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程定位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电子与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详见表1。
表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学习项目 |
|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 | 电源系检修 | 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查能力; 充电系不充电、电流过小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 电源系检修 |
| 起动系统检修 | 起动机不转故障的诊断能力 起动机空转故障诊断能力 | 起动系统检修 | |
| 汽车点火系统检修 | 点火正时调整能力 发动机突然熄火故障诊断能力 | 汽车点火系统检修 | |
| 汽车照明及信号系统检修 | 前照灯灯光调整能力 前照灯远近光不全、左右灯亮度不同诊断能力 转向信号灯不工作诊断能力 | 汽车照明及信号系统检修 | |
| 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检修 | 仪表线路连接及故障诊断能力 | 汽车仪表与报警系检修 | |
| 辅助电器与电子设备检修 | 辅助电器常见故障检修能力 | 辅助电器设备检修 | |
| 全车电路识读与分析 | 全车线路连接能力 全车线路检测能力 | 全车电路识读与分析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电器电路识读、调试、设备维修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电器性能指标的分析评价;
3)掌握汽车电器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2)技能目标
1)能对电源系进行故障诊断并对有关总成、零部件进行检测;
2)能对起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总成、零部件进行检测;
3)能对发动机点火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总成、零部件进行检测;
4)能对照明与信号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5)能对辅助电气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6)能对汽车电气系统的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
7)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汽车电气万能实验台等常
(3)素质目标
1)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能与同事、上级、客户进行良好沟通;
3)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
4)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5)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意识;
6)能有积极进去、不断向上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
3.教学组织
该课程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机电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设计了7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依据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的工作过程,将每个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共包括24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具体教学组织见表2
表2教学组织表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任务 | 学时 | |
| 项目一 | 电源系检修 | 蓄电池结构认识 | 2 | 16 |
|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与使用 | 2 | |||
| 蓄电池充电设备的使用 | 2 | |||
| 免维护蓄电池的结构认识 | 2 | |||
| 交流发电机的拆装与部件测试 | 2 | |||
| 交流发电机的性能测试 | 2 | |||
|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制作与检修 | 2 | |||
| 电源系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 | 2 | |||
| 项目二 | 起动系统检修 | 起动机的拆装 | 2 | 6 |
| 起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4 | |||
| 项目三 | 汽车点火系统检修 | 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认识 | 2 | 18 |
| 分电器的拆装 | 2 | |||
| 校正点火正时 | 2 | |||
| 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4 | |||
| 电子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8 | |||
| 项目四 | 汽车照明及信号系统检修 | 汽车灯光系统的使用与前照灯检测和调整 | 2 | 6 |
| 转向信号灯的结构与使用 | 2 | |||
| 普通电子喇叭的调整 | 2 | |||
| 项目五 | 汽车仪表与报警系检修 | 汽车常用仪表的认识与检测 | 2 | 2 |
| 项目六 | 辅助电器设备检修 | 刮水器的认识与拆装 | 2 | 8 |
| 电动装置的使用与检测 | 4 | |||
| 汽车防盗系统的检测 | 2 | |||
| 项目七 | 全车电路识读与分析 | 线束的测量和连接 | 2 | 6 |
| 示教板练习 | 4 | |||
| 合计 | 52 | 52 | ||
本课程共设计了7个教学项目,教学时按项目顺序依次进行,其教学内容与要求详见下表。
表3 项目1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 项目名称 | 电源系检修 | 课时 | 16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蓄电池结构认识 | 2 | ||||||
|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与使用 | 2 | |||||||
| 蓄电池充电设备的使用 | 2 | |||||||
| 免维护蓄电池的结构认识 | 2 | |||||||
| 交流发电机的拆装与部件测试 | 2 | |||||||
| 交流发电机的性能测试 | 2 | |||||||
|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制作与检修 | 2 | |||||||
| 电源系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 | 2 | |||||||
| 项目任务 | 能对蓄电池技术状况进行检查能力; 能对充电系不充电、电流过小故障诊断与排除 | |||||||
| 教学内容 | 1.畜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蓄电池的维护及性能检测 3.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 4.交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原理 5.发电机与蓄电池线路检测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蓄电池的结构; 2.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掌握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4.了解发电机的发电和整流原理; | 5.掌握各种调节器的特点及调压原理; 6.了解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7.掌握充电系电路; | |||||
| 技能 | 1.能够进行蓄电池的日常维护; 2.会对发电机进行解体检查 | 3.能够看懂充电系电路; 4.能够对充电系进行维修;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 项目名称 | 起动系统检修 | 课时 | 6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起动机的拆装 | 2 | ||||||
| 起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4 | |||||||
| 项目任务 | 能对起动机不工作进行诊断与排除; 能对起动机空转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 |||||||
| 教学内容 | 1.起动机的结构拆装及检测 2.起动机工作过程的电路分析 3.起动系检修步骤分析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起动机的结构;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掌握起动机工作过程的电路分析; 4.了解起动机的拆装顺序; | 5.掌握起动机不工作故障的诊断步骤与方法; | |||||
| 技能 | 1.能够对起动机进行日常维护; 2.能够看懂起动系电路; | 3.会对起动机不工作和空转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汽车维修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 项目名称 | 汽车点火系统检修 | 课时 | 18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认识 | 2 | ||||||
| 分电器的拆装 | 2 | |||||||
| 校正点火正时 | 2 | |||||||
| 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4 | |||||||
| 电子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8 | |||||||
| 项目任务 | 点火正时调整能力 发动机突然熄火故障诊断能力 | |||||||
| 教学内容 | 1.点火系的种类及工作原理分析 2.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构件 3.传统电火系的电路实例分析 4.传统点火系的使用与检修 5.点火系的故障案例分析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点火系的结构与各部分功用; 2.了解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 4.掌握点火系各部件的检测方法 | |||||
