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章 规划编制的背景
第二章 规划的依据、期限及指导思想
第一节 规划依据
第二节 规划期限
第三节 规划指导思想
第三章 产业发展思路及定位
第一节 确定产业定位的主要依据
一、 符合国家产业
二、 当地资源条件
三、 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定位
一、 产业绽体发展思路
二、 启动建设区产业定位
三、 远期发展的产业定位
四、 产业链构成
第二部分 区域与体系
第一章 规划目标
第二章 工业园总体结构
第一节 规划范围
第二节 功能分区工业园总体规划
工业园功能分区图
工业园总平面布置图
第三章 工业园人口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人口预测
一、 人口来源预测法
二、 就业岗位预测法
三、 综合分析
1. 从生态环境上分析
2. 从通勤距离上分析
3. 从就业人员的类型上分析
4. 迁移人口生活配套
四、结论 人口的预测数值。
第二节 工业园人口生活配套规划
一、 就业人口
二、 迁移人口壱活配套
第四章 工业园交通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发展战略
(1)构建均衡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2)协调工业园与市区的交通衔接
(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节 公路
第三节 铁路
第四节 水运
第五章 工业园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一、 用水负荷预测
二、 给水工程规划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一、 排水负荷预测
根据规划项目实际排水量及排放系数法对园区排水进行预测。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采用0.8
二、 排水工程规划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一、 用电负荷
二、 供电工程规划
第四节 通信工程规划
一、 需求预测
1 一期项目
2 二期项目
3 远景发展
二、 通信工程规划
第五节 供气工程规划
一、 气负荷预测
二、 供气规划
第六章 工业园空间管制
第一节 空间管制原则
第二节 管制区划
一、 禁止建设区
二、 建设区
三、 适宜建设区
第三部分 启动建设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 工业园建设条件
第一节 规划区现状
一、 区域位置
二、 自然条件
(一) 地质情况
(二) 气象条件
(1)温度 (℃)
(2)降雨量 mm
(4)风速 m/s
三、 人口与用地现状
四、 对外交通条件
(一) 公路
(二) 水运
(三) 航空
(四) 铁路
五、 社会经济条件
六、 公用工程条件
(一) 供水条件
(二) 供电、通信条件
(三) 供热条件
第二节 规划土地评价
第二章 总体布局规划
第一节 规划原则
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2. 坚持“一体化”开发原则。即产业发展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
3. 坚持环保优先原则,构建覆盖区域的生态网架,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注重区域环境的保护,满足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和卫生等要求;
4. 协调好交通与生产、紧凑布置与安全生产、工业园内部物流和人流的流通矛盾;满足工艺流程和负荷集中两方面的要求,实现功能分区、综合运输;
5. 从区域分析着手,协调好对外交通与内部道路交通之间的关系,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6. 近远期结合,动态弹性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工程中预留余量、远期发展的可能,主要策略为“近期集中,远期外围,自内向外,由近及远”。保持适度弹性,高起点整体规、分步实施、重点开发、合理布局;适应本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布局结构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并满足分期建设的需要;
7. 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有关、法规。
第二节 规划范围
第三节 功能分区
一、 产业区
二、 公用工程区
三、 物流仓硁区
四、 总体布局图
五、 用地构成
第四节 与上位规划的衔接
第五节 规划控制指标
一、 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
1.投资强度
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指标为≥1035 万元/公顷;
2.容积率指标为≥0.6;
3.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4.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5.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二、 指标洃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物层高超过8 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 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三、 强制性内容
本次规划中工业园的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内分阶段建设用地的规模,工业园干道系统,工业园内的重大公用工程设施(主要是水厂、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等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三章 绿化及景观规划
第一节 绿化现状
第二节 绿地规划
一、 公共绿地
二、 生产防护绿地
第三节 景观规划
第四章 交通及物流规划
第一节 交通及物流现状
第二节 运输量估算
根据产业项目规模及规划实施分期情况初步预测
第三节 规划目标及原则
一、 规划目标
二、 规划原则
第四节 对外交通连接
一、 公路
二、 铁路
第五节 区内交通规划
一、 路网布局
二、 道路平面
三、 道路横断面
四、 公共交通规划
(一) 公共交通系统
公交(班车)停靠站的位置。
(二) 站场设施
五、 静态交通规划
第六节 物流仓储规划
一、 物流运输对象
货物运输对象主要为原料、燃料、半成品、成品等。
二、 区外运输
三、 区内运输
四、 物流仓储规划
(一) 仓储设施
(二) 物流仓储管理
(三) 物流仓储规划建议
第五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第一节 规划原则及配套范围
一、 公用工程实施规划原则
二、 基础设施配套范围
第二节 供排水工程规划
一、 规划原则。
二、 给水工程规划
(一) 规划区域水资源分析
(二)用水负荷预测立方
(三) 水源选取
(四) 水消防系统规划
(五) 给水管网规划
三、 排水工程规划
(一) 工业园排水负荷预测
规划采用排放系数法、分类水量预测法两种方法对工业园排水负荷进行预测。
1. 排放系数法
排水负荷预测表(单位: m3/h)
2. 分类水量预测法
(二) 污水处理规划
(三) 中水回用规划
(四) 雨水-净下水排除规划
(五) 应急废水收集系统规划
(六) 工业污水管网污水管网规划
