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必答题
1、根据《合肥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试行)》(合民〔2014〕12号)文件要求,申请救助家庭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应根据申请对象申请之前( )个月的家庭(不含低保)经济状况确定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答案:D
2、根据《包河区2014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方案》(包民〔2014〕54号)文件要求,孤儿基本生活费,由区民政部门每月( )日之前向区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
A、10日 B、15日 C、20日 D、25日
答案:D
3、根据《包河区2014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方案》(包民〔2014〕54号)文件要求,孤儿因年龄原因被取消基本生活费的,民政部门须提前( )个月告之孤儿或其监护人。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答案:C
4、下列不属于孤儿保障范围的是( )
A、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且未被依法收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父母一方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另一方失踪、弃养或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中,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父母失踪或者弃养一年以上,查找联系不到父母信息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未满18周岁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成年人。
答案:C
5、2014年包河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保准不低于( )
A、460元 B、510元 C、600元 D、660元
答案:C
6、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由机关、医疗机构或居村委会出具,若由居村委会出具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的,须同时提供( )
名邻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
A、1-2人 B、2-3人 C、3-4人 D、4-5人
答案:B
7、申请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下列哪项不符合程序( )
A、申请 B、审核 C、公示 D、审批
答案:C
8、街镇在收到孤儿申报材料后,应在( )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答案:C
9、根据《合肥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试行)》(合民〔2014〕12号)文件精神,在核实申请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时,哪一项收入计入家庭收入( )
A、廉政住房补贴 B、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奖励金 C、城乡贫困家庭成员因病按规定享受的医疗救助金 D、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
答案:D
10、现役义务兵的家庭申请社会救助时,现役义务兵本人( )纳入家庭抚养人口进行计算。
A、是 B、不 C、视情况而定
答案:A
11、申请救助家庭成员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低收入家庭资格和专项社会救助待遇的,区民政部门取消已批准享受的相关待遇和认定的资格,并将相关情况记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且( )年内不接受其社会救助申请。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B
12、根据《合肥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试行)》(合民〔2014〕12号)文件精神,在核实申请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时,哪一项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
A、津贴 B、赡养费 C、奖学金 D、转租承包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
答案:C
13、合肥市当前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为( )元。
A、737元 B、828元 C、1260年 D、1404元
答案:C
14、王某,男,56周岁,爱人身患尿毒症,需王某长期陪同去医院透析,平时夫妻二人生活靠王某打零工和孩子支付赡养费维持,由于没有固定的就业单位,收入也不固定,在对王某的收入进行认定时,应按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 )计算。
A、80% B、70% C、60% D、40%
答案:D
15、包河区农村分散五保每月保障标准为( )元/月。
A、460元/月 B、510元/月 C、550元/月 D、660元/月
答案:A
16、核实家庭收入可采取采取下列( )办法进行。
A、入户调查 B、单位、邻里走访 C、信函索证,信息核对 D、以上全选
答案:D
17、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 )
A、公开、公平、公正、及时 B、公开、公平、公正、高效 C、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D、公开、公平、公正、便捷
答案:A
18、《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令第9号),自( )
起实施。
A、2014年2月21日 B、2014年5月1日
C、2014年5月30日 D、2014年6月1日
答案:B
19、包河区分散五保供养资金实行按( )打卡发放。
A、月 B、季度 C、半年 D、全年
答案:B
20、《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令第9号)中规定,特困人员( )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A、可以 B、不可以 C、视情况而定
答案:A
21、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从事非固定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按用工单位出具的证明计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年龄在( )周岁至( )周岁的女性,按合肥市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的70%计算。
A、18-40周岁 B、41-50周岁 C、41-55周岁 D、51-55周岁
答案:B
22、家庭住房困难标准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含)( )平方米。
A、14 B、16 C、18 D、20
答案:B
23、下列不属于2014年省、市定民生工程的是( )
A、临时救助 B、城乡医疗救助 C、农村五保供养 D、生活无着人员救助
答案:A
24、根据《包河区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暂行办法》(包政办〔2013〕44号)文件精神,为城市“三无”人员提供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救助。按每人( )标准救助,其中,( )由区民政局统一购置服装和被褥,( )元以现金形式发放到个人。
A、800元/年,500元,300元 B、1000元/年,700元,300元 C、1000元/年,800元,200元 D、1000元/年,600元,400元
答案:B
25、根据《包河区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暂行办法》(包政办〔2013〕44号)文件精神,城市“三无”人员救助经费由区和街镇、滨湖世纪社区财政按( )比例承担。
A、1:1 B、4:6 C、6:4 D、7:3
26、《合肥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合民〔2014〕68号)文件的实施时间是( )
A、2014年1月1日 B、2014年5月1日
C、2014年7月1日 D、2014年4月30日
答案:B
27、下列不属于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的有( )
A、城乡低保对象 B、农村五保户
C、社会散居孤儿 D、支出型贫困家庭大病患者
答案:D
28、以下哪类对象申请城乡医疗救助时有病种( )
A、城乡低保对象 B、农村五保户
C、社会散居孤儿 D、城乡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
答案:D
29、下列不属于医疗救助重症慢性病病种的有( )
A、重症精神病 B、脑梗死
C、II型糖尿病 D、I型糖尿病
答案:C
