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8:01
文档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课程代码:02628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D)A.供给曲线左移B.需求曲线右移C.需求曲线左移D.供给曲线右移2.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A.供给富有弹性   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推荐度:
导读管理经济学试题一(课程代码:02628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D)A.供给曲线左移B.需求曲线右移C.需求曲线左移D.供给曲线右移2.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A.供给富有弹性   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

(课程代码:02628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   D )

A. 供给曲线左移                     B. 需求曲线右移

C. 需求曲线左移                     D. 供给曲线右移

2.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

A.供给富有弹性                       B.收入缺乏弹性 

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

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D  )

A.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                 B.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  

C.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                 D.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  

4.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5.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A  )

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为正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

6.假如某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下,产量为100万件,当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2倍时,产量为150万件,则该企业生产是( B   )

A. 规模报酬递增                        B. 规模报酬递减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7.一个企业在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门(  A  )

A. AV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                B. A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

C. 发生亏损时 D. MC>MR

8.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提高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9.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及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叫做(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程序性决策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C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量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进而对光盘需求量的影响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13.如果生产1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0美元,生产第11单位时的边际成本是21美元,那么( C   )

A.生产第11单位产品时的TVC是$21

B.生产第10个单位产品时的边际成本大于$21

C.生产第11单位产品时的平均成本是$11

D.生产第12单位产品时的平均成本是$12

14.假定某印刷车间印刷品的价格为每件10元,工人的日工资率为63元。当工人的日投入量L分别为10、11、12、13人时,其边际产量分别为10、9、7、4件,伴随工人人数的增加,也带来其他可变成本的增加,每件印刷品的其他可变成本为1元。为谋求利润最大,该车间应雇用(C    )个工人

A.10             B.11             C.12              D.13

15.某企业欲上马一种新产品,预计市场的年需求量为30 000件,价格为4元,可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案来生产。其中,方案A的年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20 000元、2元;方案B的年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45 000元、1.0元;方案C的年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70 000元、0.5元。企业该选的有利技术方案为( B   )

A. 方案A        B. 方案B        C. 方案C        D. 不上马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1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18.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再多增产一个单位产品,会对总利润产生什么影响。把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比较以决定增减产量的方法,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应增产,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应减产,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19.净现金效益量

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它等于因决策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减去因决策引起的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20.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需求弹性=本产品需求量变动率/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比较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机会成本是某种稀缺资源投入到某一用途后丧失的其他用途的收益。会计成本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它是指企业在经营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这些开支是支出货币的记录,一般都在会计账目上得以反映,因而也叫历史成本。会计成本不是决策成本,而机会成本是决策成本。会计成本往往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实际代价,因而要进一步考虑机会成本。

22.根据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产量曲线包括哪几种类型?

等产量曲线的类型:(1)投入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2)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3)投入要素之间不完全可以替代。

23.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

(1)工人可以专业化。(2)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3)大设备但未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

24.市场调查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访问法和实验法。访问法的优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其缺点是如果被调查者不愿或不能准确回答问题,则会影响所得资料的可靠性。实验法的优点是有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一是以特定环境为实验市场的调查方法,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其缺点是成本太高,因而样本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资料的可靠性和结论的推广意义。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写出下列每小题的计算过程,否则只给结果分。

25. 已知生产函数为,表示产量,表示资本,表示劳动。令=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25解:(1)

(2)当Q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0,所以L=10。

当达到最大时,令所以L=8

=10-L

由于边际产量是负向倾斜的直线,因此L不可能小于0,

所以L=0时,有极大值。

26解:由题可知:边际成本为MC =dTC/dQ =240-40Q+3Q2  

要达到最大利润,要满足:P=MC,知0=240-40Q+3Q2  

    求的:Q1=-(舍去)

        Q2=20                                      

此时,AC=TC/Q=(240*20-20*202+203)/20=240元     

     利润=0*20-(240×20-20×202+203)=8000元  

27.假定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A=200-Q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Q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A=50,QB=100。求:

(1)A、B两厂商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2)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是否应考虑降价(说明理由)?

解:A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QA= 200-PA  或 PA= 200-QA 

       B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QB= 600-2PB 或 PB= 300-0.5QB 

(1) EdA = -(dQA/dPA)·(PA/QA) = -(-1)·PA/QA = (200-50)/50 = 3 

       

EdB = -(dQB/dPB)·(PB/QB) = -(-2)·PA/QA = 2·(300-0.5·100)/100 = 5 

(2) B厂商收入增量 = Q2·P2 – Q1·P1 

                       = 160·(300-0.5·160)-100·(300-0.5·100)  

= 160·220-100·250 = 10200 > 0

可见, 降价促销可以增加收入,因而是正确的。

28.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A、B、C,其中产品C是亏损的。每月的销售收入和成本利润数据如下表所示。问:(1) 如果该企业现有能力没有其他用途,产品C要不要停产? (2) 假如产品C停产后,可以把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调往他处,使固定成本下降80 000元,腾出的设备可以出租,租金收入预计每月250 000元。那么,产品C要不要停产?

