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教材分析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增强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也日益凸显。本节课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内容。教材内容十分有限,关键在于如何重新编排和演绎这些内容。由于本课教学内容偏理论,很多教师通常采用单纯的讲授开展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建立在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大多计算机操作技能娴熟,具有较丰富的上网经验,他们对计算机病毒并不陌生,有的甚至能举出不少病毒例子。但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系统学习。此外,由于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缺乏感性认识,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对病毒的防治措施更是知之甚少。
执教分析
遵循新课标对信息科技课程定位中指出的“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本载体,以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一起学为基本学习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以生物上的感冒病毒引入,并贯穿教学始终,通过设置“发现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接近教学目标。教师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托学习任务单,借助因特网、学习网站和书本等教学支持,在教师创设的教学平台中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对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学习从感悟到理解,再到归纳。既提高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在小组合作中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节还立足“两纲”教育的视角,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首先鼓励学生不要惧怕计算机病毒,要正视计算机病毒,用自己所学的本领为计算机构筑一道安全的屏障。面对计算机中毒,要冷静处理,对症下药。其次,告诉学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要自觉抵制任何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和主要传播途径
(2)知道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和学习网站,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和主要传播途径
(2)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归纳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勤于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善于在小组合作中与人沟通和协作
(2)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树立防重于治的病毒防治意识,自觉抵制造毒和传毒的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防治措施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课前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自主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人会生病,计算机会不会“生病”?引出课题
二、新授
新课引入:
通过对SARS的回忆,说明病毒对人类的严重危害。同时引入,说明计算机病毒同样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
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学习任务单下传给每位同学。
1、设问:谁是计算机病毒之“父”?
活动:通过因特网了解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的有关情况,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有关内容。
交流:快速核对一下有关资料的准确性。
2、设问:生物学上的病毒有哪些特征?
活动:分小组讨论,共同回忆SARS的有关知识,填写学习任务单上的表格,对病毒的特征有更直观的认识。
3、设问:“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
活动:根据有关资料,填写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表。
讨论:比照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特征,加深对计算机病毒特征的理解。
4、设问:为什么说计算机病毒防治是一件十分迫切的经常性的工作?
活动:分组学习,各个小组了解一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传染对象、传染方法等,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交流:各组同学交流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说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共同完成教材中“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工作原理”的讨论交流活动。
评价:每位同学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附录中的有关表格中。
(评价标准可以参考教师用书的有关内容)
5、设问:我的电脑中“毒”了吗?
活动:由曾经有过中“毒”经历的同学现身说法,说明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症状,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交流:大家共同补充完整计算机病毒的症状及严重后果。
6、设问: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活动:根据有关资料,说明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交流:汇总各个小组的方法,共同归纳出基本防治方法。
7、设问:谁是网络信息的SPY?
活动:对各种网络信息保护措施进行逆向思考,每个小组重点讨论三个措施,并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内容。
交流:通过交流加深对每一种保护措施的认识。
小结。
活动:在“学习任务单”上填写通过学习产生的疑惑和新的想法。
交流:学生间交流新的想法,相互帮助解答疑惑。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利用英特网、学习网站和书本,概括5条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并将结果提交到网络上。
三、课堂练习:学生登陆信息科技学科在线练习平台进行自测
四、课堂小结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信息的安全和保护》学习任务单
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是 何时? 。
(2)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病毒是 何时? 。
(3)世界上第一次计算机网络病毒爆发于何时何人何地? 。
2、比较感冒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概括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完成下表。
| 计算机病毒特点 | 感冒病毒的表现 |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
| 在未知情况下,侵入人体。 如:病从口入 | 在未知情况下,侵入电脑。 如:依附在邮件、网页中 | |
| 通过空气和人体接触传播 | 通过文件或网络传播 | |
| 不一定立刻发作,在一定条件下才发作。如:身体抵抗力弱的时候 | 不一定立刻发作,在一定条件下才发作。 如:CIH病毒在计算内部时钟26日发作。 | |
| 轻则咳嗽头疼,重则发烧和引起并发症 | 轻则占用系统资源,重则破坏数据和硬件 |
| 病毒名称 | 传播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