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研究并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学发现,做出这一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安培
B .伏特
C . 欧姆
D .牛顿
2、如图1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导出R=U/I,由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4、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
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了位置。闭合开关S后,下列
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 )
A.电压表被烧坏
B.小灯泡不亮
C.小灯泡被烧坏
D.电流表被烧坏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A.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
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
较大的量程
C.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
位置上
6、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
7、图3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表一
8、一个导体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8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当把它两端电压变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___,它的电阻为_________。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流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__,它的电阻为_________。
9、一盏灯电阻为12Ω,正常工作时电流为0.5A,若把它接在8V的电源上,还需要再联一个Ω的电阻。
10、在家庭电路中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会变小,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就会很容易触电,对人体造成伤害。
11、灯泡灯丝断了以后再搭上,电阻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接入原电路
后将变亮。
12、导体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导体串联后总电阻;导体并联后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并联后总电阻。(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
14、小刚和小军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小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其作用主要是;
(2)实验中,所测的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数据可得:在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
(3)如图6,小军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当我们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接下来的操作正确
的是
A.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B.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
C.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D.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
(4)小军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测的数据如表二所示:由表二数据可得:在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5)本实验采用的主要探究方法是法.
15、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该实验原理是(2)将图7中的电压表连入电路并在右边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3)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灯丝的电流为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V,小灯泡的电阻为Ω.(4)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灯泡的亮度将(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四、计算题
17、在图9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 R1 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 求通过电阻R1 的电流;
图9 (2)
求电阻R 2 的阻值。
18、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R l =10Ω,R 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
求:(1)电源电压是多少?
(2)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