| 技能 | 1.能够对点火系各部件进行检测; 2. 能够看懂充电系电路; | 3. 能够对点火系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 项目名称 | 汽车照明及信号系统检修 | 课时 | 6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汽车灯光系统的使用与前照灯检测和调整 | 2 | ||||||
| 转向信号灯的结构与使用 | 2 | |||||||
| 普通电子喇叭的调整 | 2 | |||||||
| 项目任务 | 前照灯灯光调整能力 前照灯远近光不全、左右灯亮度不同诊断能力 转向信号灯不工作诊断能力 | |||||||
| 教学内容 | 1.照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照明装置的构造及控制电路 3.照明系统的故障检修案例分析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照明系功用; 2.了解前照灯的结构; 3.掌握前照灯的检测方法; | 4.了解闪光器的原理; | |||||
| 技能 | 1.能够对前照灯进行检测; 2. 能够对转向信号灯检测;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 项目名称 | 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检修 | 课时 | 2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汽车常用仪表的认识与检测 | 2 | ||||||
| 项目任务 | 仪表线路连接及故障诊断能力 | |||||||
| 教学内容 | 1.各类汽车仪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报警信号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汽车电子显示装置的构造 4.仪表报警装置的故障案例分析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各种仪表功用; 2.了解各种仪表的结构; 3.掌握仪表报警装置的检测方法; | 4.了解电子显示装置的原理; | |||||
| 技能 | 1.能够对汽车仪表进行检测; 2.能够对报警装置检测;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 项目名称 | 辅助电器设备检修 | 课时 | 6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刮水器的认识与拆装 | 2 | ||||||
| 电动装置的使用与检测 | 2 | |||||||
| 汽车防盗系统的检测 | 2 | |||||||
| 项目任务 | 辅助电器常见故障检修能力 | |||||||
| 教学内容 | 1.电动刮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2.电动装置的种类与功用 3.汽车防盗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刮水器的结构与各部分功用; 2.了解其他电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3.掌握防盗系统的工作过程; | 4.掌握刮水器的检修方法 | |||||
| 技能 | 1.能够对电动刮水器各部件进行检测; 2. 能够看懂辅助电器电路; | 3. 能够对辅助电器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 项目名称 | 全车电路识读与分析 | 课时 | 6 | |||||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线束的测量和连接 | 2 | ||||||
| 示教板练习 | 4 | |||||||
| 项目任务 | 全车线路连接能力 全车线路检测能力 | |||||||
| 教学内容 | 1.典型车系全车电路图识图要领和步骤 4.故障诊断检修方法拆画分析汽车电路图 |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掌握全车电路图识图要领和步骤; 2.了解拆画分析汽车电路图; | ||||||
| 技能 | 1.能够拆画分析汽车电路图; 2.能够看懂全车电路图; | |||||||
| 态度 |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 |||||||
| 教学任务与实施 | 教学任实施 | 根据教学任务、利用实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 ||||||
| 项目成果 | 作业和实训 | |||||||
| 技术规范 | ||||||||
| 学生 角色 | 机电维修工 | 教师 能力 | 具备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 | 考核 评价 |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
5.1.教学方法
(1)紧扣培养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紧扣培养目标,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结合工作任务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座谈交流式、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边讲边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校外结合,优势互补,为培养基本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真实与模拟相结合
创造一个似真的工程实训环境,使真实与模拟互补。在实训室模拟生产操作和生产过实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进行模拟生产实践。
(2)以能力培养为要旨,尽可能多的安排生产性实践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设计具有职业情景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知识与能力交互渗透、基本技能培养、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验、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职业技能鉴定、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技能技巧、探索精神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拉近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5.2.教学手段
(1)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技术
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主动组织教师制作电子课件、电子讲稿、教学软件等,配合录像片、典型实物、模型、CAI多媒体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有关抽象理论的认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工学结合
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邀请有较高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学和作学术报告,传授本专业前沿性的知识和专业发展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本课程学科领域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6.考核与评价
(1)本课程考核按学习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学习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本课程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不进行期末集中考试。
(2)每个学习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其成绩与权重及课程考核成绩的计算按表10进行。
表10课程考核成绩表
| 项目名称 | 成绩 | 权重 | 项目成绩 | 项目成绩权重 | 课程考核成绩 | |
| 蓄电池检修维护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100 |
| 技能 | 100 | 0.4 | ||||
| 态度 | 100 | 0.4 | ||||
| 发电机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
| 态度 | 100 | 0.4 | ||||
| 起动系统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
| 态度 | 100 | 0.4 | ||||
| 汽车点火系统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2 | |
| 技能 | 100 | 0.4 | ||||
| 态度 | 100 | 0.4 | ||||
| 汽车照明及信号系统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
| 态度 | 100 | 0.4 | ||||
| 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100 | |||
| 态度 | 100 | 0.4 | 100 | |||
| 辅助电器与电子设备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100 | |||
| 态度 | 100 | 0.4 | 100 | |||
| 空调系统检修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100 | |||
| 态度 | 100 | 0.4 | 100 | |||
| 全车电路识读与分析 | 知识 | 100 | 0.2 | 100 | 0.1 | |
| 技能 | 100 | 0.4 | 100 | |||
| 态度 | 100 | 0.4 | 100 | |||
(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及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标准》编写的;
(2)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3)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将汽车行业的新技术、工艺及时纳入教材,以满足汽车检测业发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