们缺少性和消费的价值观的歪曲。
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消费支配方向主要是用于饮食、学习和服装方面,在消费的时候,他们首先考虑饮食方面,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把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如在人生目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渗透消费观念的教育,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文化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的原则,重视大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对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而言,除了物质上的消费享受之外,在精神上的追求是更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东西。
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需全社会努力,而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养成科学理财能力方面,应该起主要作用,同时家长也应当承担起足够的责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起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建议:
(一)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
1、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2、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国库亏空”。
3、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
4、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
5、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住自己的盲目消费。
6、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7、大学生应该学会自己理财。
(二)对于家长过于溺爱造成的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1、孩子最好自己带,尽量不要给爷爷奶奶带。
2、让孩子们帮助家里做家务。
3、在长假期间,主动给孩子找一些工作锻炼自己。
4、对孩子给予定量的生活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