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归省(xǐng) 亢奋(kàng)
家眷(juàn) 幽悄(qiāo)
B.怠慢(dài) 行辈(xíng)
燎原(liáo) 慨叹(kǎi)
C.皎洁(jiǎo) 斡旋(wò)
桕树(jiù) 羁绊(jī)
D.冗杂(rǒng) 晦暗(huì)
屹立(yì) 戛然(g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4分)( )
A.震憾 大抵 宽慰 嘱咐
B.松懈 过隐 懒惰 筋斗
C.撺掇 糜子 慨叹 蓦然
D.褪色 朦胧 躁热 怅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央视王牌栏目《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不慌不忙,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收敛(liǎn) 缄默(jiān) 豁然贯通(huò)
B.琐屑(xuè) 媲美(pì) 锲而不舍(qiè)
C.盘旋(xuán) 倔强(jiàng) 长吁短叹(xū)
D.绮丽(qǐ) 卓越(zhuó) 心会神凝(níng)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
A.宽恕 陨石 相得益章 洗耳恭听
B.愕然 寒噤 无可质疑 消声匿迹
C.烦燥 农谚 天衣无缝 慷概淋漓
D.祷告 翩然 迫不及待 一拍即合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4分)( )
A.他自以为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依旧露出了破绽。
B.一批黑恶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C.新时期、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春天的植物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7.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俨然(yǎn) 黄发垂髫(tiáo) 与外人间隔(jiān)
B.仿佛(fú) 往来翕忽(xī) 俶尔远逝(shū)
C.幽邃(suì) 篁竹(huán) 曾不盈寸(cénɡ)
D.溯洄(sù) 篆章(zhuàn) 水尤清冽(liè)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抉择(jué) 趋势(qū) 典范(diǎn) 剥削(xiāo)
B.鉴定(jiàn) 宣告(xuān) 实践(jiàn) 感慨(kǎi)
C.崭新(zhǎn) 凋零(diāo) 襁褓(qiáng) 魅力(mèi)
D.束缚(fù) 歧途(qí) 祈祷(dǎo) 蛮横(héng)
9.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引申 枯燥 出类拔粹
改为
(2)严峻 指摘 自园其说
改为
(3)烦琐 诬篾 袖手旁观
改为
(4)不修边副 义愤填膺 阳奉阴违
改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
A.这本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彩、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
B.经过半年的业务进修,他增长了不少才干,刚上任,就让人刮目相看。
C.先生的教导让我耿耿于怀,永远不能忘记。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驿道(yì) 翡翠(fěi) 眺望(yáo)
B.拾级(shí) 顷刻(qǐng) 沟壑(hè)
C.驰骋(chěng) 寒噤(jīn) 霎时(shà)
D.豁然(huò) 蠕动(rú) 演绎(yì)
1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亭台楼阁 五彩班斓 历历在目 漫不经心
按营扎寨 风云变幻 前呼后拥 和颜悦色
一如即往 名幅其实 交相辉映 瞬息万变
| 错别字 | ||||
| 改正 |
面对迁徙( )的候鸟,我不禁想起“抟( )fúyáo( )而上者九万里”的鹏鸟;面对xiāoyáo( )的鱼儿,我不禁想起“北冥( )有鱼,其名为鲲( )”的鲲鱼。不禁佩服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1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弥散(mí) 旺相(xiàng) 冗杂(rǒng) 衣褶(zhě)
B.行辈(háng) 斡旋(wò) 幽悄(qiǎo) 峨冠(guān)
C.家眷(juàn) 静穆(mù) 篁竹(huáng) 壬戌(wū)
D.潺潺(chán) 糜子(méi) 翕忽(xī) 蒹葭(jiā)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蕴藻 思慕 黄发垂髫 戛然而止
