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课、维护权威
1、我国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追求。
2、公民与人民的关系:1.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2.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3、我国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6、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7、尊重和保障是我国的原则。
8、我国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主体的广泛性: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10、内容的广泛性: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11、贫穷是实现的最大障碍,扶贫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
1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3、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5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原因/意义/重要性):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遗害无穷。2.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的核心价值追求。
16、如何规范权力运行:1.国家权力运行必须在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实施
1、的构成/组成: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的内容:1.规定了我国的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3、的地位/重要性:1.是党和人志的集中体现2.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规定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2.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同相抵触。3.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6、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7、全国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实施的职权,全国常委会有权解释和法律。
8、建立日、宣誓制度的意义:1.彰显了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强化了国家公职人员的意识,让他们更加珍惜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3.有利于弘扬精神,推动实施。
10、如何增强意识:1.学习,领会我国的原则和精神。2.认同,增强对的信服和尊崇,让真正铭刻于心。3.践行,学会运用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公民权利
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4、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财产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6、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7、公民依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第四课、公民义务
1、遵守和法律的具体表现:1.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维护,荣誉和利益。
3、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4、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5、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6、不依法纳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3.公民的某些权利的同时也是义务。
8、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1.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9、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10、如何履行法定义务: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五课、我国的基本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5、三种经济形式的地位: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国有经济的作用: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
7、集体经济的作用: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实现
8、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的职权/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11、的职责/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见与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2、通过哪些方式找到:手机,微信,微博,联络处,之家,述职。
13、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个必须):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党的领导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14、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1.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中国党的性质:1.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6、中国中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中国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实现主义
18、中国党的地位:1.中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中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0、我国八个民主党派:民盟、民革、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的含义和性质:1.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2.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2、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23、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4、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有利于反映,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3.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5、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6、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属于自治地方。
27、民族自治机关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28、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2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
1、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具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和司法机关(人民和人民)。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制定、通过、修改、废除法律),决定权(表决、决定重大事项),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权(监督、法律实施以及国家机关的工作)。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性质及含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2.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任职条件: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2.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每届任期五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职权: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2.任免权3.外事权4.荣典权
10、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1、国家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2.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
12、的性质和地位:即,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13、行政机关如何做到依法行政:1.严格遵照和法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14、国家监察机关包括: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15、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16、监察委员会的监察范围: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现国家监察权全面覆盖。
17、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地位:最高监察机关。
18、监察委员会的职责: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
19、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和人民。
20、人民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21、人民的组成:最高人民,高级人民(省),中级人民(市),基层人民(县、区)和专门人民(军事和海事)
22、人民的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23、人民行使职权的要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4、人民的性质:国家的检察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
25、人民的组成:最高人民,高级人民(省),中级人民(市),基层人民(县、区)和专门人民(军事)
26、人民的基本职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27、人民行使职权的要求:依照法律规定依法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课、自由 平等
1、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为什么自由要受到: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的相对的,必要的是对自由的保障。2.无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边界,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4、平等的法律意义: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优先照顾老弱病残孕)
5、平等的社会意义: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的: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和法律的。
7、如何珍视自由: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8、如何践行平等: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据理力争,依。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第八课、公平 正义
1、对公平的理解:公平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2、公平的意义/重要性: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3、正义的含义:正义行为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4、正义的意义/重要性: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5、如何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2.制度维护公平,科学立法,公正司法。
6、如何守护正义:1.个人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2.司法维护正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使司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