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组胚简答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08:15
文档

组胚简答题..

第2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2.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于何处?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肺泡壁(Ⅰ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上皮;肾远曲小管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咽、食管、肛门等腔面角化:皮
推荐度:
导读第2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2.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于何处?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肺泡壁(Ⅰ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上皮;肾远曲小管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咽、食管、肛门等腔面角化:皮
第2章 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

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

2.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于何处?

                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

                其他:肺泡壁(Ⅰ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上皮 ;肾远曲小管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口腔、咽、食管、肛门等腔面

                角化:皮肤的表皮

3.上皮组织特殊结构有哪些?分别位于何处(上皮细胞哪个面)?

游离面:(1)细胞衣(糖衣) (2)微绒毛   (3)纤毛                

基底面:(1)基膜 (2)质膜内褶 (3)半桥粒

侧  面:(1)紧密连接 (2)中间连接 (3)桥粒 (4)缝隙连接→连接复合体

第3章 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有哪三种纤维?

胶原纤维(白纤维)  弹性纤维(黄纤维)   网状纤维(嗜银纤维)

2.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如何?三种细胞各有何功能?

成纤维细胞:

LM:外形:扁平不规则形,多突起,侧面观呈梭形;胞核:长椭圆形,位于细胞;

     胞质:弱嗜碱性。

EM:RER、Go、线粒体发达。

功能:能合成三种纤维和基质。功能静止状态,称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LM:外形: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胞质:嗜酸性。

EM:溶酶体丰富。

功能:吞噬异物,参与免疫应答反应。

浆细胞:

LM:外形: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偏于一侧,染色质呈车轮状排列;胞质:嗜碱性。

EM:RER、Go、线粒体发达。

功能:能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3.肥大细胞有何功能?为什么?

肝素—抗凝血;组胺、白三烯—引起过敏反应

第3章 结缔组织—软骨和骨

1.软骨分几类?分类原则是什么?

                                            透明软骨(含细小的胶原纤维)

根据软骨组织中所含纤维的质和量,分为三类    弹性软骨(含弹性纤维)

                                            纤维软骨(含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

2.长骨骨板的排列方式有哪几种?

环骨板:外环骨板   内环骨板

骨单位(哈弗斯系统):哈弗斯骨板   管

间骨板

3.什么叫骨单位?

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是长骨干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骨单位为筒状,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成,中轴有一管,管内含毛细血管、神经,与穿通管内的血管神经相连续。

第3章 结缔组织-血液

1.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形态结构:直径约7~8.5µm,双凹圆盘状, 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中性粒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形态结构:直径10-12μm,球形,核2-5叶,胞质粉红色,颗粒细小、 多,浅紫、红色

          嗜天青颗粒:浅紫色,大而少,占20%

          特殊颗粒:浅红色,小而多,占80%

功能:吞噬细菌,杀死、分解细菌,自身成为脓细胞。

3.何种病理状态下,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为什么?

当患过敏性疾病或感染寄生虫时,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因为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减轻过敏反应;其释放的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当过敏原进入体内时,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因为嗜碱性粒细胞内含肝素、组胺、白三烯等能参与过敏反应的物质。

4.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各有何功能?为什么?

单核细胞功能:吞噬细胞的前身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细菌、衰老细胞、异物

               参与免疫反应

因为单核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

淋巴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受抗原的刺激后,分化增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 

              自然杀伤细胞(NK):直接杀伤靶细胞。抗肿瘤

第4章 肌组织

1.骨骼肌纤维光镜与电镜下结构有何特点?

LM:长圆柱状,两端钝圆;多核、居边(肌膜附近);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横纹肌)。

EM:三联体

2.何谓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2 I带+ 整个A带+ 1/2 I带组成,肌节是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3.与骨骼肌纤维比较,心肌纤维有何特点?

LM:短柱状,有分支;核多为一个,居,有双核;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非横纹肌);细胞连接处有闰盘。

EM:二联体;线粒体、肌糖原丰富。

第5章 神经组织

1.神经元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电镜下分别为何结构?有何功能?

尼氏体:

EM:平行排列的RER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

神经原纤维:

EM:神经丝+神经微管        功能:细胞骨架

2.有髓神经纤维结构如何?髓鞘由哪种细胞构成?

    有髓神经纤维由轴索、髓鞘和神经膜构成

   (髓鞘每一节段称结间体,两结间体之间呈弧形缩窄区称郎飞结)

    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由神经膜细胞(又称施万细胞)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3.什么叫突触?其光镜和电镜结构如何?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LM:球状或纽扣状膨大,为突触结

        突触前成分  突触前膜:略厚于一般细胞膜

EM                  突触前膨大(内含突触小泡和线粒体)

突触间隙:15-30nm(故突触前后成分不相通)

        突触后成分  突触后膜(含受体)

4.各种感觉神经末梢有何功能?