30、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医疗救助范围( )
A、打架斗殴
B、镶牙整容
C、无第三者赔偿责任的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
D、非《合肥市特殊病门诊医疗卡》指定医院的门诊
答案:C
31、下列哪类不符合全额代缴参保资金对象的有( )
A、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 B、城乡低保户
C、社会散居孤儿 D、农村五保户
答案:A
32、各县(市)、区年度“一站式”服务救助人次或金额不得低于总救助人次或总救助金额的比例为( )
A、38% B、30% C、28% D、20%
答案:A
33、城乡医疗救助原则上不跨年度救助,但受救助时间年度结算影响,符合救助条件的,哪个时间段发生的医疗费用可纳入下年度救助?( )
A、10月1日至12月31日
B、10月1日至10月31日
C、11月1日至12月31日
D、11月1日至11月30日
答案:C
34、符合救助条件的未参合(保)的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起付线以外的个人自付费用可享受医疗救助的比例为( )。
A、35% B、30% C、25% D、20%
答案:C
35、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住院和门诊年度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 )
A、3万元 B、2.5万元 C、2万元 D、1.5万元
答案:D
36、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城乡低保对象(不含城市三无人员)在“一站式”定点医院申请救助,救助比例和年度封顶线分别为( )。
A、75%;3万元 B、65%;2万元
C、75%;2万元 D、65%;3万元
答案:C
37、对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可视医疗救助资金年度结余情况给予小额门诊医疗救助,年人均不超过( )元。
A、500元 B、600元 C、800元 D、1000元
答案:A
38、以下哪家医院属于包河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合作医院?( )
A、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B、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C、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D、安徽省中医学院
答案:C
39、以下不属于合肥市滨湖医院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办理时间的有( )
A、周二下午 B、周三下午 C、周四下午 D、周五下午
答案:D
40、医疗救助范围内的救助对象(低收入除外)选择在“一站式”定点医院住院结算的,医疗救助比例与原标准相比( )
A、增加20% B、增加10% C、增加5% D、无变化
答案:B
41、包河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医院共有( )家?
A、9家 B、10家 C、11家 D、12家
答案:C
42、包河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合肥市第六人民医院”又称为( )
A、合肥市传染病医院 B、合肥市精神病医院
C、合肥市肿瘤医院 D、合肥市骨科医院
答案:A
43、农村五保户、社会散居孤儿、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救助较之城乡低保对象的救助比例分别增加( )
A、10%;10%;10%;15% B、10%;10%;10%;10%
C、15%;15%;15%;15% D、15%;15%;15%;10%
答案:D
44、各区医疗救助资金结余量超过总量的( )时,各区民政部门可制定重点救助方案,报市局备案后可进行二次救助。
A、5% B、10% C、15% 20%
答案:B
45、下列材料不属于申请医疗救助必须报送材料的是( )。
A.户主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B.城乡低保证、农村五保证等身份证件
C.家庭收入证明
D.无犯罪记录证明
答案:D
46、事处(乡镇)在接到医疗救助申请后的( )个工作日内,派人入户调查、审核。
A、3 B、4 C、5 D、7
答案:B
47、根据《合肥市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合民〔2013〕165号)文件规定,下列不属于临时救助救助范畴的有( )
A.因大病造成家庭生活水平暂时低于低保标准
B.因子女入学费用负担过重,造成家庭生活水平暂时低于低保标准
C.因家庭成员遭受突发性或意外灾害 ,造成家庭生活水平暂时低于低保标准
D.因地震灾害,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情形
答案:D
48、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临时救助资金的,民政部门应当悉数追回,且( )年内不予受理其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廉租房等其他任何社会救助申请;已经享受城乡低保的予以取消。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C
49、在居住地连续居住、就业多久以上,且符合居住地规定的临时救助条件的外来务工者等人户分离(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家庭,可以在居住地申请临时救助?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答案:B
50、经核查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由乡镇(事处)在其所在村(居)委会和居住地公示( )天。
A、2 B、3 C、5 D、7
答案:A
二、填空题
1、家庭财产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拥有的( )和( )。
答案: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2、农村五保供养方式分为( )和( )。
答案: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
3、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从事非固定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按用工单位出具的证明计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年龄在( )周岁至( )周岁的男性,按合肥市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的70%计算。
答案:41-55周岁
4、无工作单位的已婚妇女自产后( )年时间内,视为哺乳期间无劳动能力。
答案:1年
5、对家庭中有自谋职业且有相对稳定收入的人员,在其收入无法准确核定时,按辖区内( )平均收入核定。
答案:同行业
6、社会救助制度坚持( ),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
答案: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
7、《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令第9号)中规定,街镇应当建立统一受理( )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
答案:社会救助申请
8、《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 )参与社会救助。
答案:社会力量
9、《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第二十四条规定,受灾地区人民证明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坏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 )。
答案:过渡性安置
10、《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令第9号)中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与( )。
答案:教育救助
11、城乡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 )倍困难家庭。
答案:1.8倍
12、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按照个人自付费用年度累计( )万元为起伏线进行救助。
答案:2
13、年度参合(保)的时间为( )
答案:7-9月
14、农村五保户在“一站式”定点医院享受的医疗救助比例为( )
答案:90%
15、临时救助金单次额度最高限额为( )
答案:低保标准的6倍
16、申请就学临时救助,救助金额最高可达低保标准的( )倍。
答案:3倍
17、住院和门诊年度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3万元的救助对象有( )
答案:农村五保户、社会散居孤儿、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
18、临时救助一年内最多给予( )次救助。
答案:两次
19、临时救助第二次救助金额不得( )首次。
答案:超过
20、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通过金融机构( )发放。
答案: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