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07:25
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口有肛门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2.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甲壳动物D.昆虫3.有口和肛门的动物是()A.蛔虫B.珊瑚虫C.涡虫D.血吸虫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海蜇B.珊瑚虫C.扇贝D.虾类5.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口有肛门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2.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甲壳动物D.昆虫3.有口和肛门的动物是()A.蛔虫B.珊瑚虫C.涡虫D.血吸虫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海蜇B.珊瑚虫C.扇贝D.虾类5.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

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     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

2.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甲壳动物                  D.昆虫

3.有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

A.蛔虫      B.珊瑚虫     C.涡虫      D.血吸虫

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海蜇          B.珊瑚虫           C.扇贝           D.虾类

5.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

A.大熊猫          B.昆虫           C.丹顶鹤        D.螃蟹

6.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

A.甲壳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7.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8.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

A.鲸鱼           B.甲鱼            C.鲫鱼             D.章鱼

9.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

A.取食          B.呼吸         C.喝水             D.平衡身体

10.你捉过鱼吗?下河摸鱼时,很难把鱼攥到手里,即使捉到手里又往往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非常黏滑。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11.“鱼儿离不开水”。鱼离开水后很快会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不能游泳          B.不能取食    C.不能呼吸         D.不能保温

12.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13.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15.“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由这首儿歌可知,家兔是一种食草动物。家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A.心脏四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B.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

C.有门齿、臼齿,有发达的盲肠     D.胎生、哺乳

16.以下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海葵      B.海蜇     C.珊瑚虫     D.乌贼

17.东营黄河三角洲动物园已于2012年“十一”正式开放,首批引进了东北虎、金钱豹、狗熊、鸸鹋、斑马、白袋鼠、金刚鹦鹉等60余种野生动物。某同学参观后对上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你认同的是

(  )

A.从呼吸方式上看,都是双重呼吸

B.从生殖上看,都是体内受精、胎生

C.从体温调节上看,都属于恒温动物

D.从内部结构上看,体腔内都有膈

18.“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

19.科考队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无四肢,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它最可能生活在(  )

A.水中       B.空中          C.森林里           D.沙漠里

20.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鲫鱼身体呈纺锤形(流线型)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1.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大鲵幼体用肺呼吸

C.丹顶鹤前肢变成翼            D.麋鹿胎生、哺乳

22.牵动家鸽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

A.前肢          B.胸部          C.后肢          D.脊柱

23.许多鸟类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下列属于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是(  )

A.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

B.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

C.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羽毛

D.卵生,靠湿润体表呼吸

24.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体温不恒定

25.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蛛]丝[马]迹    B.[鸡][犬]不宁  C.[鹬][蚌]相争    D.[虎]头[蛇]尾

二、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每小题1分,共5分)

26.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是两侧对称的。       (    )

27.从环节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有了分节现象。         (    )

28.水生的动物也是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的。             (    )

29.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    )

30.海豹和鲸的外形都像鱼,也生活在水中,因此都是鱼类。(    )

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计分45分)

31.(7分)如图为蝗虫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明显地分为③    、④    、⑤    三部分。

(2)蝗虫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3对     、2对   ,都着生在   。

(3)蝗虫翅的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它附着在    上。

32.(8分)请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C的体内有气囊能够辅助呼吸,所以C能够进行特有的呼吸方式即      。

(2)D的体表有    ,用   呼吸,用   游泳,通过    的摆动提供运动时的动力。

(3)B动物的体温    ,体表    ,用   呼吸。

33.(6分)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的有     ,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   

(均填代号)。

(2)B的身体覆盖有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3)C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这与它的食草生活相适应。

(4)E的     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协助呼吸的作用。

34.(8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它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信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生活。

(1)信鸽的体形为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      。

(2)信鸽用   呼吸,并有薄壁的   辅助呼吸。

(3)请写出信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

(两点即可)

35.(6分)观察下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时,要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目的是               。

(2)鱼儿离不开水,它的呼吸器官是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当它潜入水中时,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3)蝗虫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因家兔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          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4)将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