                      游离神经末梢—痛、温、触觉

感觉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触觉

                      被囊神经末梢   环层小体—压觉

                                     肌梭—本体感觉

5.运动终板的结构如何?

LM:神经肌连接肌膜凹陷成突触槽、连接襞。 

EM:膨大的轴突末端嵌入(含突触小泡)。肌膜上有蛋白受体。 

6.神经胶质细胞有何功能?

有支持、营养、保护、修复等功能。 

第7章 循环系统

1. 毛细血管电镜下可分为哪三类?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不连续毛细血管)

2.中动脉的组织结构如何?大、小动脉与中动脉比较结构有何特点?

               内皮

        内膜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弹性纤维  

中动脉  中膜:厚,10-40层环行平滑肌纤维 

        外膜   外弹性膜:弹性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 

大动脉(弹性动脉)结构特点:中膜厚,40-70层弹性膜; 

                            三层分界不清(内、外弹性膜与中膜延续)。  

小动脉(肌性动脉)结构特点:中膜3-9层平滑肌; 

                            内弹性膜明显,外弹性膜不明显。

3.心壁的组织结构如何?

                     内皮 

            心内膜   内皮下层

     心              心内膜下层: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脏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壁     心外膜:浆膜心包脏层   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

                                   间皮 

第8章 免疫系统

1.淋巴组织的概念。

    淋巴组织又称免疫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眼中充满大量游离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从结构上可区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2.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各包括哪些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           (T、B早期分化的场所)

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   (免疫应答的场所)

3.胸腺、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各如何?

       被膜→小叶间隔 

       皮质   淋巴细胞(胸腺细胞)             多

胸腺          胸腺上皮细胞(上皮网状细胞)     少

       髓质   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小体 

              淋巴细胞:较少 

淋巴结    被膜      小梁

          实质:皮质   髓质 

     被膜

脾          白髓

     实质   红髓

            边缘区 

4.T、B淋巴细胞在淋巴结、脾中分别分布于何处?

T淋巴细胞:淋巴结皮质的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脾脏白髓中的动脉周围淋巴鞘

B淋巴细胞:淋巴结浅层皮质中的淋巴小结、淋巴结髓质中的髓索、脾脏白髓中的脾小结、

            脾脏红髓中的脾索

5.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来自何处?由哪些细胞组成?

巨噬细胞(结缔组织)  库普弗细胞(肝)       尘细胞(肺)       

破骨细胞(骨组织)   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  郎格汉斯细胞(皮肤)

第9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管

1.食管、胃、小肠、大肠的上皮各属于哪一种?

食管:复层扁平上皮   

胃: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单层柱状上皮  

大肠:单层柱状上皮

2.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何?

主细胞(胃酶细胞) 结构:LM:核近基底部,  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呈空网状             

                       EM:微绒毛,RER,Go,线粒体,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泌酸细胞)结构:LM:胞质强嗜酸性,  核居中 

                      EM:细胞内分泌小管 、微绒毛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  

                功能:分泌盐酸、内因子 、组胺  

3.何为肠绒毛?(其结构与功能如何?)

粘膜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称肠绒毛,是由上皮何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是小肠特有的结构。

                             乳糜管——运送脂肪

肠绒毛结构 :上皮 + 固有层   有孔毛细血管——运送单糖和氨基酸 

                             散在平滑肌——产生收缩运动  

功能:扩大小肠吸收的表面积

(小肠扩大表面积的结构:长而弯曲的肠管、环行皱襞 :粘膜 + 粘膜下层、绒毛、

                        微绒毛(纹状缘) )

4.大肠与小肠比较, 其结构有何特点?

有半月形皱襞  无绒毛  杯形细胞多  肠腺多,直而长,无帕内特细胞

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第9章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消化腺

1.胰腺腺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结构:LM:锥体形,核圆形位于基部, 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嗜酸性 

      EM:丰富的RER,Go,线粒体 

功能:分泌胰酶

2.胰岛由哪些细胞组成,各有何功能?

A细胞(甲细胞):分泌高血糖素 

B细胞(乙细胞):分泌胰岛素 

D细胞(丁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

3.肝小叶的结构如何?(包括基本组成、肝血窦、肝细胞、胆小管、窦周间隙)。

                    肝细胞   LM:大、多边形,胞质嗜酸性,可有双核

                             EM:RER、SER、Mi、Go、溶酶体、微体、包含物

                    胆小管:相邻肝细胞 间的细胞膜 向细胞内陷并对应接合形成 ,

肝小叶=静脉+            有连接复合体封闭。内含胆汁。

                             内皮细胞

                    肝血窦   肝巨噬细胞

                             库普弗细胞

                    窦周间隙:位于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内有贮脂细胞、网状纤维

4.门管区由哪三种管道组成?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胆管:单立或单柱

第10章 呼吸系统

1.气管管壁分哪几层?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杯形细胞

粘膜   固有层

气管管壁   粘膜下层:混合腺

外膜:透明软骨和疏松结缔组织

2.肺导管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肺内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3.肺导管部的结构变化有何规律?

