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
求之不得, 。优哉游哉,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
二、《伐檀》(诗经)
坎坎伐檀兮, ,河水清且涟猗。 ,胡取禾三百廛兮? ,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不素餐兮!
,置之河之侧兮, 。不稼不穑, ?不狩不猎, ?彼君子兮, !
坎坎伐轮兮, ,河水清且沦猗。 ,胡取禾三百囷兮?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不素飧兮!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 。与君离别意, 。
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 。
四、《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
行路难! !多歧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五、《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烹羊宰牛且为乐, 。岑夫子, ,将进酒, 。与君歌一曲, 。钟鼓馔玉不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人何为言少钱, 。五花马, ,呼儿将出换美酒, 。
六、《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
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茅飞渡江洒江郊, ,下者飘转沉塘坳。 ,忍能对面为盗贼。 。唇焦口燥呼不得, 。俄顷风定云墨色, 。布衾多年冷似铁, 。床头屋漏无干处, 。自经丧乱少睡眠,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主人下马客在船, 。
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
寻声暗问弹者谁? 。移船相近邀相见, 。
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
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
轻拢慢捻抺复挑, 。大弦嘈嘈如急雨, 。
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滑, 。
水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
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
东船西舫悄无言, 。沉吟放拨插弦中, 。
自言本是京城女, 。十三学得琵琶成, 。
曲罢常教善才服, 。武陵少年争缠头, 。
钿头银篦击节碎, 。今年欢笑复明年, 。
弟走从军阿姨死, 。门前冷落车马稀, 。
商人重利轻别离, 。去来江口求空船, 。
夜深忽梦少年事, 。我闻琵琶已叹息, 。
同是天涯沦落人, 。我从去年辞帝京, 。
浔阳地僻无音乐, 。住近湓城地低湿, 。
其间旦暮闻何物? 。春江花朝秋月夜, 。
岂无山歌与村笛? 。今夜闻君琵琶语, 。
莫辞更坐弹一曲, 。感我此言良久立, 。
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 。
九、《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十、《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
十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晓镜但愁云鬓改, 。蓬山此去无多路, 。
十二、《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
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
十三、《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不知天上宫阙, 。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 ,低绮户, 。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
十四、《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人物。 ,人道是, 。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
十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 。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 ,金戈铁马, 。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 。
十六、《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古道西风瘦马。 , 断肠人在天涯。
十七、《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留恋处舟催发。 ,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更与何人说?
十八、《沁园春·长沙》()
寒秋, ,橘子洲头。 ,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怅寥廓, ,谁主沉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激扬文字, 。曾记否, ,浪遏飞舟!
十九、《劝学》
君子曰: 。
青, ;冰,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 ,声非加疾也, 。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二十、《师说》
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终不解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
嗟乎!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愚益愚。 ,愚人之所以为愚, ?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之不知, ,或师焉, ,小学而大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则群聚而笑之。 ,则曰:“ ,道相似也。 ,官盛则近谀。”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其贤不及孔子。 :“三人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二十一、《陋室铭》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孔子云:“ ?”
二十二、《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 。越明年,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 ,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yǐ)。 ,南极潇湘, ,多会于此, ,得无异乎?
,连月不开, ,浊浪排空; ,山岳潜(qián)形; ,樯(qiáng)倾楫(jí)摧; ,虎啸猿啼。 ,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 。
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岸芷(zhǐ)汀(tīng)兰, 。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 !登斯楼也, ,宠辱偕忘, ,其喜洋洋者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何哉? ,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退亦忧。 ?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
二十三、《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 ,世人盛爱牡丹;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予谓菊, ;牡丹, ;莲, 。噫!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 。
二十四、《六国论》
六国破灭, ,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 。或曰:“六国互丧,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能独完。故曰, 。”
秦以攻取之外, ,大则得城。 ,与战胜而得者, ;诸侯之所亡, ,其实亦百倍。 ,诸侯之所大患, 。
思厥先祖父, ,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 ,如弃草芥。 ,明日割十城, ,起视四境,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理固宜然。古人云:“ ,犹抱薪救火, ,火不灭。” 。
齐人未尝赂秦, ,何哉? 。五国既丧, 。燕、赵之君, ,能守其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二败而三胜。 ,李牧连却之; ,邯郸为郡,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战败而亡,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刺客不行, ,则胜负之数, ,当与秦相较, 。
呜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趋于亡。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