36.(10分)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的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黏液而湿润的      完成。从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看,蚯蚓适于      生活。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          。

(3)鸟的呼吸器官是[ ]      ,标号[2]是      ,其功能是      ,以适应空中的飞翔生活。

(4)比较以上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结构,可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1.【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螅的主要特征。水螅作为腔肠动物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如身体呈辐射对称(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属于外胚层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有口无肛门等。

2.【解析】选A。珊瑚虫分泌的外壳日深年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蛔虫的主要特征。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它们均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和肛门。

4.【解析】选C。本题考查软体动物的判断。海蜇和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扇贝属于软体动物,虾类属于节肢动物。

5.【解析】选B。本题考查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丹顶鹤是鸟类,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脊椎动物,昆虫和螃蟹都是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中,昆虫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

6.【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软体动物的识别。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差异较大,这类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常常有贝壳,如蜗牛、鲍鱼、扇贝等。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节肢动物的认识。A是蜘蛛,属于蛛形纲;B是虾,属于甲壳纲;C是蜈蚣,属于多足纲;D是蝗虫,属于昆虫纲。

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鱼类与其他名字带“鱼”而非鱼类动物的区分。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鱼类。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属于真正的鱼类。

9.【解析】选B。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特点。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中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过鳃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可以扩散到鱼鳃中的毛细血管,同时,鳃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扩散到水中,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完成呼吸。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鱼类适于水中游泳生活的结构特点。鱼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除此之外,流线型的身体也能够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鱼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1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鱼鳃的主要特征。鱼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鱼离开水后,鳃丝粘结成丛,因不能呼吸到氧气而死亡。

12.【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选项A是蚯蚓对运动的适应,选项B、C和D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动物体表的鳞片、外骨骼不仅能够防止水分的蒸发与散失,还具有保护作用。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同类群动物气体交换的部位。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鲫鱼通过鳃内的毛细血管与水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家鸽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气囊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与皮肤;家兔用肺呼吸,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泡。

14.【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蝗虫具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是对陆地缺水环境的适应,是否易被天敌吃掉与外骨骼无关;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这些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家鸽前肢变成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与复杂的陆地生活相适应。

15.【解析】选C。本题考查家兔适应食草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兔的牙齿有了门齿、臼齿的分化,门齿和臼齿发达,适于切断和磨碎植物性食物,盲肠发达,适于消化不容易消化的植物纤维,与食草生活相适应;心脏四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体表被毛,能够保温,是与体温恒定相关的特征;体腔内有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胎生、哺乳是家兔与生殖发育相关的特征。

16.【解析】选D。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特点。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海葵、海蜇和珊瑚虫的身体都有口无肛门,结构简单,都属于腔肠动物;乌贼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17.【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多样性知识总结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明确各种类的主要特征。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不具有共性,因此A项错误。东北虎、金钱豹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是体内受精,胎生、哺乳;鸸鹋和金刚鹦鹉是鸟类,生殖方式为卵生,因此B项错误。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因此C项正确。体腔内有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鸟类没有,因此D项错误。

18.【解析】选C。本题考查各类动物生殖的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母兽给幼崽喂奶的特征。鱼类、两栖类和软体动物都是卵生;“美人鱼”的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可见其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故属于哺乳动物。

19.【解析】选A。本题考查鱼类的生活环境。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这是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生活在水中。

20.【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鲫鱼适于水生生活形态结构特征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记忆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鲫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它是鱼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鲫鱼身体呈纺锤形(流线型)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1.【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鲫鱼属于鱼类,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特征;丹顶鹤属于鸟类,前肢变为翼,善于飞翔;麋鹿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所以选项A、C、D是正确的。大鲵是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选项B是错误的。

22.【解析】选B。本题考查家鸽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家鸽的胸部有发达的胸肌,附着在高耸突起的胸骨上,能够牵动两翼上下扇动,完成飞行。