肺内支气管

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消失
腺体消失
软骨软骨环软骨碎片消失
平滑肌环行平滑肌层

4.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如何?

    上皮为单层柱状,部分细胞有纤毛;杯形细胞、腺体、软骨均消失;平滑肌形成完整的环形平滑肌层;粘膜皱襞明显。 

5.肺呼吸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6.血-气屏障(呼吸膜)由哪几部分组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液体层、I型肺泡上皮(肺泡扁平细胞)、上皮的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 、内皮细胞  

7.肺巨噬细胞有何功能?

吞噬,防御     尘细胞

心力衰竭出现肺瘀血时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将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    心力衰竭细胞

第11章  泌尿系统

1.肾单位由哪两部分组成?

由肾小体与相连的肾小管组成。

2.肾小体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滤过膜如何组成?

           血管球:有孔毛细血管球,分血管极和尿极,血管球系膜(球内系膜)

  肾小体            脏层:为一层足细胞

           肾小囊   壁层:单层扁平上皮

肾小体功能:与原尿的形成有关

滤过膜组成: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 

      功能:形成滤液,即原尿。

3.近曲小管的结构(光镜和电镜)和功能如何?

LM:管腔小而不规则,上皮细胞锥体形,界线不清,胞质嗜酸性,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面有纵纹。

EM:侧面有许多侧突,游离面微绒毛,基底面有质膜内褶

功能:能重吸收Na +、水,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分泌H+、 氨、肌酐、马尿酸,等。

4.球旁复合体(肾小球旁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功能?

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致密斑:感受远端小管内Na+数量变化;球外系膜细胞:传递信息

第12章  皮肤

1.表皮的结构(分层)。

    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组成,由深至浅分为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手掌和足底的表皮较厚,颜面和腋窝等处较薄)

2.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的分布位置。

黑素细胞位置:基底层         郎格汉斯细胞位置:棘层

3.真皮的分层。 

真皮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

第13章  感觉器官

1.角膜的分层。

由外向内可分为五层:角膜上皮、前界层、角膜基质、后界层和角膜内皮。

2.视网膜的分层 。

视网膜10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色素上皮细胞层视杆视锥层外界膜 

外核层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视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3.两种视细胞的功能。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   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及色觉

第14章  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腺的共同特点。

a.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状  b.无导管

c.腺细胞间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或有孔毛细血管  d.分泌激素

2.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结构:LM:单层立方细胞,随生理状态而变

      EM:微绒毛,丰富RER、Go、线粒体、溶酶体,顶部胞质含分泌颗粒和胶质小泡

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双向分泌,即顶部分泌甲状腺球蛋白(RER和Go的作用);

      基底部分泌甲状腺素(溶酶体的作用)。]

3.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分泌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使血钙浓度降低。

4.肾上腺皮质各带的结构和功能。髓质的功能。

球状带:LM:锥形细胞聚集成球团状

        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LM:多边形细胞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

        功能: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皮质酮)

网状带:LM:多边形细胞排列成索状,吻合成网

        功能:分泌性激素(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以上三个带:EM:丰富的SER、管状嵴的线粒体、脂滴

5.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仅包括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内分泌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其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类固醇激素相关的丰富的SER;线粒体较多,其嵴多呈管状;含较多脂滴,其中胆固醇为激素合成的原料;无分泌颗粒,类固醇激素具有脂溶性,通过胞膜直接扩散出细胞。

6.腺垂体远侧部和中间部细胞的分类、分泌的激素和作用。

  神经垂体神经部贮存的激素和作用。

                  生长激素细胞:生长激素,促进肌肉、内脏的生长及体内多种代谢过程。

      嗜酸性细胞  促乳激素细胞:促乳激素,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滤泡的增生和甲状腺素

                                    的形成和释放

远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

侧                                      胞分泌糖皮质激素; 

部    嗜碱性细胞                        促脂素,作用于脂肪细胞,使其产生脂肪酸

                  促性腺激素细胞:卵泡刺激素,在女性促进卵泡发育,在男性刺激生精

                                 小管的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合成蛋白;

                                 黄体生成素,在女性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在男性刺

                                 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又称间质细胞雌激素

      嫌色细胞

中间部:促黑(色)素激素细胞:黑素细胞雌激素,作用于皮肤黑素细胞,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和扩散,使皮肤颜色变深。

    神经垂体神经部贮存:

加压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液浓缩

催产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助于孕妇分娩,还可促进乳腺分泌

第15章 男性生殖系统

1.精子的发生分哪几个阶段?