解:(1)产品C贡献 = 生产产品C增量收入 - 生产产品C增量成本    

                  = (5 000 000-2 500 000)–(3 900 000-1 700 000) 

                  = 2 500 000–2 200 000 = 300 000 (元)

答:不该停产产品C,因为产品C有贡献300 000元,停产会使企业减少利润300 000元。 

(2)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两笔机会成本(如果停产可以节省固定成本80 000元,并可得到租金收入250 000元)。

    生产产品C增量收入=5 000 000-2 500 000 = 2 500 000 (元)

    生产产品C增量成本=(3 900 000-1 700 000 )+ 80 000 + 250 000 = 2 530 000 (元) 

    产品C的贡献 = 2 500 000 -2 530 000 = -30 000 (元)

答:因为生产产品C的贡献为负值;不停产会使企业减少利润30 000元,所以应

29.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是个常数,为每件20元(即MC=AC=20元/件)。该企业将市场细分为三个价格弹性明显差异并且企业能有效控制价格的市场。这三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市场1, P1=1520-3Q1 ;市场2, P2=1220-2Q2 ;市场3, P3=1020–Q3

求:能使利润最大化的三个市场的销售量和价格。

解:据三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可分别求得三个市场的总收入TR曲线和边际收入MR曲线:

                TR1 = P1Q1 = 1520Q1 - 3Q12  ;MR1  = 1520 - 6Q1 

                TR2 = P2Q2 = 1220Q2 - 2Q22  ;MR2  = 1220 - 4Q2 

                TR3 = P3Q3 = 1020Q3 -  Q32  ;MR3  = 1020 - 2Q3       

    根据差别定价最优化(能使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1 = MR2 = MR3 = MC

    有: MR1 = MC ,即1520-6Q1 = 20,得市场1的销售量 Q1 = 250件

         MR2 = MC ,即1220-4Q2 = 20,得市场2的销售量 Q2 = 300件

         MR3 = MC ,即1020-2Q3 = 20,得市场3的销售量 Q2 = 500件    

代入各需求方程得:

市场1的价格P1 = 1520-3Q1 = 1520-3×250 = 770(元/件)

市场2的价格P2 = 1220-2Q2 = 1220-2×300 = 620(元/件)

市场3的价格P3 = 1020-Q3  = 1020- 500 = 520(元/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P25

答案:①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居民和企业都面临如何做出经济选择的问题,这是因为社会资源是稀缺的。如果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无限丰富就不会有选择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收入有限,他不能购买所有商品,因而必须有所选择,企业的资金有限,必须选用最经济的原料和方法。

②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

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企业的选择根据的是价格信号。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人们多使用不太稀缺的产品,少用很稀缺的产品;使生产者多生产稀缺的物品,少生产不太稀缺的物品,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

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供求平衡。此时,人们对各种商品的有效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没有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和浪费。反之,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过多,而另一些商品生产不足,这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中,不仅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而且价格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有反作用:涨价能刺激生产,抑制消费;降价能抑制生产,鼓励消费。这个作用使价格对经济起调节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1.按照价格弹性的不同,分析四类不同的需求曲线下,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按照价格弹性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把需求曲线划分成完全非弹性、完全弹性、单元弹性和在需求曲线的各个部分弹性是变化的四类需求曲线。

完全非弹性需求曲线: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零,即不管价格多高,需求量总是保持不变。

完全弹性需求曲线: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无穷大,即只要价格稍微上升,需求量就会立刻降为零。

单元弹性需求曲线: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1,即价格变动一定百分率,会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率。

在各个部分弹性是变化的需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是变化的,价格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是不确定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D    2.D    3.D    4.B    5.A    6.B     7.A    8.C    9.B    10.C 11.A    12.D    13.C    14.C    15.B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答案: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17答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18答案:边际分析法是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再多增产一个单位产品,会对总利润产生什么影响。把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比较以决定增减产量的方法,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应增产,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应减产,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19答案: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它等于因决策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减去因决策引起的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20答案: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需求弹性=本产品需求量变动率/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答案:机会成本是某种稀缺资源投入到某一用途后丧失的其他用途的收益。会计成本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它是指企业在经营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这些开支是支出货币的记录,一般都在会计账目上得以反映,因而也叫历史成本。会计成本不是决策成本,而机会成本是决策成本。会计成本往往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实际代价,因而要进一步考虑机会成本。

22答案:等产量曲线的类型:(1)投入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2)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3)投入要素之间不完全可以替代。

23答案:(1)工人可以专业化。(2)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3)大设备但未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