B.凫水 瞳仁 阡陌交通 人情事故
C.撺掇 争讼 悄创幽邃 叹为观止
D.领域 怅惘 袒胸露乳 辗转反测
1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赋予(yǔ) 恐怖(bù) 濠梁(háo) 选贤与能(jǔ)
B.蛮横(hèng) 拙劣(zhuō)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
C.襁褓(qiǎng) 枷锁(jiā) 剥削(xuē) 讲信修睦(mù)
D.萦绕(yíng) 束缚(shù) 食马者(shí) 强词夺理(qiáng)
1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无耻 恐怖 光明正大 挑拔离间
B.缅怀 彷徨 平易近人 不知所错
C.拙劣 萦绕 自圆其说 相辅相成
D.突兀 丧乱 分崩离析 不修边副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1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束缚(fù) 汊港(chà) 羁绊(jī) 挑衅(xìn)
B.过滤(lǜ) 凋零(diāo) 寂寥(liáo) 翕忽(xīn)
C.蛮横(hèng) 襁褓(bǎo) 漩涡(xuán) 硕大(shuò)
D.翌日(yì) 眺望(tiào) 浮躁(zào) 丧乱(sāng)
2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锵然(qiāng) 困倦(juàn) 家眷(juàn) 戛然(xiā)
B.缄默(jiān) 劫难(jié) 腐蚀(sí) 脸颊(jiá)
C.感慨(kǎi) 虞山(yú) 拙劣(zhuō) 峨冠(guān)
D.打嗝(gé) 蠕动(xú) 修睦(mù) 骈死(pián)
2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弥散(mí) 磅礴(báng) 概叹(kǎi) 农谚(yàn)
B.孕育(yùn) 追朔(sù) 豁然(huò) 幽邃(shuì)
C.关雎(jū) 挚爱(zhì) 召开(zhào) 诬蔑(wū)
D.演译(yì) 沟壑(hè) 虔诚(qián) 布衾(xīn)
2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解析
1.[解析] C A项,“悄”应读“qiǎo”;B项,“行”应读“háng”;D项,“戛”应读“jiá”。
2.[解析] C A项,“震憾”应为“震撼”;B项,“过隐”应为“过瘾”;D项,“躁热”应为“燥热”。
3.[解析] A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这里形容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不合适。
4.[解析] B “屑”应读“xiè”。
5.[解析] D A项,“相得益章”应为“相得益彰”;B项,“无可质疑”应为“无可置疑”,“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C项,“烦燥”应为“烦躁”,“慷概淋漓”应为“慷慨淋漓”。
6.[解析] C “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7.[解析] D A项,“间”应读“jiàn”;B项,“俶”应读“chù”;C项,“篁”应读“huánɡ”。
8.[解析] B A项,“削”应读“xuē”;C项,“襁”应读“qiǎng”;D项,“横”应读“hèng”。
9.(1)粹—萃 (2)园—圆 (3)篾—蔑
(4)副—幅
10.[解析] C “耿耿于怀”是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用这个词形容先生的教导不恰当。
11.[解析] D A项,“眺”应读“tiào”;B项,“拾”应读“shè”;C项,“噤”应读“jìn”。
12.班—斑 按—安 即—既 幅—副
13.xǐ tuán 扶摇 逍遥 míng kūn
14.[解析] C “戌”应读“xū”。
15.[解析] A B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C项,“悄创幽邃”应为“悄怆幽邃”;D项,“辗转反测”应为“辗转反侧”。
16.[解析] D “食”应读“sì”,“强”应读“qiǎng”。
17.[解析] C A项,“挑拔离间”应为“挑拨离间”;B项,“不知所错”应为“不知所措”;D项,“不修边副”应为“不修边幅”。
18.[解析] D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8.[解析] B “翕”应读“xī ”。
19.[解析] C A项,“戛”应读“jiá”;B项,“蚀”应读“shí”;D项,“蠕”应读“rú”。
20.[解析] C A项,“磅”应读“páng”,“概叹”应为“慨叹”;B项,“追朔”应为“追溯”,“邃”应读“suì”;D项,“演译”应为“演绎”,“衾”应读“qīn”。
21.[解析] A “仗”应为“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