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的成熟和精子形成三个阶段。

2.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结构:LM:轮廓不清,核浅染,核仁明显 

      EM:线粒体、RER、 Go、溶酶体、微丝微管、紧密连接

功能:支持和营养生精细胞、吞噬和消化残余体、促进精子的释放和输送、

      分泌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屏障作用 

3.间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结构:LM:大,圆;核圆居中;胞质嗜酸性

      EM: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特征 

功能:分泌雄激素

第16章 女性生殖系统

1.卵泡发育分为哪四个阶段?

原始卵泡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合称生长卵泡)

2.次级卵泡的结构如何?

    由内向外依次为:初级卵母细胞(增大,胞质内细胞器增多)、透明带、放射冠、卵丘、卵泡腔、颗粒细胞(又称颗粒层,增生,多层)、卵泡膜(内层:膜细胞→雄激素→雌激素,外层:胶原纤维,平滑肌纤维)

3.试述黄体的形成、结构、功能及转变。

形成: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并皱成皱襞,卵泡膜的血管和结缔组织侵入颗粒层,形成富有毛细血管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色黄,称为黄体。

结构:卵泡壁颗粒层细胞→颗粒黄体细胞:大,多,染色浅——产生孕酮(功能)

      卵泡膜内层膜细胞→膜黄体细胞: 小,少,染色深——产生雌激素(功能)

      EM:均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丰富的SER、管状嵴线粒体、脂滴。

转变:未受精:月经黄体,维持14天;受精后:妊娠黄体,维持6个月

      最后均退化为白体

4.子宫壁的上皮属于哪一种?

单层柱状上皮

5.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的关系如何?

观察对象         增生期             分泌期               月经期

               (卵泡期)         (黄体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卵巢变化        卵泡生长           黄体生成             黄体退化

时    间        5~14天           15~28天             1~4天

作用激素         雌激素            孕、雌激素        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子 宫 腺     增生,轻度弯曲         肥大、弯曲            分泌停止

螺旋动脉     增生,轻度弯曲         迂曲、充血            破裂

结缔组织        致密               水肿、疏松

内膜厚度        1~3mm              5~7mm               脱落

    

    具有分泌类固醇的超微结构的细胞:颗粒黄体细胞 膜黄体细胞 睾丸间质细胞 肾上腺上的三个带              (SER丰富)

    

具有分泌蛋白质的超微结构的细胞:成纤维细胞 浆细胞 胃底腺主细胞 胰腺腺泡细胞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RER丰富)

第17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1.受精在何部位进行?有何意义?

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意义:新生命的开端   恢复二倍体核型   决定新个体的性别

2.胚泡的结构如何?植入的正常位置在何处?何谓前置胎盘及宫外孕?

结构:内细胞群、滋养层、胚泡腔

正常位置:子宫体、子宫底的后壁

前置胎盘:若植入发生在子宫颈处,并在此形成胎盘,称前置胎盘(分娩时因胎盘堵塞产道可致难产)。

宫外孕:若胚泡植入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统称宫外孕。

3.何谓胚盘?

    胚胎发育到第2周末,由初级内、外胚层紧密相贴形成的圆形胚盘称二胚层胚盘,它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基,且决定了胚胎的背、腹面。初级内胚层侧为腹面,初级外胚层侧为背面。

4.三胚层各分化为哪些结构?

外胚层:皮肤 表皮及附属器  神经系统

中胚层:    

轴旁中胚层(内):体节 (42-44对)—— 真皮、中轴骨骼、骨骼肌 

间介中胚层 (中)——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側中胚层 

     体壁中胚层(背侧)     骨骼肌肉、结缔组织 

                         

                                       原始体腔(头   尾)   

                                       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脏壁中胚层(腹侧)   消化、呼吸道肌肉、C.T.

                         

     间充质:   骨骼、肌肉、结缔组织、血管 

  内胚层:消化管、呼吸道上皮

5.胎膜由哪几部分组成?

绒毛膜[丛密绒毛膜 (参与 胎盘形成) 平滑绒毛膜(与子宫包蜕膜相邻)]

羊膜囊(单立上皮 + 胚外中胚层壁层)

卵黄囊(内胚层 + 胚外中胚层)

尿囊(内胚层 + 胚外中胚层)

脐带

6.胎盘及胎盘屏障各是如何构成的? 

结构:

胎儿面: 丛密绒毛膜

母体面: 底蜕膜

胎盘膜(胎盘屏障) 

                              母体 

                       营养物质  O2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及其基膜 

                          绒毛结缔组织 

                  

                 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细胞 

                       代谢产物  CO2 

                              胎儿 

文档

组胚简答题..

第2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2.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于何处?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肺泡壁(Ⅰ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上皮;肾远曲小管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咽、食管、肛门等腔面角化: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