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扫描
考点一:常规法(天平量筒法)
测固体密度:
1.不溶于水的固体
(1)可沉入水中的固体:用天平测量 ,用排水法测量 。
(2)不可沉入水中的固体:用天平测量 ,针压法,悬挂法,排沙法测量体积。
2.溶于水的固体
天平测量质量,排沙法测量体积
3.吸水固体
排沙法测体积,或者 再用排水法测体积。
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例题讲解:
例1: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例2:下面是关于“用天平和量筒测小工件密度”实验步骤的描述,请按要求填空。
①组装好天平并将其放在水平台上,然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②把小工件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恢复衡后,读出结果记在表格中。
③在量筒中盛些水,平稳握住量筒,使其中水面与人眼相平,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④用细线系住小工件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再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⑴分析评估以上实验发现,实验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
⑵重新实验,当改正错误后,情况如图,请完成下表。
工件质量
| m/g | 未放工件时水的体积V/cm3 | 工件体积 V/cm3 | 工件密度 ρ/(g·cm-3) |
| 88 | 20 |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反馈练习:
1.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自选器材测量物体的密度。小雨选择了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上图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2)由图知橡皮泥的质量m=_____g,橡皮泥的体积V= ____cm3,则橡皮泥的密度ρ= ___ kg/m3。
2.在“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铜块密度实验”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如图所示:
(1)根据设计好的实验记录表格,请将有关数据填入表内并计算出铜块的密度。
(2)另一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① , ② 。
(3)如果用带有铁锈的砝码,则使测量密度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
3.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密度为________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右 (2)122.4 1.224×103(保留两位小数即可)(3)乙、丙、甲 可以减小牛奶由于附着在烧杯壁上而产生的误差
考点二:变式法测密度
仅有天平
测固体密度:溢水法
测液体密度:等体积法
例题讲解
例1:小丹想测量一个贝壳的密度,只准备有天平、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她的测量方法如下:
(1)用天平测出贝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贝壳的质量m=________g。
(2)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3)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放置(水至溢水口)。
(4)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5)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由上述实验得到溢出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贝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空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反馈练习
1(11)在室溫下,小方利用一個質量為300g的玻璃瓶,設計可測量甲液體密度的實驗,其步驟如下:
一、將玻璃瓶裝滿水,稱得總質量為900g
二、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乾後,改裝滿甲液體,稱得總質量為1800g
由上述實驗步驟,可推算甲液體的密度為?
2.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丹回到家,看到妈妈在淘小米,发现小米沉人了水中。她想:“小米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小丹对小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操作过程如下: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
(2)小丹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米的质量为 g 。她用如图丙所示方法测出小米的体积为
cm3。则小米的密度是 g/cm3。
3.小夏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了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还意犹未尽地想测量其他物体的密度,老师拿出一件图甲所示的工艺品让他测量。
(1)小夏发现工艺品不能放人量筒中,他想出了如下的测量方法:
①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它的质量 m= g。
②把工艺品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在水面处做好记号。取出工艺品,用装有 200ml 水的量筒缓慢向烧杯中加水至记号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密度为 g/ cm3.
③他测得的工艺品体积偏 ,密度偏 。
(2)小天利用已经测出的工艺品质量m,采用如下方法更准确地测出了工艺品的密度,请将小天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 m 1。
②将工艺品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再取出工艺品。
③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记号处, 。
④表达式:ρ工艺品=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答案:(1)288 2.4 大 小 (2)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