(七) 纳污水体规划
四、 工业园节水规划
(一)生产企业内部的节水
(1)系统节水
(2)工艺节水
(二) 开发利用多种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一、 概况
(一) 市域供电
(二) 城市供电
二、 规划依据与原则
三、 供电规划
(一) 用电负荷
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和工业区规划的特点,本规划采
用负荷密度法和项目用电相结合的方法对园区进行用电负荷预测。用电负荷预测充分考虑到工业用电的特征,并参考国内外现有的工业区单位建设用地用电现状水平,力求准确地预测工业区用电负荷。规划中采用的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为:
工业用地: 2-8 万千瓦/平方公里(1500亩)
公用工程用地: 3 万千瓦/平方公里
行政办公用地: 2 万千瓦/平方公里
仓储用地及其它: 1 万千瓦/平方公里
根据上述用电指标及综合考虑工业园规划项目用电实际需求(其中一
些项目为高耗能项目),确定的园区用电负荷预测值参见下表。
用电负荷预测表
类别 用电负荷(kW)
一期
二期
(二) 电源规划
(三) 电网规划
第四节 通信工程规划
一、 概况
二、 规划依据与原则
三、 规划与布局
(一) 需求预测
(二) 通信设施规划
(三) 数字网络规划
(四) 通信线路规划
(五) 有线电视系统
第五节 供气工程规划
一、 概况
二、 规划原则
1、实现工业园区内集中供气的原则。
2、提倡使用洁净燃气建设供热锅炉。
3、充分利用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4、根据园区建设的进程及入驻园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供气方案进行分期
5、实现燃气供应联网运行。
三、 规划与布局
(一) 需求预测
(二) 供气规划
第七节 工业管廊规划
第八节 维修规划
第九节 环卫设施规划
一、 环卫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二、 引用的标准规范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三、 环卫设施建设
(一) 固体废弃物收运及处理
规划区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结合安庆市垃圾收运方式,实行分类收集模式,确保化
工园生活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对有害、有毒,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放射性等工业垃圾,应进行专门无害化安
全处理。对建筑垃圾和淤泥渣土应统一管理,统一清除运输,统一安排消纳场地。
湖北江汉盐工业业园总体规划(报批稿)
根据《安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园林城区将建成““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生活垃圾填埋场,规模为日处理垃圾375 吨,总库容260 万立方米,使用年限15 年,广华城区也将建设一垃圾处理场,届时可处理园区生活垃圾及。安庆市地下水位较高,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会对安庆市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项目产生的危险废弃物送湖北有资质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理;一般工业废弃物送专门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严禁工业固废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二) 公厕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规定,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公共厕所设置密度为1-2 座/平方公里,由于工业园区内流动人员很少,加上厂区自设公厕,所以本次规划在工业区内不设公厕,仅在管理服务中心设置公厕 1 座,建筑面积30 平方米。
(三) 废物箱
一般设置在道路两旁及路口,应当美观、卫生、耐用,在管理服务中心平均间隔为50~100 米;在有人行道的道路上为200~400 米。
第六章 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节 环境现状
第二节 环境保护规划依据及标准
第三节 环境保护规划 原则及目标
第四节 主要污染物
第七章 安全规划
第一节 消防规划
一、 消防现状
三、 消防规划原则及目标
(一) 消防规划原则
(二) 规划目标
消防水系统
第二节 劳动安全规划
第三节 抗震规划
第四节 防洪、排涝规划
第八章 规划实施建议
本规划的作用在于对园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和引导,为园区招商和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为了使规划在今后的规划实施管理中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规划对工业园招商以及建设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节 生态化建设
本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一方面意味着在空间方面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在环境景观要素方面的生态化建设,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在工业园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生态工业业园空间生态化建设要求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领域的建设。而公共空间领域的建设应由工业园建设管理部门统一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建设,以有利于实现工业园整体生态化空间特征。
为了保证生态化建设原则的贯彻落实,让生态工业业园特征始终伴随工业园建设的各个时期,建议工业园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同步展开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内容,包括防护林带、生态廊道、道路绿化建设。
工业园环境保护方面的生态化建设主要要求工业园各发展项目必须采取高科技和先进工艺,采取高标准的环境保护措施,污染治理,废水循环利用,满足工业园的环保标准要求。此外,工业园应注重产业链形成的废料消化功能,合理引进项目,达到废物减量目的。工业园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一体化建设模式尽早建设热电联供、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公用工程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减少污染点,减低废物量,实现生态化建设目标。重视生态化建设工作,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突出工业园特征、增进工业园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的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应作为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工业园启动建设区西侧约800 米为王场镇区,工业园周边有众多居民点;考虑到工业园长远发展的需要,工业园宜集聚发展,并按现代工业工业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 建议尽快开展工业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产业空间合理布局,统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划定适宜建设工业区域,并明确工业园启动建设区西两侧与居住区之间应建立生态隔离带,并严格控制蔓延发展。