24答案:访问法和实验法。访问法的优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其缺点是如果被调查者不愿或不能准确回答问题,则会影响所得资料的可靠性。实验法的优点是有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一是以特定环境为实验市场的调查方法,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其缺点是成本太高,因而样本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资料的可靠性和结论的推广意义。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解:(1)

(2)当Q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0,所以L=10。

当达到最大时,令所以L=8

=10-L

由于边际产量是负向倾斜的直线,因此L不可能小于0,

所以L=0时,有极大值。

26解:由题可知:边际成本为MC =dTC/dQ =240-40Q+3Q2  

要达到最大利润,要满足:P=MC,知0=240-40Q+3Q2  

    求的:Q1=-(舍去)

        Q2=20                                      

此时,AC=TC/Q=(240*20-20*202+203)/20=240元     

     利润=0*20-(240×20-20×202+203)=8000元  

27解:A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QA= 200-PA  或 PA= 200-QA 

       B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QB= 600-2PB 或 PB= 300-0.5QB 

(1) EdA = -(dQA/dPA)·(PA/QA) = -(-1)·PA/QA = (200-50)/50 = 3 

       

EdB = -(dQB/dPB)·(PB/QB) = -(-2)·PA/QA = 2·(300-0.5·100)/100 = 5 

(2) B厂商收入增量 = Q2·P2 – Q1·P1 

                       = 160·(300-0.5·160)-100·(300-0.5·100)  

= 160·220-100·250 = 10200 > 0

可见, 降价促销可以增加收入,因而是正确的。

28解:(1)产品C贡献 = 生产产品C增量收入 - 生产产品C增量成本    

                  = (5 000 000-2 500 000)–(3 900 000-1 700 000) 

                  = 2 500 000–2 200 000 = 300 000 (元)

答:不该停产产品C,因为产品C有贡献300 000元,停产会使企业减少利润300 000元。 

(2)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两笔机会成本(如果停产可以节省固定成本80 000元,并可得到租金收入250 000元)。

    生产产品C增量收入=5 000 000-2 500 000 = 2 500 000 (元)

    生产产品C增量成本=(3 900 000-1 700 000 )+ 80 000 + 250 000 = 2 530 000 (元) 

    产品C的贡献 = 2 500 000 -2 530 000 = -30 000 (元)

答:因为生产产品C的贡献为负值;不停产会使企业减少利润30 000元,所以应

29解:据三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可分别求得三个市场的总收入TR曲线和边际收入MR曲线:

                TR1 = P1Q1 = 1520Q1 - 3Q12  ;MR1  = 1520 - 6Q1 

                TR2 = P2Q2 = 1220Q2 - 2Q22  ;MR2  = 1220 - 4Q2 

                TR3 = P3Q3 = 1020Q3 -  Q32  ;MR3  = 1020 - 2Q3       

    根据差别定价最优化(能使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1 = MR2 = MR3 = MC

    有: MR1 = MC ,即1520-6Q1 = 20,得市场1的销售量 Q1 = 250件

         MR2 = MC ,即1220-4Q2 = 20,得市场2的销售量 Q2 = 300件

         MR3 = MC ,即1020-2Q3 = 20,得市场3的销售量 Q2 = 500件    

代入各需求方程得:

市场1的价格P1 = 1520-3Q1 = 1520-3×250 = 770(元/件)

市场2的价格P2 = 1220-2Q2 = 1220-2×300 = 620(元/件)

市场3的价格P3 = 1020-Q3  = 1020- 500 = 520(元/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答案:①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居民和企业都面临如何做出经济选择的问题,这是因为社会资源是稀缺的。如果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无限丰富就不会有选择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收入有限,他不能购买所有商品,因而必须有所选择,企业的资金有限,必须选用最经济的原料和方法。

②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

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企业的选择根据的是价格信号。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人们多使用不太稀缺的产品,少用很稀缺的产品;使生产者多生产稀缺的物品,少生产不太稀缺的物品,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

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供求平衡。此时,人们对各种商品的有效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没有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和浪费。反之,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过多,而另一些商品生产不足,这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中,不仅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而且价格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有反作用:涨价能刺激生产,抑制消费;降价能抑制生产,鼓励消费。这个作用使价格对经济起调节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1答案:按照价格弹性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把需求曲线划分成完全非弹性、完全弹性、单元弹性和在需求曲线的各个部分弹性是变化的四类需求曲线。

完全非弹性需求曲线: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零,即不管价格多高,需求量总是保持不变。

完全弹性需求曲线: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无穷大,即只要价格稍微上升,需求量就会立刻降为零。

单元弹性需求曲线: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1,即价格变动一定百分率,会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率。

在各个部分弹性是变化的需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价格弹性是变化的,价格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是不确定的。

文档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

管理经济学试题一(课程代码:02628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D)A.供给曲线左移B.需求曲线右移C.需求曲线左移D.供给曲线右移2.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A.供给富有弹性   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