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认识第二次工业的特点。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搜集二次工业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的认识。
2.分析教材中有关第二次工业影响的资料,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汽车标志,提问导入新课
(二)新授
问:什么是第二次工业呢?(生答后出示第二次工业定义)
问:那第二次工业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看116页,回答,生答后补充,联系以前内容,提问引出其他条件
1、科技: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如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政治前提:(通过上两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哪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3、资本条件:(从殖民地的反抗这课中我们知道欧洲国家进行了什么活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资本积累
4、市场条件:(欧洲殖民者在殖民扩张的同时,像贩卖黑奴时等,把他们的廉价工业品销往亚非拉地区,打开了市场。)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过渡:第二次工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我们说第二次工业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那第二次工业有哪些发明呢?看书后找出查尔斯在1911年可以用到的发明,看谁找的多:
在191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问:那上面哪些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期间出现的?是由谁发明的?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还有哪些发明?找出的同学上黑板写(发明者,发明时间,没时间的不用写,发明物)
问:这些人里面,谁的发明最多?(爱迪生)谁来介绍一下爱迪生和他的成就?(生回答后思想教育)
问: 碰巧1908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这些发明很多都在博览会中展出了,下面我们听听一些工作人员的介绍,看这些发明分别放在了哪个展区?你们要设立几个展区,听完介绍后请同学们把这些发放在相应的展区?(学生边介绍边展示ppt,说完后再叫学生分)
| 展区 | 展品 | 解说词 | |
| 电力的广泛运用 | 1866 发电机 | 西门子(德) | 为机器运转提供了新的动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方便了交流和传递,使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
| 1873 电动机 | 格拉姆(比利时) | ||
| 1879 电灯 | 爱迪生(美) | ||
| 电厂、电车、电影机、留声机 | |||
|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 1876 电话 | 贝尔(美) | 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
| 1电报 | 马可尼(意) | ||
|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 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 1885 汽车 | 本茨和戴姆勒(德),米歇林和雷诺(法国),福特(美国) | 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发动机问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 1柴油机 | 狄赛尔(德) | ||
| 1903飞机 | 莱特兄弟(美) | ||
| 化学工业的建立 | 1866安全炸药 | 瑞典诺贝尔(瑞典) |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新的工业部门——化学工业 |
| 人工染料、人造纤维、合成塑料、化学药品 | |||
1、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交叉进行,如德国日本
过渡:第二次工业后,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变得不一样呢?怎么不一样,我们看下面的图片和资料。(先看,再让学生总结)
社会生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结构
问:什么是垄断组织?它的表现、方式、目的、影响是什么?看书找出答案
(三)练习巩固(出示PPT)
(四)小结
我们要掌握第二次工业的那些内容?
第二次工业的条件
第二次工业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的影响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