第二节 安全防护
工业工业园大多企业具有易燃易爆属性。国家关于工业企业有一整套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工业园建设需按照相关要求落实。特别是关于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安全规范,如安全防护距离、安全措施等在工业园建设和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
本工业园除少量用地外,多数用地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定性,特别是项目发展用地直接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而存在多种可能性。因此,对于与项目性质相关的安全规范的规定在本规划中很难直接确定,须在工业园建设管理中依据相关规范,对各项目用地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工业园安全生产和运行。
交通安全也是工业园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大到整个工业园,还是具体到项目,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中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此外,为了保证各项目建设的交通安全,各厂区建设应严格执行《石油工业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99 年修定),工厂主要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厂区道路建设的要求、厂区道路与铁路关系的要求、消防车道要求等均应保证落实。
第三节 开发时序
一、 土地开发实施建议
作为具有吸引力的工业园,良好的用地、交通、基础设施、原料获取等条件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使工业园招商和建设顺利进行,掌握开发时序十分重要。
工业园开发必须首先满足工业园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要求,包括土地平整、公
路建设、道路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等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道路为工业园结构性骨架系统,为地块划分和交通提供基础条件,是工业园项目落实的前提,因此工业园道路应在项目开发之前进行建设。但道路建设可根据工业园发展需要循序展开,以满足项目招商和工业园生产需要为原则。湖北江汉盐工业业园的开发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
规划区将采用滚动开发的建设策略,以协调好招商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
盾,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启动开发用地布局遵循以下原则:考虑近期的现实性与远期的不定性相结合,充分设置弹性发展与预留用地。
根据规划方案,工业园土地开发应首先从盐工业总厂西侧开始,逐步向西推进,以达到拓展进深的目的;同时启动兴隆河南侧区域场地平整工作。规划项目区西侧规划部分预留用地,应做好的土地的储备工作,根据该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启动。
根据规划区项目实际需要,适时开展汉江红旗港岸线整治及码头建设,并建设物流仓储区。 为了节约土地,保证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持耕地已成为国家基本,强调“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成量,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目前规划区域除少数居民点外,部分用地为耕地,而石化产业土地使用性质基本为三类工业用地。
建议加快工业园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转换工作,以确保本规划的实施。并加强土地管理,对工业园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实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二、 配套设施实施建议
(一) 公共服务设施
依据总体布局,根据精细工业工业园的发展,逐步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建设工业园管理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 供水 工业园不新建净水厂,生产用水依托现有石理局水厂。
(三) 排水 新建区域做到雨污分流,着手筹建污水处理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建议一期按1500 吨/日的规模进行建设,二期根据企业入驻情况具体实施。
湖北江汉盐工业业园总体规划(报批稿)
(四) 供电、通信
(五) 供热
(六) 环境卫生卫生
新建1 座垃圾转运站,按标准配置公共厕所和废物箱。
(七) 消防站
(八) 渣场问题
第四节 项目选择
本工业园发展定位为以发展 产业为主,向 上游产品适当延伸的 工业园。项目类型非常广泛,因此工业园项目的选择范围也很大。但是为了满足环保要求,本工业园对于项目引进还需有所筛选。
为了保护工业园环境,本工业园应设置环保门槛和明确工业园准入条件。禁止对环境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入园。具体门槛条件,可根据批准的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除此之外,要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合理落实项目。本工业园产业布局规划主要考虑合理分配资源、产业链、建立工业园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按照产业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布局。
第九章 基础设施投资
1 征地补偿
2 土地平整
3 防洪堤
4 区内道路
5 管道运输
6 区内绿化
8 污水处理及回用
9 给排水管网(园区内)
10 供电 1
11 供气
12 通信
13 工业气体
14 冷冻
15 工业管廊
13 消防
17 环境保护监测
第十章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土地现状及评价图
(3)总平面规划图
(4)地块控制图
(5)道路规划图
(6)道路段面图
(7)物流流向图
(8)绿化规划图
(9)给水供应规划图
(10)中水供应规划图
(11)污水排除规划图
(12)雨水排除规划图
(13)供电工程规划图
(14)通讯工程规划图
(15)供热工程规划图
(16)工业管廊规划图
(17)道路断面图
(18)公用工程设施规划图
