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修目标
总体目标:
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教师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活动才能实现。我对本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展调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根底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使我校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展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根底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具体目标要求:
1、能在网上搜索自己想用的教学资源,以及下载。
2、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展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数据的图形显示、排序等。
3、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
4、通过集中培训与日常研训,促使教师根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根本理论与技术、课堂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教学根本技能。
二、研修内容与形式
〔一〕研修内容
1、计算机的根底知识。教师能够会使用计算机并对计算机进展必要的维护,能较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进展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能利用电子表格进展公式运算。
2、信息技术应用局部: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根本知识,熟练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够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
3、上网查找相关教育教学资源。浏览并查找、上传、下载、使用相关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利用电子邮件传递、接收信息。
4、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使用:能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投影机、展台等多媒体设备,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知识。
5、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的设计与版式;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的采集、加工、编辑、装饰的方法和技巧。
6、微课的制作、UMU学习平台介绍及几何画板的使用
〔二〕研修形式: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根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及相关技能。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分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那么,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以自主上机学习为主、讲授为辅。
〔三〕研修时间:
培训时间:自2021年9月初开场,2021年9月完毕。每周三为集中培训时间。
三、研修方案
| 研修专题 | 研修内容 | 课时 | 主持人 | |
| 1 | 计算机的根底 知识 | 1.计算机的产生和开展 2.计算机的分类及特点 3.计算机的应用 4.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计算机平安常识 | 5 | XXX |
| 2 | 文字编辑软件Word的使用 | 1.认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 2.文档的输入和保存 3.学会简单的排版 4.插入剪贴画和艺术字 | 10 | XXX |
| 3 | 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使用 | 1.制作一份“学生成绩表〞 2.对“学生成绩表〞进展修饰 3.“学生成绩表〞的使用技巧 “〞 | 13 | XXX |
| 4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 1.多媒体课件简介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领域及开展方向 | 6 | XXX |
| 5 | 信息技术应用 局部 | 1.软件格式工厂的安装及使用 2.爱剪辑的安装及使用 3.根底教育效劳公共平台的注册及使用 4.双语教育资源效劳平台的使用 | 4 | XXX |
| 6 | 上网查找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及利用电子邮件传递、接收信息 |
“附件〞
| 6 | XXX |
| 7 | 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使用 | 1.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种类 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组成 3.设备正常使用的一般操作 4.班班通的登记 5.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维护 | 5 | XXX |
| 8 | UMU学习平台介绍及使用 | 1.UMU学习平台的注册 2.UMU学习平台的功能简介 3.用UMU创新微课模式 UMU让互联网+教育成为现实 | 4 | XXX |
| 9 | 微课的制作 | 1.微课制作的根本要求 2.微课制作方法 3.微课制作的工具 4.如何制作优秀的微课 | 4 | XXX |
| 10 | 几何画板的使用 | 1.为什么选择几何画板? 2.什么是几何画板? 3.几何画板使用方法简介 4.如何利用几何画板进展课堂教学? | 4 | XXX |
| 合 计 | 61 |
(一)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根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
〔二〕学习保障。
1、此次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自学为主,本人空堂时可在各办公室或微机室无上课班级时进展线上学习。
2、校内定期组织校本培训讲座,全体教师参加。
3、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内部QQ群交流讨论或请教其他教师帮助解决。
〔三〕制度保障。
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研修任务,培训结果与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教研业绩考核等挂钩,凡未合格者,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
五、考核与评价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诲主任为副组长,全校教师为成员的计算机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计算机培训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工作,保障计算机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加强培训过程的检查和催促,记录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定期检查教师的计算机学习笔记、课件制作能力,并将参加培训出勤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教师个人工作年度考核的一个方面。
参训教师的考核:
1.学习表现占30%。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分散实践阶段的工作表现和发挥骨干作用的情况等。
2.理论课程学习与研讨占30%。考核依据为理论学习考试成绩、研讨发言的水平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考察占40%。考核依据为现场考察成绩。已获得合格证书者可免于考察。
授课教师的考核:
1.授课表现占60%。授课表现包括授课态度、出勤情况、作业批改情况等。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察占40%。考核依据为学员现场考察成绩。授课教师按照学员成绩的合格率,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