23.【解析】选C。本题考查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的空气阻力,体表覆盖羽毛,羽毛利于飞行,并有保温作用。

2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牙齿分化,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25.【解析】选B。本题考查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识别。蜘蛛、河蚌、蛇等动物,产热量少,体表无保温结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马、鸡、犬、鹬、虎等动物,产热量多,体表有保温的羽毛或体毛,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始终保持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26.√27.√28.×29.√30.×

31.【解析】本题考查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1)由图可知,①是触角,②是复眼,③是头部,④是胸部,⑤是腹部,⑥是听觉器官,⑦是气门,⑧、⑨、⑩是足,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蝗虫的胸部着生着3对足、2对翅,是它的运动器官。

(3)蝗虫翅的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其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答案:(1)头部 胸部 腹部

(2)足 翅 胸部 (3)外骨骼

32.【解析】本题考查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1)图A为节肢动物。

(2)图B为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表被毛。

(3)图C为鸟类,具有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只能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的主要运动方式为飞行。

(4)图D为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答案:(1)双重呼吸 (2)鳞片 鳃 鳍 尾部

(3)恒定 有毛 肺

3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动物的多样性。A是青蛙,属于两栖类;B是蝗虫,属于昆虫;C是兔子,属于哺乳类;D是鱼,属于鱼类;E是大山雀,属于鸟类。(1)鱼类和两栖类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昆虫、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昆虫、鱼类和两栖类属于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2)昆虫的体表都覆盖着坚韧的外骨骼,与陆地生活相适应。(3)植食性动物消化道一般有发达的盲肠,可消化植物纤维。(4)鸟类的胸肌发达,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使呼吸方式为特殊的双重呼吸,这些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答案:(1)A、D C、E (2)外骨骼

(3)盲肠 (4)胸肌 气囊

34.【解析】本题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1)由图可知,信鸽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是它的飞行器官,被覆羽毛,适于飞行和保温。

(2)信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可以储存空气,辅助呼吸,气体交换只能在肺内进行。

(3)信鸽胸骨发达高耸,有利于胸肌的附着;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及时排出粪便;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等。

答案:(1)流线 空气阻力 翼 羽毛 (2)肺 气囊

(3)胸骨发达高耸,有利于胸肌的附着;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及时排出粪便;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等(写出两点即可)

35.【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动物的多样性、生殖发育、分类等特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问题的能力。

(1)放棉花纤维的目的是草履虫的运动以便于观察,否则不便观察。

(2)鱼类通过鳃呼吸,鳃内含丰富的血管,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在水中会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当水从鱼口流入鳃时,水中的氧气会进入血管中,二氧化碳会被排放到水中。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但在水中是用皮肤呼吸的。

(3)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哺乳动物在生殖发育上最典型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

(4)在草履虫、鲫鱼、青蛙、蝗虫和兔五种动物中,草履虫、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鲫鱼、青蛙、兔属于脊椎动物。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最为低等;蝗虫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鲫鱼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青蛙水陆两栖属于两栖动物;兔属于哺乳动物最为高等。所以排列顺序为:草履虫、蝗虫、鲫鱼、青蛙、兔。

答案:(1)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2)鳃 皮肤 (3)节肢(无脊椎) 胎生、哺乳

(4)草履虫、蝗虫、鲫鱼、青蛙、兔(或草履虫→蝗虫→鲫鱼→青蛙→兔)

3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动物呼吸器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土壤里,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鱼是水中生活的类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头部两侧的鳃都含有许多鳃丝,其内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3)鸟有适于陆上生活的呼吸器官——肺。还有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辅助肺呼吸的气囊。

(4)比较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结构,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

答案:(1)体壁 阴湿环境 (2)鳃 毛细血管

(3)[3]肺 气囊 辅助肺呼吸 (4)由简单到复杂

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口有肛门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2.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甲壳动物D.昆虫3.有口和肛门的动物是()A.蛔虫B.珊瑚虫C.涡虫D.血吸虫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海蜇B.珊瑚虫C.扇贝D.